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女
年齡:51 歲
技術職稱:
榮譽職稱:民間傳承人 市級傳承人
從藝品類:安丘布藝盤扣
從藝年限:36年
單位及職務:山東安丘市
所屬地區:安丘市
師承:
徒弟:
瀏覽次數:7565
朱萱,女,1971生,從事布藝盤扣技藝30余年,現為濰坊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2015年12月被評為濰坊市第四批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2015年6月30日下午,青云山小學開展了“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系列活動,眾位名家走進了青云山小學的課堂,讓孩子們領略了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孫臏拳、山東快書、布藝盤扣、安丘大鼓、剪紙、泥人、面塑等七種非遺文化的九位名家劉海港、馬才、朱萱、丁麗華、丁淑紅、周來霞、王永琴、郝云峰、曹清華來到了青云山小學,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課,孩子們受益匪淺。
方寸巧心 絲絲入扣—— 訪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布藝盤扣傳承人朱萱
作者:安丘大眾網 時間:2017/12/2 8:29:55
□記者 李琳琳
盤扣,是中國傳統服裝使用的一種紐扣,它不僅是一枚扣子,更是一件衣服的裝飾。盤扣的制作過程,在安丘俗稱“打扣子”或“盤扣子”。制作布藝盤扣耗時費力,現在會做的已經寥寥無幾。在我市,提起盤扣的制作,不少人會說起城里村的朱萱,她制作的布藝盤扣已經成為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朱萱在十幾歲的時候從媽媽手里學會了盤扣手藝,有不少人慕名來求。朱萱今年48歲,從她太姥姥算起,傳到她已經是第四代,朱萱的姥姥、太姥姥多是做一些普通的直扣,到她媽媽,社會已經開放,所謂的“奇裝異服”已經開禁,紐扣也就有了一些新花樣。到朱萱這一代,盤扣的花樣設計似乎突破了紐扣的傳統功能,成為了衣服的視覺重點。近些年,傳統服裝重新被人們所青睞,各種旗袍、唐裝又成為許多人喜愛的服飾,盤扣則成為點睛之筆,甚至不少現代服裝的設計,也紛紛汲取某些中國傳統元素,盤扣也流行開來。
在朱萱家里,她拿出了一盒子早已做好的盤扣,如數家珍般介紹開來:“要說盤扣的款式,起碼有近百種之多,這是琵琶扣,這是蝴蝶扣、金魚扣……要想把盤扣做得精致,做得惟妙惟肖,需要花點兒功夫。在旗袍的衣襟上選擇一副相配的盤扣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闭宫F在記者眼前的一個個盤扣緊致圓潤,盤條長短一致,形狀栩栩如生,這些精美的盤扣均出自朱萱之手。
朱萱自年少時期學會盤扣,幾十年來給自己和別人盤過的盤扣不計其數,主要的樣式品種除了常規的直扣,還有琵琶扣、葫蘆扣、蝴蝶扣、三葉扣、梅花扣、蜻蜓扣、回紋扣、復葉扣、花結扣等,也可以隨意發揮,千變萬化。一副盤扣,有的纖細小巧,三兩對一組疏密排列,有的舒展夸張,占據了上衣前臉的很大面積。
交談中朱萱隨手拿起一根編結繩,開始演示琵琶扣的制作方法。一根編結繩、一根針、一條線就是制作這對琵琶扣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穿繩、打結、盤花、縫線、整形,十幾分鐘后,一對琵琶扣就做好了。
說起盤扣的傳承,朱萱坦言:“現在會做手工盤扣的人越來越少了,老一輩傳下來的東西,丟掉了真的很可惜。學會這么多年了我仍然很喜歡這項手工藝,空余時間我總會自己研究些盤扣的新樣式?!逼饺绽?,朱萱也會在姐妹相聚的時候,教她們制作盤扣。朱萱懂得,只有開拓新的渠道,將傳統盤扣融入時代特色,讓盤扣煥發出新的活力,才能將盤扣這門傳統手工藝術傳承下去。盤扣項鏈、盤扣胸針、盤扣裝飾品……讓盤扣成為一種時尚藝術,是朱萱一直都在探索的一條“生存”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