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山東網群 http://www.sd.xinhuanet.com/wq/2007-08/27/content_11008388.htm
剪紙藝人齊秀花
高密剪紙歷史悠久,取材廣泛,風格獨特,是中國剪紙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在普及于全國的剪紙藝術中,高密剪紙稱"絕",主要取決于它所表現的題材和藝術風格的別樣。
據記載,明洪武初年,朱元璋頒旨移民,大批江南、江北的移民遷于高密。南北文化的相互影響滲透,使高密剪紙融江南剪紙之纖巧和江北剪紙之粗獷于一體,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在藝術上運用了對立統一的手法,塊與線組成黑、白、灰色調,相互襯托,對比強烈,富有韻律感;線條剛勁挺拔,有金石味;造型稚拙粗獷而不呆板,夸張變形而不失真。所剪事物粗獷中見清秀,拙樸中藏精巧,玲瓏剔透,純樸可愛。尤其動物剪紙,構思浪漫而不浮夸,造型嚴謹而不拘泥,動作情態若似活物躍然紙上。在五谷莊稼、生肖胖娃、豬馬牛羊、雞犬鵝鴨、牡丹鴛鴦等作品中,寄托了作者和人們的美好愿望。
高密剪紙的題材以廣泛著稱,凡與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從自然界的飛禽走獸到古代的神話傳說,還有流之千古的歷史故事、文學人物和情節均進入了剪紙藝術的視角。從構思到技法,從內容到形式,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美學形神兼備、以神為主,形意結合、以意為主的特征,酷似中國畫中的大寫意。
高密的剪紙藝人遍及千家萬戶,剪出的《十二生肖》、《老鼠娶親》、《紅樓十二金釵》、《梁山一百單八將》、《百牛圖》、《八仙過?!返茸髌?,取材廣泛,技法靈巧,想象力豐富,令人嘆為觀止。農家女齊秀花的剪紙"金牛奮蹄"被原郵電部選為1997年生肖特種紀念郵票圖案。近年來,高密先后有30多位剪紙藝人應邀到日本、瑞士、法國以及港澳臺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表演,被譽為"中國魔剪",其作品已被20多個國家及國內諸多民間藝術愛好者所收藏,受到越來越多海內外人士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