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男
年齡:53 歲
技術職稱:高級工藝美術師
榮譽職稱: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
從藝品類:濰坊紅木嵌銀及木雕,木雕木刻.宮燈
從藝年限:36年
單位及職務:行舟刻木藝術工作室 昌邑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
所屬地區:昌邑市
師承:王炳慶
徒弟:王志浩
瀏覽次數:8129
王海偉,字行舟,男,1969年12月出生于山東省昌邑市,高級工藝美術師,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和名人,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濰坊民間藝術大師,昌邑首批民間藝術大師,昌邑市十三屆政協委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農民藝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理事、山東省農民藝術家協會副秘書長、山東省民間藝術館聯盟理事、山東省書刻藝術家協會會員、濰坊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副秘書長、濰坊工美木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昌邑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昌邑市美術家協會理事、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昌邑分會會長。
自幼喜愛民間傳統文化,九十年代初熱衷于木雕、傳統刻字、木版畫、宮燈的制作藝術。1991年9月至今創辦行舟刻木藝術工作室,2014年、2015年先后組建昌邑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和濰坊工美協會昌邑分會,在事業上全心投入,實現整體推進。在藝術上博采眾長,遵古而不泥古,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20多年間雕刻了大量的古代、現代及當代名家書畫作品。在立足于傳統的基礎上,大膽求新創新,致力于傳統藝術的發展和傳承,迄今已刻制作品1000余幅。所制作品有描漆、描金、貼金、烤蠟等,均為實木材質,手工傳統作業,形式多樣,做工細膩,具有很高的收藏和觀賞價值。近年來尤為代表性的木雕作品有:手工傳統紅木宮燈。大型木版畫《孔子與七十二賢》長卷。線雕鄭板橋《竹石圖》。浮雕《泰山圖》、《梅蘭竹菊》等。傳統刻字:《天下第一?!?、《厚德載物》、《福祿壽禧》等。眾多作品現已成為社會各界友人收藏和饋贈的高檔禮品。曾被濰坊電視臺、昌邑電視臺、濰坊日報、濰坊晚報、中國網等多家媒體采訪報道。
2009年初為濰坊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刻制牌匾、抱柱數套。
2009年為勝利油田東營采油站制作大型創意浮雕壁畫《路漫漫其修遠兮》。
2009年受濰坊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之邀成立“行舟刻木藝術館”。
2011年為壽光侯鎮刻制牌匾、抱柱數套。
2011-2013年三次參加濰坊第四、五、六界文化藝術展示交易會。得到了有關領導和群眾的一致好評。曾被昌邑電視臺、濰坊日報等多家媒體采訪報道。
2012年5月年木版畫《孔子與七十二賢》刻制完成。
2012年10月獲昌邑市首批“民間藝術大師”稱號。
2013年8月被被濰坊市經信委、人社局、輕工辦、工美協會授予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
2014年4月獲濰坊市工藝美術木雕刻界“領軍人物” 稱號。
2014年10月獲昌邑市首批“群眾文化帶頭人”稱號。
2015年3月,在“濰坊十笏園首屆新春文化廟會” 活動中榮獲“突出貢獻金獎”。
2015年4月獲濰坊市工藝美術木雕界“拔尖人才” 稱號。
2015年9月獲濰坊市委宣傳部頒發的濰坊市首批“民間藝術名家”稱號。
2015年10月山東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財政廳、省人社廳被選拔為“齊魯文化之星”。
2015年12月榮獲“十二五”山東省工藝美術行業設計創新進步獎。
2016年1月榮獲“十二五”濰坊市工藝美術行業突出貢獻金獎。
2016年1月獲濰坊市首批“民間文藝名家” 榮譽稱號。
2016年2月晉升為“工藝美術師”專業技術職稱。
2016年10月在第五屆山東省工藝美術行業(工藝雕刻)“技能興魯”職業技能大賽中被授予“山東省工藝美術行業技術能手”榮譽稱號。
2016年10月,在首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展示活動中榮獲突出貢獻獎。
2016年12月在昌邑民協開展“文藝扎根人民,文藝到人民中去”志愿服務活動及優秀傳統文化建設工作中,榮獲“突出貢獻獎”。
2017年3月被評為“山東省工藝美術名人”榮譽稱號。
2018年12月被評為第五屆“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2019年9月被中共濰市委宣傳部授予第三批“濰坊民間藝術大師”。
現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濰坊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昌邑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2014)。
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理事、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副秘書長、木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昌邑分會會長(2015)。
中國農民藝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農民藝術家協會副秘書長、山東省民間藝術館聯盟理事、山東省書刻藝術家協會會員。
2020年2月由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授予高級工藝美術師專業技術職稱。
2007年浮雕作品《泰山望岳》被山東中煙工業公司收藏。
2008年創意刻字作品《讀書》、《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等作品被青島覓石藝術中心收藏。
2009年木雕作品《金龍戲珠》在山東省第十七屆書刻藝術大賽上獲二等獎。
2010年以青銅形式創意雕刻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獸大型木雕壁畫被“濟南魯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收藏。
2013年3月木雕作品《浮雕“富貴牡丹”圖》獲昌邑市首屆“絲綢之鄉文化獎”文化作品獎。(昌邑市委、市政府主辦)
2013年4月創意木刻作品《“青龍白虎”四象圖》獲“山東省民俗文化博覽會”銀獎。(山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
2014年4月木雕作品《鏤空雕“龍鳳呈祥”》在第二屆濰坊工藝美術節中獲得金獎。(濰坊市輕工辦、工美協會主辦)
2014年4月木雕作品《梅蘭竹菊》在第二屆濰坊工藝美術節中獲得金獎。
2015年4月木雕作品《天下第一?!吩跒H坊市第三屆工藝美術節中獲金獎。
2015年4月木雕作品《“青龍白虎”四象圖》在濰坊市第三屆工藝美術節中獲金獎。
2015年12月木雕作品《浮雕“梅蘭竹菊”四條屏》獲濰坊市第三屆“風箏都文化獎”優秀文化作品獎。(濰坊市委、市政府主辦)
2016年1月木雕作品“梅蘭竹菊”四條屏,榮獲濰坊市第三屆“風箏都文化獎”優秀文化作品獎。(濰坊市文化強市建設指導委員會主辦)
2016年4月木雕《五福捧壽》在第九屆中國(濰坊)風箏產品博覽會暨第四屆濰坊工藝美術節中榮獲金獎。
2016年5月,木刻畫作品“兒童放學歸來早”獲首屆中國濰坊國際風箏文化創意設計金獎。
2016年5月木刻作品《天下第一?!吩诘诎藢弥袊?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上獲銀獎。
2016年5月木刻作品《“青龍白虎”四象圖》在第八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上獲金獎。
2016年9月,木刻作品“青龍白虎四象圖”在山東省民俗文化博覽會上獲精品獎。(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山東省工藝美術學會主辦)
2016年10月在第五屆山東省工藝美術行業(工藝雕刻)“技能興魯”職業技能大賽中榮獲金獎。
2017年4月創作的木雕《龍鳳呈祥》作品在第五屆濰坊工藝美術節暨風箏博覽會獲得金獎。
2016.7
2015.4
2014.2.27
創意木刻《青龍白虎四象圖》
鏤空雕《龍鳳呈祥》
木刻《天下第一?!?/span>
鏤空雕刻“龍鳳呈祥”
昌邑木雕民間藝人王海偉自學成才用小刀刻出精彩
來源:濰坊新聞網 2013-05-17 09:04:32
王海偉正在雕刻。
濰坊新聞網訊 昌邑市從事木雕的民間藝人王海偉,多年來憑著對刻木的濃厚興趣及鍥而不舍的精神,用一把小刀雕刻出了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記者采訪得知他的刻木作品《國色天香》、《金龍戲珠》曾經多次獲獎。
見到木板就想用刀刻
上午,記者來到了昌邑市利民街上的行舟刻木藝術創作室。王海偉一身簡潔衣裳、黝黑皮膚,正手持小刻刀聚精會神地雕刻著福字。不大的工作室里,墻上掛滿了他的木雕和木刻作品。
王海偉今年45歲,是昌邑市奎聚街道人。王海偉爺爺輩的老人里曾出過“細木匠”,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雕刻牌匾的手藝人,從小呆在爺爺身邊耳濡目染,他也喜歡上了雕刻藝術。
“我沒有美術底子,能有今天的手藝全憑對書法和雕刻的熱愛和堅持?!蓖鹾τ浾哒f,1996年開始,他才終于有時間一門心思學習和研究刻木。只要家中有剩余的木板,他就拿起來用小刀刻東西,為此他沒少被父親責罵。
雖辛苦但充滿成就感
記者發現王海偉的兩只手皮膚粗糙,老繭很厚,手掌和手指上還有一道道口子。王海偉告訴記者,這都是日積月累的“成果”。
“木雕成型看著很美觀,但是要完整地刻出來,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蓖鹾フf,要一次性完整地完成雕刻不出差錯,深厚的功底固然不可缺,但對于字數的安排、字體的大小、花紋的布局等細節的把握才更考驗功夫。尤其是木雕的花紋、圖案,稍有差錯就會造成整體不美觀,只能以失敗告終。
王海偉說,對他來說,為了完成雕刻作品,每天工作十幾小時都是正常的。雕刻雖是個辛苦活,但當看見一塊塊木板在自己的精雕細刻下成為美觀的作品時,心中便充滿了成就感。
刻木技藝正申請非遺
從開始自學刻木技藝到現在,王海偉已有600多幅作品,最具代表性的有紅木雕刻鄭板橋《竹石圖》、楸木浮雕《泰山圖》,他還斷斷續續用了2年時間,創作了《孔子與七十二賢》。2009年,在山東省第十七屆書刻藝術大賽上,王海偉憑借木雕作品《金龍戲珠》喜獲二等獎。
王海偉的刻木技藝在昌邑刻木創作行業中非常出名,濟南、淄博等地的木刻技藝愛好者也紛紛前來學習,但王海偉總是先考察一段時間再決定是否收為弟子,往往在這期間很多人就堅持不下來了。
據了解,市文化部門正在對刻木技藝申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圖 記者 花凱 殷夢)
木刻不了情
記山東省昌邑市卷煙零售客戶王海偉
本報記者 李殷2010年04月23日 東方煙草報
王海偉正在精心雕刻自己的作品。 王海偉的店內擺滿了自己的木雕作品。
“鎮宅神虎” “龍”
以詩詞為題材的木刻
在山東省昌邑市煙草專賣局(營銷部)辦公室里,記者看到墻上懸掛著一件刻有“厚德載物”字樣的木雕,字體舒展凝重,刀法精美獨特,頗具古人風韻。誰能想到,這是一位卷煙零售客戶的作品。
帶著好奇,記者探尋到了這位零售客戶的小店。這是一家位于奎昌路的卷煙零售店。一進門,只見店主王海偉正在工作臺上聚精會神地雕刻著一塊牌匾。王海偉笑著介紹說:“我不僅刻煙標,看,‘泰山’煙盒上‘五岳獨尊’的圖案我也刻了,這是為了突出咱們煙草的特色嘛!”
為了心中的最愛
王海偉對雕刻有著一種天生的喜愛?!靶r候家住農村,平時最喜歡看的就是各家的牌匾和雕花家具,迷著呢。家里打掃衛生,我就把那些從床底下、墻旮旯里找出來的廢木頭當寶貝,干完活就抱著它們到一邊去鑿呀刻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這種愛好愈加濃烈。
90年代初,王海偉進入昌邑市水產局工作,空閑時間幾乎全部用來鉆研雕刻。雕刻藝術需要較高的文化修養,具有一定的古漢語和書畫功底,他就來個后天補拙,利用業余時間自學書法繪畫。雕刻資料和工具匱乏,又沒有專業老師指點,剛開始學習木雕的他也遇到了不少難題。
“當時別說沒有老師,在濰坊連專業的雕刻工具都找不到。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我經常到浙江一帶出差,那邊是‘雕刻之鄉’,各種工具資料不少,我就省吃儉用,一點一點地湊錢買,前后花了近萬元?!蓖鹾フf,“出差在外,沒事時就愛一個人去看那些老師傅們是怎么做活的,有時趁人家休息聊上兩句,請教請教?!睉{著這股執著勁,王海偉的雕刻技藝進步很快,在當地漸漸有了些名氣。
1997年,王海偉帶著木雕作品來到濟南參展交流。初出茅廬的他憑借著靈性飛揚的作品和扎實的基本功,引起了山東省書刻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王玉殿的關注。在王玉殿的悉心指導下,王海偉進步很快。面對老師對自己成績的肯定,王海偉更加堅定了學好雕刻的決心。
獨特的經營“名片”
2007年,王海偉開辦了這家卷煙零售店。經營的忙碌絲毫沒有影響他放下手中的刻刀。對木刻愛好的那份執著,讓他索性把工作臺設在了小店的一角,一有時間就刻上幾刀。久而久之,木雕作品也成了點綴小店四壁的裝飾。
有一天晚上,一位常來買煙的浙江客人偶爾瞧見了墻上的一塊匾額,對其贊不絕口,隨后表達了想要購買的意愿。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王海偉毫無準備,心懷忐忑地報了150元的價,沒想到客人二話沒說就付了款。無意之中的“收獲”讓他興奮不已----原來這一愛好還可以帶來經濟效益。
聰明的王海偉迅速調整了經營思路和小店布局,得意之作被精心地擺放在店內醒目處,作品創作的題材也開始向煙草文化轉移,煙盒上優美的風景畫、著名的煙標等,都成了他的創作模板。這些作品,既有獨特的煙草風格,同時又迎合了消費者的審美心理。木刻作品一經推出便贏得了好評,很多人慕名前來購買?!皝淼娜硕嗔?,我看哪些作品比較受歡迎就多做一些,適應市場需要嘛。再到后來,喜歡的人越來越多,還有一些企業、公司找來定做匾額、門牌等等?!?/p>
雕刻就像一張名片,讓更多的人在喜愛王海偉木雕藝術的同時,也記住了他的煙草零售小店,他的生意是越做越紅火。
勇攀藝術高峰
逐漸富裕起來的王海偉對雕刻藝術有了更高的目標追求。一次去北京故宮參觀,他忘情地流連于精美絕倫的雕刻藝術作品之間,完全被震撼了?!懊啦粍偈?,真是美不勝收啊!原來同一件作品,運用不同的雕刻手法,竟會表現出如此截然不同的藝術效果?!毖劢绱箝_的王海偉立志再攀高峰,學習鏤空雕塑、浮雕等雕刻技藝。
“在朋友的介紹下,我有幸認識了曾經參與故宮古建筑修補工作的魏金合老師,他對浮雕有著很高的藝術造詣。在他的指導下,我對用浮雕手法雕刻龍鳳等傳統圖案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p>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蓖鹾撔你@研,苦練不輟,雕刻技藝日漸精湛。2008年,他榮獲了山東省第十七屆書畫刻字藝術大展賽二等獎;2009年,他加入中國農民藝術家協會,并應邀去楊家埠開店,向中外游客展示雕刻藝術的魅力。
“我打心眼里喜歡雕刻藝術。傳統雕刻一般是專精一種手法,我因為愛好,便嘗試著學習運用多種手法,所以創作出來的作品也就有了一些特色?,F在如果有人問起我,一般情況下我都說愛好的是刻木,而不說雕刻了?!蓖鹾バχf,“我的創作原則是‘尊古而不泥于古’,讓傳統藝術在創新中綻放新的光彩?!?/p>
普通的木頭在王海偉手中被賦予了生命,讓人不由得心生感慨:“樹蔸根藤點丹青,勝似羊毫走蛇龍。世無枯木不可雕,天生諸材必有用?!?/p>
以刀代筆
書寫人生
2009年08月07日 第一百六十八期
王海偉
21號“才藝店主店員” 店主:王海偉 店名:中國煙草(加盟店)
店址:山東省昌邑市奎聚路53號 參選類別:問道店主
當叮當、乒乒乓乓和飛濺的小木塊撞擊墻面、地板的聲音傳來,當看到墻壁上掛滿了木刻作品時,千萬不要以為你走錯了店,這里確實是奎聚路53號,一家貨真價實的煙店。而它又是那么的不同,一股濃濃的木香和煙草本香撲鼻而來。
王海偉就是這家煙店的老板,閑時最愛制作木刻字。王海偉坦言,木刻的過程是一個發現美與提煉美的過程。一個好的木刻師,不僅要具備書法和木刻功底,還應該擁有一雙發現美與提煉美的眼睛。
第一幅木刻作品的成功出售,讓王海偉印象深刻。那天陽光燦爛,一位來買煙的客人一眼相中了掛在墻上用來裝飾的木刻牌匾,當場花高價買了去。王海偉笑言:“木刻一直只是我的一種興趣愛好,沒想到竟然得到了顧客的賞識。后來我又刻了幾幅試銷,銷路還不錯,而且還有顧客主動找上門來要求定做?!?/p>
王海偉說自己最初制作的牌匾只能稱之俗品。有一次,他看到一塊沿山門而立的木刻牌匾,與平常所見的木刻牌匾大不相同,顏色古樸且造型自然,一眼望去,似乎與山門渾為一體,沒有一點矯揉造作。這一發現令他大喜過望,實踐也證明,用不規則邊緣木頭制作的牌匾,比那些規則的木刻牌匾更受歡迎,且材料更不受限制?!艾F在我刻的牌匾,大多是不規則的自然造型,不僅有藝術韻味,又耐看?!蓖鹾フ勂鹉究填^頭有道。
別看王海偉對木刻很有研究,其實他也并非科班出身。起初學制作時,不是因用力過猛鑿得太深,就是因力度不夠只劃出一道淺淺的口子,甚至連木板材質的脾性也吃不透。直到購買的第一批木板全部耗盡時,王海偉才找到門道:力度、角度自然地拿捏到位,桐木、楸木等木板的脾性也一一被摸透。
隨著一幅幅作品的出現,王海偉又開始對圖紙感興趣。記得去蘇杭旅游時,王海偉逛街時看到一盞古色古香的八角宮燈,一下便迷住了。正欲買回家好好研究,可價格居然要八千塊。于是,王海偉便暗暗決心要自己做出這樣一盞宮燈。
回到昌邑后,王海偉便四處詢問朋友,希望能夠找到宮燈的樣紙。半年過去了,還是沒有音訊。就在王海偉想要放棄的時候,街邊一盞相似的塑料宮燈映入他的眼里。他無意地嘀咕了一句:“哎,可惜是個塑料的?!闭f者無心,聽者有意。一位友人馬上說他家就有一個他自己做的木制宮燈,王海偉終于在友人家里看到了他一直念念不忘的那款宮燈,并且還拿到了圖紙。當天,王海偉就采購了木板,第二天就開始了制作。不到半個月,王海偉便完成了木刻部分,還請來好友喬干及鄭新生為上窗書寫“和善”、“誠信”“仁義”“禮智”、“忠孝”、“廉勇”,畫松竹梅各三幅,及配詩各三首。第20天,他順利完成宮燈制作。
也許正是王海偉的這份執著,引起了山東書刻藝術家協會的注意。協會秘書長親自邀請他入會。這對于從業余起家的王海偉來說,無疑是最大的肯定。
“當然,顧客對我的厚愛才是我最幸福的事?!蓖鹾ッ摽诙?。
刀刻下去,須找準方位,把握力度,充分體現‘穩’‘準’‘狠’。如同人生,每邁一步,都需腳踏實地,坦坦蕩蕩。經營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