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女
年齡:40 歲
技術職稱:工藝美術師
榮譽職稱: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 市級傳承人
從藝品類:繭紙織染技藝,抽紗刺繡
從藝年限:24年
單位及職務:濰坊市峽山區太保街道手工繡坊
所屬地區:峽山區
師承:丁培玲、姚梅英
徒弟:
瀏覽次數:7340
馬鴻亁,女,1982年8月生,濰坊峽山區岞山街道馬家屯刺繡藝人,現為工藝美術師、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和名人,濰坊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2003年拜蘇繡大師姚梅英學藝三年。2008年至今,跟隨濰繡大師丁培玲、李素貞學藝。2012年6月被丁培玲老師收為傳承弟子。
代表作《毛澤東肖像》、《周恩來肖像》,改變以往的傳統刺繡技法,采用細針逐漸層次過度,使畫面更有立體層次感。
繭紙制作技藝的傳承
馬家屯村有一個傳承已久的手工技藝,“繭紙刺繡”據初步考證,此技藝目前僅在岞山街道馬家屯以家族傳承的方式存在,其他地區未見同類技藝。繭紙刺繡系吉氏家族“傳兒傳媳不傳女”的手工技藝,最初用于本族祠堂內祖先圣象祖訓的制作,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在歷年戰亂和“破四舊”中祠堂被毀,繡像實物資料失盡,后由家境敗落部分繭繡流失,現僅存的一件繭繡作品是吉星林繡的一件繭繡刺繡紋樣,由吉廷芬交于現傳承馬鴻乾保管。
馬家屯村坐落在峽山湖的北岸,村民世代以耕織為主,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淳樸的民風成就了“繭紙刺繡”并在吉氏家族中代代相傳至今。
繭紙刺繡早先主要用于繡制先祖圣像和祖訓,由東章村吉星林傳承下來,吉星林當時經營絲綢生意,生意中認識了兩位無兒無女的老人,后來養老送終繼承了財產家業和繭紙刺繡技藝,后由吉星林代代相傳至馬鴻乾,馬鴻乾熟練掌握繭紙制作、繭紙處理和繭紙刺繡等全套技藝。多年來潛心研究祖上技藝,經反復試驗,推陳出新,革除了繭紙繡的各種弊端,大膽運用了多種針法,并打破長期以來家族不外泄的禁錮,走向社會服務社會使繭繡成為較高價值的藝術品。繭紙刺繡以中華優秀文化精髓為創作題材,繭紙刺繡的作品以思想之靈魂,以人文為精神,以工藝為語言,充分反映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工藝水平,代表了中國明清刺繡發展的特征,具有時代性、典型性和特殊性,其歷史價值、文化價值、收藏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突出。
因受封建社會的影響,家族技藝不外泄,必須有專人掌握傳承,造成掌握此技藝的人極少,由于制作技術難度大,要求高,時間長,各種流程繁瑣復雜,掌握起來非常困難,繭紙刺繡自明清開創以來,世襲傳承到今天已處于瀕危狀態,現掌握全套技術的只有傳承人馬鴻乾,因經濟效益不突出和受現代新技術制品的影響,通過世襲傳承已很難為繼,不久將會消亡失傳,現只能堅守,并做好技藝傳承。2017年3月
馬鴻乾,1982年生,山東省濰坊峽山人。??茖W歷,畢業于山東省濰坊市機械工業學校計算機專業。現為市級工藝美術大師,工藝美術名人,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會員,峽山區作家協會會員,繭紙刺繡代表性傳承人。
自幼愛好刺繡跟隨家人前輩學習繭紙刺繡,2003年拜南繡大師姚梅英學習蘇繡3年,2008年拜濰繡大師丁培玲學習至今。將蘇繡的精細雅潔濰繡的粗曠大氣和繭繡的獨特融為一體,刻苦鉆研大膽創新不斷突破,并形成新的藝術風格自成一派。
榮譽稱號: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濰坊市工藝美術名人。
獲得獎項:繭紙繡《毛澤東肖像》榮獲2017年中國第九屆(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神龍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繭紙繡《周恩來肖像》榮獲2017年中國第九屆(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神龍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刺繡《青花瓷瓶》,榮獲2015年6月指尖上的技藝首屆濰坊刺繡大賽金獎。2017.8
2012年6月濰坊市博物館授予丁培玲的傳承弟子。
2014年6月被濰坊市輕工行業辦公室、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評為濰坊市第二屆工藝美術名人。
2015年加入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
2017年7月被濰坊市輕工行業辦公室、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評為第六屆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
2017年9月獲得中國濰坊2017傳統工藝創意大賽中榮獲“能工巧匠”稱號。
2018年12月25日經濰坊市中評委評審通過為“工藝美術師”專業技術職務。
2019年7月濰坊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繭紙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2015年6月刺繡作品《青花瓷瓶》榮獲“指尖上的記憶”首屆濰坊刺繡技藝大賽金獎。
2017年3月峽山電視臺采訪播放過繭紙刺繡技藝。
2017年4月手工刺繡《龍瓶》在第五屆濰坊工藝美術節暨風箏博覽會獲得金獎。
2017年5月剪紙刺繡《毛澤東、周恩來》第九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榮獲“神龍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
2017年9月《青花瓷》入選中國濰坊2017傳統工藝創意設計博覽周。
2018年5月《青花瓷瓶》在2018第十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中榮獲“梁子黑陶杯”山東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蠶繭繡《毛澤東》
蠶繭繡《青花瓷瓶》
蠶繭繡《周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