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女
年齡:61 歲
技術職稱:
榮譽職稱:民間傳承人 市級傳承人
從藝品類:手繪工藝畫,臨朐手繪年畫
從藝年限:41年
單位及職務:濰坊臨朐
所屬地區:臨朐縣
師承:
徒弟:
瀏覽次數:10810
李春秀,女,1961年生,現為濰坊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濰坊市美協理事、臨朐縣美協副主席、秘書長、臨朐縣書畫院副院長、臨朐縣政協委員。
創作的《未來的冠軍》獲省獎并在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五年制小學課本第八冊上作為新年畫推廣教用。
1997年10月,年畫《大團圓》在省宣傳部、省文聯、省美協主辦的迎接香港回歸祖國山東省美術書法作品展覽中獲二等獎。 1998年12月,國畫《和平頌》在省青年美協、省青年書畫院主辦的慶祝開放二十周年美術作品展中獲優秀獎。 1999年10月,年畫《春滿人間》在省文化廳、省美協主辦的慶祝建國五十周年山東省美術作品展,獲一等獎。 1999年12月,年畫《春滿人間》入選文化部、中國美協主辦的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2001年3月,年畫《春風得意》入選文化部、中國美術出版社、中國美協等單位主辦的全國第六屆年畫展覽,獲優秀獎。2000年12月,國畫《艷陽天》入選."民族魂國土情全國書畫大獎賽"。2002年,《春風》在中國美協主辦的"2002年中國農民畫聯展"中獲三等獎。 2002年《心靈的呼喚》入選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獲省優秀獎,并入選全國美展。2004年《過把癮》在"第十屆全國美展山東預選作品展"中入選。
臨朐手繪年畫,始于古代的“門神畫”“炕頭畫”,是由當地民間藝人在傳統木版年畫的基礎上,以描繪當地生活場景、風俗民情為主要內容,直接在紙張上進行設計、勾線、著色的一種傳統年畫樣式。因其在題材上具有時代感,在構圖和繪畫技巧等方面更加凸顯手工的靈活性,深受當地民眾喜愛。
臨朐手繪年畫,以特有的藝術語言,真實地再現當地的鄉土民情、民風民俗,極具民俗價值。其畫面構圖飽滿,造型夸張,線條簡潔有力,注重審美需求,成為民間祈福迎新、憧憬美好未來的藝術表現形式。題材內容不斷與時俱進,寓教于畫,達到藝術價值和社會教化作用的完美融合,是藝術百花園中極富生活氣息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瑰寶,對于研究傳統文化、民俗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2015年12月被評為濰坊市第四批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1997年10月年畫《大團圓》迎接香港回歸山東省美術書法作品展覽獲二等獎。
1998年12月國畫《和平頌》省青年美協、省青年書畫院主辦的慶祝開放二十周年美術作品展中獲優秀獎。
1999年10月年畫《春滿人間》慶祝建國五十周年山東省美術作品展獲一等獎。
2001年3月年畫《春風得意》文化部、中國美協全國第六屆年畫展覽獲優秀獎。
2002年,《春風》在中國美協主辦的"2002年中國農民畫聯展"中獲三等獎。
2002年《心靈的呼喚》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獲省優秀獎。
2013年,臨朐年畫作者李志君的手繪年畫《婆婆的棉被,媳婦的心》在2013年度首屆法制農民畫大賽上獲得一等獎。
李春秀創作的《未來的冠軍》手繪年畫編入小學美術課本第八冊作為新年畫推廣教用。
《育蠶種》
臨朐手繪年畫 (2015-05-08 09:38:53)
臨朐手繪年畫久負盛名,傳統的臨朐年畫作品多以表現人們生產、生活的現實題材為主,尤其是農事。如今,積淀深厚的臨朐手繪年畫在延續優良傳統的基礎上,追求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融合,走特色精品化路子,有了更多吸引人的人文內涵。
20世紀80年代,臨朐農民成為手繪年畫的主力軍。今年72歲的傅佩澤就是當時的代表畫家之一,他創作的年畫《酸中甜》曾在全國獲獎,并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這幅作品還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展出過。在20世紀80年代的“年畫熱”中,臨朐縣先后涌現出年畫作者500余人,其中骨干人才100余人,年繪制作品2000余件。此間,臨朐手繪年畫連續三次進京展覽,89件作品被國家選中赴美、英、法等國家展出。1988年,臨朐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1992年被省文化廳命名為“山東民間書畫之鄉”,2011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書畫)”稱號。目前,手繪年畫已成為該縣一個獨特的文化徽標?! ?br/> 臨朐手繪年畫雖然一度在國展國賽中展露風采,但后來卻在市場經濟沖擊中日漸式微。如何讓臨朐再現“人人畫年畫,家家出精品”的手繪年畫盛況,讓這一傳統藝術得到更好的傳承、提升?這個縣召集具備豐富年畫創作經驗的傅佩澤、李春秀、李志君等老畫家座談,最后達成共識:傳承手繪年畫,培養年輕人才是續根、繁榮的關鍵。為此,他們出臺了《關于開展臨朐縣手繪年畫培訓的計劃》,以培訓為發展根基,著重對全縣中小學、職教中心藝術師生和年畫愛好者進行系統免費培訓,內容包括年畫發展史、創作流程、用色方法等多方面課程,引導手繪年畫長遠發展,并于今年6月份開始舉辦為期半年的首屆手繪年畫培訓班。
來源:濰坊日報 2019-06-27 16:12
李春秀:匠心堅守傳承非遺
“家家聞絲竹,戶戶弄丹青”,這是民間對臨朐縣的描述,而手繪年畫也是臨朐的一絕,2016年,臨朐手繪年畫成功入選山東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每一幅年畫都有一個故事,寄托著人們保佑家宅平安、向往美好生活的美好愿望?!比涨?記者走進臨朐縣見到了手繪年畫傳承人李春秀?!芭R朐手繪年畫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始于古代的‘門神畫’‘炕頭畫’,當時就有‘家家掛年畫,年年換年畫’的民間習俗,是由當地民間藝人在傳統木版年畫的基礎上,以描繪當地生活場景、風俗民情為主要內容,直接在紙張上進行設計、勾線、著色的一種傳統年畫樣式?!?/p>
一張桌子,一支畫筆,一幅年畫,就是臨朐手繪年畫傳承人李春秀的一天,她用30余年的時光堅守著手繪年畫非遺技藝。
1961年出生的李春秀從小就喜歡繪畫。1985年,臨朐縣文化館辦了一個手繪年畫培訓班,她便正式開始了手繪年畫的學習之路,一畫就是三十多年。
“每張手繪年畫,尺寸大小不同,繪制所需的時間也長短不一,可是每張手繪年畫幾乎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每一幅畫作都會受到構思、心境、手工、環境等條件因素的影響,因此會蘊含‘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的感覺?!崩畲盒阒钢环箢^娃娃的手繪年畫介紹道?!斑@種題材的年畫作品在民間十分受歡迎,成為民間祈福迎新、憧憬美好未來的藝術表現形式,有的人會將其裝裱后掛在家中?!?/p>
“臨朐手繪年畫風格淳樸、鄉韻濃厚,極富生活氣息和民族特色;構圖飽滿、造型夸張、色彩熱烈、內容喜慶,線條簡練有力,筆筆交代明確,嚴謹而有規律;內容創新、健康向上。創作內容隨著社會的變化發展不斷推陳出新,適應現代人們的審美情趣和需求;寓教于畫、寓教于樂,讓人耳目一新,給人啟示和教益?!崩畲盒憬榻B。
30多年的藝術創作之路,李春秀也在不斷地摸索,堅守著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李春秀1989年創作的《未來的冠軍》手繪年畫編入了小學美術課本第八冊,作為新年畫推廣教用。這幅作品的靈感來源于李春秀看到報紙上的一篇報道,她覺得體育強才能中國強,因此應該重視和發展體育,并從娃娃抓起,很快便創作了這幅兩個小孩踢足球的年畫作品。
“我現在主要是授課,年輕人創意豐富,可以激發更多的藝術創作靈感?!崩畲盒阏f。此外,李春秀還舉辦了手繪年畫培訓班。同時,臨朐縣也出臺了《關于開展臨朐縣手繪年畫培訓的計劃》,據了解,臨朐縣計劃在兩年內培訓1000名手繪年畫愛好者。
大頭娃娃年畫、福祿壽年畫、年年有余年畫……一幅幅色彩鮮明、飽含生命力的作品印證了李春秀對藝術創作的執著與堅守,也讓人們看到了臨朐手繪年畫從傳統中走來,在創新中散發出耀眼的光芒……(記者 劉曉杰)
新浪山東
來源:大眾網2015年5月15日 08:31
臨朐引導著力打造手繪年畫基地 發展傳統文化
臨朐引導著力打造手繪年畫基地 發展傳統文化
臨朐引導著力打造手繪年畫基地 發展傳統文化
大眾網5月14日訊(記者 范素娟 通訊員 祝紅蕾 董超)近年來,臨朐大力實施文化興縣戰略,以奇石、雕塑、紅木、年畫作為四大文化支柱產業,積極打造展銷交流平臺、培養文化人才,廣為開展活動,多方激發了文化創造力和衍生力。而手繪年畫正是其中的一個重點培育的文化項目,據了解,目前,臨朐縣將著力引導,打造手繪年畫基地。
臨朐手繪年畫久負盛名,傳統的當地年畫作品多以表現人們生產、生活的現實題材為主,內容廣、意境美,記者了解到,臨朐手繪年畫一度在國展國賽中展露風采。然而,經過九十年代的市場經濟沖擊,傳統的臨朐手繪年畫中間一度走向式微,如何讓臨朐再現“人人畫年畫,家家出精品”的手繪年畫盛況,讓這一傳統藝術得以更好地傳承、提升?臨朐召集具備豐富年畫創作經驗的傅佩澤、李春秀、李志君等一班老畫家座談,出謀劃策集思廣益,最后達成共識——傳承手繪年畫,培養年輕年畫人才是續根、繁榮關鍵,用心用力所在。
據臨朐文化局局長孫秉明介紹,臨朐將成立手繪年畫創作培訓基地,培育特色文化品牌,推動臨朐手繪年畫向規?;?、產業化和專業化發展。據了解,近期,臨朐出臺了《關于開展臨朐縣手繪年畫培訓的計劃》一文,對年畫藝術的發展做出長遠規劃,引導年畫藝術的產業化發展。臨朐縣教育局局長王學鵬告訴記者,臨朐縣將借力“十百千”文化人才培訓工程,著力培養年畫人才,并將年畫培訓納入教育系統培訓內容,在首屆臨朐手繪年畫培訓班,聘請著名年畫畫家對中小學100余名美術教師進行免費培訓,內容包括年畫發展史、藝術特色、題材分類、創作流程、用色方法、作品賞析等多方面課程?!皩γ佬g教師進行培訓后,等于給臨朐的孩子開通了手繪年畫學習直通車。年畫引入課堂教學,將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從娃娃抓起,對孩子也是一個很好的傳統文化熏陶?!蓖鯇W鵬局長記者,目前臨朐手繪年畫教學,已經成為美術課或課外社團的內容之一。
學校里年畫從娃娃抓起,而年齡大的年畫畫家也不甘落后,62歲的史素芳從今年2月開始創辦了老年人年畫培訓班,現已開辦4期,帶教學員40余人,平均年齡達50多歲。今年65歲的申汝蘭就是其中的一名熱心學生:“退休了學年畫更有時間了,既能接觸到傳統藝術又能陶冶個人情操,學著很有樂趣,畫出來很有成就感?!?/span>
“一花獨放不是春,姹紫嫣紅春滿園”,臨朐的手繪年畫正以其勃勃的生機向世人展現其與眾不同的活力和魅力。
臨朐四十余位農民畫家開畫展
手繪年畫讓人記住鄉愁
2015年03月20日
市民觀賞手繪年畫。
手繪年畫《莊農日用雜字》。
“家家聞絲竹,戶戶弄丹青?!边@是民間對臨朐的描述,而手繪年畫正是臨朐的一絕。3月19日,“臨朐手繪年畫師生作品展”在臨朐縣龍韻文化藝術城美術館舉行。當天,記者走進美術館,親身感受到來自臨朐手繪年畫的濃郁鄉土氣息,記錄了這一歷史悠久的文化足跡。
農民畫家開畫展
3月19日,走進臨朐縣龍韻文化藝術城美術館,258幅色極具鄉土氣息的臨朐農民畫在這里展出,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參觀。在這當中,《莊農日用雜字》系列農事記憶手繪年畫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龍韻文化藝術城美術館館長李詠梅告訴記者,這次展出的所有作品全部出自臨朐40多位農民畫家之手,具有濃厚的農村生活氣息。
“人生天地間,莊農最為先,要記日記賬,先把雜字觀,你若待知道,聽我謅一篇?!遍_篇的俚語配上色彩飽滿濃烈的手繪年畫,立即拉近了參觀者與臨朐的距離,讓人感受到濃濃的鄉土氣息?!肚f農日用雜字》系列年畫共108幅,是由臨朐的年畫愛好者史素芳、李志君、張春燕共同創作,耗時1年零2個月完成的,將清朝馬益著所寫的《莊農日用雜字》以手繪年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李詠梅介紹說,傳統的臨朐年畫作品多以表現人們生產、生活的現實題材為主,尤其是農事。如今,積淀深厚的臨朐手繪年畫在延續優良傳統的基礎上,追求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融合,走特色精品化路子,有了更多吸引人的人文內涵?!肚f農日用雜字》系列手繪年畫正是基于這樣的創作思路而誕生的一組農事記憶題材作品。
被列入濰坊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莊農日用雜字》為五言體,共有474句2370字,通篇俗語俚句,是一部實用性很強的口頭方學讀本和民俗方言“百科全書”,被當地農民譽為“農戶書”?!肚f農日用雜字》系列手繪年畫,從“開凍先出糞”到“辭灶在眼前”,巧妙地用年畫再現了種糧、種菜、婚嫁場景等全年農事和社會活動,生動形象地復原了清朝時期的農事活動和百姓生活。
古樸藝術成為臨朐獨特象征
臨朐手繪年畫久負盛名,明清時期李作坤等人的百余件年畫作品堪稱精品,其中呂永川畫作榮獲巴拿馬國際畫展銀質獎章;新中國成立以來,呂學勤創作的畫作多次在全國獲獎,原臨朐縣文化館館長傅佩澤、書畫創作骨干侯紀德被國家文化部授予“畫鄉輔導員”殊榮;李春秀創作的《未來的冠軍》手繪年畫編入小學美術課本第八冊作為新年畫推廣教用。2013年,臨朐年畫作者李志君的手繪年畫《婆婆的棉被,媳婦的心》在2013年度首屆法制農民畫大賽上獲得一等獎。
著名畫家、民間美術評論家、現代民間繪畫奠基人廖開明在面對記者采訪時,對臨朐的手繪年畫給予了肯定,他說,臨朐手繪年畫來自于傳統的木版年畫,是對木版年畫的一種創新和延續,不僅構圖飽滿、造型夸張、色彩濃烈,而且風格拙樸、內容喜慶,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強烈的時代感。
臨朐早年間的年畫藝人,以手摹繪制“門神、喜神、財神”等畫作,用以裝飾門戶、庭室,借以抒發民間群眾審美情趣及心理愿望。后來,在當地剪紙、草編、刺繡、布藝等民間藝術熏陶中,不斷吸收濰坊木版年畫,高密撲灰年畫及天津、上海、河南等民間繪畫要素,逐漸形成了自我創意、構圖完整、用色熱烈、主題鮮明的畫派風格。到了上世紀50年代中期,年畫作品以富有鄉土氣息和表現家庭生活為主。
今年72歲的傅佩澤就是當時的代表畫家之一,他創作的年畫《酸中甜》曾獲全國大獎,并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還曾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展出過。在他的帶動和影響下,“年畫熱”風潮逐漸興起,一批年輕有為的年畫作者脫穎而出,他們的作品頻繁在國內外獲獎。2011年,臨朐縣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書畫)”。如今,手繪年畫已成為臨朐獨特的文化標志。
傳統現代融合 更有利于傳承
臨朐年畫在延續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逐步進行外延性、內涵性發展,追求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融合,打系列品牌,走特色精品化路子。
“臨朐的手繪年畫不僅是一種文化藝術,也是一種經濟財富?!鄙綎|省農民書畫美術研究會副會長王培全說,臨朐的手繪年畫下一步要有所創新,做出特色,逐步形成產業化和市場化?! ≈袊r民畫研究會副會長董振禮則表示,走精品化和產業化的路子最需要做的是加大推介力度,但是要堅持臨朐手繪年畫本身的藝術性,同時,每位傳承者都要堅守一種責任感。
臨朐縣政府副縣長趙同祥說,歷史悠久的年畫傳統是一筆文化財富,下步要秉承這一獨特的文化血脈,讓臨朐年畫成為承載傳統記憶的獨特文化符號,讓更多的人認識和收藏手繪年畫。
大家名流來把脈 年畫發展指日可待
作為農民畫界的元老,廖開明為臨朐手繪年畫提出了一些建議,他表示臨朐手繪年畫來自于木版年畫,但是尚未脫胎?!吧?、題材、表現手法等方面還較為單一,尤其是色彩方面還需要豐富?!?/span>
長期致力于農民畫調研的學者陳建武告訴記者,從1983-2014年以來,在全國主要的農民畫評選活動中,臨朐以22次高頻率獲獎次數位列山東省第三;另外,國家從1988年開始至今,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四次命名畫鄉活動,最近被命名的只有27個,其中山東省僅有臨朐縣、日照市兩個畫鄉位列其中。這些數據說明,臨朐手繪年畫發展前景廣闊,有望在短期內成為山東省最重要的農民畫之鄉。
為了能讓臨朐手繪年畫這一傳統藝術得以更好地傳承、提升,臨朐縣出臺了《關于開展臨朐縣手繪年畫培訓的計劃》,現在不少學校都已開設了教授手繪年畫的課程。據了解,臨朐縣計劃在兩年內培訓1000名手繪年畫愛好者。
文/圖 本報記者 陳靜靜 通訊員 董超
臨朐手繪年畫再現生機
來源:臨朐傳媒網 時間:2015-01-29
年畫是中國藝術之林中獨有的藝術瑰寶,也是我縣重點培育的文化項目之一,近年來,我縣大力實施“文化興縣”戰略,著力將年畫藝術打造成為臨朐的一張文化名片,積極推進手繪年畫向產業化發展,培育年畫人才,走特色精品化路子,提升了臨朐手繪年畫的人文內涵。
記者 陳翠:傳統的臨朐年畫大多都是以表現人們平時生產、生活的現實題材為主?!肚f農日用雜字》就是基于這樣的創作思路而誕生的一幅農事記憶題材作品。
這幅《莊農日用雜字》系列年畫是由我縣史素芳、李志君、張春燕三位年畫創作者共同合作、耗時1年零2個月完成的,包含109幅畫作,根據清朝時期臨朐人馬益著所寫的《莊農日用雜字》一書創作而來。
《莊農日用雜字》年畫創作者史素芳:這本書是光緒年間的農民書,以前都看過,現在都已經淡忘,我們就想把這本書用年畫的形式再展現出來。
《莊農日用雜字》是一部實用性很強的農用“百科全書”,被列入濰坊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創作者巧妙地用年畫再現了種糧、畜牧、民間工匠、婚嫁場景、季節時令等農事和社會活動,自然地再現了農村、農業、農時和農家活動的有關記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莊農日用雜字》年畫創作者 史素芳:一方面我們從這本書里啟發研發,查閱了很多資料,在一方面,這也是我們小時候的一些場景,再加上我們的想象。就把這本書一幅幅的用年畫表現了出來。
如今在我縣,從事年畫創作的有近百人, 每年創作年畫千余幅,他們不斷創新表現形式和繪畫手法,融入新的元素,創作出了一批批精品年畫作品,保持了臨朐年畫獨特的鄉土特色和鮮明的藝術風格。
中國美術協會會員臨朐手繪年畫代表作者 李春秀:臨朐年畫在借鑒濰坊木板年畫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手工繪制特色。構圖飽滿,顏色鮮艷,主要反映老百姓平常喜聞樂見的場景。
近幾年,我縣積極推進臨朐手繪年畫向產業化發展,對全縣中小學、職教中心藝術師生和年畫愛好者進行系統專業培訓,計劃用兩年時間培訓1000名手繪年畫人才,創作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今年44歲的馮鴻雁是縣龍泉小學美術老師,幾個月的培訓讓她充分感受到了年畫藝術的文化魅力。
龍泉小學美術老師馮鴻雁:回校之后,我要把自己學到的年畫知識傳給學生,讓他們多了解下我們的傳統文化技藝,讓手繪年畫走入千家萬戶。
中國美術協會會員臨朐手繪年畫代表作者:臨朐年畫對臨朐來說是一種財富,我在這里教學就是想把這種傳統技藝傳承下去,讓更多人來認識它。
中國文化報
散發泥土馨香的藝術奇葩
2014-12-12
臨朐年畫創作者李志君的手繪年畫《婆婆的棉被,媳婦的心》。
傳承人李春秀(左三)與手繪年畫培訓班學員交流繪畫技法。吳增樣 攝
臨朐縣美術老師吳維珍給學生們上年畫課。
祝紅蕾 董 超 本報駐山東記者 孟 娟
日前,走進臨朐縣博物館,熙熙攘攘的人群擠滿“臨朐首屆手繪年畫培訓成果展”展廳。張茂晨帶著6歲的女兒特意從昌樂趕來,讓女兒領略手繪年畫的魅力:“讓孩子接觸傳統文化,非常有意義?!痹脊艠愕睦L畫技法、質樸淳厚的鄉土氣息以及富有時代特征的106幅臨朐手繪年畫作品,讓參觀者贊嘆不已。
歷史悠久 風格獨具
臨朐手繪年畫是產生并流傳于魯中一帶頗具地方特色的民間繪畫藝術,據臨朐縣志記載,距今已有1460多年歷史。早年的年畫創作藝人大多是農民,他們以手摹繪制“門神、喜神、財神”等為主,用以裝飾門戶、庭室,借以抒發民間群眾審美情趣及心里愿望。至明清時期,涌現出馬愉、張蘭澤等近百名繪畫名士及畫作。
后來,在當地剪紙、草編、刺繡、布藝等民間藝術熏陶下,不斷吸收濰坊木版年畫、高密撲灰年畫及天津、上海、河南等民間繪畫元素,逐漸形成了創意獨特、構圖完整、用色熱烈、主題鮮明的畫派風格。臨朐年畫畫面中人大于景,線條講究簡練有力,筆筆交代明確;在題材選擇上,則多以山水花鳥和表現農民生活生產的現實題材為主,從畫中可以了解不同時期人們的生活風貌和歷史風俗。
到了上世紀50年代中期,年畫作者們以創作富有鄉土氣息和生活興趣題材的作品為主。今年72歲的傅佩澤就是當時的代表畫家之一。他先后創作了年畫《新當家》、《故事新編》、《口唱山歌運秋忙》、《邊防來信》、《酸中甜》,連環畫《區長的通訊員》、《春梅和秋紅》等作品。他以樸實的繪畫語言,表現了發生在農村的一樁樁老百姓的故事,塑造了眾多普通百姓的生動形象,表達了他們的美好愿望和理想以及純樸、堅強、勤勞、樂觀的個性。其中,年畫《酸中甜》在第六屆全國美展上展出并獲得三等獎,被中國美術館收藏。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這幅作品還多次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在傅佩澤的帶動和影響下,一批臨朐手繪年畫創作者脫穎而出。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臨朐出現了手繪年畫熱,先后涌現出年畫創作者500余人。其中,骨干人才100余人,年繪制作品2000余件。農民楊鳳忠獲得全國農民畫銀獎,挽著泥褲腿去北京領獎,被傳為佳話。在此期間,臨朐年畫連續三次進京展覽,89件作品被國家選中赴美、英、法等國家展出。1987年,新華出版社編輯出版了《臨朐年畫集》。1988年,臨朐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1989年4月,津巴布韋獨立9周年慶典期間,在中國對外藝術展覽公司的組織下,臨朐縣文化局副局長、書法家馬滄齡帶著臨朐年畫作品赴津巴布韋參展,當地觀眾以及美國、印度、荷蘭、意大利等十余國的友人對作品表現出濃厚興趣,并收藏多幅作品。
1990年,中央電視臺《綜藝大觀》欄目以“大娘的畫”為題,介紹了臨朐手繪年畫創作者宋淑德的繪畫。1992年,臨朐被山東省文化廳命名為“山東民間書畫之鄉”。2011年,臨朐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書畫)”。李春秀創作的手繪年畫作品《未來的冠軍》編入小學美術課本第八冊作為新年畫推廣教學使用。去年,臨朐年畫創作者李志君的手繪年畫《婆婆的棉被 媳婦的心》在全國首屆法治農民畫大賽上獲一等獎……可以說,手繪年畫已成為臨朐的一個獨特的文化徽標。
弘揚傳統 與時俱進
傳統的臨朐年畫作品多以表現人們生產、生活的現實題材為主,內容廣、意境美;而現如今,積淀深厚的臨朐年畫在延續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外延性、內涵性發展,追求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融合,具備了更多人文內涵。
《莊農日用雜字》系列年畫就是基于這樣的創作思路而誕生的一幅農事記憶題材作品。這個由史素芳、李志君、張春燕三位年畫創作者共同合作,耗時1年零2個月完成的年畫系列,共包含109幅畫作,將清朝臨朐人馬益著所寫的《莊農日用雜字》一書內容以繪畫的形式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
“人生天地間,莊農最為先。要記日用賬,先把雜字觀?!边@本五言體雜字共有474句、2370字,通篇俗語俚句,是一部實用性很強的口頭文學讀本和一部民俗方言百科全書,更是一部實用的農用教科書,被農民譽為農戶書。到新中國成立前,它一直都是以魯中、膠東等地為中心的整個山東及冀南豫北部分地區村塾村學的啟蒙教材,被列入濰坊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莊農日用雜字》系列年畫從“開凍先出糞”到“辭灶在眼前”,巧妙地再現了種糧、種菜、養蠶、畜牧、民間工匠、婚嫁場景、季節時令等全年農事和社會活動場景,描述了農事生產經驗、持家之道、工匠器具、婚嫁場景、理家處世、風俗民情,生動形象地向人們展示了清朝年間的農事活動和百姓生活。
“為了呈現出最真實的農事記憶,我們查閱大量資料來確定當時人們的著裝打扮及農村的生產、生活場景?!笔匪胤几嬖V記者。
在李志君看來,在手繪年畫的創作過程中,定題材、打草稿是最困難的部分?!懊课荒戤媱撟髡叨加凶约簞撟魈攸c。一般來講,每幅年畫的主題確定后,我們會在一起交流,互相點評,并對年畫底稿進行反復修改,直到達到滿意效果才開始勾線、上色?!?/span>
在“臨朐首屆手繪年畫培訓成果展”上,《十二生肖》系列手繪年畫古樸稚拙;《四季平安》和《連年有余》等古裝手繪年畫則形神兼備,惟妙惟肖;融入現代版畫因素的《舞獅》虛實結合,華美典雅;《綠色出行》、《歡樂潮》則是對當下時代的反映和描摹……
臨朐手繪年畫正如動人的民謠,以親切質樸的方式向人們講述著過去和現在百姓生活故事。臨朐年畫是近幾年來農民自己動手畫起來的新作,毫無疑問有著歷史的精髓,但所畫的卻是今天的面貌,它是歷史的繼承和發展。與中國四大年畫重鎮相比,臨朐年畫有種清新之氣迎面拂來,給人以強烈的脫穎而出之感。
政府引導 著力繼承
近年來,臨朐大力實施文化興縣戰略,以奇石、雕塑、紅木、年畫作為四大文化支柱產業,積極打造展銷交流平臺、培養文化人才,廣為開展活動,多方激發了文化創造力。而手繪年畫正是其中的重點培育的文化項目。
臨朐手繪年畫曾一度在國展、國賽中展露風采,而后歷經上世紀90年代市場經濟沖擊,一度走向式微。如何讓臨朐再現“人人畫年畫,家家出精品”的手繪年畫盛況,讓這一傳統藝術得以更好地傳承、提升?臨朐市文廣新局召集了傅佩澤、李春秀、李志君等一批有著豐富年畫創作經驗的老畫家座談,出謀劃策,集思廣益?!案钊~方茂,傳承手繪年畫并將其做大做強,培養年輕年畫創作人才是續根、繁榮的關鍵所在?!睋R朐縣文化館館長李詠梅介紹,今年以來,臨朐出臺了《關于開展臨朐縣手繪年畫培訓的計劃》,圍繞臨朐手繪年畫的發展史、藝術特色、創作手法、繪畫技法等內容,對全縣中小學、職教中心藝術師生、全縣年畫愛好者進行培訓,計劃用兩年時間培訓1000名手繪年畫人才;并對年畫藝術的發展做出長遠規劃,引導年畫藝術的產業化發展。借力“十百千”文化人才培訓工程,臨朐還將年畫培訓納入教育系統培訓內容。
今年44歲的馮鴻雁是臨朐縣龍泉小學美術老師,年畫培訓讓她充分感受到傳統文化藝術的魅力?!盎匦V?,我要把自己學到的年畫知識傳給學生,讓他們多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技藝?!?/span>
“對美術教師進行培訓,等于給臨朐的孩子開通了手繪年畫學習直通車。年畫創作引入課堂教學后,對孩子也是很好的傳統文化熏陶?!迸R朐縣教育局局長王學鵬表示。
目前,臨朐手繪年畫教學已經成為美術課或課外社團的內容之一。臨朐縣外國語學校開辦了手繪年畫社團,將年畫學習作為學生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每周開設2次年畫課?!捌鋵?,孩子們對手繪年畫充滿了好奇。課程一開設,就有30多個學生報名?!苯陶n老師吳維珍告訴記者。
一方面,臨朐手繪年畫從娃娃抓起正在有序開展;另一方面,年紀漸長的老年畫家也不甘落后,繼續發揮余熱。今年2月,62歲的史素芳開始創辦老年人年畫培訓班,現已開辦4期,學員40余人,平均年齡達50多歲。65歲的申汝蘭就是其中的熱心學生:“退休了在家閑著,大把時間學習年畫創作,既能接觸到傳統藝術,又能陶冶個人情操,很有樂趣?!?/span>
臨朐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孫秉明表示,臨朐將成立手繪年畫創作培訓基地,培育特色文化品牌,推動臨朐手繪年畫向規?;?、產業化和專業化發展。
而在臨朐縣宣傳部副部長魏淑娟看來,歷史悠久、風格獨特的臨朐手繪年畫是寶貴的文化財富?!拔覀円羞@支獨特的文化血脈,深挖細做,讓臨朐年畫成為承載傳統記憶的獨特文化符號,讓更多的人認識、收藏?!?/span>
山東臨朐舉辦首屆手繪年畫培訓成果展
2014-11-21 11:28:26 來源: 新華網山東頻道
山東省臨朐縣手繪年畫傳承人、畫家、培訓班教師李春秀創作的《春滿人間》《艷陽天》《春風》等多幅手繪年畫作品在全國大賽中獲得大獎。(吳增祥 攝)
新華網山東頻道11月21日電 11月20日,正在山東省臨朐縣文化館舉行的臨朐首屆手繪年畫培訓成果展,以原始古樸的繪畫技法、質樸淳厚的鄉土氣息、有著極具時代特征的手繪年畫作品讓參觀者贊嘆不已。
“臨朐手繪年畫”是產生并流傳于魯中一帶頗具地方特色的民間繪畫藝術,據臨朐縣志記載:距今已有1460多年歷史。早年的繪畫藝人都是農民,他們以手摹繪制“門神、喜神、財神”等畫作為主,用以裝飾門戶庭院。至明清時期,涌現出馬愉、張蘭澤等近百名繪畫名士及畫作;民國年間,呂永川的手繪年畫作品榮獲巴拿馬銀質獎章。
20世紀80年代的“年畫熱”中,臨朐縣農民成為手繪年畫的主力軍,先后涌現出年畫作者500多人,其中骨干人才100余人,年繪制作品達2000多件,并連續三次進京展覽,有89件作品被國家選為赴美、英、法等9個國家展出。1988年,臨朐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繪畫之鄉”稱號,臨朐手繪年畫已成為該縣獨特的文化徽標。臨朐手繪年畫雖然一度展露風采,但后來卻在市場經濟沖擊中日漸式微,為讓這一傳統藝術得到更好傳承與提升,再現“人人畫年畫”、“家家出精品”盛況,這個縣出臺了《關于開展臨朐縣手繪年畫培訓的計劃》,聘請了具有豐富年畫創作經驗的老畫家作為傳承人,對全縣中小學、職教中心藝術師生和年畫愛好者進行系統的免費培訓,課程內容包括手繪年畫發展史、創作流程、用色技法等方面課程,并于今年6月開始舉辦了為期半年的首屆手繪年畫培訓班,接受培訓的53名學員巧手創作的106幅手繪年畫被入選“培訓成果展”。
這是山東省臨朐縣手繪年畫傳承人、畫家、培訓班教師李春秀正在為學員備課。
這是山東省臨朐縣手繪年畫培訓班學員在上“年畫創作與構思”課。
這是山東省臨朐縣手繪年畫傳承人、培訓班教師李春秀(左三)與手繪年畫培訓班學員交流繪畫技法。
這是手繪年畫培訓班學員創作的手繪年畫作品《農具》。
這是手繪年畫培訓班學員創作的手繪年畫作品《拔白菜》。
這是手繪年畫培訓班學員創作的手繪年畫作品《婆婆的棉被媳婦的心》。
這是手繪年畫培訓班學員創作的手繪年畫作品《留守老人》。
這是手繪年畫培訓班學員創作的手繪年畫作品《喂豬》。
這是手繪年畫培訓班學員創作的手繪年畫作品《拔河》。
這是手繪年畫培訓班學員創作的手繪年畫作品《井中娃兒》。
這是手繪年畫培訓班學員創作的手繪年畫作品《豐收》。
這是手繪年畫培訓班學員創作的手繪年畫作品《悄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