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大眾網 07月02日09:47
大眾網7月1日訊(記者 范素娟)為創新探索非遺多元保護機制,廣泛團結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量,通過多元化、多層次、多機制地集聚社會資源和民間智慧,促進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會員大會于2018年6月30日在濰坊召開,山東省文化廳、濰坊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濰坊市民政局、濰坊市文物局、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負責同志蒞臨大會祝賀。大會選舉范新建為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王忠善、馮金玉、王亦耘、孫凱、王永訓為副會長,孫海東為秘書長。聘請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劉德龍、原山東省文化館副館長史忠民、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張士閃、濰坊市文物局局長劉允泉、濰坊市文化館館長(市非遺保護中心主任)邱兆鋒、濰坊市博物館研究館員孫敬明、濰坊市文化館研究館員魯洪恩等10人為特邀專家顧問。158名會員代表出席了大會。
近年來,濰坊市致力于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的濰水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取得了突出成效。青州市“縣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一三五’模式”、濰水文化生態保護區1344建設模式、現代學徒制與非遺職業教育創新探索、昌邑市“三位一體”鄉村文化傳統傳承與激活創新實踐等項目,連續被評為山東省人民政府文化創新獎。今年6月,濰坊市文廣新局被文化部命名為全國非遺保護先進單位,成為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地市級文化主管部門。濰水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逐漸呈現出“遺產豐富、氛圍濃厚、特色鮮明、民眾受益”的良好局面。濰坊市非遺保護協會的成立,為我市非遺保護工作增添了一支生力軍。協會將廣泛團結非遺保護單位、文化遺產研究人員、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以及積極支持和熱心參與非遺保護的社會機構和各界知名人士,通過能量互補的方式,為非遺保護工作探索實施合力共為的新理念、新途徑。
當選會長范新建在會上表示,要充分發揮每一位會員的積極能量,調動和集結非遺保護的每一分熱情,力所能及,合力共為,做有信仰、有學養、有情懷、有擔當的傳承者,為推動濰坊非遺保護事業進一步發展貢獻力量。
山東省文化廳非遺處四級調研員蔣士秋、濰坊市文化館館長、非遺保護中心主任邱兆鋒到會致辭,他們強調:厚重的積累和寬闊的舞臺為濰坊的非遺保護隊伍提供了充分的發揮空間,作為非遺保護多元化機制的一部分,協會通過全體會員集思廣益、合力共為,必將在非遺保護發展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留下自己的腳印。
濰坊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黨委書記孫俐君到會祝賀并發表講話,她說:作為協會主管部門,市文廣新局對協會的工作前景充滿期待,希望協會理事會拓展思路,廣開才路,發揮好自己的職能作用,把協會辦成非遺保護的人才庫,文化傳承的融合劑,事業發展的助推器,在政府與民眾之間發揮好紐帶和橋梁作用,在非遺保護的時代浪潮中,成為激流勇進的生力軍。為促進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和傳承,為文化名市建設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