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臨朐2017-09-09 23:58
論 紅 絲 硯
文/劉文遠
硯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它與筆墨紙被稱為"文房四寶",是中華文明重要的傳播工具之一。
講起紅絲硯大家都知道是歷史名硯,在唐宋時期即負盛名,唐代柳公權,宋朝歐陽修,唐彥猷,蘇易簡均有品評,被稱為“諸硯之首”。
歷史記載紅絲石出產青州,宋唐彥猷硯曰“紅絲石產于益都西四十里之黑山?!鼻宕肚嘀莞尽?,《臨朐縣志》曰“紅絲石產于臨朐縣南之老崖崮”??v觀歷史記載,自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以石可先生為首的硯界前輩們反復論證,在臨朐老崖崮找到了紅絲石礦脈。如今事實證明,青州紅絲石臨朐紅絲石實為一脈。
自青州黑山(王家輦),五里鎮大莊,廟子鎮年家莊,曹家莊,楊家庵,北域,王墳鎮沒口等三十余村,至臨朐縣井頭村,石灣崖,老崖崮,栗溝均有紅絲石,同歷史記載如出一轍。
青州紅絲石之黑山,山上有紅絲石洞,洞口僅有半米高,洞壁上有“唐中”二字,“大元至正二年”“弘治七年”“洪武二年” “道光七年” “光緒三十四年”等字,尚可清晰可辨,可能當時采石者鑿之。
青州紅絲石一般為紅底黃斑點,黃底紅斑點,黃底紫紅絲,也有紫紅底黃刷絲者,極其高貴,令人驚嘆。本人只見過兩方,外邊白皮相包,石質紫紅,絲為金黃,狀若發絲,手拭如膏,似有液出,手掌大小,后不再復見,至今還后悔當日不曾購之。青州石外面包皮,石層較厚,紋理上下一致,唯有不足之處,時有蟲蛀,蜂窩眼出現。
以我個人建議,鑒以青州紅絲石的主要特點,以仿物型,正型,仿古為主要理念制硯,這樣更能充分發揮青州石的特點,顏色統一,端莊厚重,彌彰大氣的同時更顯獨特內涵。在發墨程度上相對而言,青州紅絲石有70-80%適宜發墨,故青州紅絲硯更適于實用。
可喜的是,青州紅絲石自宋代枯竭后,終于在2000年左右,由青州高氏重新發現,在劉克唐老師的大力宣傳與支持下,使得青州紅絲硯又煥發了新生,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
臨朐紅絲石產于老崖崮,石灣崖,井頭,栗溝的丘嶺溝壑之中,去掉上面兩米厚的泥土,再挖掉四五米厚的太湖石,方有三十厘米左右厚的一層紅絲石,足可見得石不易。
臨朐紅絲石的特點是美輪美奐的絲紋,艷麗的色澤且多層,顏色莊重者宜發墨。 紅絲石的花紋可分為紅絲,黃絲,粉紅絲,褐絲,灰黃絲,灰絲等。質地有桔黃地,紅底,紫地,清白地,紫紅地等,其佳品為紫紅地灰黃地,紅底黃絲,其余略次之??傊t絲石天然的紋理和色彩形成了千變萬化的圖案和造型,美不勝收?;蛉宋?,或動物,或植物,或日月星辰,行云流水……妙不可言。紅絲石的主要成分是方解石,同時含有鋒利的二氧化硅及鈣鎂物質,故紅絲硯石質致密,手拭如膏,泛墨如泛油,墨色相凝如漆匣藏而不干。
臨朐紅絲石在制作硯時,可以根據石頭的特點因石而藝,賦予文化氣息和內涵,運用淺浮雕的手法去雕刻,這樣既能表達文化內涵和技藝,又不失紅絲石因多層而透層,把他做成藝術品,也要成為實用器(硯),這樣就相得益彰了。至于層厚顏色古樸之石,可做仿古硯,實用硯為主,再賦予文化,這樣既大方端莊,又實用,有文化內涵,可為良好的選擇。這也是作者本人多年來的一貫看法,僅供大家參考,望大家指教。
對于紅絲硯的評價,唐代柳公權《論硯》著“硯以青州為第一,絳州次之,后重端臨洮”。宋代歐陽修《硯譜》云“以青州紅絲石為第一”。乾隆皇帝曾題紅絲鸚鵡硯:“鴻慚不羨用為儀,石亦能言制亦奇,疑是彌衡成賦后,鏤肝吐出一絲絲”。
1978年山東省人民政府在北京團城搞了一次山東魯硯展,以石可先生為首,高星陽老師為代表的硯界前輩參與規劃了這次展出,這也是山東硯臺第一次進京展,共展出硯臺200余方。啟功,趙樸初等大師都到現場觀看,大師們對臨朐紅絲硯都給予了高度評價,并欣然題箋。
啟 功:唐人早重青州石,田海推邊世罕知,今日層臺觀魯硯,百花叢里見紅絲。
趙樸初:彩筆昔曾歌魯硯,良材異彩多姿,眼明今更遇紅絲,護毫欣玉潤,發墨喜油滋,道是天成天避席,還推巧手精思,天人合應妙難知,刀裁云破處,神往月圓時。
劉開渠:氣象萬千紀盛世。
吳作人,李苦禪,馮健吳,吳伯蕭,于希寧等等藝術界泰斗均有題詞,臨朐紅絲硯自此名震京城,響徹海內外。
自從近十年來,山東各地也組建了不少協會和紅絲硯專業委員會對紅絲硯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同時從事紅絲硯制作者中,也脫穎而出了國大師,省大師,對紅絲硯的發展指點迷津,確定了正確的發展路子。我相信在硯界同仁的齊心協作下,紅絲硯將會迎來更好的發展空間,登上更高的藝術巔峰。
劉文遠
劉文遠簡介
劉文遠生于1969年10月,臨朐人。自幼酷愛金石書畫,師從劉克唐先生,對國畫、詩詞、書法、繪畫均有涉獵。先后進修于中國書協培訓中心,中國工藝美術研究院,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作品富有鮮明的民族文化氣息。
作品先后榮獲第11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傳統藝術金獎和金獎。第十二屆“天工藝苑·百花杯”金獎。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生博覽會文化創意設計金獎?!敖瘌P凰·青島賽區”金獎,第51屆“金鳳凰”創新設計金獎。2016“青藝杯”工藝美術創新設計金獎等國家級獎項。
自2010年開始,一直參加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舉辦的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第二屆獲“神龍杯”金獎,第三屆“神龍杯”一等獎,第四屆“宜景宜人杯”金獎。第五屆“魯王工坊杯”金獎,第六屆“花冠杯”金獎,第七屆“華藝杯”金獎。
“淺談魯硯的制作與理念”和“論臨朐紅絲硯的創作藝術”的兩篇論文發表在“中國文房四寶”上,2012年主編了“桃李天下”一書,作品《天書硯》被寧夏賀蘭硯博物館收藏。
鑒于以上工作成績,劉文遠當選為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理事,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常務理事,臨朐縣民間文藝家協會秘書長,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硯雕藝術專業委員會主任,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和紅絲硯專業委員會主任?,F為中國工美藝術大師,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和高級工藝美術師等職稱和榮譽稱號。
2013年8月舉辦了濰坊市首屆紅絲硯技藝雕刻大獎賽,2016年10月組織了山東省首屆硯雕技藝大獎賽。2016年11月參加了山東工美大師藝術授課進校園的社會公益活動,在“六一”期間承辦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和臨朐縣文聯組織的硯臺捐獻活動,將自己收藏的50方硯臺無償捐贈給中小學生,鼓勵中小學生努力學習中國書法藝術,獲得業界同仁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