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男
年齡:82 歲
技術職稱:工藝美術師
榮譽職稱: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 省級傳承人
從藝品類:濰坊紅木嵌銀及木雕
從藝年限:64年
單位及職務:濰坊嵌銀廠(退休)、市盛壯紅木嵌銀廠首席設計師
所屬地區:奎文區
師承:
徒弟:20余名
瀏覽次數:9348
王德培,男,1940年出生于山東濰坊,濰坊紅木嵌銀界泰斗。師從郭蘭村、郭味蕖、于希寧等大師,既擅寫意花鳥,長于古裝人物。作品多次入選省及全國美展,并在《大眾日報》、《山東畫報》等多家刊物上發表,曾獲得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銀杯獎。更重要的手藝是紅木嵌銀,2004年12月退休,為濰坊嵌銀廠總工程師、設計師主任,退休后為濰坊市盛壯紅木嵌銀廠首席設計師、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省市兩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濰坊嵌銀漆器代表性傳承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美協會員。
濰坊嵌銀漆器以名貴紅木、天然漆和金銀絲為主要原料,經精工雕刻,鑲嵌而成。迄今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是世界上獨有的特種工藝品。早在1915年,濰坊嵌銀漆器就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被授予最優獎。1954年,代表中國參加了在羅馬尼亞舉辦的14國展覽,獲得羅馬尼亞民間藝術展覽會紀念章。
王德培自十幾歲開始進入紅木嵌銀行業,到現在已有五十多個春秋。1958年,初到濰坊嵌銀廠(時稱嵌銀合作社)工作的王德培拜濰坊工藝美術大師郭蘭村為師。在師傅的精心培養下,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很快就掌握了濰坊嵌銀漆器獨有的傳統工藝,學會了粗細絲配嵌,金銀絲配嵌,砸尖等嵌法。后經過自己的不斷鉆研,對嵌銀工藝了然于胸的王德培已能根據制作題材的不同,選用不同的嵌法,使作品更加活靈活現,形象逼真。
王德培創造的“新四美圖”掛屏,以我國古代四大美女典故(西施浣紗、昭君出塞、貴妃醉酒、貂蟬拜月)為內容,四大美女秀美清晰的容顏,靈動飄逸的衣裙,在嵌銀工藝的塑造下栩栩如生?!靶滤拿缊D”因而成為近年來紅木嵌銀的代表作。他創作的文房四寶在采用傳統工藝手法的基礎上,結合現代金絲嵌入技術,使產品更加高貴大方,更具收藏價值。幾十年來,精湛技藝為他贏得了不少的榮譽。
王德培從藝幾十年來,培養徒弟20多名,在濰坊嵌銀漆器領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不愧為濰坊紅木嵌銀界泰斗、省市兩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濰坊嵌銀漆器代表性傳承人。
1957年6月濰坊三中初中畢業。
1958年4月--2004年12月濰坊嵌銀廠學徒工、技術員、設計師主任。
2005年3月至今市盛壯紅木嵌銀廠設計師主任、首席設計師。
2007年6月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
2008年6月濰坊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2009年6月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濰坊嵌銀漆器代表性傳承人。
1998年設計創作的松鶴小坐屏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
1991年設計制作的“昭君出塞”和精美雙龍手杖獲北京首屆博覽會金獎。
1992年為中南海、人民大會堂、天安門城樓設制多產品,受到中央領導人高度贊揚。
2006年《四美圖》獲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組織的“中藝杯”金獎。
2006年3月《四美圖》其作品又獲第四屆全國藝術品旅游品、家居飾品博覽會金獎。
2007年獲中國創造民間文化品牌珍貴藝術品獎。
2007年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
2008年獲山東省首屆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二等獎。
2008年6月18日《新四美圖掛屏》獲國家外觀專利。
2010年8月28日《十二生肖福字屏》獲2010神龍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獎銅獎。
2011年10月26日《步步高竹節筆筒》獲國家外觀專利。
2011年10月26日《六棱花瓶》獲國家外觀專利。
2011年10月26日《培雙魚戲珠看盤》獲國家外觀專利。
2011年10月26日《濰坊騰飛看盤》獲國家外觀專利。
2011年10月26日《祥云中國看盤》獲國家外觀專利。
2012年10月6日《紅樓景物圖》獲“宜景宜人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王德培與他的徒弟張國華
老板臺:22000元 老板椅:6000元
文房四寶
新四美圖掛屏
六棱藝術花瓶 筆筒
六扇花鳥折屏
松鶴延年大座屏
紅木嵌銀細雕龍老板臺 老板臺
《8#文房四寶》簡介 415*280*6件
產品由省級工藝美術大師王德培、市級工藝美術大師莊國強、張其珍、魏素明等聯合,按照中國傳統文人使用風格設計,造型優美、雍容華貴、大方。材料選用東南亞產稀有花梨木、純金銀絲和天然大漆為原材料。經過嵌銀、雕刻、大漆等工序,全部采用傳統手工藝手工制作而成,造型優美、做工精細、有靜心、辟邪之功
《萬里長城雕龍大座屏》簡介 490*100*280cm
產品由省級工藝美術大師王德培、市級工藝美術大師莊國強、張其珍、魏素明等聯合,按照中國習俗風格設計,造型優美、雍容華貴、大方。材料選用東南亞產稀有花梨木、純金銀絲和天然大漆為原材料。經過嵌銀、雕刻、大漆等工序,全部采用傳統手工藝手工制作而成,造型優美,做工精細、所鑲嵌雙龍栩栩如生、萬里長城活靈活現,反映出祖國大好河山,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和收藏價值。
《紫檀四折屏》簡介 180*20*460cm*4扇
產品由省級工藝美術大師王德培、市級工藝美術大師莊國強、張其珍、魏素明等聯合,按照中國宮廷風格設計,造型優美、雍容華貴、大方。材料選用東南亞產稀有紫檀木、純金銀絲和天然大漆為原材料。經過嵌銀、雕刻、大漆等工序,全部采用傳統手工藝手工制作而成,造型優美,做工精細、所刻畫人物栩栩如生、動植物活靈活現,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和收藏價值。
社會周刊>>>
他們正在傳承咱濰坊的獨門絕活
2009-7-10
近日,省文化廳公布了我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在127名第二批“非遺”項目傳承人中,我市共有7人入選,他們分別是濰坊嵌銀漆器傳承人68歲的王德培,楊家埠木版年畫傳承人89歲的楊明智、茂腔傳承人50歲的夏美華與81歲的焦桂英等,如今,這些老藝人都還在各自的領域里默默耕耘,為傳承我市的傳統技藝盡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楊紅衛:風箏作坊里的“楊門女將”……
王德培:畢生才思銀絲牽
王德培是原濰坊嵌銀廠總工程師,從事了半個世紀的紅木嵌銀設計工作,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古裝仕女,無論什么題材在他的設計下都變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
情系嵌銀50載
從15歲開始進入紅木嵌銀行業,到現在整整53個年頭,談起紅木嵌銀,68歲的王德培依舊情有獨鐘。
中學畢業后,喜歡畫畫的王德培曾想考美術學院,但因家庭條件不允許,他只能早早地參加了工作。進入濰坊嵌銀廠后,王德培首先接受的是一年半的繪畫訓練:花鳥蟲魚、飛禽走獸、雨雪陰晴、春夏秋冬,勤奮刻苦的王德培一一熟稔于心。
當時濰坊嵌銀廠的產品多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嵌銀題材多為才子佳人、龍鳳呈祥等傳統圖案,王德培在那些年月里默默地磨煉自己的技藝?!拔母铩睍r期所有傳統題材樣稿都被銷毀,只能設計 “大豐收”、“工農兵”之類的題材,王德培依然設計并創作出不少精品。
“文革”結束后,王德培放開手腳設計了一批紅木嵌銀精品圖案,像《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凌波仙子》、《昭君出塞》等,這些作品參加過全國工藝品展覽并獲大獎,還曾到日本等國家參加展覽。如今,已退休多年的王德培被寒亭新豐嵌銀廠聘為設計師,仍然從事嵌銀設計工作?!拔疫@輩子離不開嵌銀設計了,這里傾注了我所有心血啊?!?/span>
創新嵌銀題材
在寒亭區新豐紅木嵌銀廠琳瑯滿目的展廳里,有一種楊家埠木版年畫題材的紅木嵌銀掛屏,這些也是王德培設計的。憨態可掬的胖娃娃、姿態各異的十二生肖,王德培憑著敏銳的思維,把這兩項藝術進行了巧妙的結合,使這兩項藝術得到了極大提升。
談起對紅木嵌銀題材的創新,王德培說,在幾十年的紅木嵌銀設計中,他最滿意的是自己對一些傳統題材進行的創新。
二十年前他曾設計過《四美圖》,這是以我國古代四大美人典故如西施浣紗、昭君出塞等為內容設計的。為了表現美人發髻的生動真實感,王德培苦思冥想,反復試驗,最后發明了密割細痕,密嵌銀線的辦法;為了表現美人裙裾的流動感,王德培把各種型號的粗細絲打亂次序,精妙搭配,達到了國畫中的白描效果。
如今,王德培在《四美圖》的基礎上,又創作了《新四美圖》,該作品不僅在人物身后加上了亭臺樓閣等背景,而且對人物的衣著、動態等細節進行了改進,使人物形態更加生動,服飾衣紋栩栩如生。
無私傳承獨門絕技
“紅木嵌銀在濰坊已有300多年歷史了,現在是它最紅火的時候,但如何將它傳承下去是最讓我擔憂的?!蓖醯屡嗾f,他曾收過一些徒弟,但基本上都沒有堅持下來。
王德培曾有一個來自南方某地的得意弟子,他在南方工廠做過木器雕刻師,愛嵌銀,有基礎。設計、雕刻、嵌絲, 王德培把嵌銀分解成幾個“章節”,在各自的“章節”傾己所思,盡己所學,傳承技藝。但最終,這個徒弟還是沒有堅持下來。
談到傳承難,王德培認為,紅木嵌銀設計是一項很復雜的技藝,它要求設計者能描繪花鳥蟲魚、飛禽走獸、才子佳人等各種圖案,有時一個圖案有上萬根線條,每條線都要一絲不茍,很多年輕人覺得太麻煩,所以堅持不下來。為此,王德培坦言,他想收一個有美術基礎,又能安心學習嵌銀設計的徒弟,把自己的技藝傳承下去?!坝腥四芙舆^這門手藝,我心里就踏實了?!?/span>
楊明智:封刀20年重出“江湖”……
寒亭:木版年畫“聯姻”紅木嵌銀
濰坊新聞網 2008-04-17 08:43:45
濰坊新聞網4月17日訊 楊家埠木版年畫和紅木嵌銀都是濰坊獨有的藝術,可一直以來都是在各自的領域里展示著風采,王德培,這位濰坊紅木嵌銀界泰斗級的人物,憑著敏銳的思維,把這兩項藝術進行了巧妙的結合,使這兩項藝術得到了極大提升。
在王德培所在的寒亭區新豐紅木嵌銀廠琳瑯滿目的展示廳里,楊家埠木版年畫題材的紅木嵌銀掛屏格外引人注目。色彩鮮麗的福娃娃和姿態各異的十二生肖曾經躍然紙上,如今用銀絲表現在紅木上,又是另外一種風采。楊家埠木版年畫因紅木嵌銀提升了檔次,紅木嵌銀有了楊家埠木版年畫的加入,拓寬了藝術題材,兩者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王德培告訴我們,這二者能夠實現交流,首先得益于寒亭區委區政府對文化的執著和包容。叫響楊家埠木版年畫和風箏后,寒亭區委區政府對本土文化的挖掘并未停滯。對于已經成熟的楊家埠木版年畫,他們不斷深入挖掘,強壯這一文化品牌的筋骨。在編纂出版了《中國木版年畫全集―――楊家埠卷》之后,今年4月即將出版發行《中國(濰坊)楊家埠孤本年畫全集》,6月份還將出版《中國孤本年畫》,在此基礎上,民俗文化創意產業園將會使年畫產業運轉效率更高,創造效益更大。
以王德培為首的濰坊紅木嵌銀高手們也正是看中了寒亭這片崇尚文化、經營文化的土壤,主動使紅木嵌銀與楊家埠木版年畫實現了“聯姻”。在生產經營的同時,他們更注重這份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楊家埠木版年畫與紅木嵌銀的對接正在不斷的完善豐富中,他們的新目標也已啟動,那就是占地5000平方米的濰坊紅木產業藝術館。在這里,濰坊200年的紅木嵌銀歷史,自開始至今各個階段工藝流程、大家作品,都將得到展示,形成一處具有獨特文化品牌魅力的紅木嵌銀特色旅游景點。王德培告訴我們,現在寒亭區楊家埠木版年畫和風箏的年銷售收入是4600萬元,紅木嵌銀的年銷售收入是1200萬元,這些藝術形式的相互融合和補充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將會大大超越各自效益的簡單相加,寒亭的文化產業也會在這種融會貫通中不斷強壯起來。 記者孫曉芳
王德培:畢生才思銀線牽
濰坊新聞網 2008-05-09 10:03:47
眼前的四美圖掛屏,以我國古代四大美人典故(西施浣紗、昭君出塞、貴妃醉酒、貂禪拜月)為內容,取材于名貴的酸枝木,秀美清晰的容顏,靈動飄逸的衣裙,在嵌銀工藝的塑造下栩栩如生,四美圖因而成為近年來紅木嵌銀的重要代表作。而其創作者,正是襟懷淡泊,造詣深厚的王德培老先生。
從業50載,依舊情注嵌銀
從15歲開始進入紅木嵌銀行業,到現在整整52個年頭,談起紅木嵌銀,67歲的王德培依舊情有獨鐘。15歲那年,初中畢業的王德培進入濰坊嵌銀廠(時稱嵌銀合作工廠),師從濰坊工藝美術老藝人郭蘭村。
“嵌銀工藝是咱濰坊的獨門絕技,所有的畫面內容、故事情節就靠一根銀線來表現?!彪m然沒有國畫中的顏色變化,但紅木嵌銀的設計卻對繪畫基礎有著嚴格的要求。王德培首先接受的,就是一年半的繪畫訓練:花鳥蟲魚、飛禽走獸、雨雪陰晴,春夏秋冬,勤奮刻苦的王德培一一熟稔于心。
如今,已是中國美協會員、省美協會員的王德培在國畫上有著很深的造詣。
與嵌銀工藝的長相廝守中,有幾年是分離的,那就是文革期間。那幾年,許多工藝美術老藝人被迫離開己之所愛,王德培也“流浪”到其他行業,但內心深處,卻時?;没躲y手藝的超凡入妙,婉轉悠長。文革結束,重回嵌銀廠那天,王德培心花怒放,表現出與他平時沉穩性格極不相稱的興奮和激動。
如今,已經退休的王德培依舊與嵌銀相伴,陶冶洗煉,不輟創作。
詳熟精博,時刻不忘突破
對嵌銀工藝了然于胸的工藝流程,王德培不機械盲從,從每一個工藝流程中的細節中探尋著更多的變化和新意。
天空的云彩如何表現?樹干的疤痕如何演繹?國畫有色彩、有濃淡,嵌銀的一根銀絲,空間在哪里?在王德培的思索中,銀線的粗細和排列的疏密關系成為突破口。在四美圖的基礎上,王德培又創作了新四美圖。為了表現美人發髻的生動真實感,王德培苦思冥想,反復試驗,最后發明了密割細痕,密嵌銀線的辦法;為了表現美人裙裾的流動感,王德培把各種型號的粗細絲打亂次序,精妙搭配,達到了國畫中的白描效果。隨著不斷進步的工藝的需要,原來嵌銀銀絲只有3個型號,現在增加到了8個型號。
獨門絕技,無私傳承發展
“紅木嵌銀不同于其他工藝,它是咱濰坊的獨門絕技,前景廣闊?!弊弑槿珖t木產地,王德培發現,他們只是在雕刻工藝上發展,只有濰坊把嵌銀工藝演化到了紅木上?!凹葘嵱糜謱徝?還能收藏,紅木嵌銀是可以大發展的?!睉阎@樣的理想信心,王德培和他的老伙計們默默承擔著傳承的責任。張濤是王德培傾力傳藝的徒弟。在南方工廠做過木器雕刻師的張濤,愛嵌銀,有基礎,師徒交流,精研細磨,小小的火花便能引發出思維的火焰。設計,雕刻、嵌絲,老藝人們把嵌銀分解成幾個“章節“,在各自的“章節”傾己所思,盡己所學,傳承技藝?!坝兴麄兘舆^這門手藝,我們心里就踏實了?!痹笧H坊嵌銀工藝長青,相信王德培的愿望一定會實現。
日報記者孫曉芳/文王曉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