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男
年齡:73 歲
技術職稱:
榮譽職稱: 省級傳承人
從藝品類:青州剪刀制作技藝
從藝年限:32年
單位及職務:青州市剪刀廠有限公司董事長
所屬地區:青州市
師承:
徒弟:
瀏覽次數:7860
張國民,男1949年8月生,青州市人,現任青州市剪刀廠有限公司董事長,“青州剪刀制作技藝”非遺項目的山東省和濰坊市兩級傳承人。
1968年入伍,1987年轉業。1988年任青州市一輕工業局辦公室主任。1990年任青州市剪刀廠廠長兼書記。任職二十多年來,把全部精力用在企業發展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視質量為生命,以科技創新為先導,向管理要效益,帶領干部職工務實創新,勇于開拓,開發新產品100多個,成為了全國刀剪行業重點骨干企業。
“青州”牌剪刀自1992年起連續三屆榮獲“山東省著名商標”稱號,并榮獲山東省名牌產品稱號,2001年被評為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2002年被評為刀剪行業專家委員會推薦的“信得過產品”,被中國五金制品協會授予“市場暢銷產品”,2003年4月7日榮獲中國刀剪行業的最高殊榮,被中國五金協會授予“中國刀剪十大知名品牌”。
青州剪刀不僅暢銷國內,還銷往美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27個國家和地區。
青州剪刀鍛制技藝是山東省濰坊市青州特有的一種民間工藝。明嘉靖年間,青州就有了制作剪刀的手工作坊。在清末民國初期,青州“大三”剪刀(青州剪刀的前身)已是譽滿大江南北。民間長期以來就有“齊家錐子任家刀,大三剪子不用挑”的民謠。
青州剪刀純屬小手工業,純手工制作。剪刀鍛制整個生產工藝環節多,程序復雜,制成一把剪刀需要經過三個階段、七十二道工序,青州剪刀工藝的獨特性具體體現在選料、成型、淬火、刃口磨細等四道工序中。青州剪刀選料考究,剪背同剪股是用軟鋼(即現在的低碳鋼)鍛成,而刀刃則是用硬鋼(即現在的碳素鋼),經紅爐高溫鍛打結合而成。選料后,便開始制作剪坯,要先將形狀各異的材料,鍛打成寬度相近的條狀扁片,把長短不齊的碎鐵,熱軋成一個棒狀整體,然后再整成剪體雛形,下一步工序是鍛剪股,這需要將剪頭以下的剪體部分拉長延伸,由方變圓。最后,在板凳上作冷加工,如搶剪子、銼剪子、磨剪子、壓光、銼剪股等屬外觀美容一類的細密修整工藝,最后裝配為成品。青州剪刀刃口鋒利,剪綢不拉絲,剪布多層不咬口,不崩豁,深受群眾歡迎。
2012年12月第三批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2018年10月被山東省文化廳授予第五批省級非遺剪刀鍛造技藝(青州剪刀鍛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青州市剪刀廠有限公司舉行新址開業慶典2009-8-8
山東老字號青州剪刀 歷史悠久的名牌產品
2015-12-23 17:50 來源:魯網綜合
青州市剪刀廠有限公司始建于1952年,位于青州市經濟開發區,是以加工銷售“青州”牌剪刀為主的全國刀剪行業骨干企業。是中國刀剪行業五十強、山東省五金制造業三十強,是“山東老字號”企業。
青州剪刀始于明朝嘉靖年間。至清嘉慶年間時,青州城的北營街上出現了“家家支紅爐、戶戶鐵錘響”的生產剪刀的繁榮景象。尤其是劉家生產的“大三剪子”,更是以其質量好、信譽高而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在當地有“大三剪子不用挑”的美傳。如今,“青州”牌剪刀已作為歷史悠久的名牌產品而享譽海內外。
歷史
剪刀作為人們日常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在中國有悠久的發展歷史。這從唐代詩人賀知章《詠柳》詩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中即可略知一二。民間源遠流長的剪紙藝術,也從側面證明剪刀在中國的悠久歷史。漢字“剪”的象形意思就是“刀前還有一把刀”,古人將剪刀又稱“龍刀”,可見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中國現存最早的剪刀距今已有2100多年了。
工藝
青州剪刀的制作工藝極其復雜。普普通通一把剪刀的制成就要經過3個工段、72道工序。首先,從搭配材料到制成半成品,需要23道工序,主要有配料、鍛雛形、熟鋼、鍛剪頭、彎葫蘆、鍛剪股、制作凹槽、端勁口等。從半成品到做成剪刀,要經過41道工序,主要有搶剪刀、銼剪刀、淬火、磨剪刀、壓光、銼剪股、裝配等。僅做一個小墊圈就要8道工序:裁條、沖眼、打毛刺、剪圓、銼圓、割花,擺放、烤色。不經烤色割出來的花是白色的,經過精心烘烤則變成紅、黃、藍、紫四色,異常美觀。還有些工序既復雜又重要,如端勁口、調勁口、淬火、細磨刃口、調整裝配等,都是保持青州剪刀特點的重要工序。
特點
勁口好是剪刀外部質量的重要條件之一,沒有勁口就不能剪東西,淬火則是為了保證剪刀的內在質量。使用剪刀和修理剪刀有句老話,叫做“長短不齊不算病,就怕一股軟來一股硬”,就是講淬火的重要。
長期以來,青州剪刀一直沿用傳統的手工生產方式,工藝復雜,工序繁多,設備簡單,品種單一。
進入80年代,借市場經和改革開放的東風,青州剪刀廠有限公司通過企業整頓和技術改造,在傳統發蘭剪的基礎上,相繼開發了裁縫剪刀、花枝剪、果枝剪、羊毛剪、白鐵剪、不銹鋼菜刀等系列產品,現有50多個花色品種。企業的發展如同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由原來的小型企業很快發展為中型企業。
技藝傳承
現青州剪刀制作技藝傳承人張國民,青州市人,1949年8月生,現任青州市剪刀廠有限公司董事長。1968年入伍,1987年轉業。1988年任青州市一輕工業局辦公室主任。1990年在青州市剪刀廠工作,任廠長兼書記。任職二十多年來,把全部精力用在企業發展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視質量為生命,以科技創新為先導,向管理要效益,帶領干部職工發揚“團結、奮斗、務實、創新”的企業精神,迎難而上,勇于開拓,開發了100多個新產品,經濟效益逐年遞增,使企業發展成全國刀剪行業重點骨干企業,成為全國同行業聞名的先進企業。
張國民深知“青州剪刀”這一傳統工藝產品的重要性,和同事們不懈研究,使生產工藝日趨完善。公司刃磨工趙相偉、裝配工李延秋是省輕工系統技術比武能手;裝配工榮月芹被評為青州市非遺傳承人。
榮譽
經過青州剪刀人的不懈努力,“青州”牌剪刀自1992年起連續三屆榮獲“山東省著名商標”稱號,并榮獲山東省名牌產品稱號,2001年被評為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2002年被評為刀剪行業專家委員會推薦的“信得過產品”,被中國五金制品協會授予“市場暢銷產品”,2003年4月7日榮獲中國刀剪行業的最高殊榮,被中國五金協會授予“中國刀剪十大知名品牌”。
知名度
現在,青州剪刀不僅暢銷國內,還銷往美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27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