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男
年齡:72 歲
技術職稱:
榮譽職稱: 市級傳承人
從藝品類:四通捶拳
從藝年限:58年
單位及職務:濰坊市濰城區西關
所屬地區:濰城區
師承:王世忠
徒弟:
瀏覽次數:9535
李玉亭,男,1950年11月生,現居濰城區西關街道北三里村,是濰坊四通捶非遺項目濰坊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12歲開始,跟隨姑父陳寬溫和大哥李汝和學習四通捶。15歲時,經姑父陳寬溫引薦正式拜濰坊第七代四通捶名師王世忠為師,系統學習四通捶,期間得其師爺王明春精心指點。1970年到1977年,李玉亭先后在濟南、淄博等地當兵服役,與此同時他也把四通捶傳播到了外地。
當兵轉業回濰坊后,李玉亭繼續跟隨恩師王世忠學習四通捶。李玉亭習武天資聰穎并且刻苦努力,深受恩師王世忠賞識,現為王世忠頂門大弟子,四通捶第八代傳人。
李玉亭除了習練四通捶,還對八極拳、查拳、氣功等門類有所研究,他認為只有很好地借鑒其它拳術的優點才能更好地發展四通捶?,F在李玉亭重點利用雙休日、寒暑假等時間,對青少年進行四通捶培訓。每天晚上,李玉亭主要在濰坊七中操場對成年人進行四通捶免費培訓。
近年來,李玉亭帶領弟子們到煙臺、濱州、香港等地參加各類武術比賽,取得驕人的成績。2008年到2011年,李玉亭率弟子們參加歷屆煙臺武術節比賽蟬聯集體一等獎,他本人也被組委會評為優秀拳師。2009年,李玉亭收到香港武術組委會的邀請函,邀請他參加當年的第七屆香港國際武術節,3月份他與弟子邊有森參賽,他表演的“四通捶鐵牛耕地”套路奪得老年組季軍,弟子邊有森表演的“四通捶地八門”套路奪得少年組亞軍。2011年,在濰坊市第一屆武術錦標賽中,李玉亭參加了“名家表演”。
為將四通捶整理成系統性的權威資料申報非遺,李玉亭虛心拜訪了濰坊地區的四通捶前輩們,在文字材料上下了不少功夫,特別是得到了女兒李靜的幫助,最終于2011年成功將“濰坊四通捶”列入了濰坊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2年12月第三批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2008年到2011年,李玉亭率弟子們參加歷屆煙臺武術節比賽蟬聯集體一等獎,他本人也被組委會評為優秀拳師。2009年3月,李玉亭與弟子邊有森受邀參加了第七屆香港國際武術節,他表演的“四通捶鐵牛耕地”套路奪得老年組季軍,弟子邊有森表演的“四通捶地八門”套路奪得少年組亞軍。2011年,在濰坊市第一屆武術錦標賽中,李玉亭參加了“名家表演”。
來源:濰坊晚報 2018-05-05 09:57:49
李玉亭從小拜師學四通捶 如今進校免費教孩子
四通捶作為土生土長的濰坊武術,薪火相傳,今年68歲的四通捶第八代傳人李玉亭從小跟隨師父學習四通捶,經常練到半夜,在多次對外交流時,打出了四通捶的氣勢。為發揚四通捶,他每周都會走進校園,無償教孩子們學武,也希望以后能帶著孩子們去參加比賽。
68歲老人癡迷武術半個世紀
4月28日,記者來到濰城區西關街道北三里村的四通捶傳習所,只見寬闊的場地上擺著大刀、長槍等冷兵器,一名老人正在練習拳腳,矯健的身姿打出的拳非常有力道。
這位老人就是李玉亭,是四通捶的第八代傳承人。他從小喜歡武術,尤其癡迷土生土長的濰坊四通捶。退休后,他拿出退休金,無償教授四通捶拳法?!八耐ù肥亲孑厒儌飨聛淼?作為一名傳承人,我有責任將它發揚光大。只要有人想學,我就無償教授?!崩钣裢ず茏⒁馑耐ù返膫鞑ヅc發展,利用雙休日、寒暑假時間,對青少年進行培訓。
半個世紀以來,武術一直伴隨著李玉亭的生活。說話間,他拿起大刀和攔馬撅,向記者展示起來,這兩件武器是最常見的。隨后,李玉亭又拿起一把金蟬刀,用手抓住橫梁,半圓弧護住整個小臂。他將金蟬刀運用自如,如同長在身上一樣,刀上的紅黃絲綢隨刀片上下翻滾,似金蟬飛舞。四通金蟬刀最能吸引人的眼球,也是四通捶的獨門器械。
跟哥哥學習四通捶,后拜師學藝
早在上世紀60年代,村里有不少人習武強身健體。李玉亭的姑父和大哥李汝和也都練武,耳濡目染,他對武術也著了迷?!爱敃r哥哥練的就是四通捶,他白天在城里上班,晚上回家就練習,我就在一旁跟著學習,久而久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睂τ谕陼r的習武經歷,68歲的李玉亭依然記憶猶新。當時習武人都很刻苦,晚上練到深夜,白天還不耽誤上班。
跟著哥哥學習四通捶,李玉亭掌握了一些基本功。15歲時,經姑父陳寬溫引薦,他正式拜師當時的四通捶名師王世忠,期間還得到師爺王明春的精心指點。當時條件差,三伏天站在院子里被蚊蟲叮咬,冬天凍得手出現皸裂,但學武機會來之不易,李玉亭不愿意輕易放棄。
“師父要求非常嚴格,大部分時間都在學基本功。當時我搞不明白為什么總練基本功,直到后來學套路時,才發現基本功的重要性?!崩钣裢ふf。
韓國人用跆拳道挑戰,被四通捶征服
1970年到1977年,李玉亭先后在濟南、淄博等地當兵,自由時間,他經常一人到操場上練習四通捶,這引起了很多戰友的注意,還在一次晚會上讓四通捶嶄露頭角。由于基本功扎實,他在舞臺上并沒有緊張,將四通捶最精彩的部分展現給了戰友,贏得一片掌聲?!爱敃r有很多人問我這是哪里的拳術,我自豪地說這是濰坊的。后來,還有一名保安部門的戰友跟著我學習了四通捶?!崩钣裢ふf。
李玉亭還將四通捶運用到了實踐中。2005年夏天,他在公園練功時,一名在濰坊做生意的韓國年輕人觀看了一會,自恃練過多年跆拳道,含蓄地表達出四通捶是花架子,在實戰中不堪一擊。李玉亭微笑著表示,可以切磋一下。韓國人用嫻熟的跆拳道腿法向李玉亭發起攻擊,李玉亭開始只是閃轉騰挪地躲過他的進攻。韓國人雖然使出了渾身解數,卻無法攻擊到李玉亭。突然,李玉亭一招“橫截打”,拳頭罩在了韓國人的腦門上,韓國人一個趔趄后退了幾步,被驚出一身冷汗,慌忙抱拳施禮。圍觀人群中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進校園免費教授,將四通捶發揚廣大
李玉亭說,四通捶易學難練,學的人很多,但能堅持下來的人很少。雖然四通捶已在2011年成功申遺,但是如何才能讓它更好地傳承下去,一直是他的心結。他想到發揚四通捶,進校園是最好的辦法,讓孩子們接觸傳統文化,讓傳統武術走進校園。
李玉亭說,四通捶是濰坊的地方拳種,不能后繼無人?,F在的中小學學生鍛煉方式單一,將四通捶引進校園,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將非遺更好地傳承下去。目前他每周三天,分別到三所學校去免費教授四通捶?!昂⒆觽兊臒崆楹芨?不僅跟著學拳,還學習四通捶的傳承歷史?!崩钣裢ふf,有一些特別愛好武術的孩子,會用周末時間,到傳習所里學習。
很多喜歡四通捶的人因為客觀原因,無法抽出時間跟李玉亭系統學習四通捶,李玉亭便親自演練四通捶的全部內容并刻錄成光盤,送給喜歡四通捶的人。
帶領弟子到多地參賽,取得驕人成績
如今,李玉亭仍經常到師父家里,相互切磋武藝?!皫煾附洺ξ艺f,一定要將四通捶發揚下去?!睂τ趲煾傅慕陶d,李玉亭牢記在心,并且在他與眾弟子的努力下,將表演欣賞性與實戰技擊性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近年來,李玉亭帶領弟子們到煙臺、濱州、香港等地參加各類武術比賽,取得驕人的成績。2008年到2011年,李玉亭率弟子們參加歷屆煙臺武術節比賽蟬聯集體一等獎,他本人也被組委會評為優秀拳師。2009年,李玉亭收到香港武術組委會的邀請函,邀請他參加當年的第七屆香港國際武術節,3月他與弟子邊有森參賽,他表演的“四通捶鐵牛耕地”套路奪得老年組季軍,邊有森表演的“四通捶地八門”套路奪得少年組亞軍。2011年,在濰坊市第一屆武術錦標賽中,李玉亭參加了“名家表演”。
采訪中,李玉亭說,如今他在學校里已培養了一批孩子,為發揚四通捶的武術精神,他想帶著孩子到香港去參加武術大賽,給孩子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
記者 鄧永杰
●人物檔案:李玉亭今年68歲,家住濰城區西關街道北三里村,四通捶代表性傳承人。12歲開始學習四通捶,幾十年來從未間斷練習并到各地發揚四通捶,還把四通捶帶進校園。
●非遺檔案:明清以來,在濰坊地區流傳的武術拳種逾百種。在諸多拳種流派中,四通捶屬于傳統的短打功力內家拳,有快、準、狠、九攻一守的特點。該拳據說是由黃縣(今煙臺龍口)人馮立望,在清道光年間傳到濰縣。在近200年的傳承中,有“邊家捶、武家耍、王家傳”的說法。由于一批武術名家的推動和弘揚,四通捶成為山東四大名拳之一,在全國武術界占有一席之地。2011年2月,四通捶被列入濰坊市第三批市級非遺名錄。
李玉亭與山東四通捶拳
來源:齊魯網 2011-03-10 10:56
有一種拳發源于濰坊,如今在山東流傳開來,它就是山東省四大名拳——四通捶拳。有一位老人把四通捶拳不斷地發展創新,他就是李玉亭先生?!鐾鮼沓?/p>
年逾花甲的李玉亭,自幼跟隨四通捶拳大師王世忠先生習武。幾十年的光陰歲月,造就了李玉亭一身無與倫比的好功夫。李玉亭年輕時在濟南服役,也把四通捶拳帶到了泉城。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把四通捶拳的表演欣賞性與實戰技擊性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近幾年李玉亭先后率弟子、門人在各種賽事上摘金奪銀。2009年李玉亭率弟子趕赴香港參賽表演,取得了斐然的成績。
李玉亭身懷絕技卻不輕易出手,有一天李玉亭在路上騎著自行車行走,忽然從背后趕出三個騎自行車的小青年,他們在路上橫沖直撞,把李玉亭擠到了一邊。李玉亭善意地提醒他們好好地騎車,不料三個小青年聽后惱羞成怒,他們看李玉亭身體并不魁梧,破口大罵起來,并揮舞著拳頭沖向李玉亭,李玉亭輕輕揮手便將三個小青年制服,他們一看遇到了高手,灰溜溜地逃竄了。事后有人問他,為什么不將三個小子暴打一頓,老人笑著說:“年輕人不懂事很正常,我要是將他們打傷致殘,那說明我也不懂事啦!”
技擊上的切磋是正常的,李玉亭也經常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有一次李玉亭在公園里練功,一位在華做生意的韓國年輕人,看了一會后,自恃自己習練過多年的跆拳道,含蓄地表達出中華武術是些花架子,在實戰中不堪一擊。李玉亭微笑著表示可以切磋一下,韓國人用嫻熟的跆拳道腿法向李玉亭發起攻擊,李玉亭開始時只是閃轉騰挪地躲過他的進攻。韓國人雖然使出了全身解數,卻無法攻擊到李玉亭。突然,李玉亭一招“橫截打”,拳頭罩在了韓國人的腦門上,韓國人一個趔趄后退了幾步。韓國人驚出了一身冷汗,他深知李玉亭只是用出了三分功力碰到了他的腦袋。韓國人慌忙抱拳施禮:“多謝先生手下留情,先生是真功夫,了不起!”公園里的游人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李玉亭的傳統功夫雖然甚是了得,但是他并不盲目排外,他認為世界上的一切技擊術都各有特色,應該互相借鑒才能彌補余缺。
他的學員中有原來是跆拳道習練者,甚至有舞蹈習練者,他總是告訴他的學員要把各種運動形式的長處發揮并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發展傳統武術。他說李小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在傳統武術詠春拳的基礎上融合了很多其它運動形式的長處,創立了一種新的技擊術截拳道。
如今四通捶拳發展開來了,不僅在山東省、甘肅省、東北等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習練,而且四通捶拳弟子也在美國傳播四通捶拳。四通捶拳出名了,李玉亭也成了名人。每當媒體人員在報道中把李玉亭寫成大師時,他總是果斷地表示:“我不是大師,我只是個武術愛好者。不要把我個人宣傳得云山霧罩,多宣傳一下四通捶拳,多宣傳一下中華武術?!?nbsp;
2006-11-02 15:48:28
你知道自清嘉慶年間傳入濰坊的四通捶拳嗎?已有近200年的歷史,不短吧?要想親眼目睹帶有濃郁鄉土氣息、具有獨特風格的四通捶拳,到西關北三里村,尋幼承庭訓、技出名師的四通捶拳傳人之一的李玉亭,保你大飽眼福。
上周四,筆者慕名來到北三里。見到李玉亭本人,不過普普通通一老人,年已56,三年前從濰坊化肥廠退休,人雖不健談,但眉宇間透出一股習武之人的精神氣兒。李玉亭自15歲拜師習拳,40年功夫,歷經風雨,苦練春夏秋冬,可謂持之以恒。晨曦里伴朝陽東升,暮色中隨夕陽西下,兵營里7年錘煉,更增錚錚硬骨。穿了練功服,往操場上一站,李玉亭英武之氣逼人。正所謂“氣從心內發,勁從腰腿生”,看他軟步功動作沉雄;馬式聲威叱咤風云,有推山倒海氣勢;地趟子龍騰虎躍,動作迅速;剪捶靜如處女,動如脫兔;趟子捶氣定神閑,身手敏捷;小勢功剛柔并用,長短兼施……這些代表拳法,成為李玉亭一脈獨樹一幟的風格,其特點為出手快、步急、眼靈,以動作迅捷制勝。武術講究“精、氣、神”,精如“箭之離弦,燕之穿梭”;氣即勁猛烈如排山倒海,雷電轟鳴;神即耳目靈敏,并貫似“巨人泰山、靈貓捕鼠、猛虎下山”??蠢舷壬磔p如燕,動作如此敏捷,不由對這“勢不可擋”、“迫步難防”的四通捶拳心生敬畏。難怪,在1984年蘭州舉行的全國武術觀摩表演交流大會上,四通捶拳一亮相,即贏得喝彩聲聲,并作為山東四大名拳之一,與煙臺螳螂拳、聊城查拳、青島孫臏拳被編入《中國武術大典》。
李玉亭得四通捶拳第八代傳人王明春親自點化,授其地八門、四門功絕技,再拜王明春之子、第九代傳人王世忠為師,至今已40年。李玉亭習拳,不求揚名,遵循先師主張的學武強身健體,嚴禁好勇斗狠訓規,從不憑借一身硬功夫打架斗毆,更不倚仗拳術恃強凌弱,推崇“習武德為先”。前幾年,家里準備蓋房,磚料備齊,李玉亭夜間守護,不想,深夜三四青年開來卡車裝磚上車。李玉亭聽到動靜,并不聲張,他讓小伙子們把磚卸下,小年輕哪聽這小老頭的,三人跳上車,準備開溜,一人走上前出手就打。李玉亭只是用手稍一招架,小伙子便感到此人功夫不凡,跑恐怕是跑不掉了,于是乖乖卸車??蠢钣裢ぴ谘菥毴g過程中,一通地剪,仆地、翻騰,左腳勾腿,右腳猛踹陪練膝關節,對手沒有較深武功,其腿必殘。德為先實在是習武之人的美好品德,李玉亭做到了,一生從未傷人。他說,要把四通捶拳發揚光大,讓更多的濰坊人了解熱愛四通捶拳,使之傳承下去,就心滿意足了。這不,李玉亭身邊早已是眾徒環繞了,有大中小學生,也有其他行業慕名而來者。
目前,李玉亭只是習武帶徒,從未參加省市的比武活動,他說,為了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四通捶拳,省市體育界舉行比武活動要參加,讓人們親眼目睹此拳真正硬功夫。為讓更多人了解四通捶拳,李玉亭自費錄制光盤,讓愛好者觀摩學習,整套拳術是他親自演練,可為出神入化。他還注冊了四通捶拳網,打開電腦,只要搜索四通捶拳,網頁便會出現,通過網絡,拳術傳向世界各地,影響極其廣泛。
李玉亭熱衷于弘揚民族文化,其晚年生活因此而更加豐富多彩。
濰坊四通捶的前世今生
來源:濰坊新聞網 2010-01-25 10:24:29
1936年秋,四通捶傳人邊毓才(中)同弟子們的合影。
清道光以來,濰縣武術界及武術愛好者中間便流傳著“邊家捶,齊家棍,陳家單刀不用問”的拳諺?!斑吋掖贰本褪菫H縣武壇上特有的拳種“四通捶”,該拳又名“鐵沙臥陡功”,因拳理要求“意與勢通,勢與法通,法與氣通,氣與力通”故名。1984年在蘭州召開的“全國武術發掘大會”上,四通捶被編入《中華武術大典》;1991年在泰安舉行的“全國武術大會”上,四通捶被評為“山東四大名拳”。
濰坊新聞網1月25日訊 四通捶到底是何人所創,創于何年,屬內家外家,何門何派,現無文獻可考;該拳又是何時傳入濰縣?據邊家后人、今年71歲的邊鳳池先生回憶,祖父邊毓才曾告訴過他,四通捶傳邊家是在清嘉慶年間。
邊佑奇遇外鄉人
父子苦練四通捶
清嘉慶年間,邊鳳池的祖上是濰縣西關大戶。邊家務農并經商,開設了鴻聚煙店。掌柜邊佑(1787-1860),字相亭,酷愛武術,閑時便率兒子邊佃魁及侄輩們練拳,當時頗有名聲。關于四通捶的來歷,還有一段傳奇故事。
邊鳳池先生說,有一年春天的一個早晨,邊相亭帶伙計們到田間干活,路遇一人站在路旁,面孔陌生,看穿戴好像外鄉人,也就沒怎么上心。干完活中午回家路過時,邊相亭見那人仍然坐在牌坊旁沒走。午飯后他領伙計們再到田間,見此人仍在原處。邊相亭心生疑惑:他怕不是遇上了什么難事?
邊相亭到田里安排好活計后,便折了回去,走到那人跟前,拱手施禮,問他從哪里來,是不是有煩心事?如果有難事,可以幫助他。那人忙答話,果是外鄉口音。那人告訴邊相亭,他叫馮禮旺,祖籍東邑黃縣,在陜西謀生多年,因年歲漸長想回老家,不想斷了盤纏。邊相亭便說,盤纏好辦,要是你不嫌棄的話,先到我家吃了飯,再送你盤纏回家。
邊相亭領馮禮旺回到家中,叫家人拾掇酒飯招待??紤]馮禮旺一夜沒睡好,又餓了大半天,邊相亭便叫家人給他收拾住處,住了一夜,第二天拿出盤纏送他上了路。
送走馮禮旺,邊相亭沒再將此事掛在心上。大約半個月后,馮禮旺又回來了。邊相亭原以為馮禮旺要回陜西,從此路過,或答謝幫助之恩,或還他盤纏。馮禮旺卻沒提還錢之事,只客氣地說要住幾天,邊相亭熱情相待。
馮禮旺在邊家住下后,每逢邊相亭父子在后院練拳,他就在旁觀看,并不發一言。邊相亭從馮禮旺的步態和架勢,約摸出他身上也帶功夫。一天,兩人閑談,扯到拳腳功夫的話題,馮禮旺對邊相亭說,他們練的功夫,強身健體可以,但不實用。隨后他講,自己有一套名叫“四通捶”的拳法,既能健體養性,又能御敵防身,并演練給邊相亭看。雖年至半百,但一套拳下來,馮禮旺臉不變色,氣不粗喘。至此,邊相亭方知馮禮旺是身懷絕技之人。于是,邊相亭便拜馮禮旺為師,帶著兒子跟馮禮旺習練四通捶。
此后,馮禮旺精心指教,邊氏父子刻苦習練。由于兩人皆有功底,功夫長進很快。平時馮禮旺單住一屋,一天早上,邊家人照例去叫他吃早飯,卻不見了人影,合家遍尋而不見,方知馮禮旺不辭而別,此后再無音訊。
小邊三打段爾卯
邊家捶名聲大振
邊鳳池說,邊相亭為人低調。他帶子習武的初衷是為了強身健體,后來拜師馮禮旺習成四通捶,也從不對外張揚。外人知曉邊相亭父子有身好武藝,便將此拳法叫做“邊家捶”。邊家捶的名聲真正在濰縣傳揚開來,還要從“小邊三打段爾卯”說起。
當時濰縣城有一武術高手,名叫段爾卯。早年他曾在外地鏢局干過“趟子手”,后回濰縣設場授徒。此人武藝雖好,但卻過于驕傲。每逢武術界談起邊家捶如何厲害時,他總是嗤之以鼻,并揚言要與邊家比試比試。也曾有人帶話給邊家,邊相亭總是一笑了之。
一日,邊氏父子路過段的武場,恰巧段爾卯自場內出來。因先前都是認識的,段爾卯便邀請邊氏父子二人進場敘談。談話間,段爾卯又提出比試武藝。邊相亭一再推辭,但經不住段一再要求,便稱自己年紀大了,叫邊佃魁“領教段叔高招”,并囑咐兒子點到為止,切勿失手傷人。
三人及段爾卯的徒弟來到場中,段爾卯與邊佃魁脫去外衫,相互施禮后開始比試。只聽段爾卯一聲大吼,急速搶到邊佃魁左側,弓步右沖拳一招“巨蟒吐芯”,直奔面門打來。
段爾卯這年四十來歲,身材略矮于邊佃魁,但這一拳伴著沖力,說“力有千斤”并不過分。只見邊佃魁身微左轉,右臂內旋,斜刺里探臂將段爾卯來拳架接住。因段拳直來,邊掌斜接,所以邊只用少許力氣便將段的千斤之力化去大半,這就是所謂的“四兩撥千斤”。邊佃魁又一招“剪截捶”,整個招式可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這時段爾卯哪里還能撤得動,若非邊佃魁手下留情,他早已血流滿面,非傷即殘了。
段爾卯見只一招便被制住,不由又驚又怒,面露忿色。邊佃魁忙將段放開,抱拳施禮,連說段叔承讓了。邊相亭訓斥了兒子幾句,并向段爾卯道歉。段爾卯一言不發,臉上怒氣仍然未消。話不投機,邊相亭便與段爾卯告辭。
就在邊佃魁伸手去拿掛在小樹枝上的褂子時,段爾卯猛地撲來,欲將邊佃魁扳倒。邊佃魁畢竟年輕反應快,見段爾卯偷襲,早忘了父親“不能傷人”的囑咐。他順手將褂子一扔,借勢回身,一個“雙撞捶”當胸過去,將段爾卯撞了個仰面朝天。
邊相亭見狀一面呵斥兒子快住手,一面不冷不熱地對段爾卯說,武人比試,勝負常事,不知段師傅從哪里學來的打偷捶。段爾卯在徒弟們面前大失顏面,羞愧難當。此后,段爾卯的武場散了,人也不知去向。
雖然這次不期而遇的比武給邊家捶正了名,但段爾卯輸得最后武場也散了,邊相亭心里很是懊悔。這段遭遇戰,邊相亭一再囑咐家人不要再提起,自己對外更是不出手。
邊相亭排行第三,邊佃魁也是老三,當時人稱邊相亭“大邊三”,稱邊佃魁“小邊三”。直到民國年間,“小邊三打段爾卯”的故事還在濰縣武術愛好者之間流傳。后邊佃魁不幸早逝,邊相亭遂將己之所學傾囊相授于繼子邊淮。
三代傳人破規矩
武藝傳授外姓人
邊淮(1829-1906)原是邊相亭的堂侄,他身高力大,膽識過人,時人稱其為“三大”:身大、力大、膽大。邊淮不但武功高強,且見義勇為,武德高尚。邊鳳池先生講述了當時流傳坊間的一段故事。
一天中午,邊淮走到西門里,猛聽身后有人高喊牲口驚了,回頭一看,只見一駕馬車自北門里大街沖出,駕轅的是一匹高頭大馬。時值正月,又是午間,街上行人不少,眼見大禍將至,邊淮快步沖到馬前,一個虎跳,搶到驚馬的側旁,雙臂緊緊摟住驚馬的脖頸,生生地將馬扳倒,路人對邊淮的義舉嘖嘖稱贊。
邊淮是邊家第二代傳人,也是四通捶第三代傳人。后來邊淮傳邊毓才等,邊毓才傳邊榮等,邊榮傳邊鳳池等,邊鳳池傳邊強國等。
邊相亭的侄孫邊毓才(1871-1950)武藝高超,民國年間曾受聘于軍閥韓復榘的駐濰部隊,任臨時武術教習,后欲為之轉正,邊毓才未受而罷。邊鳳池先生至今珍藏著祖父邊毓才1936年秋同弟子們的合影。
邊相亭的繼子、高徒邊淮打破了祖上不傳外人的保守思想,在傳授本家子弟的同時,又傳外姓數人,武璽爵是其中最有成就者。
邊淮于光緒十七年教授武璽爵,武璽爵從師八年,勤學苦練,盡得真傳,成為四通捶一代宗師,是近代濰坊武術界頗具影響力的人物。武璽爵的傳人有三子武華喜及杜瑞林、陳錫俸、李欽曾等。
先說杜瑞林。杜瑞林是武璽爵高徒,功夫極深。當年在濰縣沙灘賣“大力丸”的一代武師佟順祿,對他也甘拜下風??谷諔馉幥?,杜瑞林曾受聘去青島第十八武術習練所,任武術教習。
再說陳錫俸。陳錫俸字晉卿,能武擅書。1932年,民國濰縣縣政府組織重修濰縣志稿時,陳錫俸應社會名流杜佐晨之約,將四通捶中“撕打”一招總結整理成文,但之后此稿下落不明,未能入編。
武璽爵另一位高徒李欽曾,除熟習四通捶外,尚擅太極、形意等拳,并為一代名醫,曾在東關南下河開設診所。1953年,濰坊市成立體育研究會,李欽曾任副主任。
此外,武璽爵的三子武華喜,經其父精心傳授及自己的勤學苦練,武功出眾。
可以說,四通捶得以在濰坊廣大武術愛好者間廣為流傳,邊淮與武璽爵兩人功不可沒。
二百載綿延不絕
四通捶后繼有人
邊淮與武璽爵教出了一批高徒,這些高徒又精心授藝,帶出更多新人。破除保守陋規,同姓異姓代代相傳,使得四通捶拳法綿延近二百載,人才輩出,后繼者不斷。這里僅舉其代表人物中的幾例。
王明春,生于1919年,武華喜的高徒,盡得其師真傳。經數十年的實踐、揣摩,王明春對四通捶中的諸多內容進行了改進及重新組合、編排,使之更加科學化而便于演練。新中國成立后,王明春培養了王世忠、李乃珩、王勇、王世杰、宋家娟、于效航、武法義、武法育、武法興、馬田芝等一批優秀學員。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后,四通捶作為地方拳種開始走出濰坊而聞名于全國。其中,王明春的高足于效航立下汗馬功勞。于效航生于1939年,自幼尚武,后遇到恩師王明春,開始練習四通捶。1984年5月,他在全省武術挖整大會上表演的“四通捶拳”被評為優秀拳種;1984年赴蘭州參加全國武術發掘大會,1991年赴泰安參加全國武術大會。此后四通捶被評為“山東四大名拳”,并編入《中華武術大典》。
王明春的另一個弟子馬田芝,學練刻苦認真,于2006年成立了“四通捶”武館,2009年他率領弟子參加“第七屆香港國際武術節”,獲得了銀獎和銅獎。
王明春之子王世忠,1940年生,其自幼練拳,悉得其父真傳。王明春教子有方,不僅傳授功靠,套路等,還全部拆解,注重實用散手的訓練,只“撥打捶”散練一項,父子二人就對拆數年。開始時,王世忠常被打得鼻青臉腫,直到能相互匹敵,此一項才告一段落。如此嚴格的訓練,才使得王世忠“體”、“用”兼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濰坊興起“武術熱”,一時“王傳四通捶”名聲鵲起。當時投師學藝者自不必說,“切磋”、“較技”者也常有往來。凡有來王門“切磋”者,皆由王世忠接待,“切磋”過程中,王世忠總是“只化不打”,結果皆以“平手”握手言和。浸淫武術界幾十年來,王世忠從未失手傷人,可謂藝高德馨。當時濰坊武壇名流,諸如陳銘章、楊慶怡、朱寶林、王鳳鶴等皆是王家座上常賓。王世忠沖破了前人的保守思想,公開了四通捶中輕易不外傳的諸多內容,并將四通捶整理成譜,使其更具規范、體系化,為之后的教學、演練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
四通捶第八代傳人李玉亭,1950年生,濰城北三里村人。15歲投師王世忠,專攻四通捶。四通捶的精華套路“八步捶群仗勢”及實用散手、“64勢貼身靠”、“20個基本打法”等悉數掌握。在2009年的“第七屆香港國際武術節”上,李玉亭表演的“鐵牛耕地”套路,被評為“優秀傳統套路”,并位列所在成年組的“三甲”。他積極奔走,各方聯絡,成立了“四通捶”培訓中心。他的弟子有李建軍、邊有森、丁建萍等數十人。其中邊有森在“第七屆香港國際武術節”上獲少年組第二名,丁建萍在“煙臺國際武術節”上獲女子少年組第一名。 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