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金臺村坐落于濰水之濱,青山南麓,村子里的古樹、古井、古宅院無不見證了該村民俗文化的傳承和積淀。
該村老百姓留下了每年正月初九“玉皇會”的習俗。每遇“大送”年配有12匹馬(三年大送一次)。
過了年初六開始收拾地方、打掃衛生、安置祠堂內所需的一切,初八下午 2點舉行“請玉皇”儀式。
以傳承人李秀霞為首的六位善人穿戴整潔,在祠堂里設香案,燃香明燭,三叩九拜,引燃香火頭,然后一路吟誦“玉皇老爺到東金臺,保佑我東金臺村民一年人丁興旺無病無災,風調雨順一切如意”等等禱告詞。
來到村西南角跪地祈求一炷香的功夫,然后再將香火頭恭放回祠堂香案上,直到初九傍晚香火不能斷。
初九上午 8點進行舞臺表演:有秧歌隊表演、龍燈表演、腰鼓隊表演、鑼鼓隊表演等各項活動進行演駕,現場鼓樂齊鳴鑼鼓喧天,據說越是熱鬧越是討得玉皇大帝喜歡,就能保佑東金臺村民們延年益壽五谷豐登。
下午 2點進行正式的“玉皇會”送駕也叫發駕活動,在村莊中寬敞的大道上行走一圈,12人的舞龍隊在隊伍最前頭,9人的吹打樂隊伍緊隨其后;香火頭需要 6人護送,大駕與護旗隊一起約有 40人,然后是50多人的御衣和扎制品隊伍,隨后是各秧歌隊、腰鼓隊、鑼鼓隊、旱船隊、扇子隊等等。
每經過一家門口總是鞭炮齊鳴,送駕的人群可謂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就這樣浩浩蕩蕩來到村西南角,善人們一齊跪地禱告玉皇大帝保佑(還有請愿還愿的人們也在此焚香叩拜),由傳承人李秀霞帶領點香火焚燒所有祭品,完成“發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