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百科
木版年畫是中國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民間藝術形式,鳳翔木版年畫是中國漢族民間年畫的一大流派,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被國外收藏家贊譽為"東方智慧的結晶",在世界各著名博物館皆有收藏。鳳翔木版年畫,主要分為門畫、十美畫、風俗畫、戲劇故事畫、家宅六神畫和窗花畫六類;品種最多的時候有六百多種,經過木板年畫的第二十代傳人邰立平數十年的恢復、挖掘、整理和創新的有四百多種。
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鳳翔木刻年畫
代表作品:《天官賜?!?span> 、《西游記》等
年代:始于唐宋,盛于明清
產地:陜西鳳翔
題材形式:門畫、風俗畫、戲劇故事、窗花等
目錄:1發展歷程 2題材作品 3制作工藝 4藝術特色 5傳承發展
一、發展歷程
鳳翔木版年畫,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其有文字記載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鼎盛時期,生產者多達一百多家,畫局也有十多家,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設計、雕刻、印刷、彩繪、發售的作坊。
鳳翔木版年畫有文字可查的歷史見于邰家的西鳳世興畫局家譜。據鳳翔縣南肖里村邰氏祖案記載,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前,邰氏家族已有八戶從事年畫生產。至1950年,鳳翔木版年畫尚有六百九十多種,分門畫、十美畫、風俗畫、戲劇故事畫、神碼畫五大類,最盛時年產銷量達600萬張。
鳳翔年畫在民國時期最興旺,一直持續到新中國成立前,北肖里和陳村鎮的年畫業便中斷了,南肖里還有好多家在做。五十年代初,國家搞年畫改革,傳統畫版被當成四舊刨掉。但新版年畫并不受歡迎,兩三年后,百姓開始偷著印六神年畫。
20世紀六七十年代,鳳翔年畫瀕于滅絕。
1978年后,"西鳳世興畫局"第三代傳承人邰怡,主持成立了鳳怡年畫社,對流散民間的版畫古樣進行挖掘、整理、研究和復制,重新恢復了鳳翔木版年畫這一古老的民間傳統藝術。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前期是傳統年畫的黃金期,"文革"期間部分小戶人家抄的不徹底,留下來一些六神年畫之類的畫版。因為銷路好,供不應求,南肖里的家庭作坊恢復了80多家,這些作坊規模都不大,沒有字號。
1984年后,邰怡長子邰立平接主鳳怡年畫社,繼續為搶救、保護鳳翔木版年畫而不斷奮斗。經過邰立平的努力,《鳳翔木版年畫選》兩卷冊得以整理出版。陜西省文化廳、陜西省文聯和陜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曾授予"西鳳世興畫局"第二、三、四代主持人邰世勤、邰怡、邰立平"陜西民間年畫世家"的稱號。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年后,先進技術戰勝傳統工藝,膠印年畫由于價格低廉占據了民間市場。于是鳳翔木版年畫失去了市場,生產便中斷了,在鳳翔做年畫的寥寥無幾,傳承乏人。
二、題材作品
鳳翔年畫基本上分為六大類:門畫、十美圖、風俗畫、戲劇故事、窗花、家宅六神,也可把"十美圖"歸入風俗畫,合并為五大類。
門畫,又叫門神、門判,是最具代表性、最早的年畫??砂闯叽缫幐穹譃槿☆?span>:
第一類是全開的四對八張大門神,包括《方弼》、《方相》,花臉的方弼,凈臉的方相,傳說兩人是殷紂王的鎮殿將軍。神荼、郁壘是意想的門神,而方弼、方相則是最早由實際人物演化而來的門神?!渡铣丨偂泛汀渡铣吹隆?,武將著袍服,懷抱锏和鞭,還有穿鎧甲的"執锏秦瓊""執鞭敬德"武門神。最后是文門神,由唐代魏征神話而來?!都庸龠M爵》、《加官進祿》人物都是魏征,民間叫天官。
第二類是三開的門神,曾經有十幾個品種,后來恢復的只有五對,也就是十個品種。武門神中也有方弼、方相,但造型不同。還有《坐虎秦瓊》、《坐虎敬德》和《騎馬秦瓊》、《騎馬敬德》共三對,文門神有一對天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和一對《加官進祿》、《鹿鶴同春》。
第三類是小門神,一共恢復了十一對,也就是二十二個品種。騎馬的秦瓊、敬德一對,執锏執鞭的秦瓊、敬德一對,《狀元進寶》一對,《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一對,《天官賜?!?、《吉祥如意》一對,《加官進祿》、《加官進爵》一對,《小狀元進寶》一對,《小將軍》一對等,文官武官都有,與全開三開門神不同,小門神里還有《劉海撒金錢》和《劉海戲金蟾》一對,還有蒙古族貼在帳篷上的《騎馬門判》。
風俗畫風俗畫共100余種:十美圖是十個美人圖做成一套,共五對,寓意十全十美,這個在過去民俗當中占很重要的比例。還有《耕讀漁樵》、《男十忙》、《女十忙》、《四是報喜》、《吉慶有余》、《招財進寶》《婆孫戲、祖孫樂》《大吉利》等。
戲劇故事多數成組成套,共100余種全的時候有兩百多幅,《白蛇傳》、《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楊家將》、《封神榜》等失傳了一大半,流傳下來的只有幾十種。
將窗花單列為一類是因為北方過去家家戶戶都是小格子窗戶,專門設計制作了貼在窗戶上的年畫,銷量很大,全的時候將近100個品種,后來只剩二十四副四十格。
最后一個大類是家宅六神,又叫神馬,過去的老樣子全部傳了下來,包括灶王爺、龍王爺(水神)、天地神(老天爺)、土地爺、倉神和牛馬王,共十三個品種。
制作材料
木材
刻年畫版的梨木,出產于鳳翔的北山。梨木紋理極為細膩,硬度適中,吸水性好,印出的畫感覺很舒服。
紙張
印年畫的紙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用的都是手工做的土紙,竹子造的,大部分產自四川,紙白,容易吸顏色,印出的畫非常艷,對比強烈。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用宣紙,以川宣、徽宣為主。
顏料
鳳翔年畫史上顏料經歷了很多變遷,最早用植物顏料,自己熬制,比較透明,后來熬顏料的植物倒還有,但手藝失傳,已沒有人會做了,并且成本太高,很難負擔的起。到了新中國成立,基本改用進口化學顏料,顏色也很正。
后來邰立平開始嘗試國畫顏料代替化學顏料,顏色持久,起初發暗,但卻越放越艷,越看越舒服。
折疊制作工具
雕版工具
雕版工具包括站版、起版、刻版、修版等各環節所使用的刀具和槌子等。
印刷工具
印刷的床子(案子)、裁紙工具、刷子、墩子、搪瓷顏料盆、推子、晾畫的架子等。
制作流程
起稿
進行設計,畫出墨線稿(其實年畫就是工筆畫的一種)。初稿描繪好之后需要合理安排人物和背景,在經過反復修改才可完成一個作品。
起稿包括幾個步驟:定題材、定內容、朽樣(即打底子)構圖、描畫幾個階段。
備版
墨線稿設計出來以后,就準備版。梨木料用電鋸破成一塊塊版材,一般都要放三年,讓它自然的慢慢的放干,不能太通風,不可烘干,干太快版子容易裂。
晾干的梨木版要經過合縫子(拼版)、刨版、切版、打磨等幾道工序后才可拿來貼版。
貼版
貼版也叫落墨,貼之前把墨線稿扣到版上,用尺子打好直線,定好位置,有的樣稿一粘漿糊收縮不一樣,整體形狀不方正,所以貼版前要在版面上搞一次設計,用三角板做方。
站版
修稿完了后開始站版,就是把大空挖掉,光留有墨線的那條棱。
站好的版,留下的墨線要用吃的采油浸一遍,這個程序叫浸版,也叫滲油、滲版。
滲油可使畫版上的墨線變得非常清晰,同時版變松了刻起來省力。
刻版
年畫制作十多道工序里,刻墨線版(母版)最重要。
刻版是和線條打交道,追求流暢、勻稱、變化和美感,手上功夫必須到家。
修版
線條刻好之后要修,必須把大底鑿平,要不然擋顏色不好印,容易弄臟畫面。修完版之后四面邊緣地帶有些不到位的地方還需要重新弄整齊,若不平整會擋紙,弄臟畫面。
洗版
刻好的版要清洗、陰干。洗版是必要環節,上面的漿糊、墨線、木頭渣、紙胎還有菜籽油都要洗干凈,這樣印出來的畫才精準、好看。
號色
用洗干凈的裸版印出墨線畫,在上面設顏色,做套色版,這就是號色或者填顏色。
一般同時填三到四個顏色都是手填,不同部位嘗試不同顏色,最后選出一張最理想的拿去分色。分色就是在墨線稿上把顏色一種一種定下來。分色確認無誤后便可每個顏色逐一貼版,跟做墨線版的程序一樣。
印刷
有了版,調好色,夾好紙,就可以印畫了。
上色
鳳翔年畫以套版印刷為主,手繪填色較少,套色的順序通常是由淺至深,即黃、紅、紫、綠,所有顏色套完之后,才套金套銀,最后印二墨。
工藝特點
鳳翔木版年畫根植于民間,及少受其它地區年畫風格影響,繼承的是中國最早的木刻技法。鳳翔年畫全以木版手工印刷,在色彩上是彩印與手繪相結合。局部手工填染、套金套銀色等。色彩對比強烈且圖形造型飽滿夸張,保留了古版年畫古樸自然的藝術風格。充分體現了中國西部農民的民俗風情和濃郁的民間美術特色,亦成為研究中國西部農村生活和文化風貌的珍貴藝術資料。
風翔年畫以線刻為主,線條剛勁有力,簡明質樸,生動大方;色彩以紅、綠、黃、紫為主,對比強烈,形象豐滿逼真。印刷時先用顏色印染天地,再開紅光、涂胭脂、加重彩,后套黑線主版。畫面既和諧樸實,又生動別致。其局部粗細搭配、構圖飽滿,套金套銀后富麗堂皇。其內容以人物為主,兼及花鳥蟲魚等。品種有門畫、十美畫、戲劇故事畫、風俗畫、六神畫、窗花畫六大類。造型優美大方,生動逼真,各有情態。鳳翔年畫全以手工雕版,土法印制,局部手繪染填,規格有全開、三開、五開、六開、十二開等。
鳳翔木版年畫的造型比較夸張,人物的頭部占整個身體的1/4到1/3以上,整體感覺粗獷威猛。用色多用大紅大綠,全部用手工套印完成,色彩對比強烈,給人的視覺沖擊力比較強。
體材顏色
鳳翔年畫的尺寸規格基本分為全開、三開、六開、小八開幾種。
全開:110cm×60cm,一般大門神用這個尺寸;三開:70cm×45cm;六開:45cm×35cm;小八開:35cm×22cm,窗花和小門神采用這個規格。
鳳翔年畫的體例大致有:單幅、成對、整套,整套一般由十張組成,也有更多的,比如二十四孝圖一套就包括二十四張。
鳳翔年畫基本是套版印制,很少手繪填色。常用顏色有紅、黃、綠、金黃(橘黃)、紫、水紅等六個過去染天染地,還有天藍和碧綠;套金套銀,還用金箔銀箔。如果把二墨、淡墨也分別算一個顏色的話,鳳翔年畫最多達十種顏色。像騎馬秦瓊、敬德這類大畫,分上下兩截,套色全部做下來要十三塊版。
年畫流派
關中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鳳翔一帶又是周秦的發祥地。因此,鳳翔年畫的藝術風格深受仰韶彩陶裝飾、先秦銅器紋樣、秦漢磚石花紋一集唐宋繪畫藝術的影響,自成一體。它的印刷工藝,明代中葉曾發生較大的流變。之前手繪成分較多,整幅大畫身也常見。以套色印刷為主的手法形成于明代中期,年畫的題材,體裁和風格隨之穩定下來。但各個占地內部,仍各具特色,形成不同的流派,有不大不小的區別。
南肖里以邰氏年畫為代表,突出粗獷、夸張的風格。八大門神最為典型,大紅大綠的大塊顏色,人物頭部占身體比例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陳村鎮的畫樣基本是南肖里畫師給設計的,兩邊風格很相近。仔細比較,在夸張的基礎上稍顯工細,人物很美,較多借鑒了插畫的風格。
北肖里作品既不那么夸張,也不那么細膩。以幾家大畫局為代表,彼此之間很相似。色彩運用方面三地都是大紅大綠,沒有太大差別。工細的畫感覺會變得小紅小綠,不那么明艷,有沖擊力。
總體來講鳳翔年畫風格粗獷、夸張,很能代表地方文化性格。色彩大塊填充,飽滿、艷麗。從人物造型來看,動感強,有沖擊力,顯得比較傳神,威猛有張力。
輝煌背后
鳳翔木版年畫是由宮廷及民間,后在民間普及的同時,又頻頻走上了藝術的殿堂,繼而跨出了國門,走向世界。1964年,鳳翔木版年畫在德國展出首次亮相就引起轟動,之后陸續在美國展出過5次。20世紀80年代又曾專門幾次去京、滬、杭展出,1994年,先后赴澳大利亞和香港參加《中國民間年畫珍品收藏展》,又隨中國藝術代表團赴法國巴黎參加了"99巴黎·中國文化周"展出并現場演示。來自日本、法國、泰國、緬甸、美國、馬來西亞等國內外人士,不時前來登門學藝。鳳翔木版年畫被國外收藏家贊譽為"東方智慧的結晶"。
雖然鳳翔木版年畫受到了專家、學者、愛好者、收藏家崇高的禮遇,但是無情的市場還是讓它在瀕臨滅絕的邊緣掙扎?,F代科技給人們的欣賞和視覺帶來了新的亮點,同時也給傳統的手工制作的民間工藝品帶來了很大沖擊。鳳翔木版年畫的發展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缺乏挖掘、保護、整理、復制、研究的具體措施。鳳翔木版年畫長期處于自生自滅狀態。
過去由于農村群眾家家戶戶貼門神、灶神,需求量大根本就不愁賣。然而,隨著新文化觀念在農村的不斷滲透,現代科技給傳統的手工制作的民間工藝品帶來極大沖擊。傳統的年畫印制工藝復雜,全靠手工,成本非常高,價格自然昂貴,而用機器膠印年畫效率高、式樣好、內容豐富,最重要的是,它的價格只是木版年畫的幾分之一甚至幾十分之一。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膠印年畫風頭漸起時,木版年畫的購買力就一直呈下滑趨勢。
折疊搶救措施
鳳翔木版年畫應該進行不斷的內容創新,融入現代文化的內容。同時,對一成不變的色彩和造型也應進行更新。在占有市場的基礎上,提高一個檔次??梢园阉≡诮伝蚓c上。這樣,既有利于保存發展,也提高了檔次和銷售價格,同時可以滿足高文化層次人的需求。
首先,要讓更多的人懂版畫、愛版畫并能收藏版畫。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從教育抓起。日本的中小學普遍都有美術教室和版畫工作室,有各種版畫印刷機,兒童版畫活動非?;钴S。在國外版畫非常普及,人們常收藏版畫,用來裝飾居室,作為饋贈禮品,版畫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版畫藝術雖然誕生于中國,但是版畫作為一種高雅的獨立欣賞價值的藝術品這一觀念,在中國廣大民眾的心目中,相比國外有相當大的差距。
其次,對藝術市場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將藝術品和普通商品區別看待。在市場經濟下商品社會里,藝術品是藝術家勞動的結晶,它本身應該是有價值的,用價值去正確衡量藝術品,是對藝術家和藝術家勞動的一種尊重。此外,還可以考慮開設"陜西民間藝術展館",實行研究、開發、銷售的一條龍措施。
專家認為:應該推出一套具有國家水準的陜西鳳翔木版年畫全集。內容包括老作坊、老照片、老模版以及傳承人和歷史文物資料。做這項工作的終端結果有兩個:一是建立陜西鳳翔木版年畫博物館,二是由政府出面積極推動陜西鳳翔木版年畫的傳承,使之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
折疊傳承意義
鳳翔木版年畫大多與當地鄉土民俗密切相關,它寄托著人們向往太平安寧的美好象征,鄉土氣息頗為濃郁。時下舊版年畫存世量偏少,收藏市場聲譽較高。
中國從事鳳翔木版年畫創作的只剩下陜西省鳳翔縣南肖里村的邰立平夫婦兩人。邰立平是鳳翔木版年畫的第20代傳人。由于是手工作坊式制作,再加之舊版年畫存量少,鳳翔木版年畫成了收藏市場上最為緊缺的珍品之一。
文革期間,邰立平家上千塊年畫版毀于一旦。1979年到1984年底,邰立平共復制世興畫局古版樣80余套。到1986年底,邰家已有畫版300余套。1992年,他整理出版的手工印刷《鳳翔年畫選》一二集,共收入作品168幅,成為鳳翔木版年畫較完備的史料。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把目光轉向了印刷精美而又價格低廉的現代畫上,木版年畫的地位岌岌可危。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陜西省鳳翔縣的邰立平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鳳翔木版年畫
http://www.zdynh.com/ReadNews.asp?NewsID=1008 2010年4月2日
【簡介】
鳳翔縣位于陜西省關中平原西部,是我國知名的木版年畫產區。獨具風格的陜西鳳翔木版年畫,是中國民間年畫的一大流派,被國外收藏家贊譽為"東方智慧的結晶",在世界各著名博物館皆有收藏。
【溯源】
據《西鳳世興畫局》記載,鳳翔年畫源于鳳翔南肖里邰姓,始于唐宋,盛于明清。鳳翔縣的木版年畫,有文字記載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明正德二年(1507),這個縣的邰氏家族,就有八戶從事木版年畫的制作。起初,他們的名稱叫"萬盛畫局",后來改為"榮興畫局",再后來又變為"世興畫局"。木版年畫的事業,也像他們祖祖輩輩希望的那樣,越來越繁榮興旺。鼎盛時期,生產者多達一百多家,畫局也有十多家,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設計、雕刻、印刷、彩繪、發售的作坊。
邰氏鳳翔年畫迄今已有500多年歷史,已傳承至第20代。改革開放以來,鳳翔木版年畫又獲得了大發展。村上成立了研究會,幾百人從事生產,年產量超過了千萬張。
數百年來,鳳翔木版年畫在陜、甘、寧、青、川地區一直深受老百姓歡迎。每逢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掃社",把舊的門神、"家宅六神"和屋內墻上的年畫撤下來并燒掉,"送上天"以祭灶王,再把里里外外打掃干凈;到了大年三十,門扇上貼門神,門框上貼對聯,院子灶房貼"家宅六神"-"天神"貼上院中,"土地"守至門口,"灶王"進廚房,"倉神"到糧倉,"龍王"看水井,"牛馬王"護馬房;大戶人家則客廳掛"中堂"畫,屋內貼風俗畫,窗扇上擱"十全十美",戲劇故事"滿"炕墻。因此鳳翔木版年畫是西北農村千家萬戶辭舊迎新必不可少的裝飾品。
【藝術特色】
木版年畫是寶雞民間藝術中一枝古老獨特、別具風采的藝術奇葩,深受關中廣大農村群眾的喜愛。寶雞的木版年畫主要在風翔,風翔木版年畫繼承、發揚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線條手法,同時吸收了歷代寺廟壁畫、石刻筆法、刀功特點,以線刻為主,線條剛勁有力,簡明質樸,生動大方;色彩以紅、綠、黃、紫為主,再襯以黑色線條,對比強烈,生活氣息濃郁,形象豐滿逼真。印刷時先用顏色印染天地,再開紅光、涂胭脂、加重彩,后套黑線主版。畫面既和諧樸實,又生動別致。
風翔木版年畫內容,首先以人物為主,以門神見長。門神中有歷史名人、神話人物,如秦瓊、敬德、包文正、趙公明及天官賜福、福祿壽三星等。其次是《西游記》神話故事和花鳥蟲魚。無論人物還是花卉,造型都優美大方,生動逼真,各有情態。特別是門神中的秦瓊、敬德,從體態到神情,都能給人一種既慈祥善良,又殺氣騰騰,頗具鎮妖除邪之神威的感覺。
建國后,在各級群眾藝術部門的關心扶持下,鳳翔木版年畫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與提高。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印數和銷售量逐年擴大,增加不少宣傳黨的政策和開發大西北的新題材新內容。如《福到了,中彩了》、《西部騰飛》、《廉史一生》、《媽媽只生我一個》等,對于美化環境,陶冶情操、激勵人們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又作為民間藝術品備受國際名人的贊賞,如《戟磬有魚》博得了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的青睞。目前已成立了民間木版年畫研究會,已研究、整理出50多個別具特色的年畫品種,大量印刷出版,不但滿足了國內群眾的需求,還銷往加拿大、美國、日本及港澳地區。
由于地處西北受外部美術影響很少,鳳翔年畫基本上保持了原古版年畫的藝術風格,成為鳳翔年畫"笑傲年畫群"的重要原因之一。較國內其他地區的年畫,鳳翔民間木版年畫顯得更為粗獷、夸張。局部粗細搭配、構圖飽滿,門畫造型威猛,風俗畫構圖貼近生活情趣,色彩大紅大綠,對比強烈,套金套銀后富麗堂皇,手臉部分手工填染后更顯逼真。
鳳翔木版年畫全以手工雕版,土法印制,局部手繪染填,規格有全開、三開、五開、六開、十二開不等,品種亦有門畫、十美畫、戲劇故事畫、風俗畫、六神畫、窗花畫六大類。在制作工序和方法上,鳳翔與國內各年畫產地幾乎大同小異,其制作非??季?,從畫墨線稿、貼版、站版、菜油浸版、刻版、平底到設套色、刻套色版,到最后印刷墨線、套色、套金套銀、手染上相粉、開紅光、描眉畫眼,不下十道工序,有的風俗畫、戲劇故事畫還要刷天景、地景。
至1950年,鳳翔木版年畫尚有六百九十多種,最盛時年產銷量達600萬張?,F在經過木板年畫的第二十代傳人邰立平數十年的恢復、挖掘、整理和創新的有三百多種。20世紀六七十年代,鳳翔年畫瀕于滅絕。1978年后,"西鳳世興畫局"第三代傳承人邰怡,主持成立了鳳怡年畫社,對流散民間的版畫古樣進行挖掘、整理、研究和復制,重新恢復了鳳翔木版年畫這一古老的民間傳統藝術。1984年后,邰怡長子邰立平接主鳳怡年畫社,繼續為搶救、保護鳳翔木版年畫而不斷奮斗。經過邰立平的努力,《鳳翔木版年畫選》兩卷冊得以整理出版。陜西省文化廳、陜西省文聯和陜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曾授予"西鳳世興畫局"第二、三、四代主持人邰世勤、邰怡、邰立平"陜西民間年畫世家"的稱號。
上世紀八十年代曾幾次去京、滬、杭展出,又隨中國藝術代表團赴法國巴黎參加了"99巴黎·中國文化周"展出并演示。17幅印有鳳翔木版年畫的橫幅,作為中國民間傳統美術的標志性作品,懸掛在展廳里,受到法國觀眾的喜愛。多年來,鳳翔年畫被譽為中國年畫幾大家之一,曾經四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部分畫張分別被國內外五十多個藝術院校和單位收藏?,F在的鳳翔鳳怡年畫社社長邰立平先生,被授予國家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
【傳承意義】
鳳翔木版年畫大多與當地鄉土民俗密切相關,它寄托著人們向往太平安寧的美好象征,鄉土氣息頗為濃郁。時下舊版年畫存世量偏少,收藏市場聲譽較高。
目前我國從事鳳翔木版年畫創作的只剩下陜西省鳳翔縣南肖里村的邰立平夫婦兩人。50歲的邰立平是鳳翔木版年畫的第20代傳人。由于是手工作坊式制作,再加之舊版年畫存量少,鳳翔木版年畫成了收藏市場上最為緊缺的珍品之一。
"文化大革命"期間,邰立平家上千塊年畫版毀于一旦。1979年到1984年底,邰立平共復制世興畫局古版樣80余套。到1986年底,邰家已有畫版300余套。1992年,他整理出版的手工印刷《鳳翔年畫選》一二集,共收入作品168幅,成為鳳翔木版年畫較完備的史料。
談起鳳翔木版年畫的未來,邰立平不無擔憂地說,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把目光轉向了印刷精美而又價格低廉的現代畫上,木版年畫的地位岌岌可危。他曾經四處招收徒弟,可是到目前為止沒有招到一個人。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陜西省鳳翔縣的邰瑜和邰立平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