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11-08 17:52:14
“斗硯會”現場。
四季硯社籌備委員會成員亮相“斗硯會”。
臨朐縣紅絲硯協會會長安同昌先生講話。
青州市大明衡王城紅絲石硯協會會長馮新國先生講話。
知名作家馮蜂鳴先生講話。
紅絲石硯協會黨支部書記兼秘書長陳輝先生主持“斗硯會”開幕儀式。
評選現場。
認真評選。
領導為獲獎硯友頒發錦旗。
獲得前11名的硯友上臺領獎。
2013年11月7日上午,“首屆中國紅絲硯斗硯會”在青州市大明衡王城舉行,來自青州市的60余位硯友參加“斗硯會”并享受了一把當評委的樂趣。
此次“斗硯會”是由青州市大明衡王城紅絲石硯協會和四季硯社共同舉辦的。此次“斗硯會”的宗旨是“團結、和諧、傳承、創新、發展”,采取的斗硯方法是社會各界紅絲硯愛好者自愿報名,全體參與人員均是評委,現場評選、現場唱票、現場發獎,創意獨特,效果良好。青州市大明衡王城紅絲石硯協會黨支部書記兼秘書長陳輝先生主持了“斗硯會”開幕儀式。
開幕儀式上,青州市大明衡王城紅絲石硯協會會長馮新國先生首先講話,他代表主辦單位對廣大硯友對此次活動的支持表示感謝,希望這樣的活動常辦常新,以此推動我市紅絲硯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接著,臨朐縣紅絲硯協會會長安同昌先生發表講話,他說:青州、臨朐一衣帶水,同為紅絲石的發源地,我們有義務和責任為紅絲石硯的發展攜手共進,再創輝煌。今天的“斗硯會”就是一次有益的嘗試,希望類似的活動越辦越好。最后,知名作家馮蜂鳴先生講述了自己研究李清照、《紅樓夢》與紅絲石的成果,大膽而新穎地認定《紅樓夢》中賈寶玉所佩帶的“通靈寶玉”就是紅絲石,此舉引發與會者廣泛興趣,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
此次“斗硯會”得到了眾多硯友的大力支持,有60余位硯友攜自己鐘愛的紅絲硯現身“斗硯會”并興致勃勃地參加了評選活動。經過明票初選和不記名投票二輪評選,有11名硯友的寶硯獲得爭奪前三名的資格,再通過記名投票的方式,在11名硯友的寶硯中又評選出了前三名佼佼者。最后,硯友馬洪衛先生的“白菜硯”獨占鰲頭,一舉奪得“狀元硯”, 硯友張法延先生的“攜琴訪友硯”獲得“榜眼硯”, 硯友張玉太先生的“蘭亭雅集硯”獲得“探花硯”。有關領導分別為獲得前11名的硯友和獲得“狀元硯”、 “榜眼硯”和“探花硯”的硯友頒發了獎杯、錦旗和獎金。獲得“狀元硯”的馬洪衛先生當場將獲得的3000余元獎金捐獻給了“希望工程”,博得在場硯友的陣陣掌聲。
◎相關報道
首屆中國紅絲硯“斗硯會”靚青州
時間:2013年11月08日來源:中國文藝網作者:伊紅梅
第十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暨“中國名家名硯”展期間,專家現場評鑒青州紅絲硯 青州四季硯社籌委會供圖
青州四季硯社籌委會成員 沈志海攝
首屆中國紅絲硯“斗硯會”現場 沈志海攝
首屆中國紅絲硯“斗硯會”現場 沈志海攝
首屆中國紅絲硯“斗硯會”現 場 沈志海攝
第十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暨“中國名家名硯”展青州紅絲硯展區 青州四季硯社籌委會供圖
11月7日,首屆中國紅絲硯“斗硯會”,在山東青州大明衡王城舉行,這是紅絲硯繼11月2日在上海第十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暨“中國名家名硯展”之后的又一次爭奇斗“硯”。本屆斗硯會由青州四季硯社籌委會與大明衡王城紅絲硯協會聯合舉辦,以“團結、和諧、創新、傳承、發展”為宗旨,由來自山東臨沂、臨朐、青州等縣市的參賽制硯專家及紅絲硯藏家組成評委團,評出的優勝作品分別命名為狀元硯、榜眼硯和探花硯。這兩次展會參展的作品均由四季硯社籌委會組織。其中,劉泉佑及馬濤、高東亮、高東寶、蔡傳勝、齊曾生、石全鑫等七位四季硯社骨干成員參展的三顧茅廬、一葦渡江、蘭亭、太平有象、布袋和尚、石子、天地乾坤等紅絲硯力作,在第十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暨“中國名家名硯展”中斬獲金獎。
紅絲硯是以山東天然的紅絲石為原料制作的石硯,早在唐宋時即負盛名,深為柳公權、歐陽修、蘇軾、米芾等名家所推崇,被譽為諸硯之首。紅絲硯原硯材出自青州黑山紅絲石洞,后因其原料枯竭,清后以臨朐老崖崮為主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