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男
年齡:65 歲
技術職稱:高級工藝美術師
榮譽職稱: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
從藝品類:濰坊仿古銅及銅印,金屬工藝
從藝年限:41年
單位及職務:濰坊漢金鑄就坊青銅器研究中心 主任 原濰城區陳介祺故居陳列館 館長
所屬地區:濰城區
師承:
徒弟:兩人
瀏覽次數:11526
趙益民,1957年生,山東濰坊人。高級工藝美術師,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原濰坊市陳介祺故居陳列館館長(即萬印樓)。幼年酷愛美術、工藝制作,少時從師旅美畫家張宏賓習畫,后學雕塑。
1976年10月知青下鄉于濰坊安丘,1978年10月就工于濰坊市百貨公司,1983年調入濰坊市濰城區文化館,從事油畫雕塑創作工作。1988年6月調入萬印樓后至退休。期間,因對文化產業的熱愛和執著,創辦公司走上了青銅之路。當時在錢無分文,地無方尺的情況下,制訂了三年維持,三年積累,三年發展的目標。從小到大、從無到有,產品從單一發展到“仿古、海峽情、萬印、金風箏”等四大系列上百品種。同時,為了工藝的全面化,又研發了電鑄工藝,在全省首家采用電鑄成型技術,為新產品開發和雕塑壁畫成型提供了新的空間,如濟南泉城廣場浮雕壁畫百米長卷《娥英水長》、《九曲黃河》,工藝品《護守》、《如意菩薩》、《馬踏飛燕》等。
多年來在繼承發展我市仿古銅工藝和文博等行業作了大量的工作。先后為中國孔子文化出國巡回大展制作了《云紋豆》、《毛公鼎》、《鹿角鶴》、《靴形鉞》等青銅器,受省政府接待中心委托,設計制作了九件大型青銅器,并被收藏和永久性展出,為省博物館、孔廟、淄博博物館、青州博物館、壽光博物館、平度博物館復制了大量的青銅器。
此間在其技藝上更加注重作品的設計創新。如和諧主題的《祥龍寶鼎》、生態主題的《物語》,使得作品負有強烈的時代感。1999年澳門回歸之際,設計的大型青銅禮品《齊魯風情迎荷瓶》一舉中標,取得省政府了制作權,并圓滿地完成了制作。禮品在澳門受到了國務院和專家們的贊揚,該設計被省工藝美院做為典型案例進行評解。同時,也培養出了設計人員5人,工藝制作人員20余人。其中進入濰坊市博物館從事青銅器修復制作人員1人,市級工藝美術大師1人。
從事仿古銅研制30多年來,趙益民成功研制了快速成形精制“復合模具”和電鑄成型新技術,這是仿古銅制作史上的一次新革命,為雕塑壁畫成型等新品開發創造了新的空間,形成了從圖形設計、模具制作、金屬成型到作品效果處理完整獨特的制作新工藝。從而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及外觀設計專利7項,并獲“中華專利技術發展成就獎”和“山東省文化行業高技能人才”等多項榮譽稱號。
趙益民,男,59歲,山東省濰坊市人。
從事仿古銅研制30多年來,不斷創新,實現新的突破,在繼承傳統制作工藝的基礎上,成功研制了快速成形精制“復合模具”和“電鑄成型”新技術,這是仿古銅制作史上的一次新革命,為雕塑壁畫成型等新品開發創造了新的空間,并形成了從圖形設計、模具制作、金屬成型到作品效果處理形成了完整獨特的制作工藝。共獲國家實用新型及外觀設計專利7項,其中一項并獲“中華專利技術發展成就獎”?!斗鹿陪~鼎》、《戶守》、《臆境-遠古》、《祥龍寶鼎》、《毛公鼎》、《舉方鼎》等作品先后在國家和省級展會中榮獲金獎。
一九九九年澳門回歸之際,設計的大型青銅工藝品《齊魯風情迎荷瓶》一舉中標,被國務院與省政府定為禮品方案,并取得了制作權,歷時半年成功制作。在澳門受到了國務院和專家們的贊揚,該設計被省工藝美院做為典型案例進行講評。
目前仿古青銅器已形成仿古、海峽情、萬印、金鳶等四大系列上百品種。先后為濟南泉城廣場浮雕壁畫百米長卷《娥英水長》;為中國孔子文化出國巡回大展制作了《云紋豆》、《毛公鼎》、《鹿角鶴》、《靴形鉞》等青銅器;受省政府接待中心委托,設計制作了九件大型青銅器,并被永久性收藏和展出;為省博物館、孔廟、淄博博物館、青州博物館、壽光博物館、平度博物館復制了大量的青銅器。
自一九九八年連任八年濰坊市政協委員、三屆濰城區政協常委。曾榮獲濰城區勞動模范、政府頒發的為澳門回歸做出突出成績證書、濰城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濰坊市文化名人、濰坊市文化事業“百杰”人物、山東省文化行業高技能人才、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濰坊民間藝術大師等榮譽稱號。2017.1
1998 -2005年連任濰坊市政協委員、三屆濰城區政協常委。
2000年1月山東省政府贈送澳門回歸禮品《齊魯風情迎荷瓶》設計制作成績突出,省政府頒發證書。
2000年榮獲“濰城區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2000年8月中共濰坊市濰城區委、濰坊市濰城區人民政府授予“2000-2005年度濰坊市濰城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2008年3月濰坊市“百名文化名人”評選活動組委會授予“濰坊市杰出文化工作者”稱號。
2009年被評為濰坊市文化事業“百杰”人物。
2010年12月山東省文化廳、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授予“山東省文化行業高技能人才”稱號。
2011年4月第三屆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評委會授予“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2012年12月被山東省輕工集體企業聯社、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山東省工藝美術學會授予“山東省工藝美術名人”榮譽稱號。
2014年被濰坊市輕工行辦·濰坊國際風箏會辦公室·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授予濰坊仿古銅界“領軍人物”榮譽稱號。
2014年10月31日由山東省輕工集體企業聯社、省工美協會學會授予第四屆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
2015年被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學會聯合授予“十二五”山東省工藝美術行業技術文化傳承優秀獎。
2015年被濰坊市委宣傳部評為第二批“濰坊民間藝術大師”,并頒發獎金。
2016年1月26日由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授予高級工藝美術師專業技術職稱。
2016年8月經全市投票專業評審被濰坊市總工會授予“能工巧匠”稱號。
1993年《仿古銅器》獲首屆山東省民間工藝美術品博覽會金獎。
1996年論文《陳介祺的金石學》刊載由齊魯書社出版之《濰坊歷史文化名人》一書,并獲優秀論文一等獎。
1996年首屆山東省農民文化藝術節全省民間工美品博覽會由省文化廳授予金獎。
2000年4月《回歸之尊》獲國家外觀設計專利。
2000年 4月《齊魯風情迎荷瓶》獲國家外觀設計專利。
2000年9月香港中華專利技術博覽會組委會授予“中華專利技術發展成就獎”。
2003年 7月《龍耳金杯》獲國家外觀設計專利。
2003年7月《大獅印》獲國家外觀設計專利。
2004年3月《大型多功能盆景》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2004年10月仿古銅器《鸮尊》第三屆中國國際民博會暨第二屆中華(天津)民間藝術精品博覽會“中國民間藝術精品展”中榮獲優秀獎。
2006年8月第十三屆中國藝術博覽會“仿古銅鼎”榮獲金獎。
2008年8月《祥龍寶鼎》獲國家外觀設計專利。
2008年8月《禁座》獲國家外觀設計專利。
2012年10月第四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精品暨家居用品博覽會榮獲“魯繡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現代創意獎金獎。
2013年4月首屆濰坊工藝美術節仿古銅《平安祥和》、《公子土折壺》、《瓦紋鐳》分獲金、銀和設計創新獎,并獲最高獎項藝術成就獎。
2013年《臆境-遠古》獲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第⑤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精品暨家居用品博覽會“魯繡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現代創意獎金獎。
2013年銅雕《正鑒》獲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第⑤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精品暨家居用品博覽會“宜景宜人杯”山東工藝美術精品獎銅獎。
2014年《祥龍寶鼎》獲第⑥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神龍杯”山東省工藝美術設計創新獎金獎。
2014年《平安祥和》獲第⑥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 “花冠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
2015年《毛公鼎》獲2015第⑦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暨中國創新設計文化展“神龍杯”山東省工藝美術設計創新獎金獎。
2015年《涅磐》獲2015第⑦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暨中國創新設計文化展 “華藝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
2016年4月作品《仿古青銅器銅印》在第九屆中國(濰坊)風箏產品博覽會暨第四屆濰坊工藝美術節獲金獎。
2016年5月青銅《舉方鼎》在2016第⑧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上榮獲“人立陶琉”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2016年6月紫銅壁畫-《臆境·遠古》在2016“青藝杯”工藝美術創新設計大賽獲國家級銀獎。
2017年4月仿古銅《追簋》在第五屆濰坊工藝美術節暨風箏博覽會獲得金獎。
作品被博物館收藏:
山東省壽光市博物館收獲仿古青銅器有:《紀侯大鼎》、《紀侯鐘》、《紀侯簋》、《提梁卣》。
山東省壽光市蔬菜博物館收藏仿古青銅器有:《紀侯大鼎》、《紀侯小鼎》、《紀侯大甗》、《紀侯小甗》、《大罍》等十二件。
山東省臨淄博物館收藏仿古青銅器有:《齊侯匜》、《人面鉞》兩件。
山東省曲阜孔廟6種,共60件。
山東省接待中心收藏仿古青銅器9件。
山東省青州博物館收藏《人面鉞》。
2017年2月25日上午接受省電視臺采訪
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先生
紫銅壁畫-《臆境·遠古》
體現黃河文化的大型電鑄銅浮雕----《九曲黃河》,終于在2007年1月31日落成,隨著紅色幕布的徐徐拉開,一幅把“地理的黃河”升華為“心理的黃河”的大型藝術銅雕賞心閱目地呈現于世人面前。山東省副省長賈萬志、山東大學校長展濤,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高洪波,東營市、勝利石油管理局等領導出席了揭幕儀式。
大型銅雕《九曲黃河》以高浮雕壁畫形式鑲嵌在山東黃河防汛指揮中心大廳正面墻壁上,浮雕高570厘米,寬685厘米,整體起伏度20厘米。 設計人董明光 制作趙益民
《正鑒》
《祥龍寶鼎》
山東省人民政府1999年贈送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大型青銅器禮品《齊魯風情迎荷瓶》
《齊魯風情迎荷瓶》通高1999毫米,紀念澳門回歸之年;先生受山東省人民政府委托,獨立設計制作的大型鑄銅禮品。贈送澳門回歸 。紫銅鑄制總重880千克,寄托著8800萬山東人民對澳門回歸的美好祝愿。其設計上為圓瓶,下為方座取天圓地方,地久天長之意。瓶口造型為盛開壯蓮花,象征澳門欣欣向榮。瓶體兩側飾以變形鳳鳥,作回首翔飛壯,寓回歸返棲之意。瓶腹浮雕龍面紋。象征巍巍祖國,莊嚴神圣,頸部,圈足塑制齊魯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示山東,澳門形同手足,共覆盛世。該瓶造型嚴謹莊重,華美飄逸。
“戶守”創意取于我國古代的鋪首,相傳鋪首是龍之九子椒圖的形象,它好開關,所以置于門上,意在開啟門戶,其貌為龍首銜環、有威力,可避之邪氣,有龍頭為守,環作禮儀之說,置于宅舍可使金戶安寧,四方來賓多禮之說。該“戶守”融合了商周遺風和時代裝飾之韻,具有較強的裝飾效果。
借古代大門上的鋪首設計成為可普遍裝飾于多處環境的戶守,是先生創造的又一擬古作品,也是古為今用的一件文化創新作品,“戶守”作品的問世,再次展示先生這位藝術家敏銳的創作天分?!稇羰亍罚ㄤ伿祝?.5X。
《毛公鼎 》西周宣王食器,通高53.8厘米,口徑47.9厘米,清代道光末年陜西岐山出土。濰坊清代金石學家陳介祺收藏,現存臺北市故宮博物院?,F有原大,三分之二大,三分之一大,三種型號。
該鼎立耳高大,體呈半球形,獸蹄形足,口沿飾重環紋代和弦紋一周,腹內鑄銘文32行,497(含重文2字),是現存青銅器中銘文最多的器物。銘文記述周王誥誡,冊命毛公一事?,F已為濰坊大學收藏,另有五件被民間收藏。
《袓辛方鼎》
電鑄銅《萬里長城》作為創業和守業者用于堅不可摧的形象標志,也可為軍隊采用。
電鑄銅《佛殿》可根據要求制作各種立體造像。
獸面紋尊 龍耳簋 獸面紋方尊 召卣
追簋 毛公鼎 龍紋五耳鼎 馬踏飛燕
嵌松石蟠螭紋豆 三羊尊 婦好鸮尊 服方尊
殷句方壺 寶爵 何尊 連勾雷紋壺
蟠夔紋罍 商鼎 獅印系列 獸面紋鼎
大型雕塑“平安祥和” 弦紋盤 公子土折壺 夔紋鐳
刀幣
老濰縣仿古銅技藝歷史悠久 趙益民自學成才
斑駁綠銹間與古人對話
濰坊新聞網2016-07-25
趙益民正在打磨“齊魯風情迎荷瓶”的模型。
濰坊新聞網7月25日訊 作為中國四大仿古銅產地之一,老濰縣的仿古銅技藝歷史悠久,是揚名國內外的手工藝。濰城區陳介祺故居陳列館館長趙益民,除了館長的身份,還是濰坊仿古銅界的領軍人物?!胺鹿陪~器實際上就是要學會與古人對話,善于揣摩古人的心思,這樣制作出來的青銅器才會有生命力?!?月24日,記者走進趙益民的工作室,聽他娓娓道來每一件青銅器的故事。
半路轉行自學成才
據記載,濰坊仿古銅器工藝的產品主要是仿制爵、鼎、盤、爐以及佛像、鳥獸和人物。當時一個名叫胥倫的農民,巧于手工制作,并擅長書畫,為了糊口,他鑄造假漢印和古代造像,冒充真品,賣給當時著名的金石收藏家陳介祺。當陳介祺發現是冒牌假貨后,并沒有責怪他,反而盡出個人所藏三代青銅器、六朝佛造像、印章等文物,與他共同研討,以求仿制。經過協作,采用拔臘翻砂法仿制,制品惟妙惟肖,幾乎亂真,從此胥倫名揚四方,仿古銅器也在濰坊廣為傳播。
許是緣分使然,作為陳介祺故居陳列館的館長,今年59歲的趙益民同樣也是一位仿古銅研制的“行家”。自幼喜歡畫畫的趙益民,中學畢業后,開始學習油畫、雕塑,而在工作之余,研究青銅器是他最大的愛好,不管出差還是外出寫生,只要遇到與青銅器有關的書籍,他都會買回來慢慢研究,《中國青銅器全集》、《商周青銅酒器》、《青銅器卷》……都成了他的“寶貝”,為了買書,他曾經一天之內兩次前往北京,生怕去晚了,書被別人買走。
在26歲之前,趙益民從事的一直是與美術有關的工作,直到1983年,他在朋友那里看到一本《中國美術全集·青銅器卷》,一下子喚醒了他沉睡多年的夢想,經過深思熟慮后,他決定放棄當時在廣告美術公司做設計的工作,轉而走研制仿古銅藝術之路。
“小時候我家不遠處有一家文物店,我經常過去玩,有一次,文物店里擺出一個四足方鼎的仿制品,我當時看了一眼,就被鼎上精美的紋飾吸引住了,那種強烈的視覺沖擊感至今回想起來依舊歷歷在目?!鞭D行后的第一年,趙益民就創作了他的第一個雕塑作品《黑蛋》,緊接著又創作出《迎接未來》、《東方破曉》、《九曲黃河》等一系列雕塑作品,而在他看來,要做仿古銅,美術和雕塑功底都不能少。
揣摩古人心思創作
7月24日,在趙益民的工作室里,記者看到屋里陳列著數十件大大小小的青銅器,青綠色的銅銹,斑駁中透露出一份滄桑,讓人仿佛置身于歷史長河之中。若不是提前知道趙益民是從事仿古銅器制作的,這么多造型逼真的青銅器擺放在一起,記者還以為走進了博物館?!斑@里面有不少青銅器都是從咱們山東出土的?!泵恳患嚆~器的歷史故事,趙益民都能娓娓道來。
趙益民告訴記者,一件仿古銅器,要經過制蠟像、胚燒、熔煉、澆鑄、著銹等十幾道工序,費時費力,這些工序涉及到考古學、鑄造學、材料學等不同學科的知識,制作的時間少則十幾天,長則數年?!胺鹿陪~器并不只是單純地制作出青銅器的樣子,重要的還是學會揣摩古人的心思,這就像是與古人進行對話,要結合他們的時代背景,研究他們在制造青銅器時的心理?!痹谮w益民眼里,每件青銅器都帶有古人特有的思想。
現代人要揣摩古人的心思,難度可想而知,在揣摩過程中,只要稍有偏差,趙益民就會“狠心”地將即將成型的青銅器摔在地上,制作方鼎的時候,他摔了6次才滿意?!靶奶蹥w心疼,但該松手時就得松手,雖然只差一點,但古人的思想已經沒法完整地表達出來了?!痹谧鹬貧v史的同時,趙益民又在青銅器的美學觀賞度上下工夫,依據跨時代的審美觀,對青銅器作品進行創新設計。
2000年,山東省政府贈送澳門回歸的禮品《齊魯風情迎荷瓶》,正是趙益民花費了一年的時間,親自設計操刀完成的。荷瓶采用仿古銅工藝制作,整體造型上圓下方,莊重華美,瓶口似盛開蓮花,瓶體飾鳳鳥回首飛翔,瓶腹雕山東景觀,瓶座刻水紋圖案,瓶高1999毫米,記澳門回歸之年,重880公斤,寄山東8800萬人民的良好祝愿,這項設計還榮獲了國家專利技術發展成就獎。
曾多次獲行業冠軍
為了讓制作出來的青銅器有歷史感,趙益民研制了包括銹液配方在內的仿古銅著銹工藝,在器皿上生成的紅斑綠銹自然生動,著銹后隨著時間的沉淀,銹跡會越來越逼真。在工作室中,記者看到一大一小兩個毛公鼎,鼎內刻有一行行銘文?!斑@篇銘文共有497個字,都是我手工刻上去的,大號的鼎用了3個多月才刻完,小號的鼎刻了近半年?!壁w益民告訴記者,老濰縣的仿古銅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作為手工藝品還是純手工的好,所以不管設備如何先進,他一直堅持手工制作仿古銅器,這樣才能將老祖宗技術傳承下來。
憑著這份熱愛和專心,趙益民設計制作的仿古銅器,有不少被博物館展出,在行業比賽中,他設計制作的作品也成為奪冠熱門。2006年他設計制作的《仿古銅鼎》獲得第十三屆中國藝術博覽會金獎,銅器作品《金鳶》在2016首屆中國(濰坊)國際風箏文化創意設計作品暨風箏扎制作品大賽中榮獲銅獎,他本人也在2014年被濰坊市輕工行辦、濰坊國際風箏會辦公室、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授予濰坊仿古銅界“領軍人物”榮譽稱號。
除了設計制作青銅器外,趙益民還將仿古銅的制作工藝擴展到了仿古銅印章上,在印坯底下鑲上石頭,銅印愛好者就可以自由選擇印章頂部的立體圖案,制作自己喜歡的印章。30余年的研究,讓趙益民日漸感悟到,仿古銅不單單是一種精神需求的文化產品,還必須將觀賞價值、使用價值和收藏價值融合為一體,只有這樣,仿古銅才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現在有不少年輕人跟著趙益民學習仿古銅器,對于這些徒弟,他都將自己掌握的技能悉數傳授,“我當年自學的時候失敗過很多次,也走過很多彎路,這些失敗實際上也是一種成長,現在我把自己的經驗告訴年輕一輩,他們就可以少繞一些路?!爆F在趙益民已經培養出設計人員5人,工藝制作人員20余人。其中有一人進入濰坊市博物館從事青銅器修復制作,還帶出來一位市級工藝美術大師。
記者 竇圓娜
我市第二期“能工巧匠”評選揭曉
本站 2016-08-11
7月15日,記者從市總工會獲悉,經過基層廣泛推薦、網絡投票、專家評審等環節的嚴格擇優篩選,我市第二期“能工巧匠”評選揭曉,趙益民、王永霞等10名參評選手勝出。通過市總工會審定后,將被授予“能工巧匠”稱號。
第二期“能工巧匠”入圍名單
(按姓氏筆畫排序)
馬耀霞 希努爾男裝股份有限公司制版師;
王永霞 山東夢金園珠寶首飾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主任,電工;
孫傳慧 山東雷奧新能源有限公司煉焦車間熱修熱調工段工段長,設備維修;
許世亮 雷沃重工雷沃阿波斯農業裝備分公司拖拉機工廠制造部焊接車間機罩班班長,焊接工;
張躍勇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青州市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專工,變電維修;
趙益民 陳介祺故居陳列館館長;
徐國棟 山東昌邑石化有限公司運營維護中心副部長,維修鉗工;
董聯軍 山東晨鳴紙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美倫銅版紙工廠叉車班長、 包裝機臺長,叉車工;
譚 焱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臨朐縣供電公司線路管理員,電工;
譚壽亮 濰城區南關街辦中心小學,教師。
2015年05月29日
“砸銅匠”趙益民
他,將古代美學融入當代文化理念,把繪畫、雕塑、仿古銅工藝糅為一體,成為濰坊市仿古青銅器技術的傳承者和創新者;他,創作的根雕《臆境——遠古》、銅雕《正鑒》在第十屆中國藝術節、2013第五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精品暨時尚家居用品博覽會上分別榮獲“魯繡杯”山東工藝美術現代創意獎金獎和“宜景宜人杯”山東工藝美術精品獎銅獎;他就是有著“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漢金·鑄就坊青銅器研究中心主任趙益民。
提起趙益民,人們很容易聯想到“齊魯風情迎荷瓶”,澳門回歸時山東省贈送的競標禮品,當時位列40多個競標方案的榜首,該項設計榮獲國家專利技術發展成就獎。這也是趙益民的得意之作。
趙益民自幼喜歡繪畫,且頗具天賦,碰巧離他家不遠處開著一家文物店,那里便成為他藝術的“天堂”。一次,文物店里擺出四足方鼎的仿制品,趙益民一下子被那宏偉的氣勢、精美的紋飾所震撼,那種強烈的感覺直擊他幼小的心靈。
后來,趙益民師從旅美畫家張宏賓習畫,正式走上美術創作的道路。1983年,一個偶然的機會,當時還在濰坊廣告美術公司搞設計的趙益民從朋友那里看到一本《中國美術全集·青銅器卷》,這本書喚醒了他兒時的記憶,沉睡多年的夢想瞬間復蘇。經過深思熟慮后,趙益民做出了改變一生命運的決定——走研制仿古銅藝術之路。那一年,他26歲。
日前,記者慕名來到漢金·鑄就坊青銅器研究中心,采訪了趙益民。
走進他的工作室,一排排造型逼真、工藝精湛的仿古青銅器搶先映入眼簾,諸如紀侯鐘、五耳鼎、紀侯簋等琳瑯滿目,銅銹斑斑中透著一份滄桑,讓人仿佛置身于那歷史久遠的年代。
近賞“齊魯風情迎荷瓶”,造型上圓下方,莊重華美,瓶口似盛開蓮花,瓶體飾鳳鳥回首翔飛,瓶腹雕山東景觀,瓶座刻水紋圖案,紋飾清晰,線條大氣流暢,讓人賞心悅目。
“作為中國四大仿古銅產地之一,老濰縣的仿古銅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揚名國內外的手工藝?!壁w益民的開場白洋溢著他對老濰縣青銅器的無限自豪。隨即他打開了“話匣子”,講起了他這些年的創作歷程。
1984年,趙益民創作了他的第一件雕塑品《黑蛋》,沒成想周圍人大加贊賞,這給了趙益民極大的鼓舞,從此他一發不可收拾,連續創作出《迎接未來》、《東方破曉》、《九曲黃河》等系列雕塑。
“印象最深刻的是《攻守標》的創作?!壁w益民的思緒回到1990年,他被請去孫子故里惠民,應邀為其書院制作一個標志性雕塑,“當時我就想孫子是研究兵法的,他又生活在青銅器的鼎盛時期,所以我必須用青銅器的語言來與古人進行‘對話’?!膘`感讓趙益民想到了戰爭的攻和守,于是,他把盾牌放在中間,周邊則是各式各樣的兵器,整個雕塑做成鳥狀,取其一攻一守,達成和平之意。
2007年1月31日,趙益民精心制作完成了大型浮雕《九曲黃河》,這是一幅表現中華民族母親河的全景圖,也是一幅寫實主義的雕塑杰作,藝術構思精巧,風格古樸,氣勢磅礴,形象逼真,被懸掛于山東黃河防汛指揮中心大廳。
趙益民告訴記者,仿古銅產品主要是仿制爵、鼎、盤、爐以及佛像、鳥獸和人物等,他在充分肯定不同歷史時期的細微符號特征、尊重歷史的同時,又著意提高作品的美學觀賞度,依據跨時代的審美觀指導產品的仿制、擬制、創制。
“真正的仿古銅要經過塑形、雕紋、翻模、制殼、澆鑄、出光、上銹等十幾道工序,費時費力?!钡@些年來,趙益民一直堅持純手工制作。他表示,仿古銅一直是一種純精神需求的文化產品,必須變身為融觀賞價值、使用價值和收藏價值于一體,只有這樣,仿古銅才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手工藝品還是純手工的好,不管怎樣,一定要按照傳統工藝制作仿古銅器,并想方設法將這門老祖宗傳下來的技術傳承下去?!壁w益民打算下步再拓展一下研制領域,著手制作仿古銅印章,“在印坯底下鑲上石頭,銅印愛好者就可以自由選擇印章頂部的立體圖案,制作自己喜歡的印章?!?nbsp; 記者劉杰
2009-12-21 09:58:09 濰坊新聞網
山東當年贈澳門回歸賀禮 出自濰坊藝術家之手
十年前,齊魯風情迎荷瓶啟運澳門前夕,趙益民先生進行最后的檢查。(資料圖片)
“齊魯風情迎荷瓶”彩色圖片
澳門回歸祖國,眨眼間已有10年。1999年澳門回歸之時,山東贈送給澳門特別行政區唯一的賀禮是一尊“齊魯風情迎荷瓶”大型銅雕。這座銅雕出自濰坊市著名銅雕藝術家趙益民先生之手,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10周年的日子里,記者前去采訪了趙益民先生,聽他講述了那段難忘的、引以自豪的往事。
最初取名回歸之尊
趙益民現為陳介祺故居陳列館館長,濰坊金石藝術研究所所長。他的辦公室,儼然一座小型青銅藝術的博物館,各種造型的仿三代秦漢彝器琳瑯滿目,就連茶幾上的煙灰缸也是用造型古樸的仿小銅鼎。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幅足有36寸大的“齊魯風情迎荷瓶”彩色圖片,被主人精心裝裱懸掛在正面墻上,似對每位來訪的賓客講述那段曾有的榮耀。
據趙益民介紹,1998年10月,距澳門回歸祖國還有一年多的時間,山東省人民政府決定,制作一件能夠代表地方風情的大型工藝品,作為禮物贈送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于是在全省廣泛征集創意設計稿,選評最有創意作品。在濰坊市政府和濰城區政府全力支持下,濰坊金石藝術研究所決定參與贈澳門禮品設計權的競爭。所長趙益民先生自幼酷愛美術,先學油畫,打下堅實的繪畫基礎,后攻傳統青銅器的工藝研究,使其作品中西貫通,形成了自己不同于濰坊傳統仿古青銅器的風格,當即決定用自己最擅長的青銅雕塑工藝作為設計方案,他與工匠們進行了多次研討,并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設計方案幾易其稿,最初設計作品定名為“回歸之尊”?!白稹痹诠糯^之大的盛酒器具,商周時期是貴重的禮器。青銅制,鼓腹侈口,高圈足,設計時緊扣主題,增加現代藝術元素,使其作品具有古代傳統文化的典雅,又有現代的審美情趣。趙益民先生親自手繪設計圖樣,參加了全省第一次評審會,在初評階段,獲得好評,但與別的參評作品相比,仍有差距,回濰后幾經修改,做了大量的變動,并在名稱上苦思冥想,采用了更能體現作品涵義的名稱,后起名為“齊魯風情迎荷瓶”。當時針對新名字中的“瓶”,是否也屬商周古青銅器系列,趙益民先生與我國青銅器專家進行了商討,最后確認“瓶”也屬三代秦漢彝器之一種,有據可查。準備好材料后參加了第二次審評會。
四十選一出類拔萃
當時全省有40家競標方案參與競爭,濰坊金石藝術研究所選送的“齊魯風情迎荷瓶”新方案使眾多評委眼前一亮,與之激烈相爭的方案是山東工藝美院設計的《大如意》,該作品采用中國傳統吉祥如意之彩頭,用孔圣人故鄉曲阜所特產的檜木雕刻而成,寓意深刻,也獲好評。第二輪評審后,前幾名重點作品被要求修改后參加最后的定奪。
“齊魯風情迎荷瓶”方案經過第三輪修改后,參加最后的評審。當時評審非常激烈,各地市、美院都想奪標,各述其陳,誓在必得,經過一番較量,在各路專家以及省領導評審后,共同認定濰坊選送的“齊魯風情迎荷瓶”方案以古青銅器為造型,雍容華貴,寓意深刻,傳承中華博大精深的厚重文化,能夠代表齊魯兒女的深情厚誼,在眾多方案中脫穎而出,一舉奪魁。
設計方案奪標后,選擇后期制作單位又成熱點,因“齊魯風情迎荷瓶”是一件工藝要求較高的仿古銅禮品,瓶體要求用鑄造流動性能好的青銅鑄造,表面再進行變材處理,使之作品表面呈紫銅栗色光澤,細部圖案清晰可辨,整體鑄件無沙眼、疏松等,所以選擇制作單位慎之又慎。
為此省里成立專家小組,在全省進行選點制作考察。從企業規模,技術條件,工藝流程等各項軟硬指標中選擇合適單位承接制作,在濰坊就有6家單位進行競爭,經過幾輪篩選,最后濰坊金石藝術研究所奪得制作權。
一次意外傷及面部
因“齊魯風情迎荷瓶”設計復雜,工藝要求極高,趙益民先生采用新的澆注工藝,曾引起到場視察指導的省鑄造專家的質疑,但鑄造成功的事實,打消了專家的疑慮,竟當場邀請趙益民先生加入省鑄造協會。
制作工作正在順利進行時,好事多磨,因工人操作失誤,發生了一次意外,在最后鑄件工序著色,用硝酸鉀鹽液處理銅器表面時,攝氏500度的熔鹽液突然濺起,燙傷趙益民臉部,他被迅速送往醫院,經醫護人員的及時治療,眼睛總算無大礙,但臉面燙傷部結痂,每次換藥時如同酷刑,痛在臉上急在心上,這時銅雕禮品制作已經到了關鍵時刻,趙益民只好在病房中用電話遙控指揮,熬過17天醫院治療過程后又重返工地,這時他的臉已經全部換皮,以至來后到澳門安裝過海關時,面容與本人證件照片“不符”,險些不能出境,這是后話。這次事件已逾10年,至今趙益民先生的臉部仍留當初的傷痕。
因“齊魯風情迎荷瓶”設計復雜,工藝要求極高,趙益民先生采用新的澆注工藝,曾引起到場視察指導的省鑄造專家的質疑,但鑄造成功的事實,打消了專家的疑慮,竟當場邀請趙益民先生加入省鑄造協會。
制作工作正在順利進行時,好事多磨,因工人操作失誤,發生了一次意外,在最后鑄件工序著色,用硝酸鉀鹽液處理銅器表面時,攝氏500度的熔鹽液突然濺起,燙傷趙益民臉部,他被迅速送往醫院,經醫護人員的及時治療,眼睛總算無大礙,但臉面燙傷部結痂,每次換藥時如同酷刑,痛在臉上急在心上,這時銅雕禮品制作已經到了關鍵時刻,趙益民只好在病房中用電話遙控指揮,熬過17天醫院治療過程后又重返工地,這時他的臉已經全部換皮,以至來后到澳門安裝過海關時,面容與本人證件照片“不符”,險些不能出境,這是后話。這次事件已逾10年,至今趙益民先生的臉部仍留當初的傷痕。
禮器重量絲毫不差
大干一百天,一件精美的仿古銅禮品終于完成,“齊魯風情迎荷瓶”高1999毫米,象征澳門回歸之年,重880公斤,象征全省8800萬齊魯兒女喜迎澳門回歸之心。說到重量還有一段小插曲,當時方案定為880公斤,因“齊魯風情迎荷瓶”造型復雜,重量極難掌握,趙益民先生估計作品完成后大約有四五十公斤的差距,在濰制作完成后,上磅一稱,正好是880公斤,令人嘖嘖稱奇。
1999年11月28日,“齊魯風情迎荷瓶”從濰坊安全運抵濟南,在濟南進行展示,受到了省領導和專家的好評。山東工藝美院院長張一民這樣評價它,“像亭亭玉立的少女,但不婀娜做作,像山東大漢,但不魯莽?!?2月1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在濟南舉行了隆重的啟運儀式,由專機運輸,武警戰士護送,帶著齊魯兒女的殷殷深情,運往澳門。(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