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男
年齡:50 歲
技術職稱:
榮譽職稱: 市級傳承人
從藝品類:高密大蜜棗制作工藝
從藝年限:33年
單位及職務:高密市新家園糕點廠
所屬地區:高密市
師承:
徒弟:
瀏覽次數:8110
隋本富,男,1972年生,“高密大蜜棗制作工藝”非遺項目的濰坊市級傳承人。
2015年12月第四批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莫言家鄉的特色糕點高密大蜜棗
密大蜜棗,形似大棗、外掛蜂蜜糖漿,故名。其外觀呈紫紅色,大棗為圓球形,皮薄餡足,松酥而不裂,清香蜜甜,爽口不膩。已有300余年生產歷史。
蜜棗是莫言家鄉高密的特產。在選料、調料、配方、加工、制作、方面都很講究。大蜜棗選料以蜂蜜、香油、芝麻、蔗糖和面粉為主料,玫瑰、冰糖、紅綠絲、桃仁、米稀為輔料。
來源:齊魯網 作者:李軍 牟乃宗 2015-09-22 09:22
濰坊齊魯網9月22日訊(高密臺 李軍 牟乃宗)在咱們中國,節日和美食總是密不可分。在中秋節,家家戶戶都要吃月餅,可是在高密,中秋除了吃月餅,還有一種美食頗受人們的喜愛,這就是高密有名的傳統名吃——大蜜棗。
這種形狀圓圓的、大小如乒乓球、渾身沾滿芝麻粒的食品就是高密名吃大蜜棗,聞起來芳香四溢,咬一口回味悠長??赡苣獑柫?,這不就是一種點心嗎,怎么會叫大蜜棗???其實,高密大蜜棗就是一種糕點,因為它的形狀像圓圓的大棗,味道又特別甜,所以民間形象地稱其為大蜜棗。
據史料記載,高密大蜜棗起源于清代,距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在清末、民國時期,高密城鄉就有多家大蜜棗加工老字號。
大蜜棗主要由皮和餡兩部分組成。就像包餃子一樣,用的餡不同,口味也不一樣,所以大蜜棗餡料的選擇非常講究。
高密大蜜棗加工師傅劉志強介紹,原料有核桃仁,瓜子仁,西瓜仁,冰糖,南瓜仁,黑芝麻,白芝麻,瓜條,果脯,一共有十來個品種。
選好了原料,接下來是配料,就是把這十幾種原料兌上蜂蜜、香油,按一定比例調和搭配在一起。
劉志強妻子董秀玲介紹,拌料有一定的技巧,必須得精細、細致拌出來的餡,濕硬度、軟度得有一定的思路,蜜棗做出來才好吃。搭配有一定的比例,必須搭配好了,味道、風味都有一定的搭配程度。
調好了餡,就可以和面做皮了。面皮是把面粉兌上花生油、麥芽糖和水攪拌而成,看似簡單,里面也有不少的門道。
劉志強妻子董秀玲介紹,面粉必須選擇高密最好的面粉,特級面粉。和面的技巧就是,水、油要有一定的比例,一定的搭配,和出來的軟硬度要適宜。
面和好了,接下來就可以開始包蜜棗了。包的時候,每個蜜棗用的餡料重量都是相同的,這樣包出來個頭大小一致,勻稱美觀。
怎么把包好的生蜜棗做熟呢?這就需要最后一道重要工序—下鍋炸。把上好的花生油加熱到滾燙,然后就像下餃子似的把生蜜棗倒進鍋里,經過一番油炸,直到蜜棗變成深黃色,這就可以出鍋了。
劉志強告訴記者,爐溫五、六十度的勢頭上,使慢火,看著稍微發點黃了,起碼把它炸透,炸勻乎了,出來以后呈火紅色就算成功了?;鸷虼罅诵×硕疾恍?,大了口感就沒有了,小了它不熟。
蜜棗出鍋后,在外皮上均勻地滾上一層熟芝麻,這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經過上述工藝加工出來的大蜜棗,皮薄而不裂,香而不糊,熟而不爛,表面芝麻均勻,微黃香甜,味美純正,營養豐富,人人見了都會垂涎三尺。
現在,高密大蜜棗已經被評為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不但在本地小有名氣,在山東省外也是有口皆碑。每到春節、中秋等傳統的團圓節日,能親自品嘗一口家鄉地道的大蜜棗,已成為眾多高密游子莫大的心愿。
10:57 來源:鳳凰網山東綜合整理
高密大蜜棗
高密大蜜棗因形似大棗、外掛蜂蜜糖漿,故名。其外觀呈紫紅色,大棗或圓球形,皮薄餡足,松酥而不裂,清香蜜甜,爽口不膩。已有300余年生產歷史。
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各地的風味小吃獨具特色?!懊褚允碁樘臁?,不僅是五谷。風味小吃,別有風味。不妨嘗一嘗高密的小爐包和大蜜棗。
高密的大蜜棗以皮薄酥脆、清香蜜甜、食而不膩著稱于世,深受消費者歡迎,成為饋贈親友、日常食用、酒席宴會之佳品。
高密大蜜棗是民間傳統手工食品,經過歷代傳承、積累經驗,在選料、調料、配方、加工、制作、包裝等方面有了一整套成功的做法。大蜜棗選料以蜂蜜、香油、芝麻、蔗糖和面粉為主料,玫瑰、冰糖、紅綠絲、桃仁、米稀為輔料。米稀選用粘度大、拉絲長、甜度大的高密夏莊大顆粒的麥芽??;芝麻選用粒大、飽滿、香濃的高密雙羊芝麻;蜂蜜選用蜜味濃、甜度大、味道正的膠縣鋪集山棗花蜜;玫瑰則選用五蓮玫瑰。其傳統制作工藝為:首先篩選芝麻,用鋼磚在笸籮里搓壓去皮;用石磨推的面粉加香油、蔗糖拌和成糖油面;將玫瑰、冰糖、紅綠絲、桃仁、瓜子仁、米稀等包入糖油面皮內, 再經油炸、熬糖、加蜜、蘸糖、滾芝麻等工序,香甜可口的大蜜棗就制作完成了。
高密大蜜棗除選料考究外,還在于皮薄而不裂,油炸后香而不糊,熟而不爛,熬糖的火候恰到好處,將加工制作完成的蜜棗掰開能拉出絲來才行。高密大蜜棗形態圓滿,餡松不散,皮薄不裂,表面芝麻均勻,不生不糊,微黃香甜,味美純正,營養豐富,八個一斤,大小一致?,F在每年產量在100余噸左右,大多銷往高密城鄉及濟南、青島、濰坊、北京、東北三省等地,來高密投資的外商和旅游的海外友人大都愿意帶一點回去品嘗或饋贈親友。高密大蜜棗儼然成了對外交流的“文化使者”。
2013年12月13日09:39 來源:半島都市報
文化使者"大蜜棗"。
我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各地的風味小吃獨具特色。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風味獨特的地方小吃不僅是一座城市的代表,同時也凸顯出一座城市對飲食文化的傳承。12月11日,記者走進位于高密市人民大街與健康路交叉口南側的金麥烘焙店,探訪具有300余年生產歷史且行銷高密城鄉及濟南、青島、濰坊、北京等地,口感香甜適中,爽口不膩,味道純正,營養豐富的高密傳統糕點,被譽為“文化使者”的大蜜棗。
大蜜棗食而不膩,受歡迎
12月11日上午9時許,記者在金麥烘焙店內碰到了前來購買大蜜棗的市民李先生 ?!拔液屠习槎己軔鄢源竺蹢?,雖然年紀大了,但至少一星期要吃一次?!庇浾叩弥?,52歲的李先生年輕時就對大蜜棗情有獨鐘,即便是人到中年,也要一星期吃上次打打饞蟲。記者了解到,大蜜棗非常受中老年人群的喜愛,一般都將大蜜棗作為看望老人的禮品。
從事糕點制作十多年的金麥烘焙店長王志偉先生告訴記者,大蜜棗是高密著名副食品,因形似大棗、外掛蜂蜜糖漿而得名?!捌渫庥^呈金黃色圓球形,加以芝麻包裹,皮薄餡足,松酥而不裂,清香蜜甜,爽口不膩?!庇浾吡私獾?,大蜜棗選料以蜂蜜、香油、芝麻、蔗糖和面粉為主料,玫瑰、冰糖、紅綠絲、桃仁、米稀為輔料。以皮薄酥脆、清香蜜甜、食而不膩著稱于世,深受消費者歡迎,成為饋贈親友、日常食用、酒席宴會之佳品。
糕點歷史久遠,大蜜棗為主打
據了解,大蜜棗距今已有300余年生產歷史?!案呙艿母笔称芳庸I歷史悠久,歷來以糕點為主。產品主要有大蜜棗、小蜜棗、水餅、開口笑、鳳尾酥、芝麻片、大餅子等等。其歷史可追溯到宋代。到19世紀二三十年代,高密城的糕點作坊已達近百家?!睆氖赂恻c生意多年的姚先生告訴記者。
據姚先生介紹,上世紀80年代,高密市的糕點廠只有3家,以大蜜棗為主的糕點產品就發展到100余種。盡管經濟轉型時期曾有過低迷,但近些年來,高密加大了扶持政策,對傳統手工藝品進行了搶救挖掘整理,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發展創新,使高密糕點業煥發出生機和活力,主打品牌產品大蜜棗又進入了興盛發展時期。
8個一斤,成對外交流“使者”
高密大蜜棗是民間傳統手工食品,經過歷代傳承、積累經驗,在選料、調料、配方、加工、制作、包裝等方面有了一整套成功的做法?!按竺蹢椷x料以蜂蜜、香油、芝麻、蔗糖和面粉為主料,玫瑰、冰糖、紅綠絲、桃仁、米稀為輔料。米稀選用粘度大、拉絲長、甜度大的高密夏莊大顆粒的麥芽??;芝麻選用粒大、飽滿、香濃的高密雙羊芝麻;蜂蜜選用蜜味濃、甜度大、味道正的膠縣鋪集山棗花蜜;玫瑰則選用五蓮玫瑰。其傳統制作工藝為:首先篩選芝麻,用鋼磚在籮里搓壓去皮;用石磨推的面粉加香油、蔗糖拌和成糖油面;將玫瑰、冰糖、紅綠絲、桃仁、瓜子仁、米稀等包入糖油面皮內,再經油炸、熬糖、加蜜、蘸糖、滾芝麻等工序,香甜可口的大蜜棗就制作完成了?!?span>王志偉先生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高密大蜜棗除選料考究外,還在于皮薄而不裂,油炸后香而不糊 ,熟而不爛,熬糖的火候恰到好處,將加工制作完成的蜜棗掰開能拉出絲來才行。高密大蜜棗形態圓滿,餡松不散,皮薄不裂,表面芝麻均勻,不生不糊 ,微黃香甜,味美純正,營養豐富,八個約重500克,大小一致?,F在每年產量在100余噸左右,大多銷往高密城鄉及濟南、青島、濰坊、北京、東北三省等地,來高密投資的外商和旅游的海外友人大都愿意帶一點回去品嘗或饋贈親友。高密大蜜棗儼然成了對外交流的“文化使者”。
文/圖 記者 單小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