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男
年齡:95 歲
技術職稱:
榮譽職稱:民間傳承人 國家級傳承人
從藝品類:楊家埠木版年畫
從藝年限:76年
單位及職務:山東濰坊楊家埠同順德畫店主人
所屬地區:寒亭區
師承:
徒弟:
瀏覽次數:13487
楊洛書(1927- )字易元,生于民國十六年臘月初一。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楊家埠村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民間工藝美術大師”、 山東省傳統技藝大師、濰坊市民間藝術大師,山東濰坊楊家埠百年畫店“同順德”的第十九代傳人,中國省市三級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國家省市三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楊家埠木版年畫的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民間藝術創作研究員。
他出身刻版年畫世家,同順德畫店當代經營者。該店是明初楊家埠村最早最大的同順堂畫店分支。自幼受祖傳手藝的熏陶,對年畫情有獨鐘,立志有所作為。他上過私塾、小學6年,下學后,他7歲開始摸刻刀,14歲時就跟從父輩學習年畫制作實踐。因悟性強,虛心向學,善于博采眾長,學中有創,18歲就熟練掌握年畫制作全部技藝,尤以刻版最精。此后幾十年刀耕不輟,現已年逾八旬。主要代表作品有:四大名著《水滸》、《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和《楊家埠木版年畫全集》,還有《二十四孝系列》、《年年有余系列》、《古版圖冊系列》、《長卷系列》、《戲曲系列》等,共有版畫1000余套,5300多塊被稱為全國之最、世界罕見,有“中國年畫王”之稱。
他從藝70多年來,將全部精力投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楊家埠木版年畫的保護、傳承和創新工作,通過多種措施,現擁有年畫各樣畫版1200余套,成為中國之最。年畫藝術是楊洛書一生的摯愛?!拔母铩逼陂g“破四舊”,楊家埠不少年畫的畫版被毀壞,他冒著風險把150余塊明、清時期的畫版精心包裹好,埋藏在豬圈里。楊家埠現在印制年畫的畫版,有三分之二都保留在楊洛書的手里,他珍藏至今的1000余塊畫版,已經成為了孤版。1993年,楊洛書老人將自己珍藏了幾十年的50余塊明、清畫版,無償捐獻給了國家博物館。
他在中央電視臺綜藝大觀欄目中作過年畫刻版表演。在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工作期間,為40多萬中外參觀者表演過刻版技藝,民主柬埔寨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對他的技藝都有很高的評價。他還應邀赴日本進行文化交流。出席中國木版年畫國際研討會,進入主席團,宣讀了論文。國內外新聞媒體100多家,競相報導他的先進事跡。國家郵政部門專為楊洛書辦理了個性化郵票、紀念封,與楊家埠木版年畫特種郵票在全國同時發行。中國藝術研究院聘任楊洛書為民間藝術創作研究員。摩爾多瓦共和國駐華大使兼國際信息化學會、聯合國經濟與社會委員會摩爾多瓦分會會長維克多·鮑爾舍維奇聘任楊洛書為榮譽博士。
近年來,大眾重新審視傳統文化,傳統年畫又成為了人們懷舊以及收藏的對象。楊洛書很早就覺察到了這種社會變化,在上個世紀80年代便首先創作出了“木版年畫掛歷”,在市場上非常暢銷,一時洛陽紙貴?!端疂G》是木版年畫的傳統題材,但以武松、魯智深、李逵等人物造型居多,楊洛書一直希望將“梁山一百單八將”全部雕刻出來,為此做了長期的準備,他曾經專門到梁山遺址進行實地考察,搜集了許多素材,又花了2.5萬元,買了一卡車梨木,就此開始了“一百單八將”的創作,其間數易其畫稿。印制一幅年畫,一般需要雕刻5塊畫版,包括1塊線版和4塊套色版,“一百單八將”要雕刻出540塊畫版。經過一年多的工夫,楊洛書終于完成了這項大型作品,實現了他的夙愿。在楊洛書雕刻的成套的《西游記》年畫中,改變了原來楊家埠年畫以單一人物造型為主的傳統模式,更為詳盡地反映西天取經的故事,每個畫面都有幾個人物,并以山川、河流做背景。楊洛書的《西游記》年畫總共刻版440塊,達三四千個人物,蔚然大觀,成為了年畫中的絕世珍品。他近年刻制的一套《歷代帝王全圖》畫版,用宣紙印成年畫可達一尺多厚,這套畫版目前在全國絕無僅有。
他常年保持專業隊伍20人左右,年平均印刷宣紙年畫150萬張以上,產品暢銷國內外,有中國年畫王之美稱。他為了把楊家埠木版年畫這一民間藝術瑰寶傳承下去,并發揚光大,跨縣、跨省、跨國培養徒弟,傳授技藝,達25人之多。楊洛書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將歷史上楊家埠年畫已經失傳的畫版全部刻齊,給先人一個交代,讓后人有個念想,使世人都知道楊家埠年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鑒于他在民間文化保護、傳承和創作方面成績卓著,2001年12月,特授予楊洛書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稱號?,F為中國省市三級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國家省市三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楊家埠木版年畫的代表性傳承人等榮譽稱號。他面對各項殊榮,仍然謙虛謹慎,雖年過八旬,仍壯志不已,決心在有生之年,發揮余熱,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再作新貢獻,報答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對自己的關心愛護和殷切的期望。
2001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授予楊洛書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2005年4月摩爾多瓦共和國駐華大使兼國際信息化學會、聯合國經濟與社會委員會摩爾多瓦分會會長維克多·鮑爾舍維奇聘任楊洛書為榮譽博士。
2005年5月中國藝術研究院聘任楊洛書為民間藝術創作研究員。
2006年4月他作為正式代表,出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2007年6月全國文聯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
2007年6月命名為首批山東省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
2007年6月市委宣傳部、市文聯、市民協命名為首批濰坊市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
2007年6月國家文化部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楊家埠木版年畫的代表性傳承人。
2007年6月山東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楊家埠木版年畫的代表性傳承人。
2008年6月濰坊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楊家埠木版年畫的代表性傳承人。
2009年6月國家人社部、文化部授予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先進工作者稱號。
2010年先后榮獲山東省鄉村之星和山東省傳統技藝大師稱號。
2013年1月市委市政府頒發的首屆濰坊市民間藝術大師。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會員。
1993年7月,楊洛書老人將自己珍藏的一塊于500余年前的年畫畫版,連同幾十年的50余塊明、清畫版,無償捐獻給了中國歷史博物館,經專家考證,這塊刻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的年畫畫版,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木質年畫畫版,可謂無價之寶。
2009年8月《全手繪二十四孝條屏》獲第二屆山東國際大眾藝術節——齊魯民間藝術博覽交易會金獎。
2017.11.24 胡建東攝
以上為首屆濰坊市工藝美術節照片2013.4.24
2014.2.27
我們的精神家園,2011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大賽 楊洛書老人在講解展示其制作的木版年畫 拍攝地點濰坊2011.5
楊家埠木版年畫起源于明代,繁榮與清代,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是中國民族文化中的瑰寶,在清代中期出現了大尺幅的“對廳”、“對樓”年畫,這些年畫場面宏大,人物眾多,其中《水滸一百單八將》是最精美的代表作品之一。
據楊家埠村志記載,《水滸一百單八將》的作者,是一位太平天國軍人的遺孤,綽號叫“長毛童子”。咸豐十六年(1861年)八月,太平軍黑旗隊來到寒亭,攻打禹王臺失敗,死傷甚眾,九月撤離。其中有一位太平軍的遺孤被楊家埠北公義畫店主任楊九省收留養大,并娶妻生女。此人聰明好學,在楊家埠年畫一人的傳授下,成為北公義畫店的畫匠高手,創作了大量年畫作品。后來,因思戀故土,他不辭而別。此事成為楊家埠年畫史上的一段珍聞。由于,“長毛童子”不是楊家埠本地人,他所創作的作品流傳下來的極為罕見。
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楊家埠年畫藝術,中國濰坊楊家埠畫院和楊家埠百年名號“同順德”畫店決定復制《水滸一百單八將》這幅年畫珍品。此作品的樣稿由年畫收藏家、中國年畫藝委會委員馬志強提供,中國美協會員、濰坊楊家埠年畫研究所所長季乃倉摹繪線稿,“同順德”畫店傳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楊洛書和年畫刻版高手顏克臣共同刻版。經過一年多的精心刻制,于2005年3月終將這幅年畫精品復刻成功。
來源:大眾日報 2019-06-26 16:57
楊洛書:一片匠心在年畫
濰坊市寒亭區楊家埠木版年畫歷史悠久。2006年5月20日,楊家埠木版年畫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今,楊家埠木版年畫經過不斷傳承、發展和創新,已成為濰坊市乃至山東省的亮麗名片。楊家埠木版年畫第19代傳人、92歲的楊洛書,親眼見證了楊家埠木版年畫的風雨歷程。
近日,記者來到寒亭區楊家埠村的同順德畫店,見到正在忙著刻版的楊洛書老先生?!霸谝郧?楊家埠木版年畫是季節性的,每年到了收獲小麥以后,就開始印年畫了,田地也不生產,印上兩個月,供應給四周八面的客人?,F在從事年畫制作的人比較少,需求年畫的人比較多,我們一年到頭都在印制年畫?!睏盥鍟榻B道。
“年畫是我的立身之本”
楊洛書的畫店,兼具生活和制作兩種功能。楊洛書在堂屋忙著刻版,碎木屑在老人手底紛飛;房子西屋里,木版俯拾皆是,三位女工嫻熟地翻著宣紙,給編印成書的年畫套色。
因長年勞作,楊洛書一米七的身子累得僅剩下40公斤重,左右肩膀一高一低,走起路來有些歪頭,背駝得越發厲害??煽痰兑簧纤氖?便被注入魔力,在木版上歡快起舞?!拔?0多了,多少還能干點活,我知足。這些木版都是我自己刻的,老手藝我還忘不掉。自己能干我就干,干不了就算了?,F在比先前三四十歲時,真是差老遠。那時候下了手干開了,一干就是大半天?,F在干半個小時就得快歇歇?!敝钢厣蠈訉盈B疊的木版,老人的快言快語中,透出他的急脾氣與執著。
據楊洛書介紹,楊家埠木版年畫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明洪武二年,楊氏始祖帶著年畫手藝從四川來到山東濰坊楊家埠。明代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以后,楊家埠先人先后創立了恒順、同順堂、萬曾城、天和永四家畫店。從明代到清初,依靠年畫業發展的畫店有同順堂、吉興、太和、公茂、恒順等。然而到了明末,楊家埠年畫因戰亂的破壞墜入低谷。
清代前期,楊家埠年畫得到恢復與發展,有萬順、公興、公義、公泰、永盛等30余家畫店進行年畫生產。清代乾隆年間,是木版年畫商品化高度發展的繁榮昌盛時期。在此后一個半世紀里,楊家埠年畫曾以品種多、規模大、銷售范圍廣而與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年畫三足鼎立,成為名噪一時的中國民間三大畫市之一。此時畫店紛紛開設,僅西楊家埠由楊氏一家開設的就有82家。
清代咸豐年間,楊家埠年畫達到輝煌期,曾出現“畫店百家,畫種過千,畫版上萬”的盛景。楊洛書曾見證“楊家埠300多戶家家印年畫”“年畫供不應求”的繁榮景象,“我十多歲時,俺們這街上擺小攤的滿滿的,奇熱鬧。各戶里賣畫掙錢?!?/p>
“我出生時,還是年畫暢銷,畫業興隆。沒想到第二年,就發生了一件天大的事,土匪把我‘綁票’了,父母傾其所有,用3600塊現大洋將我贖回,由此家境跌落。當時有人曾送我一句話,今天因‘畫’遭災,日后因‘畫’而盛,命中有畫啊?!蹦戤?楊洛書用匠心守望了一輩子。
在耳濡目染中,楊洛書從小就迷上年畫藝術,他說:“年畫是我的立身之本、立命之本啊!”他七歲開始摸刻刀,十四五歲時就跟父親楊盛德學印年畫,十七歲正式進作坊,從此幾十年刀耕不輟。
“一開始學著接觸線版,學著印畫。后來,俺父親就教我打色彩版,那線條版他還不叫我刻,線條版難刻,他恐怕我刻壞了。到了我二十四五歲時,不管是顏色版還是線條版,我都可以刻了,一直刻到三十多歲。三十多歲正當年,眼神好,手很穩,身上有力氣,那時是我刻木版最好的時期?!稐罴也捍逯尽飞线@樣說我,刻的大門神為最(具代表性)?!睏盥鍟榻B道。
哪怕年事已高,楊洛書仍然不睡午覺,干勁十足。和楊洛書握完手,記者仔細看他的雙手:右手的五個手指中有三個不能伸直,常年定格在握刀的狀態,指節腫脹,鼓著一個個大包,一按,又酸又痛?!捌綍r刻的都是硬木,你得把刻刀插在木頭里,讓刻刀在木頭里走,必須得用氣用力,不然刻不了,70多年我都是這樣用力,骨頭已經變形?!睏盥鍟f。
經過幾十年的潛心修煉,楊洛書制作的年畫既秉承傳統,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其構圖生動、夸張,刀法粗獷、質樸,韻味十足。
年畫講究“隨俗漸進”
“楊家埠和其他地方的年畫不一樣,主要以這些大紅大綠為主。打遠一看,大紅大綠,新鮮、活潑。其他地方年畫,東一點小顏色,西一點小顏色,全都是很復雜的小顏色,貼起來看,遠處不容易被看到。而楊家埠的年畫貼上去,老遠就看到了?!睏盥鍟f。
為了求真、求新、求巧,經過幾十年的伏案磨練,楊洛書創造了“刀頭具眼、指節靈通”的刻版術,并逐漸形成了造型夸張、構圖飽滿、想象自由、色彩鮮艷、古拙質樸的雕刻風格。他將年畫制作工藝分作“四程”:一是朽稿畫樣,二是雕刻木版,三是手工印刷,四是烘貨點胭。
“朽稿畫樣又叫起稿、畫稿,經過立意、選材、構圖、描繪幾個過程,再用毛邊紙畫一個線稿,以便落版雕刻,這叫畫樣。雕刻木版主要工具是刻刀、立刀、挖刀、打刀、圓刀,還有鋸、刨、鏟、刷子等。用的版材必須是棠梨子木和梨木??贪娴孟瓤叹€版,刻出復印幾張,做雕刻色版的底樣,分色后再刻色版,這叫臺子版?!睏盥鍟毤毜纴?。
“手工印刷要用案子、把子、尚子這些家什,有紅、黃、綠、玫瑰精、品紫、煙子幾種顏料,用油光紙、單膠紙、宣紙、毛邊紙,我這里基本上一直用的是宣紙,求的是那種味道。印畫有夾紙、印線版、印色版、裁割和晾畫幾道工序。印畫也有口訣:‘干巴巴,密乎乎,四外不沾是好的?!睏盥鍟^續介紹說,“最后就是烘貨點胭了。要用色盤、畫筆、裱版、掙子、糊刷、排筆。畫種不同要求也不同,粗貨只烘臉,細貨要上掙子,畫臉、畫衣服背景、下墻、剪邊、裝天地桿兒?!?/p>
改革開放后,楊家埠木版年畫開始復蘇,憑借古樸稚拙的藝術風格,吸引了不少國內愛好者的關注。作為楊家埠最資深的年畫藝人,楊洛書也開始忙活起來。
在楊洛書看來,年畫講究“隨俗漸進”。如果沒有創新,沒能貼近時代,年畫的生命也就結束了,因此楊洛書在原汁原味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上世紀80年代初,他將木版年畫制成掛歷,在市場上非常暢銷。
1993年,楊洛書將自己珍藏幾十年的一塊刻于500余年前的方貢箋木年畫畫版連同50塊明清畫版,無償捐獻給了中國歷史博物館(現歸中國國家博物館)。經專家考證,這塊刻于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的年畫畫版,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木質年畫畫版之一,可謂無價之寶。
自1995年起,楊洛書審時度勢,精心策劃制作《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四大名著畫冊。
他以“水滸人物”為突破口,為將梁山“一百單八將”全雕刻出來,專門赴梁山遺址實地考察,搜集了一大批有價值的資料。他還花2.5萬元買了一卡車梨木,就此開始“一百單八將”的創作。印制一幅年畫,一般要刻5塊畫版,“一百單八將”就要刻540塊畫版。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一百單八將”在香港回歸前夕結集問世,成為迎接香港回歸的一份厚禮。后來,楊洛書帶著新書到日本進行文化交流,在“中國楊家埠木版年畫展”上,進行了刻版、印制年畫表演,備受歡迎,被當地媒體譽為“中國年畫王”。
從日本回來后,楊洛書潛心創作。他在雕刻《西游記》88套年畫中,打破了楊家埠木版年畫以單一人物造型為主的傳統模式,每個畫面都有五至八個人物,以山川、河流、風云等作背景,并配以20字至50字的說明。就這樣,《西游記》刻版440塊,累計雕刻了三四千個人物、近5000字的蠅頭小楷。之后,楊洛書又刻畫了《三國人物》《紅樓夢》等作品,并成為一生的代表作品,在晚年完成了自己由“畫匠”到“大師”的攀登過程。
2000年,他又開楊家埠木版年畫的先河,為自己的作品注冊了“同順德”“同順堂”商標,使作品版權有了法律保護。
“把這項藝術傳承下去”
在地球村時代,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以楊洛書為代表的年畫創作者們,按照農民的思想追求、審美觀念、風俗信仰、生活環境,創作出絢麗多彩的大量年畫作品。既有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小說戲文,又有避邪納福、祥禽瑞獸、風景花卉,還有時事幽默、風俗民情、百戲娛樂等,可謂洋洋大觀,應有盡有。
楊洛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剛送走一撥來訪的德國客人?!捌渲杏袀€年輕婦女買我的年畫,讓我簽字。我不好問她別的,只能問她是什么學位。她說是碩士學位,我就給她簽上名字,然后落款?!睏盥鍟f。說完,他便演示寫毛筆字。92歲的老人,提起筆來寫字,穩穩當當,如運斤斧。
在楊洛書的工作室里,還有三位女工在忙著印刷年畫,紙墨相逢,線條便被勾勒出來?!拔覀児べY都是計件,一個顏色一個錢??雌饋磉@個很簡單,干起來可是一住不住,跟印刷機似的?,F在也就俺干,年輕人不愿意干,又累又臟。以前是站著印,后來嫌累,就坐著了?!苯衲?2歲的王維芹一面熟練地刷著木版,一面介紹道。
而今,楊家埠年畫還保持“家庭手工作坊式”的經營方式。每年的年畫銷售總量還不錯,僅楊洛書的“同順德”一年年畫銷量就高達150萬張?!皺C器印刷產量高,雖然質量不如手工制作,但存在一定市場,給手工制作的年畫帶來不小沖擊。不少年畫藝人為了生計,賣掉手里的木版改行了?!睏盥鍟局鴤鞒泻捅Wo的原則堅持了下來,他還從別人手里買了不少老版,如今他已收藏2000多套木版,其中部分木版成為孤版。
最近幾年,楊洛書的煩心事也不少,他開始了“打假”工作。因為隨著楊家埠年畫的逐漸知名,已經有人開冒“同順德”老店和楊洛書之名制作假畫。楊洛書把這件事看成一個污點,因為這些仿制品出自機器印刷,做工粗糙。那些賣假者聲稱與楊洛書熟識,他決定讓自家人帶他去賣售點,看看那些人是否真的認識“楊洛書”。
看到那些仿品,楊洛書老人痛心地說:“我的手都是顫的?!彼X得“打假”的活不好干,但還要堅持,給自己一個交代,也給消費者一個交代,因為年畫造假不僅抹黑了他,也抹黑了整個年畫市場,他說:“盡力去擦掉這個污點?!?/p>
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優秀傳統文化,楊洛書對年畫藝術的傳承也倍有信心?!艾F在看來,俺們楊家埠木版年畫能傳到底,消失不了。我們必須改革創新,把這項藝術傳承下去!”( 盧昱)
濰坊:藝術大師在民間 ——“孔子家鄉?好客山東”國際旅游攝影大賽第二次采風
人人夸你春來早,欠我風箏五丈風
來濰坊就不能不去楊家埠。這里出產的風箏還有木版年畫已經成為濰坊旅游的代名詞。11月1日,參與“孔子家鄉·好客山東”國際旅游攝影大賽第一季第二次采風的國際攝影大師們一起來到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在這里一起參觀并拍攝了風箏制作、木版雕刻、年畫印刷的各個環節。
濰坊風箏是這樣制作而成的
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建于1986年5月,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風箏廠。這里是集風箏生產、年畫印刷與民俗旅游為一體的民間藝術大觀園。作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是楊家埠旅游開發區景點的核心部位,設有風箏博物館、繪制館、十八女子作坊、年畫博物館、年畫作坊、民俗館、文物館、百年婚證展、老粗布作坊、農具展、紅色收藏展、書畫院、嫦娥奔月臺、古店鋪一條街、三星湖、度朔山以及楊家埠明清時期古村落等數十個景點和展廳。游客在此可體驗風箏扎制、年畫印刷等樂趣,同時也可以領略到過去楊家埠人的生活方式,體味楊家埠人古老的民俗與風情。
濰坊風箏是這樣制作而成的
在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講解員告訴我們,風箏是由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發明于中國東周春秋時期的,至今已2000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制成木鳥,研制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后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直至東漢期間,蔡倫改進造紙術后,坊間才開始以紙制作風箏,稱為“紙鳶”。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于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薄傍S”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里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清高鼎在《村居》一詩中寫道:“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鄙鷦拥拿鑼懥舜禾鞎r節,楊柳萌生,兒童放學后放風箏的場景。同為清朝孔尚任則在《放風箏》中描繪了這種情景:“結伴兒童褲褶紅,手提線索罵天公。人人夸你春來早,欠我風箏五丈風?!碧煺骖B皮的兒童沒有把風箏成功放飛,他不但不從自身找原因,反而抱怨風力不夠。
濰坊風箏是這樣制作而成的
濰坊風箏是山東濰坊漢族傳統手工藝珍品,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濰坊又稱濰都,鳶都,制作風箏歷史悠久,工藝精湛。濰坊風箏和京式風箏、津式風箏等交相輝映,鼎足而立。濰坊風箏同中國許多民間藝術形式一樣,產生于人們的娛樂活動,是寄托著人們的理想和愿望,與人們的生活有密切聯系的娛樂品。濰坊國際風箏會,自1984年起至2015年已成功舉辦32屆,一般在每年的4月20日至25日間舉行。
國際大師們在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外合影
有錢無錢,買畫過年
除了風箏,濰坊的楊家埠木版年畫也是名聲斐然、首屈一指的。楊家埠木版年畫,是我國民間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以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淳樸鮮明的藝術風格而馳名中外,是中國民間木版年畫三大產地(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寒亭楊家埠)之一。數百年來,楊家埠木版年畫按照農民的思想要求、風俗信仰、審美觀點、生活需要逐步發展完善,形成了自己古樸雅拙、簡明鮮艷的風格。它植根于民間,裝飾于節日,長期以來起著豐富人民精神生活,反映人民美好愿望,美化人民節日環境的作用。它的題材極為廣泛,形式多種多樣。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山東濰坊楊家埠百年畫店“同順德”的第十九代傳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楊家埠木版年畫的代表性傳承人楊洛書雕刻的木版已經堆成了“書架”
在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的版畫制作展示區,攝影大師與刻版、印刷藝術家零距離接觸,用鏡頭記錄了木版年畫生產的每一個細節。在風箏博物館,大師們欣賞并拍攝了濰坊風箏的制作過程。這些帶有濃重地方特色的人文生活場景,讓攝影大師們對快門愛不釋手。一時間,各個拍攝場景成了快門與閃光燈的盛宴。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山東濰坊楊家埠百年畫店“同順德”的第十九代傳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楊家埠木版年畫的代表性傳承人楊洛書在家中向我們展示了雕刻木版的過程
楊洛書的大女兒已經成為山東濰坊楊家埠百年畫店“同順德”的第二十代傳人之一
在楊家埠村,我們探訪了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山東濰坊楊家埠百年畫店“同順德”的第十九代傳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楊家埠木版年畫的代表性傳承人楊洛書。在他的小院里,八十九歲的楊大師和他的大女兒,接待了各位國外攝影大師,并現場為大家演示了楊家埠木版年畫雕版制作與印刷的過程。楊洛書自幼受祖傳手藝的熏陶,對年畫情有獨鐘,立志有所作為。他上過私塾、還讀過6年小學,從7歲開始摸刻刀,在14歲時就跟從父輩學習年畫制作實踐。因悟性強,虛心向學,善于博采眾長,學中有創,18歲就熟練掌握年畫制作技藝,尤以刻版最精。此后幾十年“刀耕不輟”,現已年近九旬。其主要代表作有《西游記》、《二十四孝》、《歷代帝王全圖》等。
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內版畫藝術家正在展示年畫的印制過程
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內的箜竹表演
在拜訪了楊洛書大師后,出發的時間也到了,一行人戀戀不舍的與大師合影留念后,踏上了大巴。好景永遠在前面,下一站:東營黃河口。
濰坊學院美術學院
【美術】走進楊家埠進行實踐學習
上午8點,美術學院2012級藝術設計專業的同學們在專業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中國最大的木版年畫產地,同時又是濰坊風箏的發祥地的楊家埠進行實踐學習。
在去楊家埠的路上,專業老師給同學們講了一些關于楊家埠木板年畫的知識,還講了幾位比較有名的民間藝人,讓同學們對年畫有所了解和認識。到達楊家埠后,同學們先走進楊福源的家,他很熱情的給同學們講了一些關于木板年畫的知識,同學們都很認真地聆聽。隨后,來到楊洛書家,楊洛書現在已經80多歲了,他是同順德畫店的第19代傳人,主要代表作有:《西游記》、《二十四孝》、《歷代帝王全圖》等,他的家里貼著很多優秀的年畫作品,還有許多長輩在制作年畫,一幅木板年畫,需要十幾道工序,而且完全是靠手工完成的,同學們都很認真的觀看木版年畫制成的過程并向他們詢問不明白的地方,欣賞著每一幅作品,還時不時的拍照留做紀念,并與楊洛書老先生合影留念。參觀完楊洛書老先生家里之后,同學們又來到當地居民家里繼續參觀,在參觀的過程中,同學們還買了很多小東西,有年畫、剪紙、臉譜等。到了中午的時候,同學們都依依不舍的離開了楊家埠。
此次楊家埠的實踐學習,加深了同學們對民間藝術的了解,拓寬了同學們的視野,豐富了同學們的課余生活,今后美術學院將會有更多的機會進行類似的實踐學習。
蔡昌林的日志
2012-12-01 21:07
在青島博物館,我對展覽部鄭主任提出,希望派人陪我去楊家埠木版年畫和高密撲灰年畫產地看看,了解一下傳承人的情況并為以后的展覽增加一些制作工藝照片,鄭主任安排中國博協陳列藝委會委員楚江老師帶我去,因為楚老師故鄉就在高密,對楊家埠和高密都很熟悉。
11月14日一早,楚老師開上私家車從賓館接上我出發,上高速用了不到兩個小時就到了此行考察的第一站——濰坊楊家埠。由于他提前已聯系,楊家埠木板年畫作坊的楊穎偉經理帶著參觀了濰坊風箏博物館和木版年畫博物館之后又參觀了年畫作坊,我隨手拍了一些很有創意的陳列場景和制作工藝。感覺地方政府對楊家埠的旅游規劃和投入已見成果,不僅有民俗風情園,博物館、作坊,對村民的住宅也作了統一規劃并給與資金支持。
中午楊經理熱情饗以午餐,讓人感受到山東人豪爽好客的個性。
飯后,他帶領我們來到楊家埠從事木版年畫創作資格最老、最出名的傳承人楊洛書先生家,這位年屆86歲的工藝美術大師的家里實際上是一個有五六個工人的年畫生產作坊。老先生好客健談,給我們講述著刻板的不易和印制工藝的過程,看來楊洛書先生是具有現代旅游產品的運營意識的,門口的廣告標識和堆得不少的年畫成品和半成品以及正在工作的藝人,都展示出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廣闊前景。我買了一本年畫資料,價格是和楊老先生的兒媳婦談的,但錢必須是楊老先生來收。老先生很樂意的為我買的冊子簽名蓋章。
離別楊家埠時,楊經理應楚老師要求帶車到路邊一家的田頭搭棚子的農家買了兩袋綠皮蘿卜,是因為中午吃飯時嘗了這種可當水果的特產,這種蘿卜論個賣每只兩塊錢,楚老師說帶回博物館讓同事們嘗嘗。復上高速,天黑前到達高密縣城,夜宿鳳凰賓館,看到有莫言的題詞和曾經入住的照片。
楊家埠的牌樓
村口的雕塑
風箏博物館門頭
濰坊風箏
濰坊風箏作坊
濰坊風箏制作中
木版年畫博物館門頭
木版年畫博物館內景
有創意的陳列 門神
木版年畫作坊外景
木版年畫制作工藝——制版
二十二代傳承人楊穎偉介紹
木版年畫制作工藝——套版印刷
木版年畫制作工藝——印刷
木版年畫制作工藝——晾干
楊家埠木版年畫資格最老的傳承人楊洛書先生與作者合影
楊洛書先生簽名
永不言棄的“中國年畫王”
本報記者 劉建強 鄭建 實習記者 王晶
提起木版年畫,首先令人想到的就是寒亭楊家埠的楊洛書老先生。毫無疑問,今年已經86歲高齡的楊老是目前楊家埠年畫的代表性人物。86歲,對于一般人來說早就該退休了,但楊老依然孜孜不倦每天親自刻版、印畫,讓人嘆服。
近日,記者來到楊家埠探望楊老。
來到那家擁有百余年歷史的“同順德”畫店,剛進屋就看到屋子里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年畫模版,足足有上千塊。在里屋的印制間,一位穿著樸素的老人同其他印刷工一樣緊張忙碌著。盡管頭發已經花白,但老人動作依然嫻熟,工序一絲不茍,他就是楊氏年畫世家的第十九代傳人、“同順德”畫店“大老板”、擁有“中國年畫王”美譽的楊洛書老先生。
楊洛書生于1927年12月,是地地道道的楊家埠人。從7歲開始就跟著父親楊盛德學習摸刀刻版。由于從小耳濡目染,加上父親管教嚴格,他的手藝學得非常扎實,17歲時正式進作坊,從此幾十年刀耕不輟,與木版年畫結下了不解之緣。幾十年來,楊老的作品發表、出版有《四大名著系列》、《二十四孝系列》、《年年有余系列》、《古版圖冊系列》、《長卷系列》、《戲曲系列》等幾十部;2009年,他的《全手繪二十四孝條屏》作品獲第二屆山東國際大眾藝術節——齊魯民間藝術博覽交易會金獎,他本人也先后榮獲民間工藝美術大師、中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先進工作者等稱號。至今,他擁有年畫畫版1000余套、5300多塊,可謂全國之最、世界罕見,“中國年畫王”之美譽名不虛傳。
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年輕人喜歡上電子產品,對于傳統的技藝不太感興趣。而為了能將木版年畫這項優秀的傳統技藝傳遞下去,楊老打破以往“傳男不傳女”的常規,廣招弟子,將自己幾十年來總結的技藝和手法毫無保留地教授給年輕人,到目前為止已經收了三十多個徒弟,其中還包括外國學生。
“我一定要讓楊家埠年畫傳下去,讓更多的人知道中國有個楊家埠木版年畫?!睏盥鍟蛴浾呓榻B說,為了將這項傳統工藝推廣出去,他經常參加各種活動:他將年畫木版搬上了中央電視臺《綜藝大觀》的節目現場;他應邀把年畫帶到了日本和美國,并到東京的好幾所學院和美術館講課;每逢假期,全國各地的大學生都會來參觀,楊老也會熱情地拿出珍藏已久的木版,孜孜不倦地一遍遍講述年畫的發展歷史。
“我就是想讓更多的人知道楊家埠年畫?!睏罾鲜沁@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一幅木版年畫作品,要經過畫稿、構線、木刻、制版、印刷、人工彩繪、裝裱等多道工序,且全部為手工制作,工藝考究,鏤刻精微,是一種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讓木版年畫保持強有力的生機,楊老一邊和困擾自己多年的胃病和椎間盤突出作斗爭,一邊刻苦鉆研,近年來連續創作了《歷代帝王全圖》及以四大名著為題材的多套新型系列版畫。如今,許多專家學者都不遠萬里來到楊家埠參觀考察,關于楊家埠年畫的多種刊物也相繼出版。這一切都讓楊洛書深感自豪。
楊老說,他在創作新作品時之所以選擇人們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文學作品作為新型版畫的內容,也是為了更多人認識和喜愛楊家埠年畫。今年初,為了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楊老和他的兩個外孫一起努力,歷時八個月創作了一套《楊家將》系列版畫,全套共120塊版,以楊家將征戰沙場的故事情節為題材,目前該版畫已經開始印制?,F在,楊老已經開始籌劃他的新作品《水滸》,這套作品將以一百單八將各自的故事情節為主線,塑造出一個個有血有肉的鮮明形象。
在采訪中記者注意到,由于常年伏案刀刻,楊老的軀體出現了變形,左右肩膀一高一低,前胸像小山包一樣高高凸起;右手的五個手指中有三個不能伸直,常年定格在握刀的狀態,指節腫脹鼓著一個個大包,看著讓人心疼。但楊老卻從來沒有想到過放棄,依然每天堅持親自印制年畫,其敬業精神讓人欽佩。問及原因,老楊笑著告訴記者,他是閑不住的,他要為每一張出自“同順德”的作品負責,要為這項傳統文化負責。
這就是楊洛書,一位永不言棄的老藝人,一位值得每個人學習的榜樣。
楊 洛 書
楊洛書,男,漢族,1927年12月出生,寒亭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楊家埠木版年畫代表性傳承人,楊氏年畫世家的第十九代傳人,同順德畫店負責人。
擁有年畫畫版1000余套,5300多塊被稱為全國之最、世界罕見,有“中國年畫王”之稱。作品發表、出版有《四大名著系列》、《二十四孝系列》、《年年有余系列》、《古版圖冊系列》、《長卷系列》、《戲曲系列》。2009年,《全手繪二十四孝條屏》獲第二屆山東國際大眾藝術節——齊魯民間藝術博覽交易會金獎。榮獲民間工藝美術大師、中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楊洛書,木版年畫《二十四孝》
民間藝術家義賣募捐
2008-05-26
82歲的年畫老藝人楊洛書將自己最新創作的《水滸》年畫長卷捐獻出來向災區奉獻愛心。
濰坊新聞網2008年5月26日訊 5月25日,我市民間藝術家“情系災區、奉獻愛心”大型義賣募捐活動在中百大廈舉行。楊洛書、范祚信、王緒德、齊秀花、楊紅衛等近20位濰坊風箏、剪紙、核雕、年畫藝術家拿出自己的看家絕活作品前來義賣。義賣現場愛心如潮,市民們紛紛購買工藝品,為災區重建慷慨解囊。據了解,當天現場義賣募捐活動共募集到捐款21173.21元,民間藝術家們還捐獻了大批工藝品,所募集的資金將全部捐獻給災區。
本次活動由濰坊市文聯、濰城區慈善總會、濰坊日報社等新聞媒體聯合主辦,濰坊市民間藝術家協會承辦。
盧偉傅紹相/文張馳/攝
“年畫王”打假索賠15萬 三個焦點問題要解決
2012-03-23
在同順德畫店內,女工在印制年畫。楊洛書告訴記者,正宗的楊家埠木版年畫每項流程都是純手工。
東營市民蔡先生(右)慕名來到同順德畫店,觀看楊家埠年畫的制作過程。
楊洛書向記者展示真假年畫的包裝有一處明顯的不同,贗品包裝上楊洛書的頭像戴著帽子,而正品則沒有戴帽子。
濰坊新聞網3月23日訊 2011年秋天,“中國年畫王”楊洛書發現自家同順德畫店的訂單忽然少了很多,起初也沒有放在心上,而后連一些長期訂貨的商家也很長時間沒有來了,于是有所懷疑。后來,楊洛書和家人才聽說市面上出現了假冒楊洛書作品的楊家埠木版年畫,于是憤而打假。相關部門按照楊洛書家人提供的線索,迅速展開了后續調查,并查獲了一批贗品年畫。同年11月份,楊洛書將侵權店鋪告上了濰坊市中級人民法院。今年3月2日,此案進行了一審第一次開庭,3月27日將進行一審第二次開庭。
案情回顧
去年秋天,“中國年畫王”楊洛書發現自家的同順德畫店的訂單忽然少了很多,越往后幾近停產,但他一直琢磨不明白其中的原因。直到去年10月初,家人才告訴他,市場上出現了假冒的楊家埠木版年畫,在濰坊火車站廣場地一大道的店鋪就有人在賣。
為了確定事情的真實性,楊洛書先讓家人去“踩踩點”。楊洛書的女兒楊愛芳在地一大道轉了一圈,果然發現有兩家店鋪在銷售贗品年畫,其中就包括黃某經營的工藝禮品店鋪,所銷售的贗品年畫都打著“楊洛書”的旗號。黃某介紹說,年畫價格從幾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帶有“楊洛書”字樣簽名的要比不帶簽名的貴幾十塊錢。楊愛芳從兩家店鋪購買了幾套贗品年畫,又預訂了幾十套,說是過幾天來取貨。
見遲遲沒人來取貨,這兩家店的店主著了急,便給楊愛芳打電話,問她什么時候來提貨。跟店主約定好了取貨時間,2011年10月9日上午,楊洛書帶上自己的真品年畫,聯系了媒體和工商部門一起趕往地一大道?!坝忻襟w跟著,省的他們抵賴?!睏盥鍟f。
楊愛芳先去提貨,濰城工商分局的執法人員著便裝跟隨其后,等提貨后,執法人員當即進行檢查。由于店家拒不承認所售年畫為贗品,等在外邊的楊洛書遂親自去打假。面對楊洛書的現場指認,店員稱自己并不知情。工商部門將現場查獲的50本贗品年畫冊沒收。
記者探訪
正宗年畫印制全靠手工
3月20日下午,記者來到寒亭區寒亭街辦西楊家埠村的楊洛書家,一進門就聞到一股濃重的墨香味。屋子里的架子上堆放著大大小小的木版,幾名女工忙個不停,有的刷著木版,一頁一頁地翻著宣紙,有的則在訂裝。
已經86歲的楊洛書看上去精神矍鑠,他介紹說,楊家埠木版年畫有著嚴格的印制流程,首先要雕刻木版,選用材質好的棠梨木或者梨木,先刻出線版再刻出色版?!翱贪嬉蠛芨?,手指得足夠靈活才行,年輕的時候我刻了好多版,加上祖上傳下來的,我這里大約有近3000塊木版?!睏盥鍟f。
楊洛書領著記者來到一個正在印線版的女工前說,祖宗傳下來的方法就是套印,先在宣紙上印線版,就是用墨印出年畫的黑白線條,然后才是印色版,就是一種色一種色地往上添加。他指著一個正在印紅色版的女工說:“她這是上紅色,就是只負責印紅色,印完紅色之后再由其他人印上綠色。像這張年畫,一共有6種顏色,就得刷6遍版才可以印出一張來,印完后還得晾曬、訂裝。這樣印出來的年畫才是最正宗的?!?/span>
“就這樣不停歇地刷版,我一天才能刷3000多張,如果是6種色的年畫,我一天也就能印成500張?!闭诠ぷ鞯呐τ浾哒f:“我干了20年了,算是干的速度比較快的了,每天晚上肩膀疼得不行,那些人怎么能夠用機器印年畫,敗壞楊家埠的聲譽呢?”
慕名前來觀看楊家埠年畫的東營市民蔡先生說:“我很喜歡楊家埠年畫,這是濰坊的特色,家里也收藏了幾本。如果真有用機器印制的假冒年畫,那可是糟蹋了傳統文化?!?/span>
真假楊家埠年畫區別大
“我在咱濰坊也有一定的名氣,預料到我的作品會有人假冒,就趕緊換了包裝和簽名的方式?!睏盥鍟f。
為了區分正品年畫和贗品年畫,楊洛書拿了兩本年畫向記者展示。兩種年畫的包裝大小和顏色一致,但細看就會發現,贗品包裝上楊洛書的頭像戴著帽子,而正品則沒有戴帽子。楊洛書告訴記者,從三年前開始,他就更換了自己的頭像和簽名方式。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同順德畫店外銷的年畫冊上并沒有楊洛書的簽名,只有遠道慕名而來的客人或者朋友前來拜訪,楊洛書才會簽上名字?!暗昀锩刻斐砂偕锨У馁u畫冊,我已經80多歲了,怎么可能一一簽名?所以往外發的畫冊上都沒有我的簽名,只配有榮譽證書?!睏盥鍟f,他現在給人簽名時,采用融合天干地支、自己姓名及年齡的新形式,比如今年簽“壬辰年洛書八十六歲”,前年則為“庚寅年洛書八十四歲”,如果自己不及時換包裝和簽名方式,市場上會有更多的仿品出現,令不少喜歡楊家埠年畫的人上當。
除此之外,記者注意到,贗品畫冊的紙張比正品紙張要厚不少,而且用手抖時響聲很大,而正品同順德年畫使用的是宣紙,印制出來會有褶皺,用手抖動幾乎沒有聲音。
與贗品年畫相比,正品年畫的顏色要鮮亮很多?!翱坛霭婧?,要先描黑線,再套顏色,紅、黃、綠、紫,每種顏色都要一張一張單點兒印,從明清時候到現在,印制方法一直都沒有變?!睏盥鍟f。
楊洛書
堅持打假不光是為個人
楊洛書認為,自己的名字和人像都已經注冊了商標,這些店鋪假借他的名義銷售贗品年畫,侵犯了他的商標權和著作權。更重要的是,不能讓造假的人太狂妄,破壞了楊家埠木版年畫的傳承。
頂著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和國家非遺項目楊家埠年畫代表性傳承人的名號,楊洛書虔誠地維護著楊家埠木版年畫的古法印制工藝。濰坊因風箏和年畫揚名國內外,楊家埠更是全國著名的年畫之鄉,在濰坊市場上出現了假年畫,這讓楊洛書接受不了,他整日整夜地思考這件事,去年冬天還因此病倒了。
“我們楊家埠木版年畫是祖傳的,傳到我這里已經是第19代,年畫從來沒有‘造假’一說,都是手工雕刻、印刷而來,單單在我這一代查出了假年畫?!睏盥鍟f,出現假冒品不可避免,關鍵在于打假。
“人家慕名到楊家埠來,想帶點年畫回去作紀念,結果竟是假貨,這不是影響了咱濰坊的形象么!”楊洛書說,單靠他個人來打假力量太小了,“我希望媒體和執法人員都來幫助我維權,完全靠我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睏盥鍟f,通過媒體的宣傳報道讓造假者不敢造假,執法者依法查處違法者,會形成良好的維權氛圍。
生氣耗神仍會打假到底
自從在濰坊火車站廣場地一大道打假之后,去年12月份,楊洛書在奎文區又發現新的出售假冒年畫的門店。
原來,早前有一位昌樂的客人拿著一本楊家埠木牌年畫冊來找他簽名,楊洛書一看是假冒的,便問客人是從哪買的??腿苏f是從東風東街與鳶飛路交叉口的一家蘿卜店買來的。后來,楊洛書給客人換了本正品拿回去收藏。
2011年12月7日,楊洛書帶著奎文工商分局執法人員來到東風東街與鳶飛路交叉口的蘿卜店再次打假。當天工商執法人員對5家銷售年畫的店鋪進行檢查,查獲涉嫌造假年畫30多本。
“我一定要打假到底,最近還在繼續調查,現在市場上肯定還有假貨,不是打這兩次官司就能解決了的。我打假不是為我自己,而是為了楊家埠木版年畫的傳承,保護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即使為了維權死了我也光榮?!闭f起自己維權的決心,這位已經86歲的老人仍舊鏗鏘有力。
維權對這位古稀老人來說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又生氣又耗神,我今年已經86歲了,晚上為這事睡不著覺?!睏盥鍟f。
被楊洛書告上法庭的工藝禮品店老板黃某稱,他店里被查獲的假冒年畫是從楊洛書兒媳和孫子的店里買來的。有人以為楊洛書可能會因為親情放棄打假,但他對記者說,自己打假的決心不會因此而動搖。
被告律師
三個焦點問題要解決
記者試圖聯系被告黃某,但其代理律師山東昌濰大鵬律師事務所律師李金剛稱,黃某父子已經全權委托他來處理這件事情,并委托他來負責接受媒體采訪。李律師介紹,一審第一次開庭的焦點主要有:第一,原告是否享有著作權和商標權;第二,被告是否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權和商標權;第三,原告主張的賠償標準如何確定。
“庭審時,原告楊洛書拿出了他的商標注冊證和續展證書,證明了他的商標權是在有效期內的,這個我們沒有爭議,關鍵是原告是否享有著作權?!崩盥蓭熃忉尩?,原告在庭審的時候拿出了同順德自行制作畫冊,證明原告創作了武財神、天宮賜福、榮華富貴、蓮生貴子、十二生肖等5幅年畫,但是卻不能證明原告創作的時間和創作方式?!半m然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創作人自創作之日起享有著作權,不論是否發表,但是原告的證據卻不能證明他的創作時間,也就不能證明被告的侵權行為是否發生在其創作之后?!崩盥蓭熣f。
據李金剛律師介紹,原告在庭審時只拿出了一本假冒的木版年畫來證明被告侵權,但是并不能證明這本假冒的木版年畫就是被告店鋪銷售的,因為當時工商局一起查封了兩家店鋪的假冒木版年畫,而查扣的假冒年畫被混在了一起,原告所出示的假冒木版年畫不能確定是哪家銷售的。
針對第二個庭審焦點,李律師介紹,黃某是第一次做木版年畫銷售生意,當時有人去黃某的店鋪問是否出售同順德的木版年畫,因為他知道別的店鋪有賣的,就去別人家的店里拿了2本賣出去了,看到有人買,黃某才打車去楊家埠進貨。在出租車上的時候黃某就跟司機打聽哪里能買到楊洛書的年畫,出租車司機就說楊洛書的兒媳和孫子那里有賣的,就直接把黃某拉到楊洛書的大兒媳那里了。
“后來我們也去楊洛書的大兒媳那里問過,她還記得濰坊火車站地一大道有個50多歲、走路有點拐的老頭,也就是黃某來她這里拿過29本年畫,我們也做了筆錄,也有買貨時她簽字的收據?!崩盥蓭熣f:“雖然庭審時才得知楊洛書的大兒媳邢某早在三年前就跟丈夫離了婚,但是黃某有理由相信他買的木版年畫是真的。因為當時邢某給他的名片上印的就是‘同順德木版年畫世襲二十一代傳人楊某(楊洛書的孫子)’,而且黃某買的年畫一本都沒有賣出去就被工商部門全部查封了?!?/span>
對于第三個庭審焦點,李金剛律師說,原告楊洛書雖然主張賠償經濟損失15萬元,但是只能有證據證明案件訴訟費、律師代理費和維權實際支出等少數費用,并不能證明被告黃某的行為到底給他帶來了多少經濟損失?!包S某買的年畫一本都沒有賣出去,不可能給楊洛書帶來過大的經濟損失,這一點需要有相應的證據來證明?!崩罱饎偮蓭熣f。
原告律師
對方侵權事實很明確
針對庭審焦點,原告楊洛書的代理人山東海瑞達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志杰表示:“楊洛書持有年畫的原版,當然享有著作權,這個無需證明,楊洛書不可能在出現假冒年畫以后再去刻版。如果被告主張原告不享有侵權年畫的著作權,那么真正的著作權人又是誰呢?被告能夠找出真正的著作權人嗎?再說,有的侵權年畫上就印著楊洛書的名字?!?/span>
對于如何證明被告侵權一事,王律師表示,庭審時出示的木版年畫與工商局查封的其他年畫是一樣的,如果需要,可以請法院調取相關證據。王律師說:“賠償標準一事更沒有什么可以爭議的了。因為根據《著作權法》規定,侵權損害賠償有三種標準,一是具體造成多少損失就賠償多少,二是依據侵權獲利,侵權行為獲得多少利潤就賠償多少,三是當數額無法確定時,可以申請50萬以內的賠償,由法官自由裁量。我們申請的賠償完全在法律規定之內?!?/span>
王律師說,他們只是希望保護楊家埠木版年畫的傳承,保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楊洛書孫媳
不承認自家出售贗品
3月22日上午,記者來到寒亭區楊家埠同順年畫風箏廠,見到了楊洛書的孫媳婦王某。王某表示,并不知道楊洛書維權這件事,并稱她婆婆邢某帶著孩子出去玩了,下午才回來,沒辦法聯系。
對于黃某手中持有的單據,王某說:“一天賣出去那么多,記不清楚是哪張單據了。單子誰不會寫???上面有章嗎?”記者詢問同順年畫風箏廠出售的楊洛書的木版年畫是否是真正作品?王某回答說:“如果是假的話,俺爺爺(指楊洛書)不就來找我了?要是假的,人家不就都回來找?”王某向記者表示,他們店里出售的楊洛書木版年畫就是從楊洛書那邊拿來的。
而針對律師提出的“同順德木版年畫世襲二十一代傳人楊某”名片一說,王某解釋說,名片上印有的“同順德年畫世襲二十一代傳人”是因為楊洛書是第十九代傳人,她丈夫當然就是第二十一代傳人,并且丈夫也學習過木版年畫的制作。
3月27日,本案將進行一審第二次開庭。(記者 周曉晴 陳旭)
聯合國民間工藝美術大師——楊洛書
濰坊新聞網 2008-03-13 19:05:17
楊洛書字易元,山東濰坊寒亭區西楊家埠村人,他1927年農歷12月1日,出生于年畫世家,系第19代傳人,同順德畫店的當代經營者.楊家埠是中國三大木版年畫產地之一, 受祖傳手藝的熏陶,自幼學習木版年畫的制作,他悟性強,善于探索,博采眾長,學中有創.18歲就熟練掌握朽稿、刻版和印刷等全部生產技術.特別是潛心研究刻版技藝,首創刀頭具眼,指節靈通的刻版術而著稱于世.經60多年的磨練,同順德畫店擁有各種畫版3270余塊,成為中國之最,他家常年有刻印專業人員10人左右,每年印制年畫達23萬張,其中宣紙的15萬張,產品暢銷國內外.所刻畫版眉目清晰,線條挺拔,再加印刷精細.致使生產出年畫成為藝術珍品.極有收藏價值.他素有中國年畫王之美稱.是當今年畫界的一代宗師,最有影響的代表人物,他是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會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鑒于在民間文化保護、傳承和創作方面有突出貢獻,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稱號.主要代表作品有:<
副編審 譚家正 撰稿
2005年9月17日,副委員長何魯麗在北京華夏民俗文化園參觀楊家埠木版年畫
2001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為楊洛書頒發證書
2005年11月2日在被北京大使館聯合國大使授予楊洛書大師博士學位
1992年4月20日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到楊家埠視察,觀看楊洛書刻畫板
年輕時期的楊洛書
80歲高齡的楊洛書老人
獲得中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稱號
獲得的證書
《四大名著》楊家埠木板年畫
古老的年畫刻版
楊家埠代表人物楊洛書80歲壽誕
濰坊新聞網 2008-01-09 09:30:13
濰坊新聞網1月9日訊 1月8日,是國際“民間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年畫王”、中國三大木版年畫產地之一楊家埠代表人物楊洛書的80歲壽誕。
8日早上,濰坊出租車“雷鋒車隊”的5輛出租車趕到楊洛書老人家中,除了為老人祝壽外,無償為老人提供當天用車;嘉盛蛋糕店專門為楊洛書老人制作了一個特大蛋糕;勿忘我鮮花店專門給老人送來了鮮花;各媒體記者免費為老人拍攝慶壽照片。東方新世紀樂園戴日棟經理,還為楊洛書老人賦詩一首:“北海木刻史悠遠,獨具風采展示間。紛至沓來楊家埠,先睹不畏越千山。傳統年畫藝精湛,八十老人亦承傳。癡心弘揚祖文化,神州皆碑楊翁仙?!?/span>
面對紛紛趕來的祝壽者,楊洛書老人非常高興也非常感動。他對大家說,這個生日他過得特別快樂,大家的愛心讓他感覺到又增加了新動力,今后他還要一如既往,竭盡全力,繼續為中國木版年畫事業不停地“戰斗”下去。記者 高振慶 攝影報道
楊伯達的第十九代傳人楊洛書:因畫而生(圖)
添加日期來源:光明日報
2007年6月9日,中國第二個“文化遺產日”,國家文化部公布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這其中,就有來自山東濰坊的八旬老人楊洛書。此前的6月3日,他剛剛獲得“中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命名。作為久負盛名的中國“木版年畫王”,老人的生命和年畫緊緊連在一起,翻開他的回憶,我們看到的,全是關于年畫的故事……
“年畫就是我的命啊”
1927年12月24日,楊洛書出生在我國三大年畫之鄉之一——山東楊家埠的年畫世家“同順德”畫店,系始祖楊伯達的第十九代傳人?!拔页錾鷷r,還是年畫暢銷,畫業興隆。沒想到第二年,就發生了一件天大的事,土匪把我‘綁票’,父母傾其所有,用3600塊現大洋將我贖回,由此家境跌落。當時有人曾送我一句話,今天因‘畫’遭災,日后因‘畫’而盛,命中有畫啊?!?/p>
果然,楊洛書耳濡目染,從小就迷上了年畫藝術。他說:“年畫是我的立身之本、立命之本啊!”他七歲開始摸刻刀,十四五歲時就跟父親楊盛德學印年畫,十七歲正式進作坊,從此幾十年刀耕不輟。楊老伸出手讓我們看,這是怎樣一雙手啊!右手的五個手指中有三個不能伸直,常年定格在握刀的狀態,指節腫脹,鼓著一個個大包,一按,又酸又痛。他說,如果不握刻刀,那只手就是一只廢手!可是一旦握上刻刀,這只手又成了天底下最完美的手,刻刀在他手上靈動飛舞,展現出藝術的魅力。
由于常年伏案刀刻,楊洛書的軀體已嚴重變形,左右肩膀一高一低,前胸像小山包一樣高高凸起。他還患了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和胃病,現在1.70米的身子累得僅剩下40公斤重。
年畫作品:門神秦瓊
楊洛書是幸福的,因為他不僅從事了自己終生摯愛的年畫藝術,而且有一個相濡以沫的老伴。楊洛書與老伴劉蘭英年輕時一見鐘情,幾十年一直情投意合。老伴身材高大,健壯勤快,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家里田里拾掇得停停當當,騰出時間讓楊老專心作畫。她不僅是楊洛書的“賢內助”,更是他藝術上的好幫手。楊老的許多作品都是由老伴描繪畫樣,他再刻版印制。老伴還經常給他的作品提意見,使畫作更加完美。
讓楊老最難過的是,8年前劉蘭英突患腦溢血,從此癱瘓在床,完全靠人伺候。為了照顧老伴,楊洛書將工作室搬到了老伴的病床前。后來,老伴腦溢血復發,雖經搶救活了下來,但已完全成了植物人。楊洛書邊照顧老伴,邊見縫插針創作年畫,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
楊洛書“舍身護年畫”的故事更是動人?!拔母铩逼陂g“破四舊”,村子里不少畫版被毀壞。他冒著危險把150余塊明清時代的畫版用塑料紙細心包好,埋在豬圈里,再在上面蓋了厚厚的糞土?,F在,他珍藏著明清以來的1000多塊畫版,幾乎囊括了楊家埠現存的所有年畫樣版。
一雙變形卻靈巧的手
“年畫的魂是真、新、巧”
交談中,楊老指著墻上的一幅《金玉滿堂》年畫讓我們欣賞:一個胖娃娃,身處蓮花中,眉開眼笑,活靈活現。他說,這種構圖生動而夸張,刀法粗獷而渾樸,本意就是求一個“真”字?!罢?、新、巧,就是年畫的‘魂’?!彼€介紹說,楊家埠、楊柳青、桃花塢三地的年畫,有共同點,但同中有異:楊柳青精致富麗,桃花塢瀟灑生動,而楊家埠華而不滯,活而不簡,具有獨特、成熟的藝術韻味。
楊老從小喜歡《西游記》,因此他在雕刻《西游記》88套年畫中打破了楊家埠木版年畫以單一人物造型為主的傳統模式,著重反映唐僧師徒取經途中的磨難故事,每個畫面都有五至八個人物,以山川、河流、風云、草木作背景,并配以20字至50字的說明。就這樣,刻版440塊,累計雕刻了三四千個人物、近5000字的蠅頭小楷,楊洛書終于完成了《西游記》的雕刻。
年畫作品
為了求真、求新、求巧,楊洛書經過幾十年的伏案磨練,創造了“刀頭具眼、指節靈通”的刻版術,并逐漸形成了造型夸張、構圖飽滿、想象自由、色彩鮮艷、古拙質樸的雕刻風格。他將年畫制作工藝分作“四程”:一是朽稿畫樣,二是雕刻木版,三是手工印刷,四是烘貨點胭。楊老細細道來:“朽稿畫樣又叫起稿、畫稿,經過立意、選材、構圖、描繪幾個過程,再用毛邊紙畫一個線稿,以便落版雕刻,這叫畫樣。雕刻木版主要工具是刻刀、立刀、挖刀、打刀、圓刀,還有鋸、刨、鏟、刷子等。所用的版材必須是棠梨子木和梨木??贪娴孟瓤叹€版,刻出復印幾張,做雕刻色版的底樣,分色后再刻色版,這叫臺子版?!?/p>
楊家埠年畫的刀味十足,線條簡練挺拔,絕不失真。在楊老雕刻的《梁山好漢》中,關勝那密長胡須、爍爍眼神,令人嘆為觀止。至于傳統年畫《四美圖》中繡花女服飾上的線條,更是細如游絲,令人叫絕。在顏色的運用上,楊家埠年畫十分講究,多用大紅、桃紅、黃、藍、綠、紫、黑等鮮明的顏色,其中又以紅為基本色調。
“手工印刷要用案子、把子、尚子這些家什,有紅、黃、綠、玫瑰精、品紫、煙子幾種顏料,用油光紙、單膠紙、宣紙、毛邊紙,我這里基本上一直用的是宣紙,求的是那種味道。印畫有夾紙、印線版、印色版、裁割和晾畫幾道工序。印畫也有口訣:‘干巴巴,密乎乎,四外不沾是好的?!睏罾侠^續介紹說,“最后就是烘貨點胭了。要用色盤、畫筆、裱版、掙子、糊刷、排筆。畫種不同要求也不同,粗貨只烘臉,細貨要上掙子,畫臉、畫衣服背景、下墻、剪邊、裝天地桿兒?!?/p>
楊老笑著告訴了我們一個“秘密”:就連楊家埠年畫的命名都是很有講究的,不吉利的字眼兒絕不出現。比如《慶頂珠》其實就是《打漁殺家》,《七子八婿》其實就是《打金枝》。
作為百年老店“同順德”的傳人,楊洛書擁有10余個鮮為人知的中國之最,他刻制的我國唯一一套木刻《歷代帝王全圖》,印出的宣紙就達1尺之厚。而楊家埠現在使用的年畫畫版三分之二出自楊洛書之手。他沒有別的奢望,只希望在有生之年,將楊家埠年畫史上所有畫版全部刻齊,那將是一大筆豐厚的文化財富。
年畫作品
“讓后人知道中國有個楊家埠年畫”
隨著各種藝術形式的出現,年畫這門古老藝術,也在經受著嚴峻的考驗。春江水暖鴨先知,楊洛書以一位民間藝術家的敏銳頭腦、犀利目光,最早覺察到這種變化,也最早探索著突破的途徑。
上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出現“掛歷熱”,楊洛書便于1982年首創了第一批“木版年畫掛歷”,暢銷省內外,引起不小的轟動,這是他面向市場,改革年畫所走出的堅實一步。
在楊家埠我們發現,村里十字路口處有一塊牌子:“楊洛書年畫由此向南”,在這里,還沒有人如此醒目地挑起自己的名號。我們還看到,有兩家畫店和風箏店門口都有一塊醒目的廣告牌“楊洛書年畫”,上面特別注明“百年老店”。不難看出,他有強烈的現代經濟意識和品牌意識,善于擴大影響面,為的是更好地傳承木版年畫。
據楊老講,他接待過無數外賓,其中就有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和夫人莫尼克公主。1992年4月第9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期間,國家領導人李瑞環在當時山東省委書記姜春云的陪同下來楊家埠村視察,特地觀看了楊洛書的年畫刻版表演。1996年12月,他還把年畫木版搬上了中央電視臺的《綜藝大觀》。
楊洛書說:“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刻完中國四大古典名著系列版畫,給先人一個交代,讓后人有個念想,使更多的人知道中國有個楊家埠版畫?!睘榇?八旬老人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代價。
“梁山好漢”一直是木版年畫的傳統題材,但宋江、武松等幾個人物造型居多。多年來,楊老一直渴望將“梁山一百單八將”全部雕刻出來,為此,他做了長期的準備工作。1995年,楊老和兒子一起專門到梁山遺址進行了5天的實地考察,搜集了一大堆材料,結果累得到家就病倒了。稍有好轉,他便開始了“一百單八將”的創作,數易其稿,最后終于敲定全部樣稿。1996年,他耗資25000元,購買了一卡車棠梨子木,開始了《水滸》“梁山好漢全圖”的刻制。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每刻一幅年畫,一般需要刻5塊畫版、一塊線版以及套紅、黃、綠、紫的4塊色版,僅“梁山一百單八將”就要刻540塊版。經過一年多的精心制作,《水滸》“梁山好漢一百單八將”在香港回歸前夕結集問世,成為迎接香港回歸的一份厚禮。
后來,楊洛書還帶著新作出訪日本。他和兒子在“中國楊家埠年畫展”上進行了刻版、印制年畫表演,結果大受歡迎,不但帶去的樣品被搶購一空,還被當地媒體譽為“中國年畫王”。在日本畫館,他看到了楊家埠早期的一些年畫,便拍攝下來帶回家鄉,他要重新制版,把它們再現出來。后來幾年,他連續制作了《紅樓夢》、《西游記》、《三國演義》故事畫版,在晚年完成了自己由“畫匠”到“大師”的攀登過程。2000年,他又開楊家埠木版年畫的先河,為自己的作品注冊了“同順德”、“同順堂”商標,使作品版權有了法律保護。
1993年,楊老將自己珍藏幾十年的一塊刻于500余年前的方貢箋木年畫畫版連同50塊明清畫版,無償捐獻給了中國歷史博物館(現歸國家博物館)。經專家考證,這塊刻于弘治二年(1489年)的年畫畫版,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木質年畫畫版之一,可謂無價之寶。
楊老不但到國內國際去宣傳楊家埠年畫,還收了一個“洋徒弟”——日本姑娘內山直子。直子原本在北京中央民族學院留學,后來,為了學刻年畫,竟轉學到山東大學,一邊上課,一邊跑到濰坊學年畫。直子聰明而勤奮,楊老見她是塊好料,就精心教她。村里有人問:“你收了個日本徒弟,賺了不少錢吧?”楊老理直氣壯地說:“俺沒收直子一分錢,俺圖的是什么?就是讓外國人了解咱楊家埠年畫,了解咱楊家埠人?!?/p>
2002年3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來到楊家埠村,親自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簽發的《民間工藝美術大師》榮譽證書頒發給楊洛書。老人激動地說:“這是俺們民間藝人的最高榮譽,全國一共才17位呢!這也是俺楊家埠村、俺楊家埠木版年畫的最高榮譽,俺這一輩子也知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