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男
年齡:77 歲
技術職稱:
榮譽職稱: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 省級傳承人
從藝品類:高密半印半畫年畫,高密撲灰年畫
從藝年限:70年
單位及職務:老泉齋書畫社
所屬地區:高密市
師承:
徒弟:12人
瀏覽次數:9002
別世杰,1945年生,高密市密水街道薛家村人,專業從事撲灰及半印半畫年畫60多年,現仍在高密市文化市場開設的“老泉齋書畫社”繼續從藝。他榮獲了省市兩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高密半印半畫年畫代表性傳承人、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山東省民間手工藝制作大師、山東省農村優秀文化人才、濰坊市民間藝術大師、高密市文化藝術人才等稱號,是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會員、青州孝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理事。
別世杰出生在年畫世家,自7歲起就耳濡目染,幫家里長輩們打下手,15歲起專業從事年畫創作,60多年的實踐,對其年畫及其創作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特殊的感情。為半印半畫年畫的內容和形式做了創造性的改進,作品深受廣大愛好者喜愛。半印半畫年畫就是撲灰年畫,但其制作技藝比撲灰年畫要復雜,多了刻板、印稿兩道工序,除畫工和上色技藝,還要刻板、印稿。傳承和發展這種半印半畫技藝有利于促進撲灰年畫的批量制作,提高從藝效能。別世杰就是高密為數不多的利用半印半畫技藝制作撲灰年畫的傳承人。
代表作有《金沙灘》、《二十四孝》、《事事如意》、《周瑜打黃蓋》、《黃鶴樓》、《武財神》、《文財神》、《家堂》、《麒麟送子》、《獅童進寶》、《蓮年有余》等,其作品多次參展獲獎,濰坊日報、濰坊晚報、半島都市報等曾多次報道。
別世杰從事年畫創作一輩子,對其技藝極為喜愛,他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讓這門老手藝傳承下去,他對于愛好的年輕人,都是竭盡所能幫助,不收取任何費用,只想能多為年畫的發展盡一份力。幾十年來,他一直堅守著這門老技藝,為半印半畫年畫的創新、傳承與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也獲得了應有的榮譽、尊敬和愛戴。
高密半印半畫年畫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在清嘉慶、道光年間高密人融匯天津楊柳青年畫與高密當地的撲灰年畫,形成了半印半畫年畫。高密半印半畫年畫是以刻版印線稿、再進行手工填繪的一種民間畫種。所刻線版大多沿用撲灰年畫原手描圖樣刻成,取代了撲灰年畫當中的“撲灰”、“勾線”等工序,填繪與撲灰年畫的畫法大同小異,它擺脫了純手工繪制的約束,大大提高了年畫的生產效率。
高密半印半畫年畫在藝術特征上有獨到之處:造型上追求盡善盡美,畫面人物完整;畫中有意,多用隱喻象征手法,如用飛舞的蝙蝠隱喻“福在眼前”;主要人物突出,次要人物較小,在畫面上大小對比強烈。其創作題材廣泛,多用隱喻象征手法,不僅表現日常生活的人和事,而且包括了神像類、戲曲人物類、人物傳說類、山鳥花卉類等多種題材。
高密半印半畫取材于民風、民俗的社會生活,大致分為五類:一是神祗類;二是美人、孩子類;三是戲曲人物類;四是人物傳統類,以歷史人物文學典故為體材;五是山水、花卉類,以牡丹喻富貴,蓮君子。荷花鯉魚喻年年有魚等。高密半印半畫的關鍵在于刻線板,好的線板看上去刻工精細,線條疏密相宜,剛中有條,由線簡化了純手繪制年畫的難度,從而拓寬了作品的題材面,其表現技藝和生產數量,是手繪年畫難以企及的。
2008年4月,高密市委市政府授予“文化藝術人才”稱號。
2010年9月,山東省旅游局授予“山東省民間手工藝制作大師”稱號。
2011年3月,山東省文化廳授予“山東省農村優秀文化人才”稱號。
2011年10月,由山東省文化廳命名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高密半印半畫年畫代表性傳承人。
2012年4月,被授予“濰坊市民間藝術大師”稱號。
2014年10月,被評為第四屆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
2016年4月由濰坊市輕工行業辦公室、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等部門授予“濰坊工藝美術半印半畫界領軍人物”稱號。
2009年8月撲灰年畫《泰山和合送福人間》在山東省國際大眾藝術節-齊魯民間文化藝術博覽會上獲金獎。
2009年10月撲灰年畫《事事如意》獲中國民間工藝美術“鄉土獎”銀獎。
2009年10月撲灰年畫《芙蓉蓮余》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收藏。
2010年10月作品《金沙灘》在第三屆山東國際大眾藝術節-首屆山東手工藝制作大賽中榮獲三等獎。
2010年《踢毽子》、《二十四孝》由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收藏。
2011年3月作品《二十四孝圖》在中國(濰坊)第四屆文展會民間藝術展獲銀獎。
2012年6月作品《金沙灘》在紀念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發表70周年山東省農民書畫美術精品展中榮獲金獎。
2012年6月撲灰年畫《踢毽子》在紀念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發表70周年山東省農民書畫美術精品展中榮獲銀獎。
2012年10月《二十四孝》獲中國民間工藝美術“鄉土獎”銀獎。
2013年4月《國粹大戲到俺村》獲山東省民俗文化博覽會銀獎。
2013年9月在全省農民書畫美術作品展中《門神》獲金獎、《芙蓉有余》獲銀獎。
2014年9月《孔子像》在全省農民書畫展中獲金獎。
2014年9月《一山一水一圣人》在“中國夢·田園情-沂蒙鄉韻”農民書畫展獲金獎。
2014年10月《二十四孝》獲中國民間工藝美術“鄉土獎”金獎。
2016年4月半印半畫年畫《門神》在第九屆中國(濰坊)風箏產品博覽會暨第四屆濰坊工藝美術節獲獎。
2017年4月撲灰年畫《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在第五屆濰坊工藝美術節暨風箏博覽會獲得金獎。
《武財神》 140cm×70cm
《國萃大戲到俺村》 150cm×75cm
《富貴有余》 70cm×40CM
《福壽雙全》120cm×70cm
《周瑜打黃蓋》 50cm×100cm 《黃鶴樓》50cm×100cm
《富貴壽考》 《踏雪尋梅》
《五子獻壽》 《母子奪魁》
《百壽圖》 100 cm×75cm 《麒麟送子》 100cm×50cm
《進寶圖》100 cm×50cm 《接福納祥》100 cm×50cm
《蓮年有余》 70cm×40CM
《母子圖》 50cm×100cm
《二十四孝圖》
《周倉》140*70cm
2018-07-12
高密"畫醫"妙手修復書畫 找回時間殘缺(組圖)
2015-01-23 10:31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別金泉把古書畫中畫筆殘缺的地方補上。
別金泉正在用手慢慢對接殘片。
書畫修復后需要糊上一層"命紙"保護字畫。
別世杰和兒子別金泉。
開欄語
高密是中國傳統民俗的寶庫之一,不僅保留著撲灰年畫、剪紙等著名的“四寶”,還有其他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正被人們不斷發掘保護。近日,在濰坊市公布的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中,山東省高密市大禹的傳說、九五拳、高密石雕、黑陶燒制技藝、字畫裝裱修復技藝、金蟾膏制作技藝6個項目入選。今天,本報記者就帶您走近這些非遺項目,感受傳統民俗里的文化氣息。
高密作為一座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孕育了自己獨特燦爛的文化,民藝“四寶”蜚聲中外,人文“三賢”百年傳誦。古書畫的揭裱與修復,折射出高密所孕育的獨特文化和其豐厚的人文底蘊。在高密一個書畫裝裱店,平凡的七旬老人別世杰和他39歲的兒子別金泉有一手不平凡的修復古書畫技藝,人稱高密“畫醫”,技術精湛,如同“妙手回春”。
難得閑
一生執著堅守傳統技藝
別世杰,一位年近七旬的撲灰年畫傳承人,一輩子堅守傳統的撲灰年畫技藝,他創作出的原汁原味的撲灰年畫作品被很多藏友收藏。他還有一門絕技,字畫裝裱修復技藝,他同樣也堅守了一輩子,其精湛的技術為省內書畫圈所熟知。
1月21日,本報記者來到了位于密水商場的“老泉齋”,見到了樸素著裝的別世杰。他拿出了一張破舊不堪的年畫,紙張已經泛黃,邊角破碎凋零?!斑@張年畫是一張撲灰樣稿,比我的年齡還要大,估計是明末清初的作品,這就是高密撲灰年畫發端于明末清初的證據?!眲e世杰說,今年的紅高粱文化節上展覽的老撲灰年畫就是他和他兒子一起修復的,忙了大半年,很少有時間休息,是高密市政府從東北收購而來,上百幅老撲灰年畫在他們的手下再次恢復了生命力,也讓世人再次看到了老撲灰年畫的模樣。
難度高
精工細活如做外科手術
修復古舊字畫,是一項費神的精細活,難度較高,也是一門復雜的技藝。修復人員既要有全面的知識,還要有豐富的修復經驗,其精細、縝密的程度,無異于醫生做復雜的外科手術,要全神貫注,不容疏忽大意,致力于毫芒之間,心細如發,精工細作。同樣,修復人員對霉爛蠹蝕的古舊書畫可以“妙手回春”,起到“書畫郎中”的作用。
因此,修復人員被譽為“畫醫”,是古舊字畫的保護神,是民族文化的弘揚者。正由于有了裝裱修復工藝,高密歷代書畫珍品才得以保藏久遠?!皞鹘y的裝裱技藝需要很多步驟,每一步驟都需要手工,上面要刷漿糊,還要蓋上一層‘命紙’等,耗時費力,但是能更好地保護字畫,而且將來如果壞了,修復起來也很方便,機器裝裱就達不到這種程度?!眲e世杰說。
難忘懷
兒子接班,傳承古老手藝
古舊破損書畫的裝裱和修復,步驟紛繁復雜,而別世杰年齡已近7旬,沒有足夠的體力和精力繼續工作,但每年仍有很多各地的朋友拿來古字畫需要修復,他就把這些活兒都交給了自己的兒子別金泉,如今39歲的別金泉已經跟著自己的父親學藝20年,從高中一畢業就扎進了這門手藝里,如今已成為別世杰的接班人,將來也很有機會成為這項非遺的傳承人。由于對傳統文化藝術的熱愛,別金泉悉心地掌握了傳統字畫的修復裝裱技藝,且練就了一手好工筆,創作了很多精美的工筆畫。
為了展示修復技藝,別金泉將他父親拿出的那張老撲灰年畫樣稿進行了演示。他先在桌面上噴上了一層水,接著將一層薄塑料撫平鋪上,然后將破損的年畫翻蓋在上面,毛筆沾水撫平褶皺的地方?!八切迯凸抛之嬛匾牟糠?,如果沒有水,老字畫一扯就破?!眲e金泉說。
難言苦
12道工序,不容一絲差錯
用水撫平只是修復的開始,還有十多項步驟需要進行。別金泉說,電視臺記者幫忙一共整理了12道工序,包括整治畫心、悶潤畫心、洗畫心、揭心、修補、染色配紙、上漿托心、網紙礬心、處理污跡、紙張去酸、接筆、裝裱?!懊恳徊襟E都需要細心,不容出錯,否則就破壞了作品?!眲e金泉說,堅持自己喜歡的事業,難言苦和累。
別金泉平時除新字畫的裝裱外,剩余的時間幾乎都交給了古字畫修復?!靶迯鸵环茡p嚴重的好作品,短則一個周,長則一個月,需要投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眲e金泉說,看見一幅作品再次完整地呈現出來,心里感覺很有成就感。
記者孫永健 馬菲菲 單小東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
別世杰先生將孝文化融入年畫創作釀和諧
2013-1-17 11:42:56 高密信息港
年味漸濃,高密市場撲灰年畫俏起來(圖)
2013-1-14 9:29:23
別先生創作的作品小樣《武財神》。
“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备呙軗浠夷戤嬅垒喢缞J,巧奪天工,已然成為中國民間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國年俗文化的形象反映,撲灰年畫寄托了老百姓企盼來年風調雨順、家宅安泰、驅災辟邪的美好生活愿望。春節將至,在高密市的市集上 、店鋪里,年畫的定制與買賣蔚然成風,讓人嗅到了越來越濃的年味。
年畫熱賣,家堂、族影要預訂
1月12日下午,記者走訪了高密市幾家撲灰年畫的店鋪發現,隨著春節臨近,不少撲灰年畫的藝人都分外忙碌,在自己的店鋪里描的描,畫的畫,或起稿,或上色,趕制著手中的一幅幅年畫?!斑@些撲灰年畫、半印半畫都是客戶們提前兩三個月就預訂好的,我們要趕在春節前交貨。正在給一幅內容為文財神的年畫上色,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別世杰先生告訴記者,一踏入臘月的門檻,很多撲灰年畫藝人都和他一樣起早貪黑忙著趕“訂單”?!扒靶┠?,撲灰年畫的訂單非常少。但是近幾年,隨著政府的大力扶持與宣傳,加之被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撲灰年畫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歡迎?!眲e先生一邊畫一邊說道,現在收到的訂單一般都是客戶家族里祭祖用的家堂、族影、文武財神等,由于其尺寸較大,畫起來比較費時,所以要提前預訂,以免耽誤使用。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由于撲灰年畫的內容多喜慶祥和,因此常用于民俗節日,以寄托人們對風調雨順、農事豐收、家宅安泰、人馬平安等祈福迎接、驅災辟邪的愿望,所以每年春節前,都是撲灰年畫的銷售旺季。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許多市民的家中早已不再懸掛年畫了,但是在高密鄉間,家家戶戶按照舊俗,依舊要在除夕請財神、供家堂,以盼望著祖宗及過世先人們神靈齊聚家堂中,享用后人煙火供養并降下福祇 ,以保佑新年財源廣進,福氣安康?,F今,撲灰年畫增添了許多新的時代內容,不再局限于過去的神像、祈福祝壽和世俗故事等,因此,在平日里,也有一些市民買來掛在居室里作為裝飾用。
年畫成藏品,市場正升溫
“如今,年代久遠的年畫可真不好搜集,在過去,人們買回去以后,大多數都貼在墻上了,到年底,再揭下舊的貼上新的,一年一換不易保存。所以,現在的精品并不多?!睈酆檬詹氐氖忻裎合壬嬖V記者,出于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他收集年畫、剪紙等民間藝術已經有20多年了?!澳戤嫐v史悠久,漢代即出現"貼門神"的習俗,明清時進入鼎盛時期。而撲灰年畫作為高密獨有的一個古老畫種,至今也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蔽合壬行└锌卣f,“如今,早期的年畫已是鳳毛麟角,像是明清、民國及新中國初期的年畫作品,在普通市場上根本看不到了,這些都已經成為了藝術珍品?!?/p>
據了解,高密撲灰年畫相傳起源于明代初期,發端于年俗,至今已有600年的歷史了。它曾經輝煌過,也曾衰弱過,但始終沒有消亡。如今,文化的發展與繁榮使其重新煥發了生機,2006年5月,高密撲灰年畫被國務院確定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高密撲灰年畫”已然成為一個確切的、響亮的名稱,同時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如今,從事高密撲灰年畫研究的人士越來越多,不僅有本土人士,也不乏外地的專家和學者。作為傳統民間藝術的象征,它的文化與藝術價值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可,年畫已經從農家的大門逐漸走進收藏家的書齋,成為一只被看好的“潛力股”。
年畫面臨傳承新危機
“所謂撲灰,其實就是指撲灰年畫制作流程的一道起稿工序,用柳條或者豆秸燒成炭條,用它代筆勾畫事先構思好的畫作輪廓,畫成灰稿,定稿后拿白紙覆蓋撲捺復制,印出線稿,一稿可拓撲多張。撲灰后的畫稿還要加以手繪,經二十多道工序后才能變成漂亮的撲灰年畫?!眲e世杰先生告訴記者,高密撲灰年畫現有傳承人約300余名 ,70~90歲老年傳人大概占10%,40至60歲的中年傳人占70%,40歲以下的青年傳人占20%,中年畫工已經成為撲灰年畫的主流和骨干。記者采訪別世杰先生時,恰巧別先生的一位姓王的學生正在給年畫上色,“我跟隨別老師學習年畫已經兩年了,別老師對藝術的追求讓我感動,從他身上能學到很多?!睋私?,王先生在一家藥店工作,在周末和空閑的時間,他都會來到別先生畫館學習?!艾F在學習年畫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年輕人學東西快,有優勢。像小王這樣能堅持的不多了?!眲e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學生來他這里學習年畫都是不收費的,為的就是讓這門藝術傳承下去。
據了解,撲灰年畫作為一種民間藝術,自古以來,家族式的傳承保護,讓這門技藝綿延幾百年而不間斷。至20世紀70年代末至今,高密歷屆黨政部門和宣傳文化部門對撲灰年畫做了大量的搶救挖掘、整理宣傳、傳承開發等保護工作,讓高密的民間藝術出現了繁榮興旺的好局面,但是,高密撲灰年畫也和一些頗有價值的民間藝術一樣,面臨著一個新的危機?!艾F在傳統畫風的高密撲灰年畫藝人越來越少,其后代也由于畫種所受經濟利益、社會地位的影響沒能或不愿接下班來,傳統風格的撲灰年畫作品瀕臨絕產?!蔽合壬嬖V記者,前些年,一些民間藝術的熱心人,費心從高密收集到的撲灰年畫珍品,這幾年由于展出、收藏、出售等,數量正在減少,加之保存條件及重視程度帶來的經濟問題的影響,高密撲灰年畫正面臨著新的危機。
日期:2012-09-12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 別世杰為小孫子講解年畫模板。 文/圖 本報見習記者 單小東
▲別世杰先生為線稿半成品上色。
▲ 別世杰先生的作品一瞥。
高密年畫經過歷史的變遷,在不同時期,先后產生了撲灰年畫、半印半畫年畫、木版年畫。撲灰年畫是產生最早的年畫形式。后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年畫技藝水平的提高,及對年畫需要的擴大,又相繼出現了半印半畫年畫和木版年畫。記者針對半印半畫年畫走訪了省級非物質文化半印半畫的傳承人別世杰先生做進一步了解。
五大步驟完成一幅作品
今年已經67歲的別世杰先生出生在年畫世家,自7歲起就耳濡目染,幫家里長輩們打下手 ,因而別先生對撲灰年畫和半印半畫年畫有著特殊的感情。自15歲起到現在,已經從事年畫創作52年了。據別世杰先生介紹,高密的半印半畫年畫與撲灰年畫一脈相承,都是從手繪年畫發展而來的,半印半畫年畫,顧名思義,就是印和畫相結合的年畫。相對于撲灰年畫來說,半印半畫年畫更加復雜,要經過畫樣、刻板、印稿、上色、裝裱5個步驟。首先需要構思好想要的年畫類型,選用硬梨木板作為刻板,在木板上畫上線稿,或者將畫好的線稿圖粘在木板上,用各種刀具刻好圖,之后刷上黑色顏料,附上白紙就能印出最初的黑白底稿了。
印出黑白底稿之后,用手繪的方式完成全畫。好的線稿是全畫成功的一半,半印半畫年畫不但要求畫工技術好,上色的技術也要有很高的水平。上好色之后就可裝裱起來 ,一幅精美的半印半畫年畫制作起來相當不易,因而具有很強的收藏價值。
年畫題材包括7大類
別世杰先生告訴記者,半印半畫年畫的題材和種類包括春節時期用的神祗類、民間流行的人物傳說類、戲曲故事類、祈福祝愿類、教化類、世俗生活類和山水花卉類等7大類。最常見的作品有用于供奉的《門神》、《家堂》、故事性的《西游記》、教化性的《二十四孝》、世俗性的《姑嫂閑話》、《踢毽子》等,這些作品都深受廣大市民的喜愛。
免費收徒只為技藝傳承
“從事年畫創作一輩子了,我是真的喜好這門藝術,為了能讓這門老手藝傳承下去,對于愛好的年輕人,我都竭盡所能幫助他們,不收取任何費用?!眲e世杰老先生告訴記者,他不圖名利,只想能多為年畫的發展盡一份力。在創作和教授技藝時,別世杰先生謙虛且沒有一點私心,對于年畫創作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為半印半畫年畫的內容和形式做了創造性的改進,作品深受廣大愛好者喜愛,他本人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和愛戴。別世杰先生的代表性作品《金沙灘》、《二十四孝》、《事事如意》等多次獲得省級金獎,2011年被評為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012年被評為山東省民間工藝制作大師。
取材于世俗社會生活
據了解,我國的民俗歷史悠久,相應的傳統民俗活動也非常豐富,春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民俗活動中是最重要的日子。在春節期間,人們都會以寫春聯 、貼門神、放禮花鞭炮等活動慶祝,民俗活動以消災避禍 、祈福迎祥為主題。年前打掃完家中的衛生后,都會在門窗、灶臺和家堂上貼上財神、門神等年畫。
清朝嘉慶 、道光年間(公元1796年~1850年),高密年畫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即半印半畫時期。當時,藝人胡仲寬從天津楊柳青帶了塊“天仙送子”的模板來到高密李家莊安家落戶。他刻苦鉆研,融會貫通,很快將楊柳青半印半畫年畫的長處揉進了撲灰年畫之中,逐步形成了高密半印半畫年畫的制作技術,在相當程度上擺脫了手工繪制的約束,大大提高了年畫的生產效率,也促進了其發展。
高密年畫的內容大都取材于世俗的社會生活,服務于城鄉勞動大眾,充分體現了高密年畫在豐富和美化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進行傳統的倫理與美德教育、普及文化知識等方面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