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男
年齡:77 歲
技術職稱:
榮譽職稱: 省級傳承人
從藝品類:陰陽鼓
從藝年限:36年
單位及職務:山東省濰坊市高新區
所屬地區:高新區
師承:
徒弟:
瀏覽次數:5522
王樹奎,男,1945年9月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陰陽鼓”和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雙鞭花棍”濰坊市級兩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陰陽鼓”山東省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作為兩項非遺項目傳承人,他積極履行傳承職能,向當地學校提供非遺項目相關資料,幫助非遺項目校本課程編寫,并把多所學校辦成了非遺傳承教育基地,努力擴大項目的傳承面?,F已培養了幾百小傳承人。
2010年5月第二批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花棍舞”代表性傳承人。
2012年12月第三批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陰陽鼓”代表性傳承人。
2018年10月被山東省文化廳授予第五批省級非遺陰陽鼓代表性傳承人。
,在山東濰坊高新區實驗學校操場,小學生們正在進行“陰陽鼓”的舞蹈表演。
當日,一場“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在山東濰坊高新區實驗學校舉行,1000余名小學生現場表演了山東省級非遺傳統舞蹈項目“陰陽鼓”,一招一式令人嘆為觀止。據了解,近年來,山東省濰坊市在各中小學校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向學生們傳承古老的非遺項目,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
2014-06-20 09:36:00 作者:張蓓宋學寶 來源:大眾日報
關鍵詞: 陰陽鼓 傳承人 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日 高密剪紙
[提要]高新區實驗學校的“陰陽鼓”由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王樹奎入校進行傳承,最初是以社團的形式發展。孫杰說,非遺傳承目前主要在中小學開展,已走進濰坊市40多所中小學課堂中,高新區實驗學校等6所學校已成為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基地。
6月14日是全國第九個“文化遺產日”,濰坊市不少中小學校都舉辦了獨特的文化盛宴。從2008年開始,濰坊市開始推進非遺進課堂、進教材、進校園,建立傳承人校園輔導機制,不斷培養新的傳承群體。目前,非遺項目已走進濰坊市40多所中小學的課堂中,傳承從師徒走向校園。
非遺項目“陰陽鼓”
走進中小學
“大河向東流哇,天上的星星參北斗哇……”6月13日,濰坊高新區實驗學校的操場上,1200余名身著校服和演出服的學生們,伴隨著高亢雄壯的《好漢歌》齊舞花棍,將胸前背后的鼓敲得威風凜凜。
這些表演者全部是2至6年級的小學生,他們表演的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陰陽鼓”。
據介紹,20世紀80年代,濰坊市有5至8所學校展演“陰陽鼓”。但隨著學生升學畢業,成家立業,“陰陽鼓”傳承日益衰落前景暗淡,傳承工作任重道遠。
“新城街辦的河北小學在并入高新區實驗學校之前,就已經發展近20年的陰陽鼓了?!备咝聟^宣傳部文化科科長龐娜說,高新區實驗學校成立后,又通過出教材、組社團等進一步保護這一非遺項目。目前學校已將“陰陽鼓”納入校本課程,開發了兩本教材供社團學生使用。
一名學生
可帶動一個家庭
“校園傳承效果最好,效率最高,因為一名學生可以帶動一個家庭?!笔形膹V新局文藝科科長孫杰說,從2008年開始,全市開始推行非遺進課堂,為非遺項目提供了更多展示機會,對非遺的傳承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諸城派古琴,市文廣新局副調研員由慶說,苦于沒有傳承人繼承,諸城派古琴曾一度瀕臨消亡。從2007年開始諸城派古琴陸續走入諸城市4所中小學校的4個年級,目前已形成以學生為主的傳承人。
高新區實驗學校的“陰陽鼓”由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王樹奎入校進行傳承,最初是以社團的形式發展。如今,王樹奎已經不用每周都來學校指導了。經過兩年的發展后,社團已培育出7名傳承教師及200余名“陰陽鼓”小傳承人。
“今年開學我們創新模式,把課間操和陰陽鼓結合,讓學生在課間操跳?!备咝聟^實驗學校小學部德育處主任于會香說,現在小學部2年級以上學生已經全部都會“陰陽鼓”,而這千余名學生主要是由7名教師和社團的小成員手把手教的。
每周一下午,是高新區實驗學校四年級二班的劉騏彰最期盼的日子,因為這天下午他可以參加他最喜歡的“陰陽鼓”社團了?!胺浅7浅O矚g?!眲ⅡU彰連用兩個“非?!眮肀磉_他對“陰陽鼓”的喜愛。他直言,以前自己對“陰陽鼓”了解得不太多,如今不僅自己會打,全家人也被帶動起來,爸爸媽媽也會跟自己一起做動作。他表示,以后上了初中和高中,還要教更多的人打“陰陽鼓”。
未來駐濰高校
或開非遺專業
諸城派古琴,高新區“陰陽鼓”、“花棍舞”,高密剪紙……經過6年的發展,濰坊市非遺進課堂雖然仍在試點推廣階段,但不同類別的非遺項目,已經開始在各縣市區中小學中落地開花,非遺傳承人定期走進校園傳承非遺文化。
孫杰說,非遺傳承目前主要在中小學開展,已走進濰坊市40多所中小學課堂中,高新區實驗學校等6所學校已成為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基地。其中,小學主要以本地傳統文化啟蒙為主,中學則通過非遺項目為載體,讓更多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的寓意,培養情操和文化素養。將來還要在職業院校和大學中開展,主要以成品效果、研究為主。
“現在也在考慮非遺進專業?!庇蓱c說,非遺項目一旦成了大學專業,將來學生就業、師資、研究領域等都要做統籌規劃,因此目前還在和濰坊的大中專院校商談聯系中,但已和一所職業院校達成初步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