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男
年齡:72 歲
技術職稱:
榮譽職稱:民間傳承人 市級傳承人
從藝品類:手工地毯
從藝年限:39年
單位及職務:昌樂縣地毯廠有限公司
所屬地區:昌樂縣
師承:
徒弟:
瀏覽次數:7665
高峰,男,1950年9月出生,從事手工地毯技藝30多年,現為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昌樂縣地毯廠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公司簡介:昌樂縣地毯廠有限公司是全國生產膠背地毯、東方掛毯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的企業,1980年建廠,廠區面積70畝,建筑面積7萬平方米,年產手工膠背地毯、東方掛毯250萬平方英尺,有熟練織毯工人2000人,配有一流的圖案設計繪放人員30人,地毯生產連續工藝從羊毛紡紗、毛紗染化、圖案設計、圖案制版、織毯、刷膠、平活、軟雕、水洗、刻花、后整理、包裝等十幾道工序配套成龍,有較高的企業管理水平,嚴格的質量控制系統,產品暢銷歐美市場,1988年、1990年連續兩次獲全省質量評比第一名,1991年獲法國第62屆國際博覽會金獎,1992年獲馬來西亞國際博覽會金獎,1993年獲中國出口商品優秀產品獎,1992年晉升為全國中型一檔企業。本廠承接大型會議廳、接待室大型規格和特殊規格、異型規格地毯的定做業務,并負責送貨到家,按裝鋪設。
2012年12月濰坊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第十五屆全國發明展覽會參展項目展示
昌樂傳媒網--紅河頻道
紅河鎮朱漢傳統手工地毯
特色產業 加入時間:2012-05-16
在昌樂眾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中,朱漢傳統手工地毯制作工藝就像一枝絢麗多姿的奇葩,綻放于工藝美術之林。
歷史悠久。地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前的中東巴比倫王國、蘇美爾王國和亞述王國。在我國,早在一千八百多年以前的西漢時代,就根據暖席(地毯)的不同工藝,將其明確分為“毯”和“氈”,對此古籍中也有論述,《說文》曰:“蹂毛成片故謂之氈”?!段镌吩唬骸疤?,毛席也,上織五色花”。即氈是用羊、牛等毛經濕熱、擠壓成片狀以鋪用。毯是用毛、麻、絲、棉等原料,經紡紗、染色、編織而成的紡織物。朱漢村以其獨特的歷史淵源,孕育了深厚的文化,朱漢手工地毯作為一種傳統的手工藝品,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起源于明末清初。
選材講究。作為一種傳統的手工藝技術,最早以動物毛為原料編織而成,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逐漸采用進口新西蘭羊毛或棉、麻、絲以及合成纖維作為主要生產原材料,并結合織錦、刺繡藝術的特點,創造出了獨特的寓意吉祥的地毯圖案,一直流傳至現代。從染色技術而言,原來以植物和礦物制成的天然染料,這些植物染料中,許多本身就是名貴的中藥材,比如:紅花,茜草,槐米等。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染色技術更加純熟,現在主要采用化學活性染料,色彩更為鮮艷、牢固,豐富多彩,富有魅力。
工藝獨特。朱漢手工地毯工藝在傳承和發揚傳統工藝的同時,博各民族文化之所長,發揚傳統,不斷創新,以其獨特的工藝和風格,形成了獨特的地毯文化,其主要的設計思路是結構嚴整而富于韻律,活潑多變而富于生活情趣,圖案以京式紋樣為主,即地毯上織作的紋樣以中國歷史的文物圖騰為主要圖案,比如琴、棋、書、畫、輪、羅、傘、蓋以及象征富貴的牡丹花;象征福壽的蝙蝠等,每一個紋樣都象征著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制作上采用純手工制作工藝,生產工序繁雜,用羊毛纖維精心編結在棉綸和基布作依托的經緯板上,加以后道工序的深加工處理,以及采用平毯、雕刻、清溝、修整、漂洗、捐修等精湛工藝梳理,使軟浮雕的纖維藝術美輪美奐,外觀古香古色,遠望花團錦簇,雍容華貴,近觀高雅典麗,五彩繽紛,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和實用價值,堪稱絕技,在世界手工地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文化內涵豐富。手工地毯都是有生命力的,它們的圖案、色彩都在講述著古典文化、講述著歷史?!安冉z茸茸香佛佛,線軟花虛不勝物,美人踏上歌舞來,羅襪繡鞋隨步沒……”。這些中國唐代的詩句營造了地毯所能賦予的生氣盎然的心境,同時也是對藝術創造的贊美。它那紛繁的圖樣蘊含著一幅圖畫,一支舞蹈,一種韻律,一首詩詞,或許是一首樂曲,一個雕塑,或僅僅是一種思想和形態。先祖的靈感結晶將這種編織的藝術演繹成“線軟花虛”的盎然心境,折射著歷史的輝煌,蘊含著藝術的美和人類的理想。朱漢傳統手工地毯,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和積累,產品達到了七大系列上萬個圖案,有中國傳統的古老圖騰京式系列;宮廷式富麗華貴的薩瓦納瑞系列;歐式風格的美術系列;阿拉伯風格的波斯、奧伯松系列;有自由奔放的寫意大美術系列;有古典民族風格的藏式地毯系列;有抽象韻味的現代派系列,形成了豐富的纖維軟浮雕藝術的寶庫,并成功的將多種纖維結合利用,有效的增強了地毯圖案的藝術效果。同時,傳統手工藝地毯與歐洲西方文化相融合,成為中西方文化結合的典范,對于研究西方和中國工藝發展史具有重要的價值。先后多次榮獲法國第六十二屆國際博覽會金獎、馬來西亞國際博覽會金獎等榮譽稱號。
朱漢傳統手工地毯工藝其主要價值有以下四個方面:1、歷史價值。世界上最早的地毯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西伯利亞王朝;而中國地毯的歷史則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手工地毯都是有生命力的,它們的圖案、色彩都在講述著古典文化、講述著歷史,折射歷史的輝煌,蘊含著藝術的美和人類的理想。2、工藝價值。傳統手工地毯地域特色鮮明,采用純手工制作工藝,生產工序繁雜,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和積累,產品達到了七大系列上萬個圖案,形成了豐富的纖維軟浮雕藝術的寶庫,體現了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是不可多得的民間工藝精品。3.文化價值。傳統手工藝與西方古老工藝相結合,成為中西方文化結合的典范,對于研究西方和中國工藝發展史具有特殊價值,先后多次榮獲法國第六十二屆國際博覽會金獎、馬來西亞國際博覽會金獎等榮譽稱號。 4、經濟價值。朱漢手工地毯在當地的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80年代和90年代末,從事該行業的人員達到2000余人,為國家稅收和社會就業做出過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