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男
年齡:64 歲
技術職稱:高級工藝美術師
榮譽職稱: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
從藝品類:楊家埠木版年畫
從藝年限:39年
單位及職務:濰坊楊家埠民俗藝術大觀園雕版顧問
所屬地區:寒亭區
師承:
徒弟:
瀏覽次數:7458
顏克臣,男,1958年生于山東濰坊市區。高級工藝美術師、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和名人、山東省齊魯文化之星、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濰坊市民間藝術大師、濰坊市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山東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理事?,F為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雕版藝術顧問,在園內帶徒傳藝,同時為中外游客演示古老的雕版技藝。
從事木版年畫雕刻三十多年,為楊愛埠木版年畫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累計雕版5000多套,為目前楊家埠雕版數量最多藝人之一。在雕版技藝上,博采眾長,有所創新,雕刻的件件作品,線條挺拔流暢,畫面清晰俊雅,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刀法,先后雕刻了聞名于世的精品力作。如一年完成的《梁山一百單八將》,三年完成的巨作《八十七神仙卷》全長十米、為當前木版雕刻之最,四年完成的《天下十八省地域全圖》,參加了國家立項的《宋代淳化閣貼》的雕版項目,雕刻的作品得到了中央領導劉云山、韓啟德、蔣孝嚴以及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侯耀華的高度贊賞,新聞媒體也給予了宣傳報道。
2006雕版《泰瓊敬德》榮獲西霞口旅游商品大賽一等獎。
2007年被濰坊市委宣傳部、市文聯、市民協授予“濰坊市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
2008年雕版《八十七神仙卷》在全省農民迎奧運書畫作品展中獲一等獎。
2009年雕版《八十七神仙卷》在中國(濰坊)第二屆文展會獲金獎。
2009年6月被授予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
2012年《壽星圖》在第四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精品展中榮獲金獎。
2012年12月被山東省輕工集體企業聯社、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山東省工藝美術學會授予“山東省工藝美術名人”榮譽稱號。
2013年《八仙聚會》在第五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精品展中榮獲金獎。
2014年4月由濰坊市輕工行業辦公室、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等部門授予“濰坊市木版年畫界領軍人物”榮譽稱號。
2014年10月被評為第四屆“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
2014年被授予“山東省齊魯文化之星” 榮譽稱號。
2014年《壽星圖》榮獲寒亭區首屆畫鄉文化獎“優秀文藝作品獎”。
2015年在濰坊十笏園首屆新春廟會活動中榮獲“突出貢獻獎”。
2015年被授予“濰坊市民間藝術大師” 榮譽稱號。
2016年4月由濰坊市輕工行業辦公室、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等部門授予“濰坊工藝美術木版年畫界拔尖人才”稱號。
2019年5月被濰坊市總工會授予“濰坊金牌工匠”(全市10名)。
2007年被濰坊市委宣傳部、市文聯、市民協授予“濰坊市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
2009年6月被授予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
2012年12月被山東省輕工集體企業聯社、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山東省工藝美術學會授予“山東省工藝美術名人”榮譽稱號。
2014年4月被授予“濰坊市木版年畫界領軍人物”榮譽稱號。
2014年10月被評為第四屆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申報大師最新檔案連接……
2014年被授予“山東省齊魯文化之星”榮譽稱號。
2015年在濰坊十笏園首屆新春廟會活動中榮獲“突出貢獻獎”。
2015年被授予“濰坊市民間藝術大師” 榮譽稱號。
2016年4月由濰坊市輕工行業辦公室、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等部門授予“濰坊工藝美術木版年畫界拔尖人才”稱號。
2018年1月由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授予高級工藝美術師專業技術職稱。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山東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理事。
2006雕版《泰瓊敬德》榮獲西霞口旅游商品大賽一等獎。
2008年雕版《八十七神仙卷》在全省農民迎奧運書畫作品展中獲一等獎。
2009年雕版《八十七神仙卷》在中國(濰坊)第二屆文化旅游展示交易會中獲金獎。
2012年《壽星圖》在第四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精品展中榮獲金獎。
2013年《八仙聚會》在第五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精品展中榮獲金獎。
2014年《壽星圖》榮獲寒亭區首屆畫鄉文化獎“優秀文藝作品獎”。
2016年4月木版年畫雕刻《門神》在第九屆中國(濰坊)風箏產品博覽會暨第四屆濰坊工藝美術節獲金獎。
2017年5月雕版作品《麻姑獻壽》第九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榮獲“神龍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獎銅獎。
2015.4
劉云山觀看顏克臣雕版
2009.6
雕版《天下十八省地圖》2015.4
年畫雕版門神《秦瓊敬德》2015.4
大壽星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中國雕版大師顏克臣作品梁山一百單八將八十七神仙卷雕刻版線稿
歷時三年雕刻完成的《八十七神仙卷》全長十米 屬年畫精品
至圣先師 孔子 木雕楊家埠年畫觀賞版《孔子》材質梨木
尺寸:大版(長24cm 寬16cm 高1.7cm)小版(長17cm寬11cm 高1.5cm)
老壽星 木雕楊家埠年畫觀賞版《壽星》材質:梨木
尺寸:大版(長38cm 寬19cm 高2cm)小版(長24cm 寬17cm 高1.7cm)
木雕楊家埠年畫觀賞版《年年有魚》材質:梨木
尺寸:大版(長24cm 寬16cm 高1.5cm)小版(長17cm 寬11cm高1.5cm)
木雕楊家埠年畫觀賞版《八仙聚會》材質:梨木
尺寸:長45cm 寬20cm 高3cm
中國雕版大師顏克臣梁山一百單八將雕刻版彩稿作品欣賞
楊家埠木版年畫起源于明代,繁榮與清代,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是中國民族文化中的瑰寶,在清代中期出現了大尺幅的“對廳”、“對樓”年畫,這些年畫場面宏大,人物眾多,其中《水滸一百單八將》是最精美的代表作品之一。
據楊家埠村志記載,《水滸一百單八將》的作者,是一位太平天國軍人的遺孤,綽號叫“長毛童子”。咸豐十六年(1861年)八月,太平軍黑旗隊來到寒亭,攻打禹王臺失敗,死傷甚眾,九月撤離。其中有一位太平軍的遺孤被楊家埠北公義畫店主任楊九省收留養大,并娶妻生女。此人聰明好學,在楊家埠年畫一人的傳授下,成為北公義畫店的畫匠高手,創作了大量年畫作品。后來,因思戀故土,他不辭而別。此事成為楊家埠年畫史上的一段珍聞。由于,“長毛童子”不是楊家埠本地人,他所創作的作品流傳下來的極為罕見。
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楊家埠年畫藝術,中國濰坊楊家埠畫院和楊家埠百年名號“同順德”畫店決定復制《水滸一百單八將》這幅年畫珍品。此作品的樣稿由年畫收藏家、中國年畫藝委會委員馬志強提供,中國美協會員、濰坊楊家埠年畫研究所所長季乃倉摹繪線稿,“同順德”畫店傳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楊洛書和年畫刻板高手顏克臣共同刻板。經過一年多的精心刻制,于2005年3月終將這幅年畫精品復刻成功。
來源:濰坊人民廣播電臺 2019-03-18 09:21
傳承老手藝,濰坊這位“守藝人”堅守40年
雖不是地地道道的楊家埠人,但年過六十的顏克臣以民間藝人的身份,為楊家埠木版年畫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默默奉獻了四十年。作為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濰坊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濰坊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雕版大師,顏克臣和所有手藝人一樣,每天以同樣的手法重復著同樣的技藝。那么,是怎樣的機緣巧合讓他與楊家埠年畫刻版結緣?又怎樣成為了一位“守藝人”呢?
因興趣結緣,現已成為年畫雕版大師
近日,記者在寒亭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內見到了已是花甲之年的年畫雕版大師顏克臣。瘦高的個子、爽朗的笑聲、說話有條有理,這是顏克臣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在工藝作坊里,顏克臣正在給徒弟統籌當天的學習計劃,思路清晰、聲音洪亮。安排完之后,他招呼記者坐下。說起與年畫刻版的結緣,顏克臣呷了一口茶說:“40年了,中間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p>
1958年,顏克臣出生在濰坊市奎文區十里堡村。雖出生于普通的農民家庭,但他自幼酷愛民間藝術,對楊家埠年畫尤其感興趣。1979年,20歲的顏克臣憑借臨摹刻畫技藝參加了當時文化部門為拯救年畫而組織的美術學員培訓班,從師年畫全能藝人楊明智、雕刻高手尹國棟。同年8月,顏克臣到了楊家埠木版年畫研究所工作,成為該研究所成立后的首批學員。在此后的幾十年中,不管時代如何變遷,顏克臣始終沒放下這門手藝。
回憶起40年前當學徒的日子,顏克臣告訴記者,“那時真的很苦很累,要不是因為打心眼里喜歡,可能不會在這個行當做這么多年?!?/p>
但誰也不曾想到,因興趣與年畫刻版結緣的顏克臣會在幾十年后成為遠近聞名的年畫雕版大師。
顏克臣年畫雕版作品 門神《秦瓊敬德》
堅守40年,創造兩個“最”
俯首、屏氣、凝神,右手攥刀、左手推行……就是這樣的姿勢,顏克臣已經做了四十年。
日復一日的雕刻,顏克臣的五個手指中有三個已經不能伸直,而常年定格在握刀的狀態,指節也因此腫脹變形?!拔疫@只手,如果不握刻刀,就是只廢手,可一旦拿起刻刀,就忘掉了所有的疼痛?!鳖伩顺几嬖V記者,每天晚上他都會用高濃度的白酒搓手,一方面可以起到止痛的作用,另一方面,還能疏通血液,讓手指在白天工作時更加靈活。
“師法傳統而不泥古,創新風格而不媚俗”是業內對顏克臣雕刻技藝的評價。采訪中,他向記者介紹了自己的部分作品。2005年,受年畫收藏家馬志強先生委托,他創作并雕刻完成了《水滸一百單八將》全部畫版。2008年,歷時3年時間雕刻完成了《八十七神仙卷》全部畫卷。在小型作品中,《老壽星》《孔子》《八仙聚會》等還被國內外專業人士收藏。
而在眾多作品中,顏克臣最喜歡的當屬《八十七神仙卷》。他告訴記者,該作品系采用國畫白描手法與木版雕刻技藝的結合形式雕刻而成。卷中八十七神仙雍容華貴,線條流暢,似有向前緩緩飄動之感?!八€成就了楊家埠年畫歷史上的兩個‘最’:一是用雕版線條表現國畫線描藝術,實現了年畫雕版技藝的突破;二是全長十米,寬六十公分,是迄今中國最大的年畫版?!鳖伩顺嘉⑿χ嬖V記者。
顏克臣年畫雕版作品 《五百羅漢圖》局部
做個“守藝人”,讓老手藝傳下去
“刻版”是技術活也是體力活,在顏克臣看來,平時在雕刻中更需要做到的是心靜如水,若刻刀稍一沖動,刻壞一處便前功盡棄。顏克臣說,要想成為木版年畫雕刻的手藝人,不僅要吃苦勤奮、有美術功底,還要具備心靜如水的“功夫”。
“說啥也不能讓這手藝失傳了,得有人來繼承和發展?!鳖伩顺几嬖V記者,除創作作品外,平日里他還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技藝的傳承上。對此,他采用“以師帶徒手把手教學”的形式,重點培養徒弟們學習刻版制作的工藝和知識。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多數學徒已具備了獨立工作的能力。說這話時,顏克臣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看到這一非遺項目有了傳承人,我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p>
“現在,肯靜下心、坐下來學習老手藝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鳖伩顺颊f,“我現在要做一個‘守藝人’,守住中國傳統技藝中那些好的、值得稱道的東西。能讓這門手藝傳承下去,讓更多人了解、喜歡,是我最大的心愿?!?/p>
“前方有荊棘,未來有挑戰”,非遺傳承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雕版技藝的現狀并不樂觀。采訪中,顏克臣與記者談到最多的就是“木版年畫藝術如何傳承和創新”。
他告訴記者,從行業的市場前景來看,木版年畫藝術的商業化之路還很長?!暗癜鏇]有版權或申請版權費用過高,致使藝人懶于創新,甚至出現盜版現象,進而出現商品互相壓價出售,這一連鎖反應不僅限制了雕版的發展和創新,還制約著年畫工藝的傳承?!?/p>
據顏克臣介紹,如今在楊家埠,掌握木版年畫制作技藝,特別是雕版技藝的老藝人逐漸減少,再加上作為文化現象的年畫本身具有傳承時間漫長的特點,所以,很多年輕人并不愿意花十幾年的時間去鉆研一門前景并不樂觀的傳統藝術。
雖然行業現狀如此,但顏克臣仍對木版年畫藝術充滿信心,“近年來,政府也在政策上不斷給予扶持,相信未來木版年畫藝術能夠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認可,進而發揚光大?!鳖伩顺颊f。
顏克臣:留守心間年畫情
三農在線-農民日報
他不是楊家埠人,但卻為楊家埠木版年畫默默奉獻了30年;他也是楊家埠人,因為他正以民間藝人的身份在傳承和守望楊家埠木版年畫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
到過山東省濰坊市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旅游的人都會看到這樣一幕:年畫雕版作坊里,一位眉清目秀的中年人,手執刻刀,犁耕木板,為廣大游客展示著精湛的木版年畫雕刻技藝。一旁,放著精心雕刻而成的“年年有余”、“孔子像”、“門神”等雕版,許多游客都圍攏過來與他合影留念……這位中年人便是楊家埠木版年畫研究所的雕版大師顏克臣。這位從事刻板工作30年的民間藝人,用雕刻的4000余塊畫版,為楊家埠木版年畫刻畫了一筆無價的精神財富。
顏克臣是濰坊市高新區十里堡人,楊家埠對于他來講,是第二故鄉。由于原先老家與楊家埠同屬濰縣且相距不遠,顏克臣對楊家埠木版年畫早就有耳聞。初始,只是興趣所好,僅僅止于臨摹刻畫。直到1979年,顏克臣在其大姐夫的幫助下,有幸參與了當時文化部門為拯救年畫而進行的美術學員培訓。經過1個月的美術培訓,班里只留下了4個人,其中便有顏克臣。之后,他又成為剛成立的楊家埠木版年畫研究所的首批學員。此時,21歲的顏克臣雖然基礎差、底子薄,但他憑借對年畫雕版的癡情,虛心好學,每天工作十七八個小時,30年如一日,終于由一名對年畫刻版略知一二的“生手”。
成為有名的楊家埠木版年畫雕版大師。如今,他的雕版技藝日臻成熟,精品力作不斷涌現。歷時一年,于2005年3月刻制完成的《梁山一百單八將》被《人民日報》刊載,集其技藝之大成的《八十七神仙卷》線版也歷時兩年,完美收筆,其版畫也在新華社得到宣傳介紹。從“生手”到雕版大師的華麗轉身,在面世精品力作的背后,是鮮為人知的嘔心瀝血。由于常年執刀伏案,姿勢單一,引起了脊椎勞損,近而牽連耳聾,還有過早的戴上老花鏡的眼睛,變形的手指。這一切,無不詮釋著顏克臣心中那割舍不斷的年畫情。
觀賞版是顏克臣對木版年畫的一個創新,它集欣賞、裝飾、實用于一體,開創了年畫使用的一個新領域。經過多年的求藝、研究和實踐,顏克臣吸取了楊家埠年畫與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雕刻技術的精髓,獨創了一套刻版術,在楊家埠刀法古拙樸實的基礎上,又展現了細膩流暢挺拔的技法,所雕刻的畫版線條舒緩飄動,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刀法和風格?!栋耸呱裣删怼肥瞧浼夹g代表作,它歷時兩年,采用國畫白描手法與木版雕刻技藝的結合形式雕刻而成,卷中八十七神仙雍容華貴,線條流暢如若臨風,似有向前緩緩飄動之感。它成就了楊家埠年畫歷史的兩個之最:一是用雕版線條表現國畫線描藝術,實現了年畫雕版技藝的突破;二是全長,寬六十公分,是迄今中國最大年畫版?!栋耸呱裣删怼烦闪祟伩顺嫉癜婕妓嚨募蟪?,標志著其雕版藝術和風格的成熟,為雕版技術的創新吹來了一股新風。
談到對雕版刀法的創新,他說,楊家埠年畫之所以以桃花塢、楊柳青兩大年畫不可比的優勢流傳下來,在于楊家埠年畫五六百年約定俗成的民間樸實、粗獷的風格,它不僅從內容更從形式(藝人的刀法)上迎合了群眾欣賞和消費,這個核心,不能改變。但年畫也是隨俗漸進,合時合事而變,這是其延伸生命力的根本途徑。如今,年畫已逐步突破農村邁向城市,成為市民的藝術消費品。
作為外鄉人,顏克臣把年畫雕版搞得有聲有色,引得同行羨慕不已。但作為民間文化藝術傳承人,他更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雕版技藝面臨萎縮的尷尬。30年來,他見證了年畫的挖掘保護和發展,生命力如此強大,實屬不易。但對年畫傳承發揚卻不無擔憂。如今在楊家埠,掌握楊家埠木版年畫制作技藝特別是雕版技藝的老藝人逐漸減少,愛好此技藝的年輕人又寥寥無幾,雕版技藝出現青黃不接的嚴峻形勢。楊家埠年畫作為家傳手藝,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加上作為文化現象的年畫本身具有傳承慢的特點,在青年一代中的傳承意識逐漸淡薄。作為受益于年畫的顏克臣,面對此種局面,把其精湛技藝毫不保留地奉獻出來,報達寒亭春暉之恩。如今,隨著技藝的成熟,他除創新精品外,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技藝承傳上。
八十七神仙卷年畫精品
世界風箏都--楊家埠木版年畫院 馬志強 趙士兵
2011年11月4日
《八十七神仙卷》,由唐朝吳道子首繪,宋人武宗元臨摹,描繪了南極天帝君和君率領金童、玉女、神王、力士共87個神仙同去朝覲元始天尊的情景。
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起源于明代,繁榮于清代,是中國木版年畫的重要產地。楊家埠木版年畫的雕版,繼承了宋代雕版的高超技藝,線條流暢遒勁,瀟灑飄逸,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是民間文化藝術中的瑰寶。早在明代中期,楊家埠的年畫藝人,就把文人畫的《博古四條屏》刻成木版,印出線稿后再敷色。
《八十七神仙卷》所繪神仙各具風采,雍容華貴,比例相稱,冠帶環佩,旗幡明器,行云欄桿及動作變化無一懈筆;線條流暢如若臨風,諸仙豐滿莊重,似有向前緩緩流動之感。再加上儀仗、供品、煙花、花草等氣氛烘托渲染,構成一個莊嚴、圣潔的神仙境界。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楊家埠年畫藝術,中國楊家埠畫院院長馬志強和中國水墨藝術研究院決定將先生臨摹的《八十七神仙卷》雕刻成木版,印成線稿,就是要把國畫線描的藝術用雕刻的線條表現出來,并使其完美的結合在一起。畫先生幾十年來專攻中國畫線描藝術,他臨摹的《八十七神仙卷》人物白描圖稿,一氣呵成、剛柔并濟,給人一種舒展欣暢、氣貫長虹之感。木版雕刻由“濰坊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院雕版大先生,歷時兩年時間完成。
《八十七神仙卷》木版線稿,由四幅大貢箋組成,全長,外盒用享譽國內外的濰坊傳統工藝紅木嵌銀制作,具有極高的收藏和鑒賞價值。中國美術界權威人士先生評價:“中國畫以形寫神,應講究線條之功力。翰尊小友以其對中國畫精神之深刻理解并傾注其胸中意匠,將宋人圖卷摹寫于紙上,再現其全貌,為世人留下中國畫以線描為主具有獨立審美價值之曠世名作,令人欣喜倍至。
《水滸一百單八將》木版年畫的刻繪形式及藝術特色
馬志強
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自明代產生以來,其制作形式主要是木版套印,手繪的年畫很少。在楊家埠年畫發展繁榮的清代同治、光緒年間,由于受楊柳青半印半繪年畫的影響,楊家埠年畫中的戲出類條屏式年畫,也開始用白粉、雪青、洋青等顏色分別手繪人物的臉蛋、衣服和背景。(即年畫中的細貨)《水滸一百單八將》屬于半印半繪年畫,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鮮明的藝術風格。
一、《水滸一百單八將》年畫的刻繪形式
《水滸一百單八將》是半印半繪年畫,既有木版套印的線條和色塊,又有手繪的韻味和過度色。具體的制作過程,可分為四步:
一是朽稿畫樣。朽稿也叫起稿。就是藝人在構思成熟后,先用碳條畫出該畫的形狀,經反復修改,定稿后再用毛筆墨線描成,所以叫朽稿。象《水滸一百單八將》這樣的大幅年畫,場面宏大,人物眾多,起稿的難度是非常大的。完成朽稿后再畫一個正稿,叫做“畫樣”,作為雕版和印刷的藍本,然后用毛邊紙,畫出一個線稿樣,作為畫板的底樣反貼于梨木版上。
二是雕刻畫板??贪逅玫陌宀亩酁樘睦婺九c梨木,木質細膩、光滑,不易變形??贪媸紫纫坛鲈摦嫷木€版,線條要簡練、遒勁流暢。楊家埠年畫的線版,本身就是優美的藝術品。線版刻完后印刷幾張線稿,對照畫樣分出色版后,再刻色版?!端疂G一百單八將》是半印半繪年畫,只刻了線版,其它色彩是手繪的。
三是手工印刷。先印出線墨稿,涼干后再進行手繪。
四是烘貨點染。年畫印完后,再經手工描繪、潤色、粉臉等,以求俊美悅目。該畫所用顏色達七種,既有平涂色塊,也有過渡色彩。
二、《水滸一百單八將》年畫的藝術特色
《水滸一百單八將》是楊家埠木版年畫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代表了楊家埠年畫鼎盛時期的藝術水平。主要的藝術特色有四個方面:
一是畫面構圖,飽滿和諧。楊家埠年畫在構圖上,往往采用散點透視法,突破三度空間的限制,在一個平面上,密密麻麻的排滿人物和吉祥類花卉,使畫面飽滿熱鬧,富有裝飾色彩。該畫將水滸一百零八個人物及名號,有機的排列在四幅 +60的畫面上。每幅的構圖都是以畫中的廳堂為中心,依次左右對稱排列,廳堂中多為眾將的首領。四幅畫面的構圖統一和諧,有條不紊。
二是人物造型,生動傳神。楊家埠年畫在人物造型上,采取大膽夸張,高度概括的手法,突出人物的頭部和身體部分,雖然不成比例,卻使人感到真實可愛?!端疂G一百單八將》的創作,也繼承了這一特點。同時,畫中人物,三五一組,有的策馬揮戈,校場格斗;有的出拳相博,切磋武藝。畫面生動真實,生氣勃勃。畫中英雄,個個英武,生動傳神。
三是色彩對比,熱烈豐富。該畫是木版印和手繪相結合,色彩豐富,對比強烈,畫面始終洋溢著紅火、熱烈的氣氛。楊家埠年畫非常講究色彩的明度對比。它運用紅綠、黃紫、黑白這三組對比色,構成清楚的明暗層次,以及紅綠、黃紫兩組純色的寒暖對比,使整個畫面鮮艷悅目,紅火熱烈。該畫人物的面部和部分服飾均用手繪寫出,濃淡對比,使色彩更加豐富。
四是雕版線條,遒勁流暢?!端疂G一百單八將》場面宏大,人物眾多,雕版難度極大。楊家埠年畫藝人,以高超的雕刻技藝,使該畫成為曠世杰作。畫中線條密如梳,細如發,疏密得當,剛中有柔,達到了極高的雕刻水平。
總之,《水滸一百單八將》是楊家埠年畫史上的藝術佳作,凝聚著年畫藝人的心血和智慧,對于研究發展繁榮時期的楊家埠年畫,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