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女
年齡:52 歲
技術職稱:工藝美術師
榮譽職稱: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 省級傳承人
從藝品類:高密撲灰年畫
從藝年限:35年
單位及職務:山東省高密市姜莊鎮孫家長村
所屬地區:高密市
師承:祖父:王錫山
徒弟:
瀏覽次數:10521
王樹花,女,1970年生于山東高密姜莊鎮孫家長村,系高密撲灰年畫第八代傳承人。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和名人、省市兩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市級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濰坊民間藝術大師、山東省民間手工藝制作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委員會會員、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高密市政協常委。
王樹花出生于撲灰年畫世家,自幼喜愛撲灰年畫。在爺爺王錫山的熏陶和教育下,掌握了傳統的工藝制作過程和技藝,并不斷改編創作、創新,作品日臻成熟?,F執著的在撲灰年畫藝術道路上不斷探索,多次到一些民間藝術之鄉觀摩學習。開始專畫傳統的題材和畫種,后來隨著社會的需求,在傳統題材和畫種的基礎上大膽借鑒了天津楊柳青年畫、濰縣年畫的一些優秀題材以及全國其它各地的一些好的民間繪畫作品題材,用高密撲灰年畫的技法和藝術形式把它們表現出來,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創作出了大量的優秀作品,大大豐富了高密撲灰年畫的種類。30多年來,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形成了自己揮灑豪放、稚拙粗獷、古樸典雅的獨特藝術風格。除了受文人畫及廟宇壁畫的影響外,與她獨特的制作工藝有直接關系。她注重按照民俗和用途來設計作品的內容,在顏色上似乎對紫情有獨鐘,容易加重畫面的暗度,給人一種雍容沉穩的感覺和文質彬彬的氣質。在建黨83周年、高密撤縣設市10周年之際,在高密文化館舉辦了個人畫展;2007年5月在青島海爾集團成功舉辦了個人畫展;同年11月又在云南昆明福寶首屆中國鄉村文化藝術節現場表演;現在家中已辦成永久性個人畫展。
在內容的選擇上,也有獨到之處。例如,在中老年人的房間里,內容大都是福壽有余,孝道為先。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畫師王樹花便為中老年人房間的正面墻壁上,設計了一種表現福壽有余的年畫。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二十四孝圖”、“王祥臥冰”等;而在姑娘的房中準備得有意思,類似“呂布戲貂嬋”、“繡鞋記”是絕對禁止進入閨房的。所有這些都需要學徒的認真去了解,因為“真正的藝術在任何時候都滿足了一種深層的心理需要”。
在顏色的選擇上,也有她自己的個性。似乎對紫情有獨鐘,因為紫色色調較重,容易加重畫面的暗度,給人一種雍容沉穩的感覺,以表現其文質彬彬的形象和氣質。至于哪幾種顏色相互搭配,不能光憑直覺,要看畫面的最后效果,即“看似卻不是,紙上來顯示”。
代表作有《關公像》、《財神》、《麒麟送子》、《踢毽子》等。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大展并獲獎,1989年作品《踢健子》入選全國首屆工藝美術佳品及名藝人作品展,1990年《踢健子》、《關公像》入選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展覽,1999年九億農民慶國慶書畫大賽獲優秀獎,2001年建黨80周年全省農民書畫展《武財神》、《漁翁得利》分獲二、三等獎,2002年撲灰年畫作品獲全國第十二屆群星獎優秀獎,2003年獲中國首屆文物仿制品暨民間工藝品展銀獎,2007年山東省民間書畫工藝美術作品大展獲銅獎。
1989年12月,作品《踢毽子》入選全國首屆工藝美術佳品及名藝人作品展。1994年8月,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吸收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1994年10月,作品《財神》被文化部評為“民間藝術一絕”。1999年11月,撲灰年畫作品在文化部社圖司、農業部辦公廳、中國農民書畫研究部、中國貧困地區文化促進會“九億農民慶國慶書畫大賽”和《中國農民迎回歸書畫展》中獲優秀獎。2001年6月,《武財神》在紀念建黨80周年全省農民書畫展中獲二等獎,《漁翁得利》獲三等獎。2002年,撲灰年畫作品獲全國第十二屆群星獎優秀獎;2003年9月,《撲灰年畫》榮獲2003中國首屆文物仿制品暨民間工藝品展銀獎。2005年8月,其藝術簡介與作品被收入《中國民間藝術?民間藝術家卷》。2007年3月,在首屆山東省農村文化藝術節山東省民間書畫工藝美術作品大展獲銅獎。
2007年5月,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吸收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2007年6月,被山東省文化廳授予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高密撲灰年畫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2月,被邀請參加由文化部舉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系列活動。2009年5月,作品《放風箏》首屆中國北方旅游商品創新設計大賽中獲銀獎。2009年11月,被山東省旅游局授予“山東省民間手工藝制作大師”。2010年7月,被邀請參加2010年上海世博會“山東活動周”文化演藝活動,并現場制作表演。2011年1月,被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授予“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員”。2011年4月,作品《家堂》獲濰坊第四屆文化藝術展示交易會民間藝術展金獎。2012年6月,作品《二十四孝》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70周年山東省農民書畫美術精品展中榮獲金獎。2012年12月,被濰坊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濰坊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濰坊市輕工行業辦公室、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聯合授予“濰坊市工藝美術名人”。2013年,其藝術簡介與作品分別入編《中國民間文藝家大辭典》和《中國當代民間工藝名家名作選粹》。2013年3月,被高密市宣傳部、高密市婦聯聯合授予個“巾幗十佳民間文化(活動)帶頭人。2013年4月,作品《三星送?!窐s獲2013年山東省民俗文化博覽會金獎。2013年8月,被濰坊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濰坊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濰坊市輕工行業辦公室、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聯合授予“濰坊市工藝美......(來自于山東省輕工集體聯社省大師風采2019.8)
2007年6月濰坊市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
2007年6月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高密撲灰年畫代表性傳承人。
2008年6月濰坊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高密撲灰年畫代表性傳承人。
2011年3月榮獲山東省農村優秀文化人才。
2012年山東省民間手工藝制作大師。
2012年12月授予濰坊市工藝美術名人。
2013年3月被高密市宣傳部、市婦聯授予“巾幗十佳民間文化(活動)帶頭人”。
2013年8月被授予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
2016年2月晉升為“工藝美術師”專業技術職稱。
2018年12月被評為第五屆“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2019年9月被中共濰市委宣傳部授予第三批“濰坊民間藝術大師”。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委員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高密市政協常委。
1989年12月《踢毽子》入選全國首屆工藝美術佳品及名藝人。
1990年2月作品《踢健子》、《關公像》入選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展覽。
1994年10月《財神》被文化部評為“民間藝術一絕”。
1999年11月撲灰年畫作品在“九億農民慶國慶書畫大賽”和《中國農民迎回歸書畫展》獲優秀獎。
2001年6月《武財神》在紀念建黨80周年全省農民書畫展中獲二等獎,《漁翁得利》獲三等獎。
2002年,撲灰年畫作品獲全國第十二屆群星獎優秀獎。
2003年9月《撲灰年畫》榮獲2003中國首屆文物仿制品暨民間工藝品展銀獎。
2005年8月藝術簡介與作品被收入《中國民間藝術.民間藝術家卷》。
2007年3月在首屆山東省農村文化藝術節山東省民間書畫工藝美術作品大展獲銅獎。
2009年2月被邀請參加由文化部舉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系列活動。
2010年7月被邀請參加2010年上海世博會“山東活動周文化演藝活動”。
2012年6月《二十四孝》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70周年山東省農民書畫美術精品展中榮獲金獎。
2013年4月《三星送?!窐s獲2013年山東省民俗文化博覽會金獎。
2013年9月被邀請參加由中國國家旅游局舉辦的2013年韓國釜山國際觀光展。
2013年12月年畫在“第二屆中國春節旅游產品博覽會”榮獲金獎。
首屆濰坊工藝美術節2013.4.24
圖片中題詞: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委員會秘書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連海。
王樹花家
《孟子教子》520*1080 《母子圖》520*1080
《母子奪魁》520*1080 《蓮年長壽童子》520*1080
《松鶴長壽圖》620*1200 《武財神》800*1360
《文財神》630*1200 《和合二仙》520*1080
《大魚得寶》620*1180 《榮華富貴》620*1180
《龍鯨獻瑞》602*1180 《觀音菩薩》560*1280
《松竹梅蘭》310*1160
《鯉魚跳龍門》300*1080
《家堂》1200*1800
《四季平安》310*1100
高密撲灰年畫《金猴獻瑞》破“石”而出喜迎新年
2016年01月28日 15:54
高密撲灰年畫《金猴獻瑞》
高密市省級撲灰年畫傳承人王樹花精心創作
齊魯網1月28日訊(高密臺 周立新)為迎接猴年的到來,高密市省級撲灰年畫傳承人王樹花,經過三個多月的反復精心構思設計,于近日創作完成了三幅《金猴獻瑞》真可謂破“石”而出。
據山東人民廣播電臺《直播山東》報道,在高密市姜莊鎮孫家長村省級撲灰年畫傳承人王樹花家,她向記者邊介紹邊演示撲灰年畫《金猴獻瑞》的制作過程。只見王樹花用一段柳枝炭條,略加思考便在宣紙上勾出了一幅金猴的輪廓,然后拿到另一張宣紙上撲抹,撲灰起稿后,王樹花開始手繪,她簡略演示了“黑筆勾邊”、“平面涂色”、“賦彩”等過程。
高密撲灰年畫創作題材廣泛,有民間故事、戲曲人物、仕女娃娃等,可是,歷史上唯獨缺少生肖題材的撲灰年畫,沒有圖像可以參考借鑒,這像一塊大石頭擋在了王樹花創作的道路上。
王樹花告訴記者,咱們這里很難看到猴子,只能想象著畫,雖然寫意畫比較夸張,但是為了畫的神似,她就去看《動物世界》,仔細揣摩猴子動態,然后再去創作這個作品。經過多次征求民間老藝人的建議,反復修改,不斷調整完善,王樹花的三幅《金猴獻瑞》終于破“石”而出。
靈感來自冥思苦想和勤學苦練,王樹花在完成了《金猴獻瑞》創作后,又突發奇想,她把十二生肖組合成了一幅《生肖納?!奉H為巧妙奇特。王樹花說,人這一生中都要從這十二屬中過,《生肖納?!肥且粋€福字帶著十二生肖,是非常吉祥的一幅作品。
建立中國民藝國際視頻網站,中美三校合作開展田野調研之一
作者:中國民藝研究所 日期:2008年4月21日
3月7日,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中國民藝研究所與美國中佛羅里達大學數字與影視制作專業師生共同組成的課題組一行九人對山東民間傳統手工藝資源開展田野調研。此次調研是繼去年5月由中美三?!綎|工藝美術學院與美國中佛羅里達大學、俄勒岡大學合作開展田野調研以來,美國中佛羅里達大學第二次派遣該校課題組成員與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中國民藝研究所合作開展田野調……
3月7晶,課題組來到山東高密姜莊鎮,對高密撲灰年畫進行全面考察,重點走訪民間藝人。在撲灰年畫藝人呂蓁立家中,就撲灰年畫的歷史淵源、制作工藝、使用習俗、傳承方式與銷售等問題進行詳細采訪和記錄,對撲灰年畫的使用習俗、制作工藝、傳統村落布局及生存現狀等進行大量影像拍攝。
3月8日上午,課題組來到姜莊鎮孫家長村,重點走訪了撲灰年畫藝人王樹花。王樹花向我們展示了高密撲灰年畫制作的整個工藝流程,介紹了撲灰年畫的題材與分類、使用習俗、藝術特征以及個人從藝經歷等……
齊秀花王樹花張秀芳:民間藝術作品全省有名
2009年12月22日
人民網濰坊12月22日電 據濰坊新聞網報道 記者從市旅游局了解到,2009“好客山東”游客最喜愛的山東省標志性旅游商品評選系列活動結果日前揭曉,我市3位民間藝人獲得“山東省民間手工藝制作大師”稱號、12家旅游購物企業入選“旅游休閑購物十佳品牌”。
本次評選活動是對我省旅游商品的第一次大盤點,參選對象為目前我省所有旅游商品。我市來自高密的齊秀花(剪紙)、王樹花(撲灰年畫)、張秀芳(撲灰年畫)3位民間藝人獲得“山東省民間手工藝制作大師”稱號,濰城萬華緣風箏藝術發展中心、山東華藝雕塑藝術有限公司等入選“旅游休閑購物十佳品牌”。另外,楊乃東的木版年畫大全集等3件作品、君德的牽引風箏仙鶴童子等6件作品、王建學的骨雕龍頭蜈蚣風箏等9件作品分別獲得山東省標志性旅游商品金獎、銀獎和銅獎。
王樹花:望子女傳承撲灰年畫
來源:山東商報 2010-07-10
柳條打草稿毛筆勾輪廓 王樹花:望子女 傳承撲灰年畫(2010.7)
商報上海消息“現在越來越少像我這樣純手工畫了,費時費力,一兩天也完不成一件,很多是用機器畫出網線的?!弊蛱煸谑啦┥綎|活動周非遺項目展示現場,撲灰年畫傳人王樹花說。
昨天,王樹花的展臺前人并不算太多,因為這些畫看起來平淡無奇。王樹花還是安靜地畫著她的畫,這是一幅《母子奪魁》,母親懷中抱著個嬰孩,嬰孩手中舉著一頂官帽,寓意是希望孩子將來能做個大官,畫面艷麗,人物豐滿,從頭到尾純手工。
王樹花是高密市姜莊鎮的農民,她正創作的是高密撲灰年畫,屬于我國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她是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這門藝術起源于明朝初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王樹花說,作畫時,先用燒的炭化的柳條打好草稿,然后用毛筆勾描,再用白紙拓印,一稿可拓撲三四張,“撲灰”由此得名?!拔遗畠?5歲了,現在跟著描描畫畫。兒子9歲,不知道以后還喜不喜歡畫年畫?!蓖鯓浠ㄕf。
王樹花手筆作品《姑嫂閑話》
上傳日期:2008.3.20 作品形式:條幅(已裝裱帶包裝盒) 尺寸:180*58 質地:絹紙 標價¥360
高密撲灰年畫是世界上獨特的畫種,被譽為“中國一絕”,不僅僅是全國獨此一家,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自己獨特的工藝制作過程和藝術特點。它以柳枝燒炭畫粉稿,然后在正灰稿上勾勒、敷彩、涮花、描金、涂油而成,是我國民間年畫由手繪向印刷轉變的重要標志。其造型拙樸簡煉,用筆瀟灑自如,很有寫意國畫的筆墨情趣。觀其畫風,細膩處絲絲誘人,狂發時涂色如潑。作品色彩艷麗,對比強烈,深受人們的喜愛。撲灰年畫,以揮灑豪放、稚拙粗獷、古樸典雅的獨有特色自立于中國民間年書之林。中央電視臺《中國一絕》攝制組曾拍攝專題系列片,向海內外播放?!吨袊佬g大全》選用了多幅撲灰年畫的代表作品,中國美術館、民間美術博物館均有收藏。
來源:山東藝術館 2011年8月11日
高密撲灰年畫——王樹花(摘自——濰坊民間藝術)高密風情
2013年2月10日 作者:李安德 來源:濰坊文化藝術網
撲灰年畫是我國民間年畫中的一個古老畫種,始見于明代成化年間(1465-1487年),盛行于清代。從現有的資料看,全國只有高密一地存在這種年畫,主要產地在高密北鄉姜莊、夏莊一帶30多個村莊。撲灰年畫是在寫意國畫的基礎上成長起來,后來經高密北鄉公婆廟村王姓人家發展創新,在文人畫和廟宇壁畫的基礎上形成一種撲灰起稿,繼以手繪,半印半畫的年畫。
撲灰年畫是在寫意國畫的基礎上成長起來,后來經高密北鄉公婆廟村王姓人家發展創新,在文人畫和廟宇壁畫的基礎上形成一種撲灰起稿,繼以手繪,半印半畫的年畫。撲灰年畫技法獨特,以色代墨,線條豪放流暢,寫意味濃,格調明快。撲灰年畫多以仕女、胖娃、戲曲人物、神話故事、山水花卉為題材,深受民眾喜愛。
山東濰坊高密撲灰年畫是世界上獨特的畫種,是高密三絕之一,被譽為“中國一絕”。
藝術特點
撲灰年畫就其內容:豐富多彩,構思奇巧,制作精細,風格古雅。
其造型拙撲簡練,用筆瀟灑自如。其畫風典雅、淡寫飄逸、濃筆浮沉。其畫法以色代墨、艷彩濃色、細膩處絲絲誘人、狂發時涂色如潑。色彩艷麗,對比強烈,深受人們喜愛。
撲灰年畫藝術風格獨樹一幟,以色代墨,著色濃重,色彩艷麗,形象追求動感,結條豪放流暢,人物面部造型多胖耳大腮,但在豐滿圓潤中不失雋秀感。撲灰年畫揮豪放、推拙粗獷、古樸 、典雅,兼工重寫是它的精髓。題材有民間傳說、歷史故事、戲曲人物、仕女娃娃等,把年畫與年 俗活動緊密結合,深受民間歡迎。
歷史溯源
撲灰年畫起源于明代成化年間,是一種撲灰起稿手繪年畫,產地主要分布在高密北鄉姜莊夏莊一帶30多個村莊。創始人是北鄉公婆廟村一個姓王的民間藝人,最初的作品大多是神像和墨屏花卉。到乾隆末年地方上作撲灰年畫的人漸多,在李家莊、趙家圈、杜家官莊開辦作坊成立畫店。
適應民間春節請“財神”、供“灶王”習俗的需求,撲灰年畫初期的作品以灶王、財神等神像和墨屏花卉為主。到了明代中葉,墨屏花卉已作為定型作品暢銷于市。清乾隆年間,公婆廟村王氏開始收徒授藝。本村張氏四兄弟師從王氏學成后也開作坊作畫出售,題材有所創新,擴大了撲灰年畫的影響。乾隆末年,高密李家莊、趙家圈、杜家官莊的一些人先后來到公婆廟村拜張氏兄弟為師學藝,他們藝滿歸里,也開辦作坊成立畫店。撲灰年畫逐漸發展起來。
到清末鼎盛時期,作畫能手蜂起,發展成兩個主要的流派:“老抹畫”和“紅貨”。
新中國成立后,撲灰年畫和半印半畫作坊在高密北鄉姜莊夏莊一帶30多個村子里傳承下來。后來,生產大隊曾經組織作坊進行集體生產。60年代,棉花屯二隊30來戶人家一年能掙到3000元錢,撲灰年畫手藝讓村民安然度過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村里沒餓死人。1978年當地文化部門重新整理年畫業,著名老藝人沙嶺子村79歲的王云龍和棉花屯82歲的石敬文又帶領子孫重操舊業,使這項古老的民間藝術得以繼續傳承。
改革開放以來,撲灰年畫因其獨特的技法、粗獷的風格,引起專家學者的高度重視,成了研究和收藏的珍品。然而,由于撲灰年畫主要流傳于民間,很少有人注意保存,因此,明清時期的作品鮮有保存至今。個別保存下來的年畫則成了收藏家眼中的上品。而今,活躍在高密的藝人純手工畫售價也在千元左右。
2006年,高密撲灰年畫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古老的民間藝術又獲得了新生。呂蓁立、呂紅霞、王俊波、石建庭、王樹花等等一批撲灰年畫世家的傳人在繼承中創新,使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再次發出燦爛的光輝。
制作工藝
撲灰年畫的制作工藝相當復雜。藝人打好腹稿以后,用柳木炭條起線稿,再用畫紙在線稿上撲抹“復印”。這樣,一張畫稿可以撲成數張?!皳浠摇敝阌纱硕鴣?。起稿、撲灰后,再加手繪,經落墨(勾線)、粉臉(粉手)、開臉(圈臉)、熏臉、涮臉手、烏眼(點睛)、開眉眼、立眼(粉眼)、點嘴、絲發(耙頭發)、上色、涮道(染道)、涮花、磕花、描粉畫金、耙胡子(摟胡子)、罩明油、刷邊裁邊等一整套20多道工序,才能畫出一張漂亮的畫來。
“老抹畫”繼承傳統畫法,仍以畫墨屏為主,畫風典雅,雖受新畫派沖擊,決心不改初衷,自編歌謠表態明志:“墨屏墨屏,案頭清供。婆娘不喜,老頭奉承。貨賣識主,各有前程?!睋浠摇凹t貨”,大膽借鑒天津楊柳青年畫和濰縣年畫對色彩的運用,向大紅大綠靠攏,使作品顯出艷麗紅火,對比強烈的特色,一時為多數人所喜愛,藝人也自編歌謠,宣揚成績:“紅綠大筆抹,市上好銷貨,莊戶墻上掛,吉祥又紅火?!?/p>
“紅貨”派,則大膽借鑒楊柳青年畫和濰縣年畫對色彩的運用,向大紅大綠靠攏,使作品顯得艷麗紅火、對比強烈,一時為多數人所喜愛,藝人也自編歌謠,宣揚成績:“紅綠大筆抹,市上好銷貨,莊戶墻上掛,吉祥又紅火?!?/p>
創作題材
撲灰年畫題材非常廣泛,從山川流水、魚鳥花卉到神話故事、戲曲人物,從帝王將相到才子佳人等皆可入畫,只要是滿足人們追求吉祥喜慶、和睦幸福、富貴發達心理的畫都能暢銷?!肮蒙╅e話”、“踢毽子”、“萬事如意”、“富貴平安”、“八仙慶壽”、“牛郎織女”、“福壽雙全”、“雙童獻壽”、“家堂”等都是撲灰年畫的代表作品。清代中期,撲灰年畫作品就不僅暢銷本地而且銷往煙臺、臨沂、徐州、內蒙古、東北等地。
到了清末民初,隨著石印畫的崛起,撲灰年畫的生意逐步衰弱下來。
早期的撲灰年畫以水墨為主,從清代道光年間逐步發展為以色代墨,并趨向艷麗。由于大筆縱橫,自由揮灑,有抹的味道,藝人們稱其為“抹畫子”。內容大都表現喜慶,很適于民戶節日張貼?!肮蒙╅e話”、“踢毽子”、“萬事如意”“富貴平安”、“八仙慶壽”、“牛朗織女”、“福壽雙全”、“雙童獻壽”、“家堂”等都是撲灰年 畫的代表作品。清代中期,作品就銷往煙臺、臨沂、徐州、內蒙古、東北等地?,F在因其有獨特的技法,粗獷的風格,已引起了專家學者的高重視,成了研究收藏的珍品。中國美術館、首都博物館、中國民間美術博物館、山東省博物館均有收藏?!吨袊佬g大全》中介紹了十多幅代表作品,中央美術學院、天津藝術學院等院校的師生作為臨摹教材。1998年國家外事局、西安電影制廠選取高中主灰年畫等五種畫種制做的《中國年畫》紀錄影片,在世界100多個國家大使館展播。
山東省高密市姜莊鎮投6000萬建民間藝術街
2013-01-25 15:33:29 來源: 半島都市報
目前,撲灰年畫的制作已朝著規?;?、產業化方向發展。
為保護挖掘民間藝術,弘揚民族文化,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山東高密市姜莊鎮提出了建設“文化名鎮”的目標,擬投資6000萬元,在鎮區配套開發建設占地500畝、建筑面積 16.5萬平方米的“民間藝術一條街”。同時,在鎮駐地中心地帶,打造占地150畝的“姜莊中央商貿文化綜合體”項目,將“中國民間藝術一條街”和“中華名吃一條街”建成半島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城郊型中央商貿文化中心”。
打造民間藝術一條街
近日,記者從高密市姜莊鎮了解到,為保護和挖掘民間藝術,不斷深挖“高密民間藝術四寶”的藝術魅力和文化潛力,實現文化與經濟的雙贏,由同濟大學專家規劃設計,配套開發建設占地500畝、建筑面積16.5萬平方米,總投資額達6000萬元的“民間藝術一條街”正在加緊建設。建成后,它將成為高密市民間藝術加工和生產的集散地,極大地促進民間文化產業的集約發展。同時,為實現有序、時效的管理,還將會設立相應的民間藝術管理辦公室,負責信息推介、產品研發 、宣傳、舉辦民間藝術交流演示會等工作,并以此為基礎,配套完善餐飲、購物、休閑娛樂等設施,吸引鎮外民間藝人前來投資經營,使其成為高密市發展文化產業的一個重要載體。
據了解,為突出文化特色,發展旅游文化產業,在姜莊鎮中心地帶還將進一步打造占地150畝的“姜莊中央商貿文化綜合體”項目,通過“中國民間藝術一條街”和“中華名吃一條街”,將其塑造為半島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城郊型中央商貿文化中心”,著力打造“禮拜天經濟”,努力實現文化產業繁榮鎮域經濟發展,鎮域經濟發展推動文化事業進步的雙贏局面。
大力扶持民間藝人
為了給傳統民間藝術不斷注入創新元素,繼承和發揚傳統技藝,姜莊鎮還積極鼓勵扶持民間藝人主動走出家門,開闊眼界,大膽創新,涌現出了像聶希蔚、聶臣希、呂臻立、石建廷、王樹花等一大批聞名國內外的民間藝術大師。目前,撲灰年畫的民間藝人隊伍日益壯大,藝術水平不斷提高。據不完全統計,現在的撲灰年畫品種已多達150多種,其制作已朝著規?;?、產業化方向發展。而泥塑方面,泥塑的種類也不斷推陳出新,從最初單一的叫虎發展到對獅、叫雞、十八羅漢、金龍、麒麟等上百個品種,其制作技藝也更加精湛,讓傳統的聶家莊泥塑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在傳統民間藝術不斷散發生機與活力的同時,為進一步繁榮發展農村社會文化事業和產業,不斷提高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文明素質,姜莊鎮還廣泛組織開展了和諧村莊、和諧企業、和諧單位 、和諧家庭等一系列創評活動,為提高群眾文化素質,夯實農村社會文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姜莊鎮新建農村文化大院有20處,舉辦文藝演出達24場,不僅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也通過廣泛開展和諧創建活動,進一步提高了群眾的文化素質,奠定了農村社會文化的根基。
文化與經濟重鎮齊飛
據悉,為促進民間藝術的有序發展,姜莊鎮還先后投入200多萬元用于傳統民間藝術的傳承與保護工作,先后成立了撲灰年畫協會、民間工藝品開發公司、民間藝術研究中心等專門機構,為民間工藝品生產在信息、原材料、產品銷售、技術革新等環節提供服務。據了解,目前,姜莊鎮共有民藝專業村12個,從事傳統美術和傳統技藝制作的業戶有1300多家,年總產值達到近5000萬元 ,其中,國內銷售4700多萬元 ,出口創匯50多萬元。其中以撲灰年畫、泥塑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發展尤為迅速,2010年6月,姜莊鎮聶東、聶西、東王城子、西王城子4個村均被山東省旅游局授予了“旅游特色村”的稱號,2011年5月份,又被山東省文化廳授予“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示范保護基地”。
目前,姜莊鎮共有續建 、新建項目21個,總投資額達到了56億元 ,全鎮初步形成了紡織、化工、橡膠、機械、五金、商貿物流六大主導產業。并打造了以百脈湖農業生態觀光區、北膠新河苗木花卉觀光盆藝長廊、優質高效農產品基地、優質出口蔬菜基地、現代畜牧養殖基地為主的“一區一廊三基地”,農業農村經濟實現了全面發展。本著“宜居、綠色、人文、和諧 、幸?!钡慕ㄔO目標,姜莊鎮真正實現了文化名鎮與經濟重鎮雙翼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