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男
年齡:53 歲
技術職稱:
榮譽職稱: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
從藝品類:石雕石刻,石刻. 石版書畫.拓片
從藝年限:32年
單位及職務:安丘市石版書畫藝術館
所屬地區:安丘市
師承:謝德華
徒弟:劉新平、李華東、李建剛。
瀏覽次數:7021
謝方堃,男,1968年生,山東省安丘市人?,F為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和名人、濰坊市工藝美術石雕界“領軍人物”。
1990年至今專業從事石刻、拓片技藝,已近30個年頭。石刻雕刻精細,生動傳神,拓片極具北方蟬翼拓的特點。
為了研究古代真草隸篆等字體石刻藝術,他先后到北京、西安、曲阜等地參觀學習,并從有關書籍、網絡上尋找相關資料,鉆研臨摹,廢寢忘食,不停地苦練和精雕細刻,磨練出了高超技藝。在濰坊市境內,諸城超然臺博物館,臨朐沂山,青州云門山,安丘青云山、留山、城頂山、五龍山和酒之城等景區都留有足跡、刀痕和石刻藝術作品。
2011年10月,用了2年多的時間,完成了《宋徽宗草書千字文》的碑刻與拓片制作,整卷長13米、寬42厘米,筆畫構思精細,作品嚴謹美觀大方。整個作品給人以藝術享受,令人慨嘆不已。
謝方堃石版書畫藝術館現藏刻石136塊,多為古今名家詩文和畫品,有王羲之的《蘭亭序》、米芾的《研山銘》、趙孟頫的《五柳傳》、岳飛的《前出師表》,還有康熙、乾隆、唐伯虎、劉墉、鄭板橋等名家名作,有《名家百壽集》和《名家百福集》。為紀念這位新中國的開國領袖毛澤東誕辰120周年,臨摹毛體先后雕刻了《七律?長征》、《沁園春?雪》、《采桑子?重陽》和《清平樂?六盤山》等作品。
他準備再用10年時間,共完成藏有300件作品時,就靜下心來搞拓片,屆時舉辦一個大型的全國性作品展覽會,讓更多朋友來欣賞金石文化的文明。
2014年4月榮獲濰坊市工藝美術石雕界“領軍人物”。
2016年4月授予濰坊市工藝美術拓片界“拔尖人才”。
2016年7月被濰坊市輕工行辦、濰坊市工美協會評為第三屆濰坊市工藝美術名人。
2016年10月“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獲突出貢獻獎。
2017年7月被濰坊市輕工行業辦公室、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評為第六屆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
2014年4月第七屆中國濰坊風箏產品博覽會暨第二屆濰坊市工藝美術節獲金獎。
2015年4月第八屆中國濰坊風箏產品博覽會暨第三屆濰坊市工藝美術節獲金獎。
2015年4月第九屆中國濰坊風箏產品博覽會暨第四屆濰坊市工藝美術節獲金獎。
2016年5月第八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榮獲“人立陶琉”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2016年5月在第八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榮獲“人立陶琉”杯山東省工藝美術設計創新獎金獎。
2016年9月山東民俗文化博覽交易會獲“精品獎”。
2017年4月拓片《千字文》在第五屆濰坊工藝美術節暨風箏博覽會獲得金獎。
2017年5月拓片《千字文石刻》第九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榮獲“神龍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濰坊日報》 、《濰坊晚報》曾報道過,《濰坊文化>第四期刊載 安丘電視臺《身邊》欄目報道,《安丘文學》2016年12期刊載。
2014.2.26
石刻--竹
拓片
謝方堃與石刻文化
文/劉牧青
2013-12
在中國畫都濰坊,人們每當提起安丘的張殿英木版書畫和謝方堃石版書畫都贊不絕口,對于木版書畫我是略知一二,對于石版書畫還真是初次相識。近日,有幸走進謝方堃的安丘市石版書畫藝術館,真是大開眼界,尤其是主人獨有的豐富刻石閱歷,更使我感到驚奇和欽佩。據查考,謝方堃集刻石與拓片制作技藝于一身,目前在國內屈指可數。
(一)
謝方堃,今年45歲,是土生土長的安丘人,他從事石刻藝術已近20個年頭了。謝方告訴筆者,他父親謝德華就是石刻藝人,主要從事墓碑、奠基碑和一些紀念碑方面的刻字藝術。謝方堃原來在濟南某醫校學習醫術,當一名外科醫生是他人生的最大追求。1995年春天,他跟隨父親到安丘市人民公園去看漢墓,當走進地下墓室時,一幅幅精美的畫圖深深地吸引他,眼尖的父親,看透了兒子的心思,爺兒倆忘記了地下的潮濕和陰沉,一邊走一邊仔細觀看,父親不住地贊美古人的藝術造詣。
本是一次無意的游玩,卻令謝方堃大開眼界,激起了他的藝術靈感,毅然放棄學習醫術,決定跟隨父親從事石刻與拓片藝術研究,用刻刀雕刻美石,用石文寄托追求。之后,心細的父親又帶著兒子專程到庵上鎮去看牌坊,藍天白云下,美麗壯觀的庵上石坊熠熠生輝,又一次深深地吸引住了年輕的謝方堃。
石刻藝術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漢唐盛世,造型藝術因反映時代精神而大放異彩。漢代石刻的雄勁、簡練,唐代石刻的精美、圓潤,都表現了中華民族進取、向上的氣派和精神,在我國雕刻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安丘漢畫像石墓就是一典型代表,它發掘于凌河鎮董家莊村,迄今已有1800多年,內有69幅完整的畫像,被譽為“罕見的漢代藝術杰作”。庵上石坊建于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今有180多年的歷史。謝方堃心想,這些精美的雕石藝術若無人去研究和挖掘,說不定多少年之后就會慢慢失傳或者消失。
為了挖掘和搶救石刻藝術,父子倆慕名到山東省石刻藝術博物館參觀學習,探尋省城及更高層次的石刻藝術,踏進館內,一件件石刻文物和碑刻拓片讓兩人心明眼亮,隨即購買了大量的專業書籍、知名碑帖和摩崖刻經資料,帶回家來精心研究和臨摹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十幾個春秋的磨練,謝方堃如癡如醉,他的刻石技藝逐步走入藝術殿堂,日趨爐火純青。
(二)
“刻石藝術主要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墓碑文化和宗教文化,它存放時間久遠,不易人為地去篡改,能夠真實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側面,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謝方堃講起話來頭頭是道。
眼下,刻石已成為謝方堃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為了研究古代真草隸篆等字體石刻藝術,他先后到北京、西安、曲阜等地參觀學習,注意從有關書籍、網絡上尋找相關資料,一有機會就在工作室里鉆研臨摹,有段時間竟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筆者看到,謝方堃的右手手掌上有層厚厚的繭子,左手下方的肌肉也有些變形,正是因為不停地苦練和精雕細刻,謝方堃才磨練出了現在的高超技藝。在濰坊境內,諸城超然臺博物館、臨朐沂山、安丘青云山、留山、城頂山和酒之城等景區都留有他的足跡、刀痕和石刻藝術作品。
2011年10月,謝方堃經過2年多的時間,終于完成了《宋徽宗草書千字文》的碑刻與拓片制作,整卷長、寬42厘米,筆畫構思精細,作品嚴謹美觀大方?!盀榱俗舟E逼真,我對照字帖,反復修改,爭取每一細節都與原著盡可能接近,只要一有時間就待在工作室里。這幅作品有相當的難度,當我完成的時候,有一種自豪的感覺,興奮了好長時間?!敝x方堃高興地訴說著。千字拓文,字字孤立,互不聯屬,飄逸處如云煙綿綿,筆斷而意脈相連;灑脫處,如鳳鳥飛翔,形斜而字愈端正。整個作品給人以藝術享受,令人慨嘆不已。
謝方堃的石版書畫藝術館現藏有已完成的刻石136塊,多為古今名家詩文和畫品,有王羲之的《蘭亭序》、米芾的《研山銘》、趙孟頫的《五柳傳》、岳飛的《前出師表》,還有康熙、乾隆、唐伯虎、劉墉、鄭板橋等名家名作,更有《名家百壽集》和《名家百福集》。今年是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誕辰120周年,為了紀念這位新中國的開國領袖,謝方堃專門臨摹毛體書法藝術,研討其筆法特點,自今年春天以來,先后雕刻完成了《七律?長征》《沁園春?雪》《采桑子?重陽》和《清平樂?六盤山》等作品。
人們常說:“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敝x方堃那泰然雋永的刻石之功、熟練麻利的手法、清雋淵雅的筆觸、寧靜悠遠的意境、精致完美的雕刻藝術真是令人叫絕。謝方堃不僅僅滿足于雕刻文字,雕刻書畫也是他的拿手戲,館內一塊古代四大美女之“西施”的石刻引起了筆者的注意,流暢的線條,惟妙惟肖的神態,將人物表現的淋漓盡致,這是謝方堃用了20多天時間完成的又一件新作。
(三)
“拓片猶如歷史寫真,用宣紙和墨汁把碑刻和器皿上的文字或圖案變為可觸摸可感知的實物。因其古老的歷史背景、豐富的民族史料價值和巨大的藝術成就倍受人們青睞?!敝x方堃講起話來滔滔不絕,“拓片在保存、傳播傳統文化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是承載地方風物、歷史進程的重要載體之一,它就像一張張散落在民間的‘歷史存根’?!逼凡枵勑﹂g,他總是離不開詩書畫印和金石拓片;漫步他的工作室,舉手投足間表現的是那樣淡定與從容。
“每一個拓版都是有生命的,只有弄懂了那些歷史人物和故事,才能生動地拓出來。如今,拓片技藝傳承和保護成了一大難題,愿意學習這門技藝的人真是太少了,我希望能將拓片技藝傳承下去……”謝方堃展示著手中的拓片,“我的拓片能再現古代書法和繪畫藝術的神韻,即使用高科技手段也很難達到這近似‘原汁原味’的效果,可稱得上是活的檔案?!?/span>
拓片源于真品,它是歷史的再現。胸中有丘壑,筆底生煙霞。一方碑石,一幀拓片,讓謝方堃實現了點石成金、仿舊如真的夢想??伤⑽礉M足,而是學而不厭,求道若渴,追求完美。時常夜深人靜時分,青燈書案,碑拓陳橫,悟書之妙道。品其陽刻拓片作品,宛如作者的書法真品,活靈活現;觀其陰刻拓片作品,如進入碑林,層次分明,立體感強。
一幅字畫,經名家之手,它就會身價倍增;一副名字畫,經數代人的傳承,它就會奇居于世;一幅拓片,經數人翻閱與考證,它就成了歷史的另一部傳奇。談起詩書畫印,謝方堃笑聲朗朗,撫摸那些石碑,愛不釋手?!对娊洝分械囊汇逅?、《楚辭》間的一縷清風、岳麓書院的依依夕陽、《超然臺記》里的楊柳月色、《蘭亭序》中的曲水流觴……都是他為之心儀、為之沉醉的心靈棲所。他將深情寄予石刻之上,用心智刻寫出涵容萬千的畫卷,留存著歷史的印痕,傳承著中華古老的文明。
謝方堃告訴筆者,他制作的王羲之《蘭亭序》拓片很受青睞,現在有三個版本,陽刻拓片墨色文字凸出,印章鮮艷逼真,如同真品;陰刻朱色拓片艷麗鮮明;陰刻墨色拓片厚重大氣。近年來,還有日本朋友委托在安丘搞蔬菜加工的老板從他這里購買這件拓片作品。是的,謝方堃的雕刻及拓片技藝已經得到社會的公認,今年他還申請了“安丘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正步入不惑之年的謝方堃,不僅是一名優秀的手工藝人,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民間工藝美術師。中華民族是一個古老而偉大的民族,中國人民勤勞勇敢、樸實敦厚、意志堅毅、心胸寬廣,這些品格正是民族精神之所在。為了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和自己心中的夢,謝方堃用那質樸敦厚的語言說道:“我爭取再用10年時間雕刻200件作品,湊夠300件就靜下心來搞拓片,屆時舉辦一個大型的全國性作品展覽會,讓更多朋友來欣賞金石文化的文明……”
刻毛體詩詞,拓片捐送檔案館
2013年12月20日
謝方堃(左)向安丘市檔案館捐贈毛體詩詞拓片。
本報訊 為紀念毛澤東主席誕辰120周年,12月13日,安丘市石版書畫藝術館謝方堃向安丘市檔案館捐贈了個人石刻毛體詩詞拓片作品《七律·長征》《沁園春·雪》《采桑子·重陽》一宗,以表達自己對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敬仰之情。
謝方堃今年45歲,安丘市興安街道東關人,從事石刻藝術已近20個年頭。為了研究古代真草隸篆等字體石刻藝術,他先后到北京、西安、曲阜等地參觀學習,一有機會就在工作室里鉆研臨摹。
“刻石藝術主要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墓碑文化和宗教文化,它存放時間久遠,不易被人為篡改,能夠真實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側面,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謝方堃講起話來頭頭是道。他的石刻藝術作品遠近聞名,諸城超然臺博物館、臨朐沂山、青州云門山、安丘青云山、城頂山等景區,都留有謝方堃的足跡和刀痕。
為了紀念毛澤東主席誕辰120周年,謝方堃從今年春天開始,歷時6個多月的時間,先后雕刻完成了《七律·長征》、《沁園春·雪》、《采桑子·重陽》和《清平樂·六盤山》等毛體書法詩詞作品。 (劉春山 王振山)
[拍現場] 謝方堃向安丘市檔案館捐贈毛體詩詞拓片作品
齊魯網訊 為紀念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誕辰120周年,,安丘市石版書畫藝術館謝方堃先生向安丘市檔案館捐贈個人石刻毛體詩詞拓片專利作品《七律·長征》《沁園春·雪》《采桑子·重陽》一宗,以表達內心對已故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無限熱愛和敬仰。同時,祝福我們偉大的祖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高舉黨的十八大旗幟,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各項社會事業繁榮昌盛,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謝方堃,安丘市興安街道東關人,今年45歲,從事石刻藝術已近20個年頭。為了研究古代真草隸篆等字體石刻藝術,他先后到北京、西安、曲阜等地參觀學習,注意從有關書籍、網絡上尋找相關資料,一有機會就在工作室里鉆研臨摹,有段時間竟到了廢寢忘食的境地。筆者看到,謝方堃的右手手掌上有層厚厚的繭子,左手下方的肌肉也有些變形,正是因為不停地苦練和精雕細刻,謝方堃才磨練出了現在的高超技藝。在濰坊市境內,諸城超然臺博物館,臨朐沂山,青州云門山,安丘青云山、留山、城頂山、五龍山和酒之城等景區都留有謝方堃的足跡、刀痕和石刻藝術作品。
今年春天,他聯想到今年是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誕辰120周年紀念年,為了紀念這位新中國的開國領袖,謝方堃專門臨摹毛體書法藝術,研討其筆法特點,歷時6個多月的時間,先后雕刻完成了《七律·長征》《沁園春·雪》《采桑子·重陽》和《清平樂·六盤山》等毛體書法詩詞作品。謝方堃那泰然雋永的刀腕之功、熟練麻利的手法、清雋淵雅的筆觸、寧靜悠遠的意境、精致完美的雕刻藝術真是令人叫絕?!翱淌囆g主要傳承了中華民族的的墓碑文化和宗教文化,它存放時間久遠,不易人為地去篡改,能夠真實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側面,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謝方堃講起話來頭頭是道?!懊客匾粋€版都是有生命的,只有讀懂了那些歷史人物和故事,才能生動地將其拓出來……”謝方堃不停地展示著手中的拓片,“我的拓片能再現書法原著的藝術神韻,即使用高科技手段也很難達到這近似‘原汁原味’的效果,可稱得上是活的檔案?!保▌⒋荷?nbsp;王振山)
[拍現場]
安丘:謝方堃先生迷戀中華傳統石刻文化
發表于 2013-11-26 21:26:02
放棄手術刀,他捏起小刻刀
謝方堃從事篆刻近20年,希望這門手藝能傳承發揚
2013年09月25日
謝方堃在工作室內認真工作。
一把簡單的刻刀,一塊粗糙的鐵塊,外加簡陋的材料,創作出一幅幅字跡逼真的篆刻,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美女圖像……謝方堃從事篆刻近二十年,專注石刻與拓片研究,用雕刀篆刻美石,用石文寄托追求。
棄醫從藝學習篆刻
上午,記者來到安丘城區健康路上的御書齋,見到了“齋主”謝方堃。走進御書齋,映入眼簾的是滿滿的石刻和一幅幅透著書香的字畫,一塊雕刻著“西施”的石刻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流暢的線條,惟妙惟肖的神態,將人物表現的淋漓盡致,這作是謝方堃用20多天完成的作品。
在謝方堃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他的一間工作室,工作室內擺放著一塊塊石刻,墻上掛滿了字畫,滿屋子透著書香之氣。與謝方堃交談,他的話語里離不開書畫與篆刻。
今年45歲的謝方堃是土生土長的安丘人,從事篆刻已經近20年的時間。謝方堃告訴記者,他的父親以前從事石刻,上個世紀從報紙上看到一則關于《研山銘》的書畫拍賣,父親又迷上了拓片藝術。受父親的影響,他從小酷愛民間藝術,尤其喜歡篆刻。1995年,學習醫術的他棄醫從藝,專注與石刻研究。
篆刻是謝方堃生活中的重要的一部分,為了研究篆刻,他從書上、網上尋找有關篆刻的資料,一有機會就在工作室里鉆研篆刻,有段時間竟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記者看到,謝方堃的右手手掌上有厚厚的繭子,左手下方的肌肉有些變形,正是因為苦練,謝方堃才有了現在的技藝。
兩年完成《千字文》
說起篆刻,謝方堃并沒有太自豪的地方,但說到拓片,謝方堃充滿了自信與自豪?!巴仄q如歷史寫真,用宣紙和墨汁把碑刻和器皿上的文字或圖案變成可觸摸、可感知的實物。因其古老的歷史背景、豐富的民族史料價值和巨大的藝術成就受到人們的歡迎?!敝x方堃對記者說,從2000年開始,他開始研究拓片,掛在屋里的字畫,全是他自己篆刻之后拓印下來的。
由于從事拓片的人很少,謝方堃只能從書上、網上學習拓片,學習之后自己再進行研究。謝方堃告訴記者,2011年10月,經過2年多的時間,他終于完成了《千字文》的碑刻與拓片制作,整卷長、寬。
“為了字跡逼真,我對照字帖,反復修改,爭取每一細節與原著盡可能相近,在篆刻過程中只要一有時間就呆在工作室里。這幅作品有難度,當我完成的時候,有一種勝利的感覺,興奮了好長時間?!敝x方堃高興地說。
想讓拓片制作發揚
從事篆刻近20年,謝方堃也學會了陽刻,現在全國從事陽刻的人不多。謝方堃集碑刻與拓片制作技藝于一身,在國內是屈指可數的?!拔业耐仄茉佻F古代書法和繪畫藝術的神韻,即使用高科技也很難達到這近似‘原汁原味’的效果,可稱得上是‘活的文’?!敝x方堃向記者展示他的拓片。
謝方堃告訴記者,他制作的《蘭亭序》拓片受到很多人的青睞,全國各地甚至日本的一些篆刻及拓片愛好者也委托朋友從他那里捎帶上幾幅作品。
除了篆刻名人字帖之外,謝方堃還篆刻名人書畫,謝方堃的篆刻及拓片技藝已經得到大家的公認,他的書畫石刻藝術還申請了“安丘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每拓一塊板都是有生命的,只有弄懂了那些歷史人物和故事,才能生動地拓出來。如今,拓片技藝傳承和保護成了一大難題,愿意學習這門技藝的人太少了,我希望能將拓片技藝傳承下去?!敝x方堃說?! ∥?圖 本報記者 花凱
[拍人物]
為謝方堃當一回紅娘
發表于 2012-6-4 01:33:36
為謝方堃當一回紅娘
上午,謝方堃參加了由安丘市人民政府主辦、安丘市文廣新局承辦的“安丘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我事先曾動員他,應該去參加在青云山山頂文化廣場舉辦的“齊魯情緣”大型相親會,可兩次活動是同一個時間,他實在沒有無分身之術。
在和他還是陌若路人的時候,以為他就是一個匠人,因為看得見的他,整天干的就是叮叮當當但卻紅紅火火、收入頗豐的刻碑營生。在我不經意間邁入他的御書齋時,立刻驚呆了!
觀他陽刻陰鑿及拓裱的書法作品,簡直就是在朝拜天子朝臣名家的真跡。人物圖案亦同樣精彩,容貌姿態生動傳神。他的作品不會是速成,他干的活容不得出半點差錯,因為他要追求一種逼真、再世的效果。他比可以一揮而就的書畫家們要付出的多,因為他全部是靠手工刻刻鑿鑿。接起來有長的的《宋徽宗草書千字文》碑刻,足足耗他兩年半的時間。
現在我們已是朋友。步入不惑之年、介乎無名與有名之間的自由職業者謝方堃,原來也是藝人,也是位不折不扣的、了不起的工藝美術師,他還是安丘市作家協會的會員。我了解他,他穩健成熟,品行端正,才華橫溢,當然還健健康康。他因有過一次失敗的、短暫的戀愛史而為情所傷,但現已覺悟。我想通過朋友幫他建立家庭,他是幾世單傳,他的雙親還有他的親姑、一位80多歲的山大退休老教授都急得不得了,當然還有他的朋友圈。
復制散落在民間的“歷史存根”
本報記者 韓立新 實習生 相丹
2012年05月04日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而一位篆刻大師,隱伏于鬧市之中,面對門前熙攘,他淡定如水,寄情于石刻之中。
,記者在安丘城區健康街上尋到御書齋,見到了齋主謝方堃。幾句寒暄,就切入正題。談笑間,他不離于詩書畫印和金石拓片,舉手投足間散發出淡定與從容。
今年43歲的謝方堃,是土生土長的安丘人。他自幼酷愛民間藝術,尤喜篆刻。1995年,他棄醫從藝,專注于石刻與拓片研究,用雕刀篆刻美石,用石文寄托追求。
“拓片猶如歷史寫真,用宣紙和墨汁把碑刻和器皿上的文字或圖案變成為可觸摸、可感知的實物。因其古老的歷史背景、豐富的民族史料價值和巨大的藝術成就受到人們青睞?!敝x方堃滔滔不絕,“拓片在保存、傳播傳統文化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是承載地方風物、歷史進程的重要載體之一,就像一張張散落在民間的‘歷史存根’?!?/span>
篆刻成為謝方堃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文如其人,字如其人。謝方堃篆刻的碑文、制作的拓片,那泰然而雋永的刀腕之功、清雋淵雅的筆觸、寧靜悠遠的意境讓人叫絕。謝方堃集碑刻與拓片制作技藝于一身,在國內是屈指可數的。
“每拓一塊板,就要琢磨板上文字或畫面歷史的源頭,只有弄懂了那些歷史人物和故事,才能生動地拓出來。如今,拓片技藝傳承和保護成了一大難題,愿意學習這門技藝的人太少了?!敝x方堃展示著拓片,“我的拓片能再現古代書法和繪畫藝術的神韻,即使用高科技也很難達到這近似‘原汁原味’的效果,可稱得上是‘活的文’?!?/span>
去年十月,謝方堃完成了《千字文》的碑刻與拓片制作,前后兩年時間。整卷長13米、寬42厘米,筆畫精細?!盀榱俗舟E逼真,我對照字帖,反復修改,力求每一細節與原著盡可能相近。完成這幅有難度的刻畫,我就有挑戰勝利的感覺,當時十分興奮?!敝x方堃回憶著制作經過,情緒依然激動。
拓片的價值僅次于真品,是歷史的再現。胸中有丘壑,筆底生煙霞。一方碑石,一幀拓片,讓謝方堃實現了點石成金、仿舊如舊的夢想??伤⑽礉M足,而是學而不厭,求道若渴,追求完美。時常夜深人靜時分,青燈書案,碑拓陳橫,悟書之妙道。
2010年,謝方堃被趙孟頫所寫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吸引,決定翻刻成拓。他四處找尋相關印刷品,跑遍了濰坊大小書店、舊書收藏市場等,沒找到有關材料。天道酬勤。后來在濟南一個書店找到了,他像見到了久違的親人一樣。謝方堃對記者講述著,動情處放聲大笑,“忙完手頭的活兒,就開始篆刻它,真有些迫不及待了!”
一幅字畫,經名家之手,它就會身價倍增;一幅名字畫,經數代人的傳承,它就會奇居于世;一幅拓片,經數人翻閱與考證,它就成了歷史的另一部傳奇。談起詩書畫印,謝方堃笑聲朗朗;撫摸那些石碑,謝方堃愛不釋手?!对娊洝分械囊汇逅?、《楚辭》間的一縷清風、岳麓書院的依依夕陽,《超然臺記》里的楊柳月色,《蘭亭序》中的曲水流觴……都是他為之心儀、為之沉醉的心靈棲所。他將深情寄予石刻之上,用心智刻寫出涵容萬千的畫卷,留存著歷史的印痕,傳承著中華古老的文明。
謝方堃鐫拓作品欣賞
發表于 2012-1-19 00:20:58
觀他陽刻陰鑿及拓裱的書法作品,簡直就是在朝拜天子朝臣名家的真跡。人物圖案亦同樣精彩,容貌姿態生動傳神。他的作品不會是速成,他的活容不得出半點差錯,因為他要追求一種逼真、再世的效果。他比可以一揮而就的書畫家們要付出的多,因為他全部是靠手工刻刻鑿鑿。接起來有長的的《宋徽宗草書千字文》碑刻,足足耗他兩年半的時間。
我也曾是路人的時候,以為他就是一個匠人,因為看得見的他,整天干的就叮叮當當的刻碑營生。在我不經意間邁入御書齋內里時,立刻驚呆了!
步入不惑之年、介乎無名與有名之間的謝方堃,原來也是藝人,也是位不折不扣的、了不起的工藝美術師。
百壽圖
石刻百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