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男
年齡:63 歲
技術職稱:高級工藝美術師
榮譽職稱: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 市級傳承人
從藝品類:石雕石刻,工藝雕刻
從藝年限:44年
單位及職務:山東華藝雕塑藝術有限公司 董事長兼總經理
所屬地區:臨朐縣
師承:
徒弟:蔡杰(蔡光慶)、李志遠、傅東剛。
瀏覽次數:10758
傅紹相,1959年生人,山東臨朐人,本科學歷,高級工藝美術師、高級環境藝術師、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濰坊市非遺石雕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國藝術鑄造協會副理事長輪值主席、中國金屬藝術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雕塑學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雕塑專業委員會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雕塑藝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山東省民間藝術協會理事、山東省民間手工藝制作大師、九三學社社員、山東省濰坊市政協常委、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濰坊市級非遺傳承人、山東華藝雕塑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主要簡歷:1986年9月至1988年10月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習;1988年11月至1991年12月在臨朐大理石廠任副廠長;1992年1月至1994年2月在中外合資臨朐創律石材有限公司任副總經理;1994年3月至今任山東臨朐華藝雕塑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期間于1995年6月至1998年7月在山東農業大學學習;2003年5月起兼任山東臨朐華雅達雕塑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2003年9月山東藝術學院雕塑高級研修班學習。
傅紹相一生執著追求鐘情于金屬雕塑藝術,把現代科技與傳統藝術相結合,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演繹著創新的軌跡。早年,大學就是學習的雕塑專業,后多次進修深造,如在中國鑄造協會藝術鑄造專業委員會舉辦的“藝術鑄造著色培訓班”、中國雕塑專業委員會舉辦的“全國抽象雕塑高級研修班”、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協會舉辦的“中國民間手工藝傳承人高級研修班”等,全面掌握了豐富的雕塑理論知識和技能,基礎功底雄厚扎實,為成就他的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到目前,他研發設計的大型雕塑和工藝禮品上千余件,獲國家專利38項,80多件作品在全國、省級展覽中獲獎,產品被評為“山東名牌”,暢銷國內,出口美、日、韓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計制作的《三面圣水觀音》、《藥師頌》、《唐王東征》、《朐城之韻》、《赤山之光》、《鳳城澤瑞》、《守望正義》、《真武大帝》、《黃海觀音》等大型雕塑,氣勢恢宏、高貴典雅、精美絕倫。青銅民俗情景組合群雕《風箏魂》被譽為“立體的清明上河圖”。群雕《莊戶日子》、《鬧元宵》、《紅高粱》、《一帶一路》惟妙惟肖,憨態可掬,作品內涵豐富、與時俱進,為彰顯中國文化、建設美麗中國付出了努力做出了貢獻。
其論文多次在省以上雜志期刊發表,如《人瑞輝煌,青銅千秋》發表于《雕塑》雜志,《現代雕塑對當今城市建設重要性的剖析》發表在《青島建筑工程學院學報》,
《我的藝術鑄造情緣》在《鑄造技術》雜志2016增刊上發表等。其作品青銅雕塑《問道》被位于臺灣101大樓的中華藝術館收藏,青銅雕塑《繆良》被中國工業博物館收藏。先后獲得“首屆全國百名優秀環境藝術師”、“品牌建設年”山東省輕工集體卓越貢獻帶頭人、“2013年度中國工藝美術行業典型人物”、“國際民間工藝美術家”、“第七屆全國鑄造行業優秀企業家”等榮譽稱號。
主要獲獎:1998年6月不銹鋼雕《翔》獲98首屆中國“槐花杯”環境雕塑大賽“槐花獎”,2008年6月銅雕《唐王東征》獲2007年度全國優秀城市雕塑建設項目優秀獎,2011年10月群雕《百子鬧鳶》榮獲第四屆“山東省泰山文藝獎一等獎”,2013年8月銅雕《龍鳳呈祥>獲第八屆中國(長春)民間藝術博覽會民間藝術品金獎,2014年10月銅雕《放歌夢想》獲中國國際民間藝博會暨第四屆中華(天津)民間藝術精品博覽會金獎,2014年10月銅雕《福祿祥瑞》榮獲第六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魯繡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現代創意獎金獎,2016年5月銅雕《母愛系列》榮獲第八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人立陶琉”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2016年6月銅雕《一帶一路》在中國創新設計文化展暨中國(青島)工藝美術博覽會上榮獲“青藝杯”工藝美術創新設計大賽金獎。
2001年12月山東省美術專業職務高級評審委員會授予“高級工藝美術師”專業技術職務。
2005年5月首屆濰坊市工藝美術師。
2007年6月第三屆省工美大師評審工作領導小組授予“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2011年6月中國建設文化藝術協會環境藝術專委會授予“高級環境藝術師”專業技術職務。
2006年12月市委宣傳部、濰坊日報社等四部門授予“濰坊十大文化建設杰出人物”。
2007年6 月市委宣傳部、市文聯等三部門授予“濰坊市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
2008年 8 月濰坊市文化建設小組授予“濰坊市杰出文化工作者”。
2009年3月評為“2008濰坊年度十大經濟人物”。
2009年10月中共濰坊市委組織部、中共濰坊市委宣傳部等十三部門授予“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濰坊市100位時代功勛人物”。
2011年4月被濰坊市總工會授予“濰坊市富民興濰勞動獎章”。
2012年4月被授予“首屆齊魯文化之星”。
2012年度亞洲銅裝飾聯盟銅裝飾行業十大領軍人物。
2015年12月被評為濰坊市第四批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2016年4月由濰坊市輕工行業辦公室、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等部門授予“濰坊工藝美術雕刻雕塑界領軍人物”稱號。
2016年10月被評為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
還榮獲“山東省青年星火帶頭人”、“山東省當代儒商”、“山東十大儒商”、“山東省輕工聯社系統改革開放三十年優秀企業家”、“山東省輕工業聯社品牌卓越貢獻帶頭人”、“中國環境藝術領軍人物”、“全國首批資深環境藝術師”、“國際民間工藝美術家”、“中國工藝美術行業典型人物”、“全國輕工行業企業文化建設突出貢獻人物”、“山東省泰山文藝獎藝術突出貢獻獎”等榮譽稱號。
1993年12月作品“東方紅” 榮獲山東省美展優秀作品獎。
1994年12月銅雕“戲豚”獲山東省雕塑展優秀獎。
1998年6月不銹鋼雕“翔”獲98首屆中國“槐花杯”環境雕塑大賽“槐花獎”。
1998年10月不銹鋼雕“射”獲山東省城市雕塑展一等獎。
1998年10月鍛銅“春之歌”獲山東省城市雕塑三等獎。
1999年10月銅雕“趕集”獲山東省美展三等獎。
2000年12月銅雕“荷塘秋韻”獲山東省城市雕塑創作設計新作展二等獎。
2001年9月不銹鋼雕“搏”獲山東省體育美展三等獎。
2001年9月銅雕“綠茵競足”獲山東省體育美展優秀獎。
2002年7月銅雕“風箏情”獲山東省群星美術作品展銅獎。
2005年12月銅雕“鄉村賽事”在2005年山東體育美展中獲三等獎。
2008年6月銅雕“唐王東征”獲“2007年度全國優秀城市雕塑建設項目優秀獎”。
2009年3月銅雕“和諧飛翔”獲2008年度山東省優秀城市雕塑建設項目二等獎。
2009年3月銅雕“兵之魂”、“車輪雄風”獲2008年度山東省優秀城市雕塑項目三等獎。
2011年10月大型民俗情景組合群雕《百子鬧鳶》榮獲第四屆“山東省泰山文藝獎一等獎”、臨朐縣第二屆文化藝術政府獎藝術作品獎一等獎。
2013年4月2013首屆濰坊市工藝美術節工藝雕塑《百鳥朝鳳》、《春風》分獲金獎和銀獎,并獲本節最高獎項藝術成就獎。
2013年8月銅雕“龍鳳呈祥”獲第八屆中國(長春)民間藝術博覽會民間藝術品金獎。
2014年10月銅雕“放歌夢想”獲中國國際民間藝博會暨第四屆中華(天津)民間藝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2014年10月銅雕“福祿祥瑞”榮獲第六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魯繡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現代創意獎金獎。
2016年4月創作的雕塑作品《鳳舞和諧》在第九屆中國(濰坊)風箏產品博覽會暨第四屆濰坊工藝美術節獲金銀設計創新。
2016年5月銅雕“母愛系列”榮獲第八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人立陶琉”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2016年6月銅雕“一帶一路”在中國創新設計文化展暨中國(青島)工藝美術博覽會上榮獲“青藝杯”工藝美術創新設計大賽金獎。
2017年4月金屬工藝雕塑《龍鳳呈祥》在第五屆濰坊工藝美術節暨風箏博覽會獲得金獎。
2017年4月金屬工藝雕塑《觀音圣像》在第五屆濰坊工藝美術節暨風箏博覽會獲得金獎。
2017年7月作品雕塑《一帶一路》在“2017全國手工藝產業博覽會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展”中獲2017“國匠杯”金獎。
一帶一路
龍鳳呈祥
2016/4/17 19:16:36 來源:中國山東網濰坊頻道
中國山東網濰坊頻道4月17日訊 (記者 韓蓓蓓 宋超) 4月17日上午,第六屆中國畫節·第九屆中國(濰坊)文化藝術展示交易會·第二屆中國(濰坊)民間藝術博覽會在魯臺會展中心開幕。位于民博會展廳入口處的大型陶藝群雕“一帶一路”吸引著市民紛紛駐足觀看。
“一帶一路”是由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傅紹相先生和山東省陶藝大師蔡杰先生精心設計的大型陶藝群雕作品。該作品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宏偉戰略構想為設計元素,采用民間陶藝泥塑的傳統塑造手法,將中國古代“絲綢之路”與現代一帶一路“交匯融合,用奇妙的構思,精湛的技藝,將連接亞歐貿易的橋梁、融匯東西方文明的紐帶進行深入挖掘與藝術展現,打造了雕塑藝術的經典之作。
據悉,“一帶一路”大型群雕作品長計20.16米,寬3.6米,由666個場景單體組成,其中人物216個。
記者在現場看到,作品分為“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和“弓箭一帶一路三大板塊,以世界之巔喜馬拉雅山脈為背景,浩瀚的大海,川流不息的船隊,廣袤的駝隊,繁忙的碼頭、市場,不同膚色的各族人民、各具特色的異域風情、地標性的著名古建筑,以及代表中國元素的絲綢、茶葉、瓷器,從大處著眼,恢弘壯闊,或小處用力,細致入微,無不匠心獨具、絕妙天成,盡情展現著兩千多年前絲綢之路的繁榮景象。
前來參觀的市民張先生向記者訴說,看到這個作品他覺得很震撼:“我一直很喜歡雕塑作品,早就聽說這次展會有很多雕塑作品展出,看到這么棒的作品真是很高興,這次真是來值了!”、
2012年10月29日,第三屆中國(高密)紅高粱文化節在高密市隆重舉行,山東工藝美術大師傅紹相總經理與蔡杰藝術家共同設計的大型陶藝群雕《高密農時四季》在紅高粱藝術館展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201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先生,濰坊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初寶杰等領導觀看作品后并給予高度評價
臨朐石雕
來源:濰坊市文化館 2018-03-14
臨朐石雕是產生并流傳于山東臨朐一帶民間的傳統美術手工技藝,已有七千年歷史。臨朐地處魯中山區,在古代,當地群眾就有愛好石雕、創造石雕、品賞石雕的文化情趣與傳統愛好,形成了代代相承的石雕藝術。
代表作品《八仙過?!?/p>
臨朐石雕所用工具主要有錘、鉆、斧、銼、鑿、磨石、磨砂等。其工藝流程全憑手工操作,艱苦細致,耗時頗多,其雕刻工序主要有以下流程:1.選料,主要以青石、石灰石、花崗石、沂山紅石、紅絲石等當地所產硬質石材為主。2.勾勒輪廓,要先對石料找方,把石料可用的部位框出來。3.減荒。輪廓畫出來后,要將輪廓線以外的多余部分鑿去,叫做減荒。4.整理造型:減荒后,要進行造型整理,也稱打糙。5.精雕細刻:造型整理好后,要精雕細刻。6.打磨:通常分為兩步,第一步是用砂石打磨,第二步是用砂布打磨。臨朐石雕取材方便,工具簡易,形式多樣,用途廣泛,藝術內涵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