濰坊市歷批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統計情況
非遺濰坊網原創 2019.8.10
目 錄
一、濰坊市市級以上非遺名錄統計匯總
二、市級(前五批)、省級(前四批)、國家級(前四批)分別統計匯總
三、資料統計依據(市級、省級、國家級非遺名錄公布資料)
一、濰坊市市級以上非遺名錄匯總
截止2019年7月底, 濰坊市市級以上列入非遺項目名錄共有232項,其中,國家級16項,省級47項,市級164項,省級合并減少5項。因此現實有非遺項目為227項。
前四批,濰坊市國家級非遺名錄16項(6+3+5+2)。
前四批,濰坊市省級68項(14+22+20+12),調整兩合一共計5項同類項后為63項,不包括已列國家的16項還有47項。即:省級47項(前四批68-國家級16-合并項5)。
前五批,濰坊市市級232項(60+54+50+44+24)。
二、國家級(前四批)、省級(前四批)、市級(前五批)分別匯總
(一)濰坊市國家級非遺名錄
濰坊市前四批共國家級16項。分別是:
第一批6項(2006.5.20):茂腔(高密)、楊家埠木版年畫、高密撲灰年畫、剪紙(高密剪紙)、泥塑(聶家莊泥塑)、風箏制作技藝(濰坊風箏)。
第二批3項(2008.6.14):禿尾巴老李的傳說(諸城)、濰坊核雕、古琴藝術(諸城派.國家諸城擴展)。
第三批5項(2011.6.10):舜的傳說(諸城)、柳毅傳說(寒亭)、孫臏拳(安丘)、青州花毽、濰坊嵌銀髹漆技藝(擴展項目)
第四批2項(2014.7.16):曬鹽技藝(鹵水制鹽技藝.壽光擴展)、東鎮沂山祭儀(臨朐擴展)。
(二)濰坊市省級非遺名錄
濰坊市前四批省級68項(14+22+20+12)。
第一批14項(2006年):楊家埠木板年畫(寒亭區)、聶家莊泥塑(高密)、濰坊核雕(濰坊)、茂腔(高密)、嵌銀漆器(濰坊)、濰坊刺繡(濰坊)、禿尾巴老李傳說(諸城)、高密撲灰年畫(高密)、高密剪紙(高密)、諸城派古琴(諸城)、濰坊風箏(寒亭)、柳疃絲綢技藝(昌邑)、景芝酒傳統釀造技藝(安丘)、青州八角鼓(省擴展)。
第二批22項(2009年):大舜傳說(諸城)、公冶長傳說、(諸城、安丘)、柳毅傳說(寒亭)、搓琴(青州)、地秧歌(高密)、小章竹馬(昌邑)、月宮圖(壽光)、鬧海(壽光)、東路大鼓(安丘)、孫臏拳(安丘)、青州花鍵(青州)、高密半印半畫年畫(高密)、崔字小磨香油傳統技藝(濰坊)、濰坊仿古銅鑄造技藝--濰坊仿古青銅器鑄造技藝、濰坊市奎文區仿古銅印鑄造技藝(奎文區)、高密菜刀工藝(高密)、桑皮紙制作技藝(臨朐)、青州井塘村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藝(青州)、宏源白酒傳統釀造技藝(壽光)、董家骨科正骨療法(安丘)、周姑戲(臨朐)、棒槌花邊技藝--青州府花邊大套。
第三批20項(2012年): 李左車傳說(安丘)、百鳥朝鳳(壽光)、陰陽鼓(濰坊)、地龍經拳(高密)、地功拳(安丘)、布玩具--濰縣布玩具(寒亭)、硯臺制作技藝--臨朐紅絲硯制作技藝、青州紅絲硯制作技藝(臨朐、青州)、陶器燒制技藝(昌邑)、木桿秤制作技藝(安丘)、剪刀鍛制技藝--青州剪刀鍛制技藝(青州)、金銀細工制作技藝--夢金園金首飾制作技藝(昌樂)、鹵水制鹽技藝(壽光)、蒸餾酒傳統釀造技藝--乾隆杯酒傳統釀造技藝、云門春酒傳統釀造技藝(昌邑、青州)、肉食傳統制作技藝--濰坊朝天鍋制作技藝(奎文區)、面食傳統制作技藝--隆盛糕點制作技藝(青州)、民間信俗--東鎮沂山祭儀(臨朐)、查拳--安丘查拳(安丘.省擴展)、泥塑--安丘泥人(省擴展)。
第四批12項(2016.3):酒祖傳說、姜太公傳說、洼子跑麒麟、鋦藝、民間信俗(孫臏崇拜)、民間習俗(壽光蔬菜生產習俗、青州宣卷)、肉食傳統制作技(臨朐全羊制作工藝)、傳統古琴制作技藝(諸城派古琴斫琴技藝、傳統古琴制作技藝)、昌邑磚雕(省擴展)、繭綢織染技藝(省擴展)、年畫(省擴展,臨朐手繪年畫、安丘木版年畫)。
第四批(9項):酒祖傳說、姜太公傳說、洼子跑麒麟、鋦藝、民間信俗(孫臏崇拜)、民間習俗(壽光蔬菜生產習俗、青州宣卷)、肉食傳統制作技(臨朐全羊制作工藝)、傳統古琴制作技藝(諸城派古琴斫琴技藝、傳統古琴制作技藝)。 擴展(4項):昌邑磚雕、繭綢織染技藝、年畫(臨朐手繪年畫、安丘木版年畫)、華疃正骨。 調整為: 第四批(12項):酒祖傳說、姜太公傳說、洼子跑麒麟、鋦藝、民間信俗(孫臏崇拜)、民間習俗(壽光蔬菜生產習俗、青州宣卷)、肉食傳統制作技(臨朐全羊制作工藝)、傳統古琴制作技藝(諸城派古琴斫琴技藝、傳統古琴制作技藝)、昌邑磚雕(省擴展)、繭綢織染技藝(省擴展)、年畫(省擴展,臨朐手繪年畫、安丘木版年畫)。 華疃正骨(省擴展重復不能列入之內)。 |
最終調整國家級和省級非遺名錄為:
國家級16項:禿尾巴老李的傳說、大舜傳說、柳毅傳說、諸城派古琴、東鎮沂山祭儀、茂腔、楊家埠木版年畫、高密撲灰年畫、高密剪紙、聶家莊泥塑、濰坊核雕、孫臏拳、青州花毽、濰坊風箏、濰坊嵌銀漆器、曬鹽技藝(鹵水制鹽技藝)。
省級47項(前四批68-國家級16-合并項5民間習俗.濰坊仿古銅鑄造技藝.硯臺制作技藝.蒸餾酒傳統釀造技藝.肉食傳統制作技藝):公冶長傳說、姜太公傳說、李左車傳說、挫琴、民間信俗(孫臏崇拜)、民間習俗(壽光蔬菜生產習俗、青州宣卷)、地秧歌、小章竹馬、月宮圖、鬧海、百鳥朝鳳、陰陽鼓、周姑戲、東路大鼓、高密半印半畫年畫、布玩具(濰縣布玩具)、地龍經拳、地功拳、查拳(省擴展)、昌邑柳疃絲綢、濰坊刺繡、濰坊仿古銅鑄造技藝(濰坊仿古青銅器鑄造技藝、仿古銅印鑄造技藝)、硯臺制作技藝(臨朐紅絲硯制作技藝、青州紅絲硯制作技藝)、高密菜刀工藝、崔字小磨香油傳統工藝、宏源白酒傳統釀造技藝、景芝酒傳統釀造技藝、蒸餾酒傳統釀造技藝(乾隆杯酒傳統釀造技藝、云門春酒傳統釀造技藝)、青州井塘村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藝、棒槌花邊技藝(青州府花邊大套)、泥塑--安丘泥人(省擴展)、桑皮紙制作技藝、剪刀鍛制技藝、昌邑土陶燒制技藝、金銀細工制作技藝、肉食傳統制作技藝(濰坊朝天鍋制作技藝、臨朐全羊制作工藝)、木桿秤制作技藝、鋦藝、中醫正骨療法(董家骨科正骨療法、華疃正骨.省擴展)、面食傳統制作技藝(隆盛糕點制作技藝)、年畫(省擴展,臨朐手繪年畫、安丘木版年畫)、青州八角鼓(省擴展)、酒祖傳說、洼子跑麒麟、昌邑磚雕(省擴展)、繭綢織染技藝(省擴展)。
(三)濰坊市市級非遺名錄
濰坊市前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共232項(60+54+50+44+24)。另外,前五批共有擴展項目51項。
第一批60項(2013.6.3):
1、民間文學(8項):倉頡造字的傳說、莊農日用雜字、禿尾巴老李的傳說、云門獻壽的傳說、梁祝的傳說、方山爺的傳說、常山雩泉的傳說、黑龍溝的傳說。
2、民間美術(8項):楊家埠木版年畫、高密撲灰年畫、高密剪紙、聶家莊泥塑、濰坊核雕、高密半印半畫年畫、昌邑剪紙、 鳥字頭字畫 。
3、民間音樂(4項):諸城派古琴、龍虎斗打擊樂、諸城孟疃民歌、漢王山民歌 。
4、民間舞蹈(4項):小章竹馬、高密地秧歌、月宮圖 、昌樂大葛獅子。
5、戲曲(2項):茂腔、臨朐周姑戲 。
6、曲藝(2項):東路大鼓(安丘派、諸城派)、諸城竹板快書。
7、民間手工技藝(18項):濰坊風箏、濰坊嵌銀工藝、景芝酒釀造工藝、柳疃絲綢工藝、濰坊刺繡工藝、濰坊仿古銅工藝、紅絲硯制作工藝、青州石雕工藝、黑陶制作工藝、高密菜刀制作工藝、高密大紅紙制作工藝、諸城邱家莊條編工藝、安丘花磕子工藝、濰城小磨香油工藝、寒亭豬鬃加工工藝、坊子白酒釀造工藝、云門陳釀工藝、昌邑白酒釀造工藝。
8、消費習俗(9項):臨朐全羊宴制作工藝、高密爐包制作工藝、景芝三頁餅制作工藝、燒肉制作工藝、高密大蜜棗制作工藝、昌樂馬宋餅制作工藝、諸城漢王山劉羅鍋辣絲制作工藝、安丘年糕制作工藝、諸城杠子頭碗碗大火燒制作工藝。
9、歲時節令(2項):二月二龍抬頭、諸城財神節。
10、民間信仰(1項):寒亭鹽神節。
11、文化空間(1項):祭舜大典。
12、游藝(1項):安丘五棍棋 。
濰坊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共5項)
1、傳統美術(4項):木版年畫--高密木版年畫、安丘木版年畫(高密市、安丘市)、剪紙--青州剪紙(青州市)、泥塑--黃家莊泥塑(濰城區)、石雕石刻--昌樂石雕石刻(昌樂縣)。
2、傳統戲?。?項):茂腔--馬司茂腔(坊子區)。
第二批54項(2008.12.16):
1、民間文學(20項):大舜的傳說、柳毅的傳說、公冶長的傳說、孝子王裒的傳說、伯夷、叔齊與首陽山的傳說、玉皇大帝在峽山的傳說、白浪河源頭的傳說、飲馬池的傳說、沒尾巴老李在高密的傳說、姜太公與營丘故城的傳說、牛沐寺與牛沐鐘的傳說、二郎神擔山的傳說、李清照買書、狀元與貔子精、范公井的傳說、敞口山楂的傳說、劉伯溫在峽山的傳說、李左車的傳說、姜太公垂釣九龍澗、漢武帝躬耕巨淀的傳說。
2、民間美術(2項):青州根雕藝術、安丘泥人。
3、民間音樂(2項):青州挫琴藝術(筑琴)、諸城喇叭吹打樂。
4、民間舞蹈(4項):芯子燈、撅燈官、鬧海、花棍舞。
5、曲藝(1項):青州滿族八角鼓。
6、民間手工技藝(11項):壽光傳統制鹽技藝、青州紅絲硯技藝、青州井塘村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藝、紙坊桑皮紙制作技藝、濰坊銅印鑄造技藝、青州府花邊大套、侯鎮神曲制作技藝、清真醬牛肉制作技藝、無忌席編織技藝、王高虎頭雞制作技藝、蓮馨香傳統技藝。
7、消費習俗(3項):岔道口小簍八寶咸菜制作技藝、齊民大宴烹飪技藝、望留全驢宴制作技藝。
8、人生禮俗(1項):安丘婚禮。
9、民間信仰(5項):孫臏崇拜、羊口開海節、云門山廟會、靈山廟會、枳溝廟山廟會。
10、傳統醫藥(2項):李氏艾灸療法、董家骨科正骨療法。
11、游藝、傳統體育與競技(3項):青州花毽、高密地龍經拳、孫臏拳。
濰坊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共2項)
1、傳統技藝(1項):傳統制鹽工藝(昌邑市)。
2、民俗(1項):廟會--金山廟會、雹泉廟會(昌樂縣、安丘市)。
第三批50項(2011.4.18):
1、民間文學(11項):張擇端的傳說(諸城市)、丁耀亢的傳說(諸城市)、竇光鼐的傳說(諸城市、安丘市)、閻氏五世七進士的故事(昌樂縣)、堯與朱丹的傳說(昌樂縣)、嫦娥奔月的傳說(寒亭區)、杞國的故事(坊子區)、蠶絲韻言(臨朐縣)、壽光民謠(壽光市)、孟姜女的傳說(安丘市)、鳳凰山的傳說(坊子區)。
2、傳統舞蹈(4項):莊氏九頭船(奎文區)、荷花秧歌(壽光市)、百鳥朝鳳(壽光市)、陰陽鼓(高新區)。
3、傳統體育、游藝與競技(3項):濰坊地功拳(濰城區)、濰坊四通捶拳(濰城區、奎文區)、賽鶴拳(安丘市)。
4、傳統美術(9項):濰縣磚雕(寒亭區)、濰坊布玩具(寒亭區)、草編--壽光草編草碾子(壽光市)、柳編--高密柳編(高密市)、龍燈扎制--仉家龍燈扎制技藝(壽光市)、高密割花(高密市)、面藝--昌邑面藝、諸城面藝(昌邑市 諸城市)、盆景技藝--青州桂花盆景藝術(青州市)、濰坊面塑(濰城區)。
5、傳統技藝(11項):青州剪刀制作技藝(青州市)、傳統糕點制作技藝、春堂八寶糕.隆盛清真糕點、濰縣糕點(昌樂縣、青州市、寒亭區)、土陶制作技藝(壽光市、昌邑市)、方呂鳥籠制作技藝(壽光市)、營丘太公香制作技藝(昌樂縣)、昌樂金首飾制作技藝(昌樂縣)、葛家煙火制作技藝(坊子區)、花絲首飾制作技藝(濰城區)、濰坊朝天鍋制作技藝(奎文區)、盛氏木桿秤制作技藝(安丘市)、朱漢手工地毯制作技藝(昌樂縣)。
6、傳統醫藥(7項):通經引藥法(青州市)、偏癱丸制作技藝(青州市)、溢圣膏藥制作技藝(青州市)、中醫正骨療法--莊氏正骨.奎文區、華疃正骨.殷氏金鎧甲正骨.寒亭區、徐氏手法正骨、張氏接骨散(安丘市 青州市 坊子區)、將軍丹制作技藝(濰城區)、郄秋浦醫術醫方醫案(昌樂縣)、桃園黃病丸子制作技藝(青州市)。
7、民俗(5項):年俗--高密年俗(高密市)、沂山祭祀文化(臨朐縣)、景芝大集(安丘市)、壽光禮儀習俗(壽光市)、崇山拴孩子習俗(昌樂縣)。
第四批44項(2014.12.25):
1、民間文學(10項):楊家埠年畫唱賣(寒亭區)、馮惟敏的傳說(臨朐縣)、老龍灣的傳說(臨朐縣)、大禹的傳說(高密市)、留山傳說(安丘市)、趙八缸活財神的傳說(峽山區)、酒祖的傳說(安丘市)、藥王鄧青云的傳說(昌樂縣)、常令公山的傳說(坊子區)、禹王臺傳說(寒亭區)。
2、傳統音樂(1項):濰縣鑼鼓(奎文區)。
3、傳統舞蹈(6項):濰縣后門街龍燈(奎文區)、郭家莊打秧歌(昌邑市)、撲蝴蝶(青州市)、洼子跑麒麟(臨朐縣)、張興馬燈(臨朐縣)、祥和鼓(高新區)
4、曲藝(1項):漁鼓書(臨朐縣)。
5、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5項): 孫倉轉秋千(諸城市)、九五拳(高密市)、太乙拳(臨朐縣)、武手拳(昌邑市)、抖空竹(青州市)。
6、傳統美術(3項):烙畫--瀧匏葫蘆畫、葫蘆烙畫、火筆烙畫(諸城市、濰城區、昌邑市)、羽毛畫(安丘市)、農民畫--臨朐手繪年畫(臨朐縣)。
7、傳統技藝(12項):古琴制作技藝--諸城派古琴斫琴技藝、中國古琴制作技藝(諸城市、奎文區)、鋦藝(市藝術館)、裝裱修復技藝--字畫裝裱修復技藝、丁氏裝裱技藝、傳統字畫裝裱技藝、手工裝裱字畫(高密市、諸城市、寒亭區、青州市)、傳拓技藝(濰城區)、燈彩扎制技藝(寒亭區)、毛筆制作技藝--同文堂毛筆制作技藝(昌邑市)、繭綢織造技藝(市藝術館)、藍印花布印染技藝(濰城區)、布藝盤扣手工技藝(安丘市)、標本制作技藝(寒亭區、奎文區)、木雕--臨朐紅木雕刻技藝(臨朐縣)、院莊風箱制作技藝(安丘市)。
8、傳統醫藥(3項):中醫診療法--張氏祖傳中醫醫術、郭家刮蠱療法、中醫藥灸療法、趙家祖傳癲癇病醫法、燕青門醫術醫藥(安丘市、寒亭區、昌樂縣)、中醫傳統制劑方法--金蟾膏制作技藝、保坤丹制作技藝(高密市、坊子區)、針灸--葛氏針灸(奎文區)。
9、民俗(3項):生產習俗--壽光蔬菜生產習俗(壽光市)、青州宣卷(青州市)、老師父信仰(濰城區)。
市級非遺產名錄擴展名錄(共計24項)
1、傳統音樂(1項):民歌--青州民歌、臨朐民歌(青州市、臨朐縣)。
2、傳統舞蹈(1項):獅子舞--戴家獅子舞(壽光市)。
3、傳統戲?。?項):茂腔--諸城茂腔(諸城市)。
4、曲藝(1項):山東快書(安丘市)。
5、傳統體育、游藝與競技(3項)地龍經拳(昌邑市)、地功拳(安丘市)、查拳--回族查拳(青州市)。
6、傳統美術(7項):剪紙--諸城民間剪紙(諸城市)、石雕--高密石雕、臨朐石雕(高密市、臨朐縣)、磚雕--昌邑磚雕(昌邑市)、草柳編傳統技藝--南孫草柳扎制技藝、蒲葦草編工藝(寒亭區、昌邑市)、面藝--昌邑樂春面藝、諸城面藝、昌邑市面藝(昌邑市)、盆景技藝--菊花盆景制作技藝(安丘市)、面塑--安丘面塑(安丘市)。
7、傳統技藝(7項):白酒釀造工藝--密州酒傳統釀造工藝、臨朐白酒傳統釀造技藝(諸城市、臨朐縣)、濰坊銅器鑄造技藝--閻氏銅器鑄刻技藝(昌樂縣)、硯臺制作技藝--魯硯制作技藝(昌邑市)、黑陶燒制技藝(高密市)、傳統糕點制作技藝--恒盛齋點心制作技藝(奎文區)、土陶制作技藝--青州府陶藝、南王莊窯貨盆制作技藝(青州市、諸城市)、木桿秤制作技藝(壽光市)。
8、傳統醫藥(1項):中醫正骨療法--趙氏正骨療法、王高正骨膏藥、曲氏正位(壽光市、青州市)。
9、民俗(2項):廟會--太白廟會、李莪華廟會、懸泉寺廟會、浮煙山廟會(坊子區、壽光市、臨朐縣、濰城區)、年俗--龍池年俗(昌邑市)。
第五批24項(2017.12.13):
1、民間文學(3項):漢王山的傳說、蘇東坡在密州的傳說、。
2、傳統戲劇(2項):青州清音、荊山悠腔.
3、曲藝(1項):西河大鼓.
4、傳統體育(5項):小虎燕拳、尚派形意拳、太祖長拳、梅花拳、乾坤圈術。
5、傳統美術(4項):骨雕(安丘骨雕)、瑪瑙雕刻(安丘瑪瑙雕刻)、麻布絨繡、葫蘆雕刻。
6、傳統技藝(9項):高密銀飾鏨刻技藝、山果酒釀制技藝、鮮花餅制作技藝、富郭莊芥茉雞制作技藝、綠茶制作技藝(桃林綠茶制作技藝)、紅爐鍛制技藝、城隍廟肉火燒制作技藝、繭紙制作技藝、陽紋彩繪嵌銀技藝、
市級非遺產名錄擴展項目(共計20項)
1、傳統音樂(1項):鑼鼓藝術(鬧臺鑼鼓).
2、傳統舞蹈(1項):龍燈(枳溝龍燈)
3、傳統美術(8項):剪紙(過門錢)、核雕(高密核雕)、席編(高密席編)、草柳編(葦編)、面塑(高密面塑)、烙畫(焚香烙畫、王派烙畫葫蘆烙畫)、農民畫(青州農民畫)、木雕。
4、傳統技藝(4項):小磨香油制作技藝(魏記小磨香油制作技藝)、土陶制作技藝(黑陶瓦盆制作技藝)、鋦藝(昌邑鋦瓷)、傳拓技藝(壽光傳統拓印技藝、石雕碑刻傳拓技藝)。
5、傳統醫藥 (3項)。中醫正骨療法(歸家疃筋骨病祖傳醫術、永勝堂中醫骨傷療法)、中醫診療法(徐氏中醫小兒推拿療法)、中醫傳統制劑方法(愈骨堂風濕藥酒炮制技藝、白花蛇拔毒膏制作技藝)。
6、民俗(3項):婚俗(昌邑傳統婚俗)、民間信俗(玉皇會)、廟會(海浮山廟會)。
三、資料統計依據(市級、省級、國家級非遺名錄公布資料)……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