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男
年齡:76 歲
技術職稱:
榮譽職稱: 市級傳承人
從藝品類:禿尾巴老李的傳說
從藝年限:47年
單位及職務:山東省諸城市龍都街道南三里莊居委會
所屬地區:諸城市
師承:
徒弟:
瀏覽次數:6493
李金平,男,1946年生,于2007年因病去世,享年61歲。為“禿尾巴老李的傳說”非遺項目濰坊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是該項目第十五代傳承人。
該項目已由他兒子李治國予以繼承,并已成為了該項目的濰坊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2008年6月第一批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禿尾巴老李的傳說
發布于:2014-10-18 10:02:37
諸城沒尾巴老李的傳說可追溯到宋朝。熙寧七年(1074),蘇軾知密州(山東諸城),大旱無雨,便到常山祈雨,很靈驗,大雨傾盆。正當蘇軾高興時,百姓便傳話給他說:“不是您祈雨感動上天,今日是五月十三,沒尾巴老李他娘的忌日,大雨是沒尾巴老李給他娘上墳流的眼淚,蘇軾大驚”。從此,便有諺語在諸城流傳:“大旱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敝?,沒尾巴老李的在故事越傳越廣,越傳越神,田間地頭,燈前月下,講老李故事的人不計其數,從老李出世、出走、上墳、守墓,直至大戰白龍等。明初,山西移民到諸城黑龍溝村附近的人,聽說沒尾巴老李的傳說后,都把自己的居住地命名黑龍溝,新出了趙家黑龍溝、孫家黑龍溝、劉家黑龍溝、小黑龍溝、大黑龍溝等一溜黑龍溝。20世紀80年代,諸城作者李坤元、鞠習華、王秀忠等人,將口頭傳說整理成文,在省內外多家報刊發表。目前,沒尾巴老李他娘的墳冢、龍骨澗等已引起領導的重視,正采取措施,加以保護。
李憨、桃紅夫婦結婚20年,沒有生育。這年,桃紅懷孕,夫婦大喜。生產這天,結果生下個大肉球。李憨剪破肉球,蹦出條小青長蟲,頓時大怒,一锨鏟掉尾巴,小青長蟲一道閃光飛到黑龍江,戰敗不惡不作的白龍,黑龍江由此得名(青在水中像黑)。因小青龍姓李,又被其父鏟掉尾巴,從此叫沒尾巴老李。老李分娘又驚又怕又氣,重病附身,五月十三這天去世。老李知情后悲痛萬分,每到五月十三這天,必從黑龍江回山東給他娘上墳。旱天時淚流滿面,大雨傾盆;澇天時泣聲小,雨就小。一年,老李實在控制不住思母之情,放聲大哭,平地漲水。老李內疚,嗖的一劃,大溝一道,叫黑龍溝,雨水流進溝內,澇災消除。諸城百姓說:“老李真是個有情有意的人?!?/p>
此故事屬中華和多民間傳說故事中德高、敬孝系列之一,在中國傳統文明文化中德孝占重要位置。老李對故鄉的眷戀,對慈母的情感,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值得驕傲的傳統美德,又是漢民族所遵循的做人準則。
中華民族有著數千年的文明史,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所謂文明,包括內容很廣,但主要是忠、德、孝。忠是忠于國家,德為立人之本,孝為尊老敬老。沒尾巴老了可為德高孝悌。當時,申報沒尾巴老李項目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構筑和諧社會,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沒尾巴老李的故事傳承至今不衰,其主要功能就在于此。
代表性傳承人李治國,34歲,初中文化。祖輩住諸城市龍都街道南三里莊居委會,其父親李金平為該項目第十五代傳承人。2007年,父親因病去世,經報請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確定,補錄為該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每年的農歷5月13日,李氏族人聚在一起祭祀沒尾巴老李。
沒尾巴老李的傳說代表性傳承人李治國為家族后人沒尾巴老李的講述傳說。
沒尾巴老李的傳說代表性傳承人李治國為群眾講述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
沒尾巴老李家鄉在諸城?
―――尋訪“沒尾巴老李”傳說蹤跡
2009年4月6日 星期一
2006年12月30日,山東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布。其中,“禿尾巴老李”的傳說為諸城、即墨、文登、莒縣等地所共有。
雖說已經公布的名錄里用了“禿尾巴老李”的叫法,但諸城市文化局的有關專家按照當地傳說仍堅持“沒尾巴老李”的叫法。
“沒尾巴老李的傳說在諸城能找到的蹤跡很多,諸城人也都相信沒尾巴老李就是諸城人?!敝T城市文化館原館長趙廷祿諸說。
近日,記者專程趕往諸城,深入田間地頭、街道村莊,探詢沒尾巴老李傳說在這里的蹤跡。
沒尾巴老李傳說諸城版的“最正宗”
“沒尾巴老李的傳說,在山東流傳甚廣,后有山東人移民東北各地,故東北三省也有了這一傳說,且故事情節大同小異。不過其他地區叫禿尾巴老李,唯有諸城叫沒尾巴老李。沒尾巴老李的尾巴被鏟下來了,不應該叫禿,而應該叫沒?!壁w廷祿說。
在諸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趙廷祿和諸城市文藝創作室主任孫樂文共同向記者講述了在諸城流傳甚廣的沒尾巴老李的傳說。
故事的大體情節是這樣的: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莊稼漢叫李憨,娶了個賢惠媳婦叫桃紅,小兩口日子過得幸福美滿??删褪堑搅怂氖鄽q了,還沒有孩子,求醫問藥,拜佛求仙,仍無濟于事。為了這事,兩口子整天愁眉苦臉。
這年春天,桃紅突然懷孕了,兩口子的高興勁可想而知。到了第十一個月上,孩子才出生??缮碌膮s是一個肉球,肉球被李憨用剪刀剪破,一條小青長蟲從中生出。李憨順手拿過一把鐵锨把小長蟲的尾巴鏟了下來。
小長蟲正好掉在桃紅的懷里,在娘懷里見風就長,三個時辰就長到四尺有余。然后,他向桃紅點了三下頭,一道電光,就飛得無影無蹤。見長蟲飛走,桃紅頭一歪也沒氣了。這天正好是陰歷的五月十三。
小長蟲因姓李,又被父親鏟去了尾巴,因此人們都叫他“沒尾巴老李”。
“沒尾巴老李”是條黑龍,離家后,他到了黑龍江(原來叫白龍江),在家鄉人的幫助下,打敗了長期在這里為非作歹的白龍,成了黑龍江的主人,造福一方,黑龍江遂得名黑龍江。
沒尾巴老李是條孝順的黑龍,后來,每逢五月十三,他都要回家給母親上墳。因此,在諸城,這一天也總是下雨,諸城遂有“大旱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的民諺。
南三里莊沒尾巴老李的家鄉?
在南三里莊,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沒尾巴老李被他爹鏟下來的“半截尾巴”就在這個村子里保存著。
這是一個離諸城市區只有三里路的村子,村子東邊是諸城市最大的水庫――三里莊水庫?!皼]尾巴老李娘的墳就在水庫邊上?!彪S行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記者隨同村民李金平來到他的家中,果見在其家中供奉族譜的地方供奉著一截尾巴樣的東西?!罢麄€村子大部分都是李姓,這“尾巴”也是輪流保管,現在正好輪到我家?!?/span>李金平說。
李金平還告訴記者,李氏家族出了個樂善好施、扶危濟貧的沒尾巴老李,南三里莊的李姓人都引以為豪,將那“半截尾巴”視為圣物敬奉。每到逢年過節,李氏長輩都要將沒尾巴老李的“半截尾巴”置于案上,擺上供品,燃紙焚香,全族人按輩分大小排成隊,磕頭朝拜,十分虔誠。
那“半截尾巴”顯然是后來做的,記者仔細觀察了一下,那“半截尾巴”大約有30厘米長,5厘米粗細,顏色是黑色的,外邊是一層絨布樣的東西。李金平回憶說,遺憾的是在清末民初,那半截真的尾巴被途徑三里莊的“老毛子”當稀罕物搶走了。后來,李家人便仿照原來的龍尾巴制作了一條。至今,在南三里莊還沿襲著“曬龍尾”的習俗。
“曬龍尾”起源于明初,相傳是從李氏家族長支一世祖李開原開始的。關于這“半截龍尾”的來歷,據李氏族人講,可追溯到隋朝,由李氏族人代代相傳,到李開元這一輩,已流傳保護了700余年。
●黑龍溝村沒尾巴老李的出生地?
在諸城市文化局整理的申報資料中,記者看到這樣的文字:沒尾巴老李出生在諸城市龍都街道辦的黑龍溝村。
趙廷祿告訴記者,黑龍溝村是全國最大的鴨嘴龍化石所在地,是龍的故鄉,地下埋藏著大量的龍骨。村里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到現在還相信,地下埋藏的龍骨,都是沒尾巴老李的半截尾巴變的。
不過,一個確切的事實是,人若有外傷,用黑龍溝的龍骨一擦,既止疼又不感染。村里人說,沒尾巴老李是個重情的人,連自己的骨頭都能為人治病。
趙廷祿告訴記者,其實,兩個村的傳說并不矛盾。傳說中,黑龍溝村是沒尾巴老李的出生地,而三里莊則是沒尾巴老李的另一個家?!疤壹t死后,李憨就搬出了黑龍溝,來到了城南一片空地上蓋了三間草屋居住。后來又續了弦,有了三男兩女,后來就繁衍成了現在的三里莊。
記者觀察了一下,黑龍溝村離南三里莊并不遠,一個在龍骨澗的西頭,一個在龍骨澗的東頭,兩個村子的人都說是沒尾巴老李的后人。
●大旱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
趙廷祿告訴記者,諸城沒尾巴老李的傳說有別于其他地區,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一是傳說早;二是沒尾巴老李的出生地至今多數姓李;三是有座沒尾巴老李娘的墳;四是當地大人小孩都知道“大旱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的民諺。
李金平告訴記者,老輩有這樣的傳說,五月十三正好是沒尾巴老李娘的忌日。每年的這一天,沒尾巴老李都要回來給他娘上墳,上墳就要傷心流淚,所以才會有雨。
孫樂文告訴記者,他每年都留心觀察,屢試不爽。幾乎每年陰歷的五月十三,諸城都要下雨,就是沒有大雨,也會陰天滴幾個雨星。
●桃紅墳至今李家在拜祭
傳說中,桃紅死后,李憨把她埋在莊的東北角。后來,李憨從黑龍溝搬到南三里莊后,便將桃紅的墳遷到了現在南三里莊村東南角的徐家洼處。墳前豎有石碑一塊,上刻“桃紅之墓”四字。日本鬼子修海清路時將其毀壞,平了墳。
李金平告訴記者,后人根據記憶中的地方,又起骨到現在的三里莊東南李家林,即三里莊水庫西壩處。雨季一到,墳就被淹沒,冬春季節,墳就露出水面。每逢清明節和春節,南三里莊的李氏族人便來到大壩處,燒紙焚香,磕頭拜祭。
現已80多歲的李法富老人回憶,桃紅墳從徐家洼起骨時,本來天氣晴朗,陽光普照,但當扒挖墳墓時,忽然從東北角上飄來幾塊云彩,不大工夫便布滿天空。幾聲悶雷過后,雨就下了起來,沒多大工夫,又雨過天晴了。老人都說,那雷聲是沒尾巴老李的哭聲,雨是沒尾巴老李的眼淚,孝順著呢!
在南三里莊村西有一口當地人叫做“冢子”的大墳,當地也有人說,那是桃紅的墳。記者了解到,這里不再屬于南三里莊,雖說逢年過節其他村也有人到這口“冢子”邊燒紙拜祭,但南三里莊人都不承認那是桃紅的墳。在他們看來,只有他們拜祭的水庫里的那口墳才是真正的桃紅墳。
●美麗傳說弘揚的是傳統美德
“傳說歸傳說,但沒尾巴老李的傳說作為龍文化的載體,是圖騰文化的生動演繹,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對它的保護和研究很有意義?!敝T城市文化局副局長于建學表示。
“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它包含著許多至深的道理,那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順、善良、正義等。沒尾巴老李的傳說是一個故事,拋開它的真實性不談,讓現代人傳承他的美德,是挖掘研究的一個價值表現?!壁w廷祿說。
“我們正在忙著為沒尾巴老李的傳說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對于龍的故鄉諸城來說,發展旅游業,打造城市文化品牌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庇诮▽W告訴記者說。(攝影/別培海)
本報記者郭保禮通訊員李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