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男
年齡:55 歲
技術職稱:
榮譽職稱: 市級傳承人
從藝品類:四通捶拳
從藝年限:38年
單位及職務:濰坊奎文區四通捶研究會
所屬地區:奎文區
師承:第七代代表性傳承人武法義
徒弟:
瀏覽次數:7624
張克儉,男,1967年生,師承濰坊四通捶第七代傳人武法義,現為濰坊四通捶第八代傳人,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四通捶拳代表性傳承人。
練習四通捶30余年,完全成熟的掌握了四通捶拳術的全部內容。濰坊四通捶是一種兼修、剛柔并濟,實戰性極強的內家拳術,它的拳術理論是以傳統的五行、八卦和陰陽太極立拳根本,其拳術內容主要有八個功靠、八個副功靠、五個套路和對練功法等組成。
八個主功靠有:軟步功、馬式、單叉子、鐵耙碰城門、橫捶、趟子捶、剪捶、小勢功。
八個副功靠有:快馬勢、沙抖功、開四門翻八門、肘打四門、矮四門、撥打捶、走馬勢、二名功。
五個套路有:八步捶散手套路,技擊方法為焯、采、揪、墜、提、拳、扒、拉,群仗式套路,技擊方法為蹬、跺、鑊、座、拍、攬、踹、挫,低八門散手套路,技擊方法為剪、撩、撞、踢、搬、攔、取,鐵牛耕地套路,技擊方法有剪、翻、滾、勾、挫、蹬、跌、撲,散手慢打套路是整個四通捶拳術的總結,幾乎包含了四通捶拳術的所有內容。
其練習目的是去除練習者的僵力、拙勁,使整套拳術流暢、綿活,達到氣催血行、內外合一、神形兼備、身若游龍的境界。功法練習有:二門功、手把、靠臂功等。
四通捶的主要特征是功架低矮,貼身靠打,整套拳術以功靠架子功為基礎,主張先練功靠,后學套路,演練時要求身體整體發力,雙臂螺旋,拳、肘、腰、胯相結合,依靠與轉換相結合、動與靜相結合,要做到柔似蛇、剛如鐵、巧如燕、猛如虎,意念上要做到意與勢通、勢與法通、法與氣通、氣與力通,功架上要求四捶一線、四心一線、反臀疊腰。四通捶在技擊上講究粘連對手身體貼身靠打,上盤利用拳、臂、肘、抓等技術手段,貼近對手中門實施近身搏擊,招招死扣,扣扣相連,拳肘并進,下盤利用靈活的步法制約鎖扣,中盤利用鐵胯功沖撞對手,動搖其重心,上中下三盤同時進擊,以三取一,技擊戰術方面主張“九攻一守”,交手時不躲、不跑、不閃,迎頭貼靠,硬打硬,盡無遮攔。
古樸實用的四通捶是中華武庫的一份子, 在新的世紀里一定要完整的傳承下去,為全民健身運動做出更大的貢獻!
2019年7月濰坊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四通捶拳代表性傳承人。
2014年5月15日至19日在江蘇省徐州市舉辦的全國傳統武術大賽上獲得金獎。
2017.07.09 濰縣老伙(張克儉)
四通捶部分七十年練功留影
四通捶部分八十年代留影
2014年05月27日
苦練四通捶,大賽拿冠軍
張克儉全國武術大賽中打出濰坊傳統武術聲威
師徒展示各種四通捶招式。
張克儉在對著樹練功。
張克儉與師兄張新光切磋,師父武法義從旁指導。
四通捶作為我市特有的傳統武術,吸引了眾多愛好者練習。經過與師父武法義的積極備戰,濰坊四通捶習練者張克儉在國家級傳統武術大賽中奪冠,打出了濰坊傳統武術的聲威,讓武術界對四通捶有了新的認識。5月25日,記者采訪了解到,張克儉和師父武法義每天都會堅持練習四通捶,他們希望將濰坊四通捶發揚光大。
四通捶在全國大賽中奪冠
5月25日上午9時許,濰城區福壽西街與和平路交叉路口西約50米附近的一個小游園中,十幾名四通捶練習者打破了這里的寧靜,他們正用拳法演繹著濰坊傳統武術的精彩??吹接浾叩絹?他們紛紛向記者抱拳行禮打招呼,雖然因練功而累得滿頭大汗,但個個都精氣神十足毫無疲憊之感,尤其是師父武法義,雖然已經64歲,但依舊滿面紅光、精神抖擻。
隨后,記者跟隨師父武法義來到他的家中,弟子張克儉給記者拿出了他們本次在全國武術大賽中獲得的金獎獎牌和證書?!斑@是今年5月15日至19日在江蘇省徐州市舉辦的全國傳統武術大賽上獲得的?!睆埧藘€介紹說。
記者采訪得知,這次比賽是一場國家級傳統武術大賽,共有289支代表隊,2374名武術運動員參加。在中年組(40歲—59歲)其它拳術項目比賽中,有來自二十多個拳種的三十多人參賽。張克儉代表四通捶隊出戰,以8.99分的高分最終奪得該項目的一等獎。師兄張新光、師弟孫斌也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大賽二等獎。
無償教授為將其發揚光大
通過與武法義的交談記者得知,四通捶是濰坊傳統的武術拳種,經過代代相傳已有近200年歷史。武法義今年64歲,從12歲便開始練習四通捶,是第七代傳人。
“四通捶是我從父親那里學的,我希望把它傳授給更多熱愛武術的人?!蔽浞x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他已經有200多名弟子。武法義對記者說,有些拳種在傳承中比較封閉,或是傳男不傳女,或是家族式相傳。而四通捶面向所有人,他會向大家無償教授。武法義表示,他只希望將傳統四通捶發揚光大。
張克儉介紹,四通捶是一種剛柔并濟的格斗拳種,在發展過程中,與我國的傳統文化內涵緊密結合。表面上四通捶招式粗如稻草,而實質上是細如牛毛?!拔覀儗W習四通捶的時候,能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越加熱愛它喜歡它?!?/span>
故事 癡迷練習付出多
47歲的張克儉,1967年出生在老濰縣的一戶普通人家,從小他便從父親口中聽說了太多關于四通捶的神奇傳說,從那時起,他的心里就充滿了對四通捶的崇拜,一個小小武術夢的種子便開始在他的心里生根發芽了。
上小學時,他便加入了學校里的武術隊開始接觸武術。幾年后他開始跟隨武法義老師練習四通捶,從那以后,張克儉對于四通捶的熱愛與日俱增。
1987年,張克儉20歲,系統學習四通捶五年后,他幾乎練到了癡迷的境界,一天不練上一招半式,身上就感覺不舒服。然而,過度的運動量,讓他付出了很多?!爱敃r太喜歡四通捶了,白天工作,晚上就在家里練拳,并且一練就是四五個小時?!睆埧藘€告訴記者,過度練習四通捶甚至一度讓他有了尿血的癥狀,后來經過系統調節才恢復健康。
要想練好一個拳種,難免會遭受皮肉之苦,四通捶也不例外。張克儉對記者說,有一次為了練習一個招式和膝蓋的承受力,他和師兄弟在瀝青路上跪著。在外人看來,這與自殘沒有什么區別,可在他們看來,跪在瀝青路練習是練好四通捶的必要途徑?!邦^幾天,我們的膝蓋上都流血青腫了??墒俏覀儓猿至讼聛?最終練好了膝蓋承受力?!薄∥?圖本報記者 鄧永杰 姜曉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