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 發布日期:2017-10-28
當一個亞光黃皮兒滾圓肚兒的小葫蘆,遇上一只筆頭光亮的自制烙筆,經過烙畫的師傅嫻熟地烙、勾、畫,隨著一縷縷青煙升騰而起,便上演了一出巧奪天工的傳奇,這便是葫蘆烙畫的魅力。
葫蘆諧音“福祿”,是吉祥的象征。轉過街角,穿過街道,在山東省濰坊市和平路與健康街路口西北角的“仁和軒”工作室里,記者見到了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葫蘆烙畫傳承人丁承效。
拜師學藝 潛心烙葫蘆
走進工作室后,眼前便是琳瑯滿目的葫蘆烙畫作品,惟妙惟肖的古今人物、輕巧靈動的小貓捕捉蝶、栩栩如生的八仙過海、語言清麗的古詩詞,有傳統的“?!?、“祿”、“壽”、“喜”吉祥系列,也有金魚、猛虎、牡丹、鴛鴦等動植物系列,還有八駿圖、西游記插畫等名作和影視作品系列……種類豐富,形象逼真,讓人贊嘆。
“我從小就喜愛書畫藝術,又深受父親和四哥書畫藝術的熏陶,有一定的美術功底?!弊ㄖ?,丁承效慢慢講述著他的創作經歷。1979年丁承效以優異成績考取濰坊市家具公司樣品設計師。同年,參加濰坊市美術書法骨干培訓班學習。深得張鏡遠、陳衍緒、高靜、劉炳皓、張建時、張紹良等著名大師的精心輔導。
2000年丁承效去北京出差,偶遇一位老先生在葫蘆上烙蟈蟈。他覺得非常有意思,就和老先生交流起來,同時心里記下步驟和工具,想著自己回家試試。
說干就干!從北京回濰坊后,仿照這老先生的工具,丁承效從市場上買來調壓器和電烙鐵,用電爐絲作筆頭,自己組裝成了他的第一代烙畫畫筆。
“心想著在紙上畫和在葫蘆上烙沒多大區別,親手一試才知道不是那回事?!倍〕行дf,烙畫不僅有中國畫的勾、勒、點、染、擦、白描等手法,還可以通過調節烙筆的溫度熨出豐富的層次與色調,這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接觸葫蘆烙畫之后,為了能在葫蘆上烙出好畫,丁承效多次到江浙等地拜訪烙畫藝人,潛心學習烙畫技藝。在之后創作過程中,丁承效對傳統工藝表現手法不斷完善,對現代設計理念不斷創新,作品的藝術性在同行中愈顯突出。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據丁承效介紹,要完成一副葫蘆烙畫,要經歷一套繁瑣的工序。首先要用鉛筆把圖案畫在葫蘆上,畫好后用針型筆頭的電烙鐵勾線,勾線之后再用橡皮把圖案擦掉,最后用扁型筆頭的電烙鐵潤色。根據圖案表現的不同,選擇的烙鐵筆也不同。
從接觸烙畫開始,丁承效便開始自制畫筆?!耙婚_始制作烙筆時經常遇到難題,后來經過他慢慢的摸索,不斷改進也找著了門路?!倍〕行蛴浾哒故舅赢嫻P,“這是我現在用的烙畫機,電子控制可以準確調溫,而且隔熱效果好,安全性也強,我現在只自己做筆頭,比原來簡單多了”。
丁承效強調烙畫時電烙鐵溫度要較低一點,用力壓,顏色能壓到葫蘆皮內部,烙畫壽命就比較長久。否則顏色只能壓到葫蘆皮表面,雖然看起來外觀很漂亮,但是短時間內就會褪色。就在這一按一壓之間,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葫蘆烙畫作品在丁承效的手中煥發出藝術光彩。
小葫蘆 大講究
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特點的葫蘆決定著烙畫的個性主題和圖案,那么葫蘆烙畫對葫蘆的選擇上便很有講究。選擇烙畫的葫蘆最好是3年以上,時間越長的葫蘆烙畫效果便越漂亮,越有味道。剛開始丁承效自己種葫蘆,但是品種單一,不能滿足他創作需求,所以他便從網上找好葫蘆產區去收集葫蘆,經常往河北、山東、山西、天津等地方跑。
現在,丁承效基本上每年都去收葫蘆,一年能收上萬個??粗玫?,便會全包下來,然后回來再慢慢挑。有時候也會帶著創作的想法去專門挑選葫蘆,之前還曾經專門從朋友那定購過外國葫蘆。
丁承效指著桌上的一對鴨子形狀的葫蘆對記者說,“像這種就是人為固定造型讓葫蘆長成這個模樣的,這樣的葫蘆稱為‘范制葫蘆’,這個錢袋葫蘆、扁型葫蘆、如意葫蘆都是范制葫蘆”。
“規整”的亞腰葫蘆、扁墩墩的南瓜葫蘆、細長脖兒圓肚子的油錘葫蘆,多年來,丁承效烙過的葫蘆不計其數,但每一個都傾注了他濃濃的情感與心血。
不忘初心 堅持傳承
從藝十幾年以來,丁承效的葫蘆烙畫技術越來越嫻熟,多項作品榮獲大獎。其中烙畫作品《神荼·郁壘》被國家圖書館收藏、《八仙圖》獲得濰坊首屆工藝美術節金獎、《十八羅漢》榮獲2013上海民族民俗民間文化博覽會創新獎和2014年魯王工坊杯,其本人也被授予齊魯文化之星、山東省工藝美術新人獎金獎、濰坊市工藝美術名人、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等榮譽稱號。
如今,丁承效從社會上已經收了五六名徒弟,并且他還把葫蘆烙畫這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帶進了濰坊聾啞學校,更好地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長久傳承,并且濰坊聾啞學校專門成立了烙畫班。
“學生大多都有繪畫功底,對烙畫非常感興趣,很多學生的作品在大賽中獲獎?!倍〕行ё院赖膶τ浾哒f。丁承效希望培養更多的葫蘆烙畫人,讓葫蘆烙畫這項非遺文化能夠更好地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