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是指紅銅與其他化學元素的合金。在人類技術發展的階段中,使用青銅兵器和青銅工具的時代,被人們稱為青銅時代。這一時期及以后的各個朝代都用精湛的冶煉、鑄造工藝造就了許多的青銅藝術珍品。隨著人們對青銅器認知的深入和它獨有的藝術文化內涵,使得青銅器成為收藏者追尋的目標,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收藏青銅器,青銅器的鑒定工作也就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
青銅器鑒定是一門綜合科學,它集歷史、文學、哲學、藝術、物理、冶金、化學、鑄造于一身,要想掌握其精髓,需要掌握各個方面的科學知識。目前社會上青銅器鑒定頗具權威性的鑒定人員有:從事文博、考古的專家、用科學儀器檢測鑒定和從事文物修復、復制的工作人員。他們從不同的視角觀察、分析青銅器的真偽,如果一件青銅器得到這三方人士的認可,那么這件器物就有相當的可信度。下面就三方面人員的鑒定基點做個簡單闡述。
一、文博、考古專家的鑒定
我國發掘、傳世的青銅器種類眾多,數量宏大,也就確立了考古、歷史學家展示才能的平臺。他們在長期的考古發掘、歷史研究、文物保管與征集等實踐工作中接觸了大量的青銅器實物,對青銅器的形制、銘文、紋飾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他們熟悉各個時期青銅器器型的變化,銘文字體的發展以及花紋在不同時期的不同特點,特別是他們在長期實踐工作中積累的豐富經驗,使得他們對真、偽器物有著常人沒有的特殊感覺,可謂歷久而彌堅。他們是目前青銅器鑒定的權威。
二、科學儀器鑒定
現代科學儀器不斷引入到文物研究領域,使人們認識了直觀無法觀察到的器物成分和內部結構,以此進行器物真假的判定??茖W儀器鑒定已經廣泛被收藏者所接受,科學儀器鑒定部門門庭若市,收藏者都希望自己的藏品得到一個科學的鑒定。
目前,科學儀器鑒定采用:直接測試年代的碳十四、熱釋光。形貌和組織分析的視頻顯微鏡、掃描、原子力顯微鏡等。結構、物相分析有X光衍射分析、激光拉曼分析、核磁共振、質譜分析儀。元素分析有X射線能譜、波譜。進行鑄造結構和修復狀況分析的X光探傷、CT等。
測試得到的數據只是科學儀器鑒定工作的一環。要想對被鑒定的青銅器做出判斷,必須有充實的背景、完備的數據庫,并通過細致的數據分析處理,才能得出準確的結論。
三、青銅器修復、復制人員的鑒定
現在全國從事青銅器修復、復制的人員越來越少,他們多以師承制的方式傳授修復、復制技藝。在實際工作中他們不僅大量地修復處理文物原件,還要將修復、補配的地方加以掩飾,一般修復過的痕跡肉眼難以分辨。工作促使他們熟悉做假的常用手段,掌握制假的一般規律,他們從鑄造、焊接、表面腐蝕等各項技術方面分析鑒別器物的真偽,許多贗品都栽在他們手下?,F在從事青銅器修復、復制人員的鑒定也普遍得到社會的認同。
青銅器鑒定需要專家的眼睛和科學儀器兩種鑒定方法的協同,專家的經驗和科學儀器二者形成互補,各自研究分析的角度不同,獲取的信息不一樣,一個從器型、紋飾、字體風格的形態和制作工藝考慮,一個更多地從內在的組成、成分來鑒定,都有合理之處。構建二者的溝通平臺,實現相互佐證、互相補充,青銅器的鑒定工作會更加科學可信。
(2009-11-08 15:01:17)
商周青銅器由于是塊范拼合而成,故而不能保持精確的平衡。在內范、外范之間若稍有不平衡,就容易造成青銅器器壁的厚薄不勻,或者產生重大的鑄造缺陷。因此,商周時代的工匠普遍采用了厚薄相似的小塊銅片墊在內范與外范之間,使內范與外范之間的空隙保持穩定和均勻,提高鑄造質量。這在早期的絕大多數青銅器上都是可以發現的,只不過有的明顯,有的隱蔽而已。
墊片的合金與原器成分不一定相同,氧化的呈色也不相同。有的墊片采用當時舊銅器的碎塊,有的碎塊上還帶有花紋;有的墊片整塊不明顯,或者只暴露出一小角的線痕。范內的墊片和銅汁是不可能完全融合在一起,只要仔細觀察,總是能夠發現的。墊片放置部位往往相對地有規律,尋找時應注意相對的部位。
早期的青銅器作偽者,不懂得青銅器的鑄造方法,因此完全沒有墊片。如果傳世青銅器上沒有任何墊片痕跡,這將是作偽的一個重要信號。有的銘文中墊片的周圍線痕很明顯,在墊片上也能表現出來,作偽者在冒充這些銘文時,把墊片的輪廓線也仿造出來,但那是在整器上的仿造,不過是刻畫出來的痕跡而已,在實物上與真正的墊片并不相同,這一點,細心查看青銅器表面就能察覺。
另外,有些青銅器的器足、耳部中間也須封有內范,這些內范在和外范拼合時,必定有接觸點。如鼎足的內向一面,大多有這樣的接觸點可尋。接觸點上或表現為一個小缺孔,或者是內外范之間插有銅片、小銅棍之類作支撐。而早期的偽器,有的與器件的結合是采用焊接的方法,然后做上假銹掩蓋;或者在足的底部空出一大塊,使內外范結合起來,然后再用另一塊銅封住,加以偽裝。
古代塊范鑄造的青銅器,表面光潔度好,紋飾甚至纖毫可辨,表面很少有氣孔,更難以看到因銅液灌注不到而產生的縮孔情況。而失蠟和翻砂鑄造的偽器,經常在表面出現一些砂眼,有的甚至產生縮孔等缺陷。如不了解這些情況,很可能會以為砂眼和縮孔是舊式鑄造工藝的特點,進而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