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紅學家端木蕻良考證說,“紅絲石硯即脂硯齋之脂硯也”。這句話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說紅絲硯來源于紅絲石,二是說紅絲硯的色彩宛若胭脂。如今,紅絲硯這個發端于唐,興盛于宋,消退于清末民初的硯石品種,又神奇地復興了。
隨著認識與欣賞紅絲硯的人越來越多,收藏家與愛硯者正在一點點悄悄掀開它神秘的面紗。那么,紅絲硯的品質特征與市場狀況究竟是怎樣的?在新年來臨之際,如果想要選擇一方好的紅絲硯,又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唐彥猷:名硯之首 紅絲石,即紋理如絲,紅黃相間的石頭?!蹲统庝洝份d“石皆生于洞之西壁,不知重數,如積壘而成,上下皆青或赤石數重。其中,乃有紅黃,而其紋如絲者,一相傳曰紅絲石。”
紅絲石主要分布于山東青州、臨朐等地。宋代杜綰在《云林石譜》中記載,“青州縣紅絲石產土中”;清乾隆年間的《西清硯譜》中記,“紅絲石出臨朐”;此外,還有史稱“青州紅絲硯”的說法。
山東臨朐紅絲硯藝術館館長傅紹祥介紹說,在歷史上,紅絲硯的開采點主要是青州黑山和臨朐老崖崮,現在開采范圍擴大了,青州的河莊、五里鎮、王墳鎮和臨朐的栗溝、石灣崖、宮家坡、三陽山、赤良峪等地都在開采紅絲石。紅絲石的顏色非常豐富絢麗,主要以紅黃兩色為主。按照紅色的艷麗度,紅絲石又分為紫紅、胭脂紅、曙紅、大紅、朱膘、朱砂等。其中,紫紅當地稱為“豬肝色”,所制作的硯臺古樸典雅,深受日本人喜愛,而棗紅色,紅中泛紫,色調艷麗,深受中國人的青睞。宋代的藏硯、制硯名家唐彥猷對于紅絲硯有著驚人的評價,稱“端歙皆置于衍中不復視也”,也就是說,有了紅絲硯,端硯以及歙硯他都不愿意再看了。唐彥猷因此將紅絲硯列為各大名硯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