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男
年齡:45 歲
技術職稱:助理工藝美術師
榮譽職稱:民間傳承人 市級傳承人
從藝品類:楊家埠木版年畫
從藝年限:28年
單位及職務:濰坊恒興義民間藝術品有限公司 總經理
所屬地區:寒亭區
師承:父親:楊成信
徒弟:兒子:楊文興
瀏覽次數:8264
楊海軍,1977年出生,是山東濰坊市楊家埠村年畫老字號“恒興義畫店”的第20代傳人?,F為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濰坊市農村實用人才、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濰坊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寒亭區青年企業家協會會員、濰坊楊家埠年畫院副院長。
他自幼跟隨父親楊成信學習年畫的刻版、印刷和制作技術,16歲就熟練地掌握了年畫刻版、印刷和制作的全套工藝。楊海軍非常注重年畫的創新,針對原來年畫印刷用的油光紙不易攜帶的問題,他將油光紙改為宣紙。隨后他又在內容和表現形式上進行了創新,先后創作了《紅樓夢》、《水滸一百單八將》、《封神演義》等年畫作品,使木版這一古老的民間技藝得到傳承和發展。
2007年當選第三屆濰坊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
2008年6月第一批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2008年10月20日聘為濰坊楊家埠年畫院副院長。
2009年8月山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2010年12月寒亭區青年企業家協會會員。
2011年9月被評為第四批濰坊市農村實用人才。
2012年6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2013年3月寒亭區婦聯巾幗文明。
2016年2月晉升為“助理工藝美術師”專業技術職稱。
2016年4月由濰坊市輕工行業辦公室、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等部門授予“濰坊工藝美術木版年畫界領軍人物”稱號。
2003年12月參加中國民間藝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全國木版年畫中期推進會。
2003年12月13日山東電視臺“中華民俗攝制組”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專訪。
2006年6月參加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并獲現場表演表演獎。
2006年6月參加首屆山東省文博會。
2006年6月著名作家莫言在首屆山東省文博會上參觀完楊海軍的木版年畫后題詞,“藝術精華在民間”。
2007年6月風箏《龍頭蜈蚣》等8件作品入選取“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
2008年4月19日參加中國(濰坊)首屆文化藝術展示交易會。
2008年7月31日-9月20日參加北京2008年奧運會“中國故事”文化展示活動受到文化部和第29屆奧組委的表彰。
2008年10月9-13日參加2008(青島)濰坊周博覽會。
2009年4月參加壽光蔬菜博覽會。
2010年6月18日“一村一品”項目,濰坊恒興義風箏參加了首屆中國農民藝術節,評為優秀項目及優秀作品。
2010年9月楊家埠風箏榮獲首屆黃河三角州高效生態農業投資貿易洽談會金獎。
2011年4月其作品《楊家埠年畫全集》榮獲“中國(濰坊)第四屆文化藝術展示交易會”民間藝術展金獎。
2011年4月濰坊恒興義民間藝術品有限公司榮獲濰坊市“十佳風箏創新企業”稱號。
2013年被國際風箏聯合會認定為“指定專用精品生產企業”確認準許使用國際風箏聯合會標志·吉祥物及唯一專利稱號。
2016年4月《木板年畫流程圖》在第九屆中國(濰坊)風箏產品博覽會暨第四屆濰坊工藝美術節獲金獎。
俄勒岡大學學生與我校師生赴濰坊楊家埠民藝考察 2007-09-10 09:12
我們上午考察的時段,楊海軍先生的父親恰巧正在自家的作坊里印線版,在他的指導幫助下,皮琪?普林提斯(Peggy Prentice)教授和艾德溫?威(Edwin Way)助理饒有興趣地手持鬃刷,親自嘗試了在宣紙上印制墨線稿的過程。最后我們都為他們親自參與制作的木版年畫作品拍手叫好。之后,大家在楊海軍先生的介紹下選購年畫留作紀念。
山東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傳承有人
2011-11-07 16:40:51 來源:新華網山東頻道
11月6日,山東濰坊市寒亭區楊家埠木版年畫藝人楊海軍9歲的兒子楊文興在父親的指導下學習雕刻年畫木版。
今年34歲的楊海軍是山東濰坊市楊家埠村年畫老字號“恒興義畫店”的第20代傳承人。他自幼跟隨父親楊成信學習年畫的刻版、印刷和制作技術,16歲就熟練地掌握了年畫刻版、印刷和制作的全套工藝。楊海軍非常注重年畫的創新,針對原來年畫印刷用的油光紙不易攜帶的問題,他將油光紙改為宣紙。隨后他又在內容和表現形式上進行了創新,先后創作了《紅樓夢》、《水滸一百單八將》、《封神演義》等年畫作品,使木版年畫這一古老的民間技藝得到傳承和發展。
山東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興起于明代,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華社發(張馳 攝)
楊家埠年畫賣得火 刻版后繼乏人且原料短缺
來源:濰坊新聞網 2011-11-07 08:35:48
楊海軍9歲的兒子楊文興正在父親的指導下,學習年畫木版的雕刻。
濰坊新聞網11月7日訊 參觀游覽楊家埠民俗大觀園,出園后買幾本木版年畫冊帶回家送給親朋好友,幾乎是每一個到楊家埠的游客都會做的事。如今的年畫,早已從過年用品變身時尚禮品,隨著游客的增加和網上銷售的興起,年畫的銷售量逐年增加。11月6日,記者來到寒亭楊家埠木版年畫老字號“恒興義畫店”采訪得知,雖然年畫越賣越火,但是因為刻版工作辛苦,收入較低,村里刻版的人越來越少,只剩下二三十個中青年還在堅持刻版。
年畫變成工藝禮品
11月6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楊家埠民俗大觀園附近的老字號“恒興義畫店”。一走進店門口,滿眼都是濰坊特色工藝品。在柜臺的最顯眼位置,擺放著帶有精美包裝盒的楊家埠木版年畫冊。
34歲的店老板楊海軍迎了上來,熱情地給記者介紹起他的年畫冊。楊海軍說,以前年畫就只是過年的時候貼,都是單張賣,用的材料是油光紙,而這種紙的缺陷在于如果折一下,就會留下一道痕跡,拿回家貼在門上或者墻上就不美觀了。后來,他們借鑒其它地方的做法,將印制年畫的材料改為宣紙,就不會出現有折痕的情況了。
2000年以后,來楊家埠民俗大觀園旅游的游客逐年增加,于是,年畫逐漸從過年的用品變成了工藝品,銷量也越來越多。不少游客都會買幾盒年畫冊回去,送給親朋好友。
隨著銷售量的增加,印年畫,也從農閑的副業向主業轉變?!耙郧霸诖汗澢叭齻€月開始印,那時的年畫賣1毛錢一張,有的還不到1毛,忙活下來印個五六萬張,也掙不了幾個錢。2004年以后,開了店一年能賣30萬張,銷售額200多萬元?!睏詈\娬f,小小的年畫讓不少楊家埠人致富了。
梨木難尋刻版辛苦
聽說楊海軍最近還在堅持刻版,應記者的要求,楊海軍帶記者來到位于店鋪二樓的工作室。推開工作室的門,記者看到,兩名女工人正在印制木版年畫冊,屋頂上還掛著一些正在晾干的年畫。
墻角的架子上,整齊碼放著各式各樣的木版?!拔覀兗椰F在一共存著500多套版,因為年畫大多是五種或者六種顏色,而這些木版都是雙面雕刻的,每面木版印一個顏色,所以一套木版一般是3塊。一套版大概可以印10萬張年畫,之后線條就開始不清晰了,就需要更換新版了?!睏詈\娬f著,帶記者來到他的工作臺前,給記者看他即將完工的“榴開百子”木版。
據楊海軍介紹,他刻一套版大概需要二十幾天,當出現很多版都要刻時,他經常找人刻版,但最近幾年刻版的要價越來越高?!拔疫@個店是2004年開的,那個時候,刻一套版才三四百元錢,現在要五六百甚至七八百?!睏詈\娬f刻版費用增加的一個原因是因為現在制作木版用的梨木稀缺,價格上漲。
楊海軍告訴記者另一個原因就是刻版的人少了?!澳贻p人都愿意去企業公司上班,見的世面多,掙錢也多??贪嬲熳谀抢?,不但費力氣,眼睛也很累,一個月也就掙兩千元錢?,F在村里也就還剩下二三十個刻版的,年齡都集中在30至40歲,都是十六七歲跟著家里的老人學的?!?/span>
開始教兒子印年畫
說話間,楊海軍9歲的兒子楊文興上完興趣班回到家中,看到工作室里爸爸正在刻版,立馬飛奔過去脫掉外套,又飛奔回來,大喊著:“我也試試!”在爸爸的指導下,他拿起刻刀和木槌,在較為寬闊的區域刻了起來。起初爸爸楊海軍怕他力道不夠,刻不動,握著他的小手,跟他一起用力,沒想到楊文興胸有成竹地說:“我自己刻?!?/span>
楊海軍告訴記者,兒子對印年畫很感興趣,等他年齡再大一些,就把刻版的手藝傳給他。濰坊市楊家埠木版年畫傳承人目前有三位,楊洛書、楊明智和楊海軍,其中,前兩位年事已高,作為年輕一輩的楊海軍有信心將這門傳統手藝傳承下去,發揚光大。(孫錦 張馳)
楊家埠民間藝人把木版年畫傳下去
2009/7/13/09:22 來源:濰坊新聞網 作者:李艷紅 牟興建
盛夏時節,記者走進楊家埠民間藝人楊海軍的工作室,一張張精美的年畫躍然眼前,一股股墨香撲鼻而來,一家三口不停地忙活著。
今年32歲的楊海軍是楊家埠年畫老字號“恒興義畫店”的第二十代傳人。他自幼跟隨父親楊成信學習年畫的刻版、印刷和制作技術,17歲就熟練地掌握了年畫刻版、印刷和制作的全套工藝。
“十八九歲時,我曾打算放棄年畫這個行業?!睏詈\姼嬖V記者,九十年代初,年畫市場逐漸萎縮,楊家埠大多數的年輕人外出打工,1993年楊海軍在村辦企業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干了一名會計。他在接待大批游客中,深深體會到了民俗文化的巨大魅力,逐漸認識到楊家埠木版年畫的價值和市場潛力。1997年,他與父親商量要重振“恒興義”,父親表示全力支持。
楊海軍非常注重年畫的創新。針對原來年畫印刷用的油光紙不易攜帶的問題,他將油光紙改為宣紙。隨后他又在內容和表現形式上進行了創新,先后創作了《紅樓夢》、《水滸一百單八將》、《封神演義》等年畫作品。2006年6月他參加了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并獲得現場表演榮譽獎。2008年代表濰坊民間工藝之一參加了北京奧運會山東“祥云小屋”的展示。如今,楊海軍成立了濰坊恒興義年畫風箏廠和濰坊恒興義民間藝術品有限公司,效益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