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男
年齡:46 歲
技術職稱:工藝美術師
榮譽職稱:山東省工藝美術名人 省級傳承人
從藝品類:濰坊核雕
從藝年限:27年
單位及職務:棲楓核雕工作室
所屬地區:濰城區
師承:王緒德
徒弟:李偉光、楊樹茂、尹明田、孫祥康、孫業強、孫志猛、姜福華、高杰、單吉龍、張愛玲、王浩、于立、閆明、李健、張君、譚連勝、劉珂、王小彬、玄玲、譚雪蘭、曹望峰、孫興強、段曉雨、董相波等。
瀏覽次數:11920
談萬海,字棲楓,男,1976年生,山東濰坊人?,F為工藝美術師、山東省級非遺傳承人、山東省工藝美術名人、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濰坊市工藝美術核雕界領軍人物、濰坊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濰坊核雕第六代傳承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王緒德大師的早期入室弟子、濰坊市工藝美術核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濰坊市核雕協會副會長。
自幼喜愛美術、文學、哲學、歷史,尤喜“四書”、“五經”。1995畢業于齊魯音樂學校,期間跟隨國家一級演員、前衛歌舞團小號演奏家孫育杰老師學習音樂與演奏。1995年畢業后隨欒運海老師學習篆刻、書法。2007年在王法強老師的畫室學習造型、雕塑及書畫。到1995年接觸并愛上核雕曾達到癡迷程度,1997年就跟隨王緒德老師,2008年正式拜師,至今專業從事核雕藝術已達20多年,積累了許多的雕刻經驗和技法。在最近幾年當中,不僅繼承了傳統的雕刻技法,而且還擁有了并擅長單面斜刀刻長線條這一技能,這樣呈現出來的線條,有陰陽面之分,從而增強了倉勁有力的視覺效果,就這些好的技法也及時傳授給了弟子們?,F帶徒弟20余人,深感責任之大,特別在尊重師傅、愛護弟子、用心做事、低調做人等方面更加嚴格要求作好表率,全力推動濰坊核雕有序傳承文明發展。
在2007年6月,由單繼瑜主編,副主編高志辰、魯鴻恩,莫言寫序《守望精神家園》一書的“鬼斧神工---桃核雕”中,藝術館王亦耘老師和我的老師王緒德附寫了核雕藝術在濰坊的傳承譜系:第一代:張大眼(1830年—?),第二代:都渭南(1856年—?),第三代:都蘭桂(1881年—1960年),第四代:考功卿(1910年—1999年),第五代:王緒德(1943年—),第六代:談萬海(1976年—)。
回想起與老師王緒德的緣識,那是1997年的春天,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王緒德老師,從那時就每個月二次到老師家里進行桃核雕刻學習,孜孜不倦的講解,對藝術上他從不保留。直到2003年的時候,他又傳授了怎樣鏨刻銅章。老師被邀請到德國展覽的時候,給帶回一把精致的小錘子,并告訴用來鏨刻銅章的,如今一直保留著不舍得用。2009年的仲冬,有一次去他家里,老師他正在微刻,在一個不足2.5平方厘米的壽山石頭上,刻著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字比小黃米粒還要小許多,用放大鏡看后,可以說是字跡清晰,刻工遒勁,刀法嫻熟,作品精湛,且還告訴得有書法的底子,也就是從那年每天早晨5:00左右讀書一個小時,然后把所讀的內容用來練習書法,并堅持看田蘊章老師的講座,每天都要聽上一節大學教授的講座,已堅持接近10年的時間了。老師的《百壽圖》印譜,如今還是學習篆刻的模本,聽他說百枚大印章斷斷續續的刻了十多年。在這期間經常帶領我到省里、市里參加各種展覽活動。
說起老師的核雕作品,最受大家喜歡的是它的古樸之氣(老氣),也是學習最難攻克的一點,可謂之拙中有巧。也許現在年齡還小,并非幾年或十幾年能夠做到的,同時,它也是我對桃核雕刻要求最高的一個方面。我和老師雖不是父子,也不能勝似父子,但用情同父子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培養了我近20年,不但沒收我一分的學費,在我朝不保夕之時,偶爾還給我一定的生活費,期間為我開過二次門面,把他所有的古玩字畫交給我來經營,可見老師對培養的用心良苦。一生中能遇到這樣的師傅應是最大的福分,不但傳授給其技藝,而更為可貴的是教會了我怎樣做人,受益終生,值得敬佩,代代相傳。目前,我們也正在接過師傅的大旗,為濰坊核雕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作著積極貢獻。
2008年6月在省圖書館被核雕傳承人王緒德大師收為徒弟并頒發證書。
2014年3月,在奎文區第三屆“核雕技藝免費培訓班”擔任授課教員,被評為“傳承核雕技藝優秀老師”。
2010年4月作品《馬拉轎車》、《印章》被“中國濰坊民間工藝品陳列館收藏。
2014年4月由濰坊市輕工行業辦公室、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授予濰坊市工藝美術核雕界“拔尖人才”榮譽稱號。
2014年6月13日在濰坊市首屆核雕技大賽中榮獲“核雕技藝名師”稱號。
2014年6月作品《四大美女印章》被濰坊市核雕藝術檔案作永久性收藏證書。
2015年12月被評為濰坊市第五屆工藝美術大師。
2015年12月經評審為“工藝美術員”專業職稱。
2015年12月被評為濰坊市第四批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2015年12月選為濰坊市核雕協會副會長。
2016年1月榮獲“十二五”濰坊市工藝美術行業突出貢獻金獎。
2016年4月由濰坊市輕工行業辦公室、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授予濰坊核雕界“領軍人物”榮譽稱號。
2016年6月,在奎文區第三屆“核雕技藝免費培訓班”擔任授課教員,被評為“傳承核雕技藝優秀老師”。
2016年7月任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核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2016年10月被授予山東省工藝美術行業技術能手榮譽稱號。
2016年10月,核雕作品《乾隆下江南》由濰坊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收藏。
2016年12月經濰坊市中評委評審通過,濰坊市人社局批準晉升為“工藝美術師”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2017年3月被評為“山東省工藝美術名人”榮譽稱號。
2017年4月由濰坊市輕工行業辦公室、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授予“濰坊核雕十四位行業標兵”榮譽稱號。
2018年10月被山東省文化廳授予第五批省級非遺濰坊核雕代表性傳承人。
2007年作品桃核雕刻《夜游赤壁》在中國工藝美術“鄉土獎”獲銅獎。
2009年作品《四大美女》在第二屆山東大眾藝術節民間藝術博覽會獲“銀獎”。
2013年4月作品《四大天王》在首屆濰坊工藝美術節上獲“金獎”。
2013年12月雕刻作品《夜游赤壁》在第三屆中國(北京)國際文玩藝術品博覽會獲“第三屆琢藝杯雕刻大賽”金獎。
2014年4月作品《馬拉轎車》在第二屆濰坊工藝美術節獲“金獎”。
2014年6月所創作的《夜游赤壁》在濰坊市首屆核雕技藝大賽中榮獲“銀獎”。
2015年4月作品《夜游赤壁》在第三屆濰坊工藝美術節獲“金獎”。
2015年6月22日作品《夜游赤壁》在第七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榮獲“華藝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2015年6月22日作品《馬拉轎車》在第七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榮獲“神龍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
2016年4月作品《乾隆下江南》在第九屆中國(濰坊)風箏產品博覽會暨第四屆濰坊工藝美術節獲“金獎”。
2016年5月創作的核雕《乾隆下江南》在第八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榮獲“人立陶琉”杯山東省工藝美術設計創新金獎。
2016年5月創作的核雕《八仙手排》在第八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榮獲“人立陶琉”杯山東省工藝美術設計創新金獎。
2016年10月,經評委會評比,核雕作品《乾隆下江南》榮獲2016中國-濰坊首屆傳統工藝創意設計大賽銀獎。
2016年10月在“知行堂”杯第五屆山東省工藝美術行業(工藝雕刻)“技能興魯”職業技能大賽中榮獲金獎。
2017年4月創作的核雕《九美鬧龍舟》作品在第五屆濰坊工藝美術節暨風箏博覽會獲得金獎。
2017年5月核雕《九美鬧龍舟》第九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榮獲“神龍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在文化藝術出版社《守望精神家園》一書中被認定濰坊核雕第六代傳人。
在《濰坊工藝美術精品集》一書中,對本人及其作品作過專版介紹。
2010年12月21日,在《直播濰坊》節目中作過報道。
2012年4月4日,在《中央探索發現》節目中作過介紹。
2013年5月,在《記者下基層》節目中作過專訪和報道。
2016年4月15日濰坊晚報登載“談棲楓作品欣賞”。
工作照 徒弟:李偉光
師徒合影
蔣華亭老師題字
《馬拉轎車》
《馬拉轎車》是濰坊核雕的傳統題材
《四大天王》
《金魚滿堂》
《九美鬧龍舟》
乾隆下江南
《核章》
《八仙手排》
《鼻煙壺》
《夜游赤壁》
我的兩枚桃核雕
作品《夜游赤壁》是根據《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分別雕刻的兩件作品,在我老師王緒德多年的指導之下,又再次的對蘇東坡的學習,第一次游赤壁刻了七個人物:東坡醉酒、庭堅陪坐、魯直持嘯、書仆弈棋、朝云窺探、茶童焼爐、老漢斗煙。門窗都能自由開起,還有那環環相扣的錨鏈細如發絲。一面窗戶刻有:清風徐來、水波不興;門上刻有: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另一面窗戶上刻有:白露橫江、水光接天;門上刻有: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飄飄乎如遺世獨立。此作品寓意著一帆風順。核舟的一面,七月的桂花正濃,左側有一好學的書仆正在彎腰鉆研著棋后的殘局;核舟的另一面,搖扇的茶童在煮著一壺他鄉純糧釀造的米酒。再說那少言寡語的朝云為何窺探?她既是蘇軾的貼身侍女,又是他的妾身,站在船尾而面帶憂慮的觀看著船頭的三位巨豪,即不能前去打憂他們的酒興,心中又特別的擔心自己的主人。此情此景老漢吸著煙斗坐在船尾看在心里。唉,不知何時俺也能品嘗一下赤壁鱸魚之美......
第二次游赤壁朝云并不知道他們的出行,棋盤的旁邊也沒發現好學的書仆了,可見同年十月的偶游,只有茶童在猛力的搖著扇子,老漢坐在菊花的旁邊還是吸著他那煙斗??蓢@蘇軾的那幾十畝荒地在家的東邊,水流不上去,那里會有什么好的莊稼長出來,因此自稱“東坡”。時不時的又擔心起自己所謂的小妹“蘇三”,此時的蘇軾又再次的舉起酒杯......這枚桃核的一面窗上刻有:江流有聲、斷岸千尺,門上刻有:曾日月之幾何、江山不可復識;另一面窗上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門上刻有:凜乎其不可留也、聽其所止而休焉。
第一次的游赤壁刻了7個人物,在全國的“第三屆琢藝杯雕刻大賽中"獲得金獎。第二次的游赤壁刻了5個人物在濰坊市首屆核雕技藝大賽中榮獲銀獎。一前一后,一金一銀,足矣。
《四美印章》
《十八羅漢印章》 《十八羅漢印章》
羅漢 羅漢1
羅漢2 羅漢3 羅漢4
談棲楓(談萬海)作品素描 上傳時間
談棲楓:讓濰坊核雕講故事
2016年10月14日
談棲楓在創作中 記者劉曉杰攝
□本報記者 劉曉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边@是明人魏學洢所作《核舟記》的開篇。說的,就是核雕藝術。
“這是我在傳統核雕工藝上的創新,鏤空雕刻的十八羅漢在省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上受到了很多專家的好評?!庇浾咭姷秸剹珬鞯臅r候,他剛參加省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回來?!俺鋈⒓诱箷?收獲很大,不僅可以相互溝通交流,更重要的是可以將濰坊核雕的淵源歷史和獨特魅力展現出去?!?/span>
“核雕技藝能全面考察藝人的素養。訓練雕刻技藝之外,思想和文化性這種內功培養尤為關鍵。核雕工藝復雜、有幾十道工序?!闭剹珬鹘o前來學習核雕的徒弟講道?!按蟮牟襟E有幾步,先選擇紋路清晰、質地堅硬的桃核后,對其進行繁瑣的清洗、消毒。第二步是構圖,不夠熟練的可先用鉛筆勾畫輪廓。第三步雕刻,先雕出大致輪廓、然后再細雕?!痹诮o徒弟講解核雕技藝的過程中,談棲楓耐心十足。
核雕技藝既要傳承又要創新,才能既保留基因又充滿活力?!拔椰F在很希望核雕這門技藝可以到偏遠山區的學校里去傳承教學,讓那些貧苦的孩子都能掌握一門技能,也能讓核雕技藝代代相傳?!闭剹珬髡f,核雕藝術迫切需要傳承。如果有感興趣學的,自己會毫無保留的傳授,也希望這門技藝可以走向世界。
“當初我學核雕就是一種發自骨子里的喜歡,癡迷到晚上睡覺都睡不著?!睆氖潞说?0多年的談棲楓,原名談萬海,是濰坊核雕第五代傳承人、中國核雕工藝美術大師王緒德先生的入室弟子。
每一個核雕作品都是一個故事,都具有生命力?!盀H坊核雕以桃核為材料,巧妙利用核胚上縱橫無序,深淺不定的紋理,雕刻出栩栩如生的景物形象,如山水、人物花鳥等立體造型,以及刻化歷史人物、神話故事、吉語印章等。核雕作品布局簡練,樸實大方,概括性強,有融天地萬物于方寸之間的精髓?!闭f起濰坊核雕,談棲楓侃侃而談。
方寸之間,萬千世界。一把刻刀、一顆桃核,談棲楓手拿雕刻刀在一枚桃核上雕刻裝飾,厚薄有度、剛柔相濟,精致的圖案也隨之慢慢顯現在記者面前。
“你看這幅作品《馬拉轎車》,也叫《北京的馬拉轎車》。講述的是在一個小小的桃核上雕刻一匹馬拉著一輛轎車的情景。轎車的左前方有一個驅車揚鞭的老者,轎車的車廂上刻著一個廂房,左右各一窗戶,左邊刻著一個仕女掀起窗簾向外觀望,好像在欣賞外邊的陽光雨露;右邊的窗口上刻著一位雍容華貴的婦人,好像在觀看外面的太平盛世。作品看上去栩栩如生,非常生動,像真的一樣。這個作品象征著平安祥和,盛世太平?!闭剹珬黠柡钋榈慕o記者講解,手里拿著自己精心雕刻的作品就像是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溫柔。同樣,也就是《馬拉轎車》這幅作品在第七屆中國濰坊風箏產品博覽會暨第二屆濰坊工藝美術節中榮獲金獎,2015年第七屆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暨中國創新設計文化展上榮獲“華藝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銀獎。
“每一個作品在創作過程中都要懷揣工匠之心,不能有一點馬虎?!闭剹珬鞲嬖V記者。說著,他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夜游赤壁》,只見舟上五人,須眉畢見,箬蓬、窗、楫、壺、爐等應有盡有,船舷左右有窗4扇,開合靈巧,窗戶上淺刻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筆畫剛勁,字跡清晰。
“這些錨鏈每一個都會刻一個多小時,握刀得準,不能有一點閃失,一個斷裂就會前功盡棄?!闭剹珬髦钢兑褂纬啾凇返暮酥凵系腻^鏈說。記者看到,核舟雕刻精細、玲瓏剔透,核舟上面的8扇門、4扇窗都是活動的,可以自由地開啟,特別是船尾垂下的錨鏈由很多個小如米粒,細如發絲的橢圓形環連接而成,每節轉動自如。
“我自己雕刻用的刀都是自己親手做的,因為刻一幅作品要換七八種刀,有平刀、雙面刀、馬蹄刀、錐刀、斜刀等種類,每一把刀的力度,角度和作用都不同?!闭剹珬髡f。自己都是根據雕刻需要先磨刀、修刀,自己做的刀雕刻起來用著順手。
要雕刻一幅好的作品,好的桃核是關鍵?!拔叶际亲约喝ミx桃核。泰安的核桃核,青州的蜜桃核,本地的白塔蜜,陜西龍紋核等,根據桃核的質量和種類雕刻不同的作品?!闭剹珬髡f。
身為“濰坊核雕”的非遺傳承人,談棲楓明白,世上沒有同樣的兩枚果核,所以每一件核雕作品都具有唯一性,它是核雕藝人智慧的結晶?!白鳛榉俏镔|文化遺產的濰坊核雕要不斷地加大傳承力度,培養傳承人,在對雕刻的傳承過程中,我也可以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快樂?!闭剹珬鞅硎?。
談棲楓作品欣賞
2016年04月15日
談棲楓:讓濰坊核雕講故事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边@是明人魏學?所作《核舟記》的開篇。說的,就是核雕藝術。
“這是我在傳統核雕工藝上的創新,鏤空雕刻的十八羅漢在省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上受到了很多專家的好評?!庇浾咭姷秸剹珬鞯臅r候,他剛參加省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回來?!俺鋈⒓诱箷?收獲很大,不僅可以相互溝通交流,更重要的是可以將濰坊核雕的淵源歷史和獨特魅力展現出去?!?/p>
“核雕技藝能全面考察藝人的素養。訓練雕刻技藝之外,思想和文化性這種內功培養尤為關鍵。核雕工藝復雜、有幾十道工序?!闭剹珬鹘o前來學習核雕的徒弟講道?!按蟮牟襟E有幾步,先選擇紋路清晰、質地堅硬的桃核后,對其進行繁瑣的清洗、消毒。第二步是構圖,不夠熟練的可先用鉛筆勾畫輪廓。第三步雕刻,先雕出大致輪廓、然后再細雕?!痹诮o徒弟講解核雕技藝的過程中,談棲楓耐心十足。
核雕技藝既要傳承又要創新,才能既保留基因又充滿活力?!拔椰F在很希望核雕這門技藝可以到偏遠山區的學校里去傳承教學,讓那些貧苦的孩子都能掌握一門技能,也能讓核雕技藝代代相傳?!闭剹珬髡f,核雕藝術迫切需要傳承。如果有感興趣學的,自己會毫無保留的傳授,也希望這門技藝可以走向世界。
“當初我學核雕就是一種發自骨子里的喜歡,癡迷到晚上睡覺都睡不著?!睆氖潞说?0多年的談棲楓,原名談萬海,是濰坊核雕第五代傳承人、中國核雕工藝美術大師王緒德先生的入室弟子。
每一個核雕作品都是一個故事,都具有生命力?!盀H坊核雕以桃核為材料,巧妙利用核胚上縱橫無序,深淺不定的紋理,雕刻出栩栩如生的景物形象,如山水、人物花鳥等立體造型,以及刻化歷史人物、神話故事、吉語印章等。核雕作品布局簡練,樸實大方,概括性強,有融天地萬物于方寸之間的精髓?!闭f起濰坊核雕,談棲楓侃侃而談。
方寸之間,萬千世界。一把刻刀、一顆桃核,談棲楓手拿雕刻刀在一枚桃核上雕刻裝飾,厚薄有度、剛柔相濟,精致的圖案也隨之慢慢顯現在記者面前。
“你看這幅作品《馬拉轎車》,也叫《北京的馬拉轎車》。講述的是在一個小小的桃核上雕刻一匹馬拉著一輛轎車的情景。轎車的左前方有一個驅車揚鞭的老者,轎車的車廂上刻著一個廂房,左右各一窗戶,左邊刻著一個仕女掀起窗簾向外觀望,好像在欣賞外邊的陽光雨露;右邊的窗口上刻著一位雍容華貴的婦人,好像在觀看外面的太平盛世。作品看上去栩栩如生,非常生動,像真的一樣。這個作品象征著平安祥和,盛世太平?!闭剹珬黠柡钋榈慕o記者講解,手里拿著自己精心雕刻的作品就像是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溫柔。同樣,也就是《馬拉轎車》這幅作品在第七屆中國濰坊風箏產品博覽會暨第二屆濰坊工藝美術節中榮獲金獎,2015年第七屆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暨中國創新設計文化展上榮獲“華藝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銀獎。
“每一個作品在創作過程中都要懷揣工匠之心,不能有一點馬虎?!闭剹珬鞲嬖V記者。說著,他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夜游赤壁》,只見舟上五人,須眉畢見,箬蓬、窗、楫、壺、爐等應有盡有,船舷左右有窗4扇,開合靈巧,窗戶上淺刻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筆畫剛勁,字跡清晰。
“這些錨鏈每一個都會刻一個多小時,握刀得準,不能有一點閃失,一個斷裂就會前功盡棄?!闭剹珬髦钢兑褂纬啾凇返暮酥凵系腻^鏈說。記者看到,核舟雕刻精細、玲瓏剔透,核舟上面的8扇門、4扇窗都是活動的,可以自由地開啟,特別是船尾垂下的錨鏈由很多個小如米粒,細如發絲的橢圓形環連接而成,每節轉動自如。
“我自己雕刻用的刀都是自己親手做的,因為刻一幅作品要換七八種刀,有平刀、雙面刀、馬蹄刀、錐刀、斜刀等種類,每一把刀的力度,角度和作用都不同?!闭剹珬髡f。自己都是根據雕刻需要先磨刀、修刀,自己做的刀雕刻起來用著順手。
要雕刻一幅好的作品,好的桃核是關鍵?!拔叶际亲约喝ミx桃核。泰安的核桃核,青州的蜜桃核,本地的白塔蜜,陜西龍紋核等,根據桃核的質量和種類雕刻不同的作品?!闭剹珬髡f。
身為“濰坊核雕”的非遺傳承人,談棲楓明白,世上沒有同樣的兩枚果核,所以每一件核雕作品都具有唯一性,它是核雕藝人智慧的結晶?!白鳛榉俏镔|文化遺產的濰坊核雕要不斷地加大傳承力度,培養傳承人,在對雕刻的傳承過程中,我也可以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快樂?!闭剹珬鞅硎?。
濰坊核雕培訓(棲楓核雕工作室)(聚藝軒)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生活的豐富,舞臺藝術走向了大眾廣場,小小的桃核雕刻漸漸的走向人們的手中,得到了大家的青睞,把玩的是藝術,增強的是修養,為此我們將在我老師王緒德的帶領之下成立一家以素描、雕塑、篆刻入門等結合桃核紋理雕刻的培訓班——聚藝軒(棲楓核雕工作室)。
雖然我們一開始條件比較艱苦,但堅持走的是庠序之道,在不久的未來,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將來有一天,在齊魯大地的風箏之都會增添一家教學設備最完善的核雕培訓基地。同時很想找到我多年前的老朋友《沂蒙情》劇本的作者吳老師,我們共同寫一部《核雕鄉情》,即使我們這代人實現不了,那就為下一代鋪好路,讓他們繼續走下去,這也許是我們的夢想吧。
學習分常年班和免費班,因才施教,一對一的講解。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每個課堂只有十個人上課。上課時間與學習無關的人員,沒有李偉光老師的允許,任何人不得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