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濰坊市寒亭區榮膺“中國風箏文化之鄉”稱號
2019-02-15 17:16
日前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決定
命名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為
“中國風箏文化之鄉”
2月13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下發文件決定命名濰坊市寒亭區為“中國風箏文化之鄉”。
寒亭區作為全國三大木版年畫產地之一以及濰坊風箏的發源地,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為傳承優秀民俗文化,助力新舊動能轉換,自去年起開始運作申報“中國風箏文化之鄉”事宜。1月27日至28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專家評審組對寒亭區創建“中國風箏文化之鄉”工作進行了評審,經考察論證,2月13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式命名寒亭區為“中國風箏文化之鄉”。
近年來,寒亭區深入挖掘風箏文化資源,連續成功舉辦十五屆楊家埠風箏年畫藝術節、五屆楊家埠民俗文化燈會;建設了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風箏博物館、風箏作坊和風箏年畫古街等景點;實施“民間藝術進課堂”工程,建立多處傳承人培訓基地。將風箏元素運用到生活、學習用品,設計開發多種系列風箏文創產品;創作反映寒亭風箏文化的《畫鄉如畫》等一批原創歌曲及《詠風箏》《放飛》等詩歌作品;拍攝以風箏和年畫為題材的29集電視劇《大掌門》,在央視熱播,并摘得山東省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文藝精品工程”獎;拍攝完成以反映工匠精神、濰坊風箏文化等為內容的電視劇《鑄匠》,被央視確定為建國七十周年重點獻禮片。楊家埠風箏年畫古街改擴建項目、楊家埠文化創意夢想小鎮、夢想庭院等一批大項目相繼建成。推動風箏文化“走出去”,組織民間藝人參加國內外展會、文化交流420余場次,發表新聞稿件300余篇。
此次被命名為“中國風箏文化之鄉”,是我區繼榮獲“中國年畫之鄉”之后,又一塊“國字號”文化名片,對提升“風箏故里·年畫之鄉”文化品牌,加快文化強區建設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相關鏈接
寒亭區素有“風箏故里·年畫之鄉”的美譽,也是“寒浞代夏”、“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柳毅傳說”等諸多民間傳說的發生地。2006年,楊家埠木版年畫和風箏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4月,寒亭區榮獲“中國年畫之鄉”稱號;2019年2月,再次榮獲“中國風箏文化之鄉”稱號,中國民協為寒亭區授牌。同時,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提升改造項目、楊家埠文化創意夢想小鎮和夢想庭院及奔月小鎮等重點文化文化產業項目正強勢崛起,今年該區將借助高鐵濰坊北站的啟用,全力打造高鐵沿線新興文化旅游目的地。
寒亭被命名為“中國年畫之鄉”
本報4月13日訊(通訊員劉志偉)13日,寒亭區人民政府介紹,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4月6日作出決定,命名寒亭區為“中國年畫之鄉”,年畫家鄉落地楊家埠。
寒亭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富,是我國著名的年畫產地之一,有著數百年的年畫創作、生產、傳播、繼承和發展的歷史。目前,寒亭區已有17人被評為國家和省、市“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年畫藝人楊洛書先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稱號?,F在,僅西楊家埠村就有年畫作坊近百家,從業人員300多人,每年3000多萬張年畫銷往市場。
寒亭區的楊家埠年畫在我國民間工藝中,具有豐富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對我國年畫藝術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研究我國年畫藝術的主要傳承地之一。
依托年畫等文化資源,寒亭區已建成民間藝術展覽、民俗文化娛樂、民俗產品交易、民俗風情旅游四大功能為一體的民俗旅游勝地,成為山東千里民俗旅游線上的一大熱點,每年都吸引50多萬中外游客前來觀光旅游。今年,一部投資3000萬元的大型電視連續劇《年畫》又在寒亭區拍攝,引起各方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