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濰坊晚報 2018-03-13 15:16
張效東是一位普通的風箏藝人,8歲起跟著爺爺學習扎制風箏。隨著濰坊國際風箏會的舉辦,張效東也成了遠近聞名的風箏明星。上世紀90年代末,張效東在傳統風箏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和創新,用普通的竹子做成齒輪、風輪等,利用齒輪的機械原理,發明了動態風箏,使得濰坊風箏在藍天白云下越飛越高。近日,記者來到位于寒亭區楊家埠的張效東工作室,聽他講述動態風箏背后的發展故事。
工作室如同風箏博物館
與共和國同齡的張效東已近古稀之年,但精神頭十足,一大早就泡在自己的工作室中研究、扎制新風箏。記者走進張效東位于寒亭區楊家埠的風箏工作室發現,這里更像一個小型的風箏博物館,四五十平方米的房間內,無論是墻上掛的,還是地上堆的,全是風箏。桌子上擺著竹條、紙張、手工鋸、銼子等扎制材料和工具。
張效東正在整理剛剛扎制好的“翼龍”風箏,這是一只動態風箏,高約5米,寬3米,綠色的鱗片,眼睛突出,螯爪張開,神威無比。張效東利用機械原理,在風箏上安裝了風輪、齒輪和連桿,放飛空中后,風吹動連著連桿的風輪,帶動齒輪轉動,“翼龍”的頭會來回擺動,眼睛左右轉動,鼻子、舌頭、爪子等都會擺動,動態十足。
“這只風箏是專門為今年的第35屆風箏會做的?!睆埿|說,這只“翼龍”風箏的連桿不是買的成品,都是他用竹片一點點做的。
首屆風箏會就獲得獎項
張效東自小喜歡風箏,并深受爺爺影響。他天資聰穎,心靈手巧,短時間就把風箏扎制得有模有樣。上世紀60年代,張效東還將自己扎制的“沙燕”“老鷹”“金魚”等各種風箏拿到白浪河沙灘上擺攤,由于造型精美經常被哄搶。
后來,張效東干過鉗工和修表工,學過木工技藝,還學過濰縣舞龍、舞獅等,由于悟性高,善于探索,很快他就以多才多藝聞名遐邇。1984年,濰坊舉辦第一屆國際風箏會,讓張效東的手藝有了用武之地。當年的風箏會上,張效東精心扎制了一只板式雷鋒風箏。春風中,頭戴紅五星,身著綠軍裝的“雷鋒”迎著朝陽冉冉升起,“雷鋒”的身邊滿是金燦燦的葵花。這只風箏在放飛場上一亮相,就贏得了評委們的一致好評,并以精美的畫工獲得了當年的放飛繪畫一等獎。
拿到名次的張效東頓時干勁十足。后來,他結識了許多同他一樣愛好風箏的朋友,閑暇時,常常聚在一起進行扎制交流和放飛比賽。通過不斷學習和交流,他受益匪淺。張效東買了大量有關風箏繪畫和扎制的書籍鉆研學習,進行創新嘗試。
張效東還嘗試著把國家大事和鄉土民俗都融進風箏扎制中。1997年香港回歸前夕,他設計、扎制了一只串式的“五十六個民族盼回歸”的風箏;神州五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后,他又琢磨扎制了一只“神州五號”風箏。
利用機械原理讓風箏活起來
隨著濰坊國際風箏會的舉辦,張效東的名氣也越來越大,成了遠近聞名的風箏明星??蓮埿|并不滿足于已有的成績。上世紀90年代末,濰坊風箏大多是固守傳統的板式、筒式、硬翅、軟翅、串式等,如何在傳統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和創新,張效東陷入了深思。想到自己年輕時做過鐘表維修工,便開始嘗試利用齒輪的機械原理制作會動的新式風箏。
張效東仍清楚地記得,他設計的第一只動態風箏是“小雞吃米”。當時,張效東住在農村,院子里養著只雞,他看到小雞吃米時頭“一點一點”的,感覺十分有趣,便開始思考怎么能把“小雞吃米”變成風箏。經過一遍遍的構思和設計,利用齒輪的機械原理,沒想到還真做出了會動的風箏。從此,張效東的動態風箏越飛越高。
在這之后,張效東又玩出了很多新花樣,創作出了會動會唱歌的福娃風箏以及“青蛙螳螂對弈”風箏等高科技的創新風箏,使濰坊風箏變成了活的工藝品。
不忘傳承讓風箏越飛越高
從事風箏扎制以來,在保持了濰坊風箏的傳統特色上,張效東大膽嘗試,不斷創新,創作了集聲、光、電多種科技元素于一身的大型立體風箏,并利用齒輪和杠桿原理,使風箏發出光影和聲音,在天空中吞云吐霧。
與許多風箏藝人固守著“傳男不傳女”的祖訓不同,張效東不但將自己的女兒張琦培養成了濰坊風箏界的后起之秀,對慕名前來的風箏愛好者,也總是毫不保留地熱心傳授。
張效東粗略統計,現在他教的徒弟已不下200人,其中還有外國人,個別有出息的徒弟如今已辦起了大型風箏廠。
張效東經常到國內外各大城市參加濰坊風箏的扎制、放飛表演,每次外出參加活動,無論走到哪里,他都不忘宣傳濰坊,宣傳濰坊風箏?!帮L箏就像我的生命一樣,我無比珍視。我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濰坊風箏在藍天白云下越飛越高?!?/span>
<人物檔案>
張效東,1949年出生,寒亭區寒亭街道東院村人。在傳統的濰坊風箏技藝上大膽創新,發展了“六動”“四動”態風箏。2010年5月,張效東被濰坊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認定為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2014年4月,張效東被山東省文化廳認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2018年,張效東被文化部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非遺檔案>
濰坊風箏,歷史悠久,工藝精湛。濰坊風箏用竹子扎制骨架,高檔絲絹蒙面,手工繪畫,其選材講究、造型優美、扎糊精巧、形象生動、繪畫精細、品種繁多、起飛靈活。濰坊風箏種類有硬翅風箏、軟翅風箏、串式風箏、板式風箏、立體風箏、動態風箏。1984年,濰坊開始舉辦第一屆國際風箏會。2006年5月,濰坊風箏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