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女
年齡:59 歲
技術職稱:高級工藝美術師
榮譽職稱: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 省級傳承人
從藝品類:高密剪紙
從藝年限:42年
單位及職務:齊秀花剪紙工作室
所屬地區:高密市
師承:
徒弟:任剛、任強,學生幾百名
瀏覽次數:14471
齊秀花,女,1963年出生,山東高密人,專業從事剪紙藝術33年。高級工藝美術師、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首批山東省非遺高密剪紙代表性傳承人,省市兩級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濰坊民間藝術大師、濰坊市手工藝大師、濰坊市文化建設十大杰出人物,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民間藝術研究所研究員、高密市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校外輔導員,濰坊市民間藝術研究會副主席、濰坊市剪紙協會副主席、山東省農民書畫美術研究會理事、中國剪紙協會會員、北京民間手工剪紙工藝大師、北京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藝術會會員、山東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國際美術聯合會會員。
從小受姥姥的熏陶,對剪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8歲開始跟姥姥學剪紙、19歲開個人剪紙展覽、21歲走上中央美院的講臺給大學生講課、34歲的剪紙作品“金牛奮蹄”上了國家郵票、35歲第一次出國參展、49歲作為山東省24位“非遺”傳承人之一到澳門“秀”絕活、51歲被評為省級工藝美術大師、今年年初53歲又晉升為高級工藝美術師專業技術職稱……2016年年滿53歲的民間藝人齊秀花走出了一條多彩的人生,成為了聞名世界的高密剪紙大師。
齊秀花的剪紙秉承了高密民間剪紙的獨特風格,同時經過數十年的探索琢磨,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其作品以精巧的構思見長,構圖夸張變形不失真;塊與線形成黑白灰色調,對比強烈,并富有韻律感;線條挺拔,渾厚粗獷,富有濃重的金石意味;線條剛勁挺拔不失細膩流暢,造型稚拙粗獷而不呆板;超越了純民間剪紙的平面化,增添了立體感。所剪動物粗獷中含清秀、稚拙中藏精巧、玲瓏剔透、純樸可愛,散發出濃郁的鄉土氣息。
齊秀花在從事剪紙藝術的幾十年里,創新作品達9000多幅,累計銷售作品30余萬幅?!肚D》、《十二生肖》、《金牛奮蹄》、《童子牧?!?、《梁山一百單八將》、《八仙過?!?、《十二金釵》、《西游記》、《三國英雄譜》、《花鳥蟲魚集》、《觀音圖》、《士女圖》等一批代表作品,既受人們喜歡,又有文化內涵,成為剪紙行業代表人物,在國內外都有較大影響。其中作品《金牛奮蹄》被中國郵政部選為1997年生肖紀念郵票;《十二生肖圖》由中國郵政局印制成明信片全國發行;作品《金雞報曉》選為雞年明信片圖案。
齊秀花的剪紙作品題材廣泛,并注重與時俱進不斷的將新事物、新文化融入到剪紙作品中,使傳統的剪紙在現代社會生活中具有了更強的生命力。為慶祝建黨90周年創作的一幅作品,就是從網上找到《沂蒙紅嫂用乳汁救護傷員》照片比照著剪出來的,這是對傳統年畫題材的一種大膽創新。2011年5月份齊秀花特意到淄博定制了一款工藝瓷盤——將親手剪出的紅色《十二生肖圖》烤制在白色的瓷盤內側,很受市民喜愛,這讓傳統剪紙展示出新的風采和新的傳承載體。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是她永久的追求。
齊秀花更為可貴的是,不辭辛苦、無私奉獻,是名符其實的省級傳承人。一方面,對多年來挖掘收藏大量的高密民間剪紙作品和她本人多年來創作的系列作品,進行了梳理、歸類和整理,以便更好的保護和傳承。另一方面,堅持講課傳授。1984年應邀到中央美院、2000年日本、2009年清華大學、2009年山東大學、2010年濰坊學院和泰山醫學院、2011年澳門、還有美國、瑞士、德國等高校講課以及駐華使館,每年外出任務就多達二十幾次。另外,還一直擔任著高密本市的十幾個中小學課外輔導老師,每月定時講課十幾次,在她的剪紙工作室也先后培養了幾百名學員,不但不收任何費用,平時還經常性的給學校學生和學員買一些學習用品,一年下來加上工作室房租全部個人承擔。三十多年來,齊秀花為中華民間剪紙藝術的提升和傳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省級傳承人名符其實。
2005年5月被評為高密市勞動模范。
2006年12月被評為濰坊市十大文化建設杰出人物。
2007年5月被命為山東省首批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
2007年6月被評為濰坊市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
2007年6月被山東省文化廳評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高密剪紙)代表傳承人。
2007年10月被評為濰坊市農民實用人才。
2008年被評為文化藝術人才。
2008年6月被選為濰坊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2008年12月被濰坊市婦女聯合會評為濰坊市婦女兒童文物征集工作先進個人。
2008年被高密宣傳部、教育局、文化局聘為高密市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剪紙類)校外輔導員。
2009年3月被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民間藝術研究所特聘為中國傳媒大學民間文化研究所研究員。
200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特別貢獻獎。
2009年11月在第五屆山東省民間手工藝制作評選中被評為“山東省民間手工藝大師”。
2011年8月被評為“濰坊市農村實用人才”稱號。
2012年3月被評為鄉村之星。
2012年12月授予濰坊市工藝美術名人。
2013年1月被評為濰坊市手工藝大師。
2013年1月市委市政府頒發的首屆濰坊市民間藝術大師。
2013年4月被評為山東省民間手工藝大師。
2013年8月被授予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
2014年4月被濰坊市輕工行業辦公室、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等部門授予“濰坊市工藝美術剪紙界領軍人物”稱號。
2014年被評為山東省手工藝制作工藝美術大師。
2014年10月被評為第四屆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
2014年10月,被聘為青島科技大講師。
2015年1月被聘請青島科技大學高密民間藝術研究所創作員。
被2016年8月被聘為“濟南藝術學院客坐教授”。
2016年1月由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授予高級工藝美術師專業技術職稱。
2016年6月被評為山東省級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高密剪紙)代表性傳承人。
濰坊市民間藝術研究會副主席、濰坊市剪紙協會副主席、山東省農民書畫美術研究會理事、中國剪紙協會會員、北京民間手工剪紙工藝大師、北京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藝術會會員、山東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國際美術聯合會會員。
1996年9月作品《金牛奮蹄》被中國郵政部選為丁丑年即1997年生肖紀念郵票。
1997年表演剪紙牛,1997頭牛榮獲電視吉尼斯絕技絕活創紀錄者。
1997年3月中央電視臺奴家欄目、金土地東方時空采訪過。
1998年作品《牛圖巨龍長卷》由全國政協辦公廳永久收藏(收藏品第1997號)。
2001年在紀念建黨80周年全省農民書畫美術作品展覽中作品《窗花》、《十二生肖》、《福壽》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
2001年7月作品《十二生肖》由中國郵政局印制成明信片全國發行。
2002年作品《跨世紀藝壇風采銘錄》組委會評審委員會通過獲三等獎。
2004年作品《金陵十二釵》在第三屆中國國際民博會暨第二屆中華(天津)民間藝術精品博覽會“中國民間藝術精品展”中獲優秀獎。
2005年作品《金雞報曉》選為雞年明信片國家郵政部全國發行。
2008年在“全省農民迎奧運書畫作品展”中作品《福娃迎奧運》獲一等獎、《雙龍祝壽》獲優秀獎。
2008年首屆山東高密民間文化藝術節暨中國剪紙藝術邀請展《福娃迎奧運》獲金獎。
2009年5月作品《粱山好漢》在首屆中國北方旅游商品創新設計大賽中榮獲金獎。
2009年第二屆中國山東國際大眾藝術節齊魯民間藝術博覽會《水滸108將圖》獲金獎。
2009年《大雞圖》山東省農民書畫作品展榮獲二等獎。
2009年作品《金牛奮耕》被央視少兒頻道選為五周年紀念郵票。
2010年作品《麒麟送子》被山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評為銀獎。
2010年作品《紅高梁》被陜西省評為銀獎。
2010年7月世博會“山東文化活動周”,參與民俗文化展演。
2011年4月作品《紅高粱》中國(濰坊)第四屆文展會民間藝術展金獎。
2012年6月作品《梅蘭竹菊》、《四大美女》山東省農民書畫美術精品展均獲金獎。
2013年4月首屆濰坊工藝美術節剪紙作品《金雞富貴》獲金獎,并獲本節最高獎項藝術成就獎。
2014年4月作品《梅蘭竹菊》獲第七屆中國(濰坊)風箏產品博覽會暨第二屆濰坊工藝美術節金獎。
2014年4月,作品《中國夢——幸福家庭》榮獲二等獎。
2015年《十二生肖》榮獲首屆中國(濰坊)民間藝術博覽會金獎。
2015年4月《清明上河圖》獲第八屆中國(濰坊)風箏產品博覽會暨第三屆濰坊工藝美術節金獎。
2015年7月,作品《清明上河圖》在首屆紅高粱文化節中評為一等獎。
2016年4月高密剪紙《花開福貴》在第九屆中國(濰坊)風箏產品博覽會暨第四屆濰坊工藝美術節獲金獎。
2016年4月剪紙長卷《清明上河圖》在第13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評為提名獎。
2016年5月作品《蝴蝶》在國際風箏制作大賽中榮獲銅獎。
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主要有:2010年7月參加中國上海世博會文化演藝活動;2015年10月參加齊魯文化喀什行—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貢獻突出;以及到多處學校社區授課傳授剪紙技藝。
2013.3.4
旺財旺財!微信圖片2018.4.17
以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為藍本,通過獨具特色的剪紙手法刻畫人物、動物及房屋、橋梁等建筑物,生動描繪了古代城市面貌和人民生活狀況。清明上河是當時的民間風俗,像今天的節日集會,人們藉以參加商貿活動。全圖大致分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場景、城內街市三部分。本作品融合了高密明清時朝的剪紙技法,使畫面上的形象更有立體感、層次感。
《八駿圖》1000 *1600
《梅蘭竹菊》600 *1800四聯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蘭,空谷幽香,孤芳自賞;竹,篩風弄月,瀟灑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趨炎勢。梅花、蘭花、竹、菊花,被人稱為“君子”,具有傲、幽、堅、淡的品質,象征了國人的品質。
《福祿壽禧》700 *1800四聯
金雞富貴
制作中
《金雞富貴》三聯700 *1800
《四大名著》六聯600 *1800
鳳凰網 資訊 2018年3月14日 08:58:23 來源:大眾網濰坊
濰坊高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齊秀花
她8歲開始跟姥姥學剪紙,19歲開個人剪紙展覽,21歲走上中央美院的講臺給大學生講課,34歲時的剪紙作品《金牛奮蹄》上了國家郵票,35歲第一次出國參展,49歲作為山東省42位“非遺”傳承人之一到澳門“秀”絕活,52歲創作剪紙《清明上河圖》……齊秀花,從事剪紙藝術四十多年,她的創新作品已達9000多幅,經營的“齊秀花剪紙研究所”累計創作剪紙作品26萬張。
1971年的臘月,跟著母親回娘家的齊秀花見識了自家姥姥遠近聞名的剪紙手藝?!霸诶牙鸭业哪切┤兆?,不斷有村里的老太太拿著紙,來請姥姥剪個鞋花或者鞋樣子,姥姥只用手量量腳,也不用打稿子,不一會功夫就把鞋底、鞋幫和鞋花剪好了,每次都能把我看直眼?!饼R秀花回憶道,“每逢過年,姥姥除了給村里人剪窗花、門簾花,還會多剪出來一些,讓舅媽帶到集市上去賣?!痹谀莻€錢很難賺的年代,齊秀花作為家里的老大,雖然人小但很早就懂事了,看到剪紙能賣錢,她就看上了老人剪窗花的手藝,想著學會了能幫家里分擔一些壓力。從那以后,齊秀花每天做完作業就拿起筆和紙,畫稿子,剪窗花?!皠傞_始姥姥教我剪一個三角形窗角花,我不會剪,把邊框都剪掉了,雖然很氣餒,但有姥姥的鼓勵和教導,就這么一直堅持了下來?!睂W習的過程就是不斷的重復,就這樣,齊秀花學會了剪饅頭花、鞋花、棚頂花等,逐漸的也會根據自己的想法獨立設計并創作一些新的作品。
1981年,高中畢業的齊秀花參加市文化館組織的剪紙學習班,并在那里學習三年?!斑@三年對我來說太重要了,繪畫的基本知識、剪紙的技藝、創作的思維、手法等都在這三年里有了很大的進步?!饼R秀花說道。在學習班里,齊秀花認識了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呂勝中教授。在呂教授的幫助下,1984年,齊秀花被中央美院邀請,舉辦了第一個個人作品展。
40多年的剪紙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那時候,農村婚喪嫁娶,都需要剪紙來做裝飾,都是鄉里鄉親,齊秀花每次幫忙都不好意思要錢,而且碰上著急用的,為了不耽誤自己家的農活,她都是晚上抽空剪?!拔揖褪且粋€農村婦女,當時家里的收入還是來自于種地,但我因為剪紙耽誤了不少農活,和丈夫沒少吵架?!饼R秀花說道,“即使這樣,剪紙也是我不能放棄的愛好?!庇袝r候為了完成一幅作品,她會到田地里、農場中搜集各種相關素材,找到最能表達自己想法的場景,再根據這些內容用剪紙表達出來。每一份努力,都會有回報。1997年,齊秀花的剪紙作品《金牛奮蹄》被選為牛年的生肖郵票。一下子,各個媒體都相繼到她家做采訪,“當時正好到了辣椒收獲的季節,由于采訪特別集中,本來可以收入2萬多元的辣椒,最后只收回來不到4千元,丈夫對我的意見很大?!饼R秀花告訴記者,出于對剪紙的愛好,更是出于對自己命運改變的迫切希望,她認真接待每一次來訪,配合媒體以及社會活動用心創作每一幅作品。隨著宣傳報道的增多,齊秀花的知名度也逐漸增高,喜歡她的剪紙、專程買剪紙的人也越來越多。
隨著剪紙事業的深入,齊秀花越來越認識到,剪紙不能一成不變,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使這一傳統技藝煥發新的活力。為此,她經常到高校學習理論知識,學習傳統的和流行的藝術風格,不但創作有傳統味道的剪紙作品,更能根據當前大眾的需要創作他們喜愛的作品,讓剪紙作品不僅傳統,而且能夠跟上市場的走向。40多年來,齊秀花創作的新作品達上萬幅,累計剪出剪紙作品20多萬張,其中《十二生肖》、《金陵十二釵》、《水滸英雄譜》等作品廣受大家喜愛,并屢次獲獎。
2014年,為了將高密民間剪紙藝術進一步發揚光大。齊秀花想到了用剪紙的形式展示《清明上河圖》。為完成這副作品,齊秀花動了不少腦筋,費了不少心思。她晚上繪圖白天剪,日復一日,天天如此,由于是巨幅作品,每一部分的質量都要求精益求精?!斑@副作品,運用了我所有的手法和技巧,盡可能的表現立體感、層次性、點線面的對比等,動物、靜物相結合,每一個元素都刻畫精到,作品完成時,猶如千斤重擔落了地,我也感覺自己的血脈要噴涌出來,精疲力盡了?!本瓦@樣,齊秀花耗時3年創作的《清明上河圖》榮獲山花獎提名獎,齊秀花也榮獲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高級工藝美術大師、山東省鄉村之星、濰坊市十大文化建設杰出人物、濰坊市巾幗大師、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等榮譽稱號。先后被中央美院、清華美院等高校聘為客座講師,被濰坊市教育局等單位聘為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校外輔導員。
2014-10-22 10:10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耗時一年,閃亮文化節
日前,走進高密市文化館,目光所及便會被一幅長26米,高1.3米的剪紙作品《清明上河圖》所震撼,只見城中官府衙門、民居宅院、作坊店鋪、茶肆酒樓,屋宇錯落,熱鬧非凡。橋上行人如潮,熙熙攘攘,橋下千帆競發、百舸爭流。各種場景刻畫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再現了汴京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而這樣一幅巨作就是由高密市剪紙藝人齊秀花,靠著一雙巧手,一把剪刀,數張紅紙剪制完成的。
10月21日,最近從濟南參加電視劇《紅高粱》首映禮的剪紙藝人齊秀花介紹,從去年紅高粱文化節到今年的,創作經歷了將近一年?!袄?,這么一幅作品不能剪錯一刀,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饼R秀花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作品創作出來后立刻就被高密市政府收藏了,而且在紅高粱文化節期間。
傳承人醉心紅高粱作品
齊秀花說,剪紙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我作為一個傳承人,剪了這么多年,一直就沒有個大的作品,我就想到這個《清明上河圖》,用剪紙的形式把它剪出來,祖祖輩輩看到我們高密的剪紙能剪到這個最好的最高的境界。
今年8月26日完成。剪紙線條剛勁挺拔,富有韻律感,給人以美的享受。湊到剪紙前仔細端詳的一位剪紙愛好者說,特意剪成的麥秸屋頂讓人感到親切,動物身上的毛毛刻畫特精致,很有立體感,不虧是大師的作品?!霸趧撟鬟^程中,我把高密明清時朝的剪紙技法融合進去,使畫面上的形象更有立體感、層次感。此次創作的目的是努力讓剪紙作品走上更高層次 ,將高密民間剪紙藝術進一步發揚光大?!备呙芗艏埶嚾她R秀華說,他結合莫言的《紅高粱》創作出了很多相關作品。
四十年剪紙多次獲獎展出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創作的一幅傳世名作,以其規模宏大、構圖嚴謹、筆法細致而著稱,很難有人將它完整地臨摹下來。而山東省高密市的剪紙藝人齊秀花就憑著高超的剪紙技藝,耗時一年的時間,用億萬刀剪出了一幅《清明上河圖》。
齊秀花自幼酷愛剪紙,經過四十年的潛心揣摩 ,藝術水平節節攀升,多幅作品入選中國郵票和賀年明信片,并被評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其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并獲獎。這次在創作《清明上河圖》的過程中,她嫻熟地運用了高密剪紙獨特的技藝,以及自己多年積累下來的剪紙經驗,用億萬刀將作品中每個人物、景象、細節,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簡、動靜、聚散等畫面關系,處理得恰到好處,使整副剪紙作品造型稚拙粗獷而不呆板,夸張變形而不失真,粗獷中見清秀,稚拙中藏精巧。
文/圖 記者 孫永健
金牛奮蹄 專心剪紙 1996年的冬天,齊秀花的十二生肖剪紙作品《金牛奮蹄》被郵政部采納,作為1997年即丁丑年牛年的生肖郵票在全國發行。聽到這個消息之后,齊秀花由衷地感到欣喜,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多年的不斷創作終于有了回報。1996年11月,齊秀花應綜藝大觀節目組邀請,在其137期節目上進行現場表演。,《金牛奮蹄》在全國發行了,受到了全國廣大集郵愛好者的好評。之后,全國各地乃至國外的集郵愛好者都紛紛向齊秀花求購剪紙。開始時自己都無償贈送,后來由于需要剪紙量太多,出于生計才開始收取一定的報酬。
1997年,作為一名民間剪紙藝人,齊秀花決心要剪出1997頭不同形態的牛來慶祝香港的回歸。為此,這一年齊秀花扔下家里的農活,白天騎上自行車拿著紙筆到各個地方采集創作素材,晚上就把采集來的素材創作成剪紙。終于,香港回歸之前齊秀花完成了1997頭牛的創作。作品完成后,全國各地的電視臺、報社紛紛到齊秀花家來采訪。1998年,由1997頭不同形態的牛組成的《巨龍騰飛》近百米長卷在全國政協巡展并被其永久收藏。1999年,齊秀花應瑞士邀請參加了國際剪紙藝術文化交流會,現場為世界友人表演剪紙,2000年再次應瑞士邀請參加了在那里舉行的國際郵票展銷會。2001年,作品《十二生肖圖》被中國郵政局印制成明信片全國發行。2005年,作品《金雞報曉》又被選為雞年明信片圖案在全國發行。
2009年,《水滸108將圖》獲中國第二屆文化暨旅游展示交易會民間藝術精品展金獎。2010年,《紅高梁迎新圖》獲中國婚俗剪紙大賽二等獎。應邀參加國際民間藝術交流會、國際民間藝術展覽會等。
2005年《金雞報曉》又被選為雞年明信片圖案在全國發行
HP2005(31-15)山東 設計者: 周玉鳳 剪紙作者:齊秀花
高密剪紙藝人剪出祝福迎新年(3張)
說明:2005年12月28日,山東高密民間藝人齊秀花正在展示她的剪紙作品“如今農家奔小康”(部分)
說明:“百狗圖”(部分)
剪出福娃迎奧運
2008年7月22日
7月21日,高密市剪紙藝人齊秀花向記者展示她近日創作完成的“福娃迎奧運圖”。
隨著奧運會的臨近,齊秀花經過兩個多月終于完成了這套“福娃迎奧運圖”,這套作品共43幅,“沙灘排球”、“蹦床”、“羽毛球”、“劃船”……每幅作品都造型夸張,充滿情趣。目前,她正在忙著創作一套“奧運會運動人物”剪紙作品,打算奧運會開幕前完工。記者劉揚
山東高密剪紙藝人剪出“神七”
日期:2008年10月12日 來源:濰坊晚報
“神七”飛船發射圓滿成功,極大地振奮了國人的民族精神。山東省高密市剪紙藝人齊秀花經過十多天的努力,近日終于剪制完成了“神七飛天圖”。這幅圖高66厘米,寬46厘米。作品左上角剪的是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右下角剪的是軍民共慶“神七”發射成功。從左下角到右上角,萬里長城蜿蜒盤曲,如一條長龍偃伏在群山峻嶺之間,表達了一名農民對祖國航天航空事業的祝福。(記者劉揚)
齊秀花剪牛
2009年2月6日 星期五
冬日里,一抹暖暖的陽光,斜斜地照進高密城東南角那一處寬敞的樓房。
齊秀花正在客廳的茶幾前,一絲不茍地剪著一頭牛。
“這叫牧童騎牛圖,是迄今為止我剪的最大的一頭牛呢?!饼R秀花說,“長寬都是66厘米,是一個客戶預定的?!?/p>
齊秀花,大伙兒都不陌生了,著名剪紙藝術家,被譽為“東方魔剪”,她的剪紙超越了純民間剪紙的平面化,增添了立體感。所剪動物粗獷中含清秀、稚拙中藏精巧、玲瓏剔透、純樸可愛,散發出濃郁的鄉土氣息。最能體現這一藝術特色的,是她的剪下牛。
斜斜的陽光,暖暖地照在她的臉上、手上。
亮光閃閃的剪刀,隨著她靈巧雙手的上下運動而上下翻飛。凝神中,剪刀的雙刃,游刃有余地在大紅紙上穿梭。無須打底稿,一刀一線,“圓如秋月、尖如麥芒、方如青磚、缺如鋸齒、線如胡須”;牛頭、牛角、牛體、祈福文字等等便躍然而出……
“今年是牛年,俺家的大兒子也是屬牛的,我的剪紙最初上郵票,也是在上個牛年。俺家里以前也養過牛,所以啊,俺對牛特別有感情,特別愿意剪牛?!边吋襞?齊秀花邊說到,“其實啊,前一陣子俺剪的牛又上了郵票呢。與上一回上郵票,隔了整整12年呢?!?/p>
旁邊,齊秀花的丈夫趕緊找出了中央電視臺寄來的郵票本。這,雖然不是2009年的生肖郵票,可“份量”也不輕,是中央電視臺為少兒頻道開播五周年專門制作的郵票。齊秀花說,2008年11月下旬,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與她聯系,說為紀念少兒頻道開播五周年,他們準備制作一套“五周年紀念”個性化郵票及郵冊,想使用她創作的生肖牛剪紙作品……2008年12月4日,齊秀花將自己精心剪制的《金牛奮耕》及授權書通過郵政快遞寄給了央視少兒頻道。
記者在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寄給齊秀花的紀念郵冊上看到,她創作的“金牛奮耕”構思新穎,一頭壯碩的金牛昂首引頸,雙角尖長,肌肉緊繃,四腿剛勁,身上還有5朵代表少兒頻道“大風車”欄目的風車圖案,寓意少兒頻道經過五年的辛勤耕耘,今日已經碩果累累。整幅作品粗獷中含細膩,動感十足,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我為孩子們剪這頭牛,就是希望孩子們發揚老黃牛的精神,勤奮耕耘,努力學習,將來好報效祖國?!饼R秀花說。
由剪紙,談到生活,齊秀花的話匣子也打開了?!拔腋硨ο笫?985年結的婚,結婚時就住在舊平房里。到了1999年,靠著勤奮勞動,終于蓋上了五間大瓦房。2004年,俺們又搬到了高密城里,住上了100多平方米的樓房,我們的生活是芝麻開花節節高?!饼R秀花說,“其實,這一切,除了個人的努力因素,說到底還是多虧了黨的好政策,沒有了黨的好政策,就沒有我齊秀花的今天!”
邊說,一幅栩栩如生的“牧童騎牛圖”便剪了出來?!敖衲?我還會剪更多以牛為主題的剪紙,希望我們的國家、人民牛勁十足、牛氣沖天?!饼R秀花笑了。
圖為齊秀花向記者展示她近期的作品。
記者郭保禮通訊員荊兆強/文記者尚平/圖
探訪"老行當":山東高密剪紙鄉,土氣息撲面來
2009-05-19 10:48:50 來源:大眾日報
齊秀花(左一)在與鄰居們一起欣賞她的剪紙新作《盒和如意》。
5月16 日下午,記者走進齊秀花位于山東省高密市密水街道西三里村的家時,這位“ 剪紙女狀元” 正在為濟南的一個客戶剪一套十二生肖,她說再有半個月就能全部交貨。
剪紙是實用性最強、流傳最廣的民間藝術品種之一,高密民間剪紙更以其獨特的風格備受人們喜愛,1984年曾晉京展出。 1993 年,高密被授予“中國民間剪紙之鄉”稱號。
齊秀花幼年即在姥姥的熏陶下學會了花鳥蟲魚等簡單的剪紙。 之后,她師從縣文化館剪紙老師焦巖峰,從理論到技藝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在從事剪紙藝術活動的幾十年里,齊秀花創作了《千牛圖》、《十二生肖》、《金牛奮蹄》、《童子牧?!?、《仕女圖》等一大批深受人們喜愛的作品。1997年生肖紀念郵票,用的就是她的《金牛奮蹄》。
高密剪紙最大的特點是造型稚拙,風格淳樸,線條剛勁挺拔,金石味濃。齊秀花的作品秉承了高密民間剪紙的優秀品質,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在齊秀花的家里,掛滿了她創作的各類題材的剪紙作品。
觀其作品,構思精巧,構圖夸張但不失真,塊與線形成黑白灰色調,對比強烈,并富有韻律感。線條剛勁挺拔但不失細膩流暢,造型稚拙粗獷而不顯呆板,超越了一般剪紙作品的平面化,增添了立體感。尤其是動物作品,粗獷中含清秀,稚拙中藏精巧,淳樸可愛,散發出濃郁的鄉土氣息。
齊秀花是山東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曾應中央美術學院邀請給大學生授過課,并到美、英、德等國作過現場表演。
“傳承剪紙藝術,關鍵是創新,不能總在傳統的題材里打轉轉?!饼R秀花準備出一套書,現在正專心創作。(記 者 宋學寶 通訊員 荊兆強)
齊秀花率“一百單八將”喜迎國慶
2009年09月04日11:00 來源:人民網
高密剪紙《水滸一百單八將》(局部)
人民網濰坊9月4日電 據濰坊新聞網報道 傳世經典《水滸傳》將一百單八將的俠肝義膽深深印刻在一代代平民百姓心頭。為了向新中國成立60周年獻禮,高密市著名民間剪紙藝人齊秀花耗時近三個月,將滿腔的創作激情全部傾注于這群梁山好漢的形象塑造中,8月26日終于大功告成。
9月3日,記者走進齊秀花家中。齊秀花取出已經裱好的長6米、寬1米的《水滸人物圖》(如圖),只見各位梁山好漢或作掩卷沉思狀,或作怒發沖冠狀,或作愜意舒適狀,形態各異,就連衣著也是各有特色,使用的兵器更是刻畫逼真,讓人感覺一個個生動傳神的人物就立在面前。你看那花和尚魯智深,一串大大的佛珠非常靈動地掛在前胸,衣襟間呼呼生風,日月連環鏟有力地握在手中,明亮的目光中透露著剛毅與豪邁。
齊秀花告訴記者,這幅水滸人物圖已經是她創作的第三版了,前后三套的風格各不相同。第一套比較平面化;第二套主要運用大塊紅,山西味很濃;這第三套將高密剪紙風格與山西剪紙風格融會貫通,藝術上粗中有細,細中有粗,最大的特點是精致、生動、立體感強。今年正逢建國60周年,為了向國慶獻禮,她萌生了重新創作水滸一百單八將的念頭,從6月份開始下手剪,一直剪到8月26日方才完工。
齊秀花坦言,人物創作最費心費力,到現在她已堅持創作人物十余年。年輕時,恩師焦巖峰就曾告誡自己,人物一定要用心刻畫?,F在想來,老師說的確實有道理,只有真正把人物的內心世界弄懂了,并用最恰當的形式表現出來,人物才能“活”起來。正是長期以來縈繞在心頭的那種英雄情結、好漢氣概,促使自己用剪刀把一百單八將一個個塑造出來,讓他們活靈活現地展示在世人面前,也愿此英雄精神能激勵著每一個人做正義之人,行正義之事。(劉揚)
2011-02-03 10:44:04 濰坊傳媒網
齊秀花展示自己的玉兔剪紙作品
近日,高密市剪紙藝人齊秀花歷時近三個月,精心創作了上百種玉兔圖案,她希望自己剪出的這些玉兔,能在即將到來的兔年里給人們帶來如意吉祥、健康平安。
1月30日,記者走進齊秀花的家。面積不大的客廳里,由主人剪制的一幅幅吉祥喜慶的剪紙作品掛滿了墻壁,超凡脫俗的梅蘭竹菊,栩栩如生的花鳥蟲魚,使人感受到了一種濃郁的節日氛圍。
記者來到時,齊秀花正忙著剪紙,只見剪刀在她手中上下翻飛,紙屑雪花般刷刷落下,一會的工夫,一幅活靈活現、活潑可愛的玉兔就呈現在記者面前。
齊秀花說,兔子在民間寓意著勤勞、善良,她很喜歡。從2010年10月份開始,她就開始構思玉兔剪紙,總共設計了上百種圖案,有玉兔迎春、玉兔送福等等,其中小兔的形象比較多。記者看到,這些活蹦亂跳的小兔有的在覓食,有的在嬉戲,有的在休息,神態各不相同,周邊搭配白菜、胡蘿卜等,純樸可愛,充滿了田園和生活氣息。
齊秀花一邊剪紙,一邊跟記者交流她的心得。她說,剪紙藝人得耐得住寂寞,遠離世俗的浮躁和喧囂,靜下心來觀察生活?!氨热缥壹舻倪@些兔子,就完全來自于生活,來自于我平常的觀察。我養過兔子,對兔子的生活習性、神態姿勢等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你看這些圖案充滿各種變化,有動有靜,臥兔什么樣,跑兔什么樣,玩游戲、撓癢癢等又各是什么樣,如果不去觀察,肯定不會創作出好作品?!饼R秀花說,希望自己剪出的這些玉兔,能在即將到來的兔年里給人們帶來如意吉祥、健康平安。
省級手工藝制作大師齊秀花的剪紙作品以精巧的構思見長,構圖夸張變形不失真;線條剛勁挺拔不失細膩流暢,造型稚拙粗獷而不呆板。所剪動物粗獷中含清秀、稚拙中藏精巧、玲瓏剔透、純樸可愛,散發出濃郁的鄉土氣息。她曾創作了《千牛圖》等一大批深受人們喜愛的優秀作品。
高密剪紙藝人齊秀花創作百幅龍主題剪紙作品
來源:濰坊新聞網 2012-01-11 08:16:16
齊秀花和她的金龍鬧春作品。
濰坊新聞網1月11日訊 進了臘月門,高密市著名的剪紙女藝人齊秀花的家里顯得格外喜氣,客廳的四壁上,到處掛滿了各式各樣的剪紙作品,《花開富貴》、《喜鵲登枝》、《梅蘭竹菊》……一幅幅紅彤彤的寓意吉祥的剪紙,使人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在這些林林總總的剪紙中,三幅金龍鬧春的作品特別醒目,這些金龍體態健壯豐滿,身姿挺拔矯健,雙目炯炯有神,宛如一條條巨龍從天而降,讓人浮想聯翩。
齊秀花告訴記者:“很快就是龍年了,我想創作以龍為主題的《百龍圖》或《九龍壁》,多創作龍的圖案,老百姓都喜歡,圖的就是喜慶熱鬧、吉祥如意。從去年10月份開始,我就著手構思設計。外地客商紛紛打電話來訂購,我每天都要剪到深夜?!?/span>
齊秀花自幼酷愛剪紙,經過幾十年的潛心揣摩,藝術水平節節攀升,多幅作品入選中國郵票和賀年明信片,現被評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其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并獲獎。
每年春節,她都要根據當年的生肖創作一批別具特色的生肖作品。針對龍年的到來,齊秀花集思廣益,巧妙構思,用靈巧的雙手精心創作了金龍賀歲、二龍戲珠、龍騰四海、龍鳳呈祥等近百幅以龍為主題的剪紙作品。這些作品大的氣勢磅礴,小的乖巧可愛,在剪法上運用對立統一的手法,塊與線相互襯托,對比強烈,造型稚拙粗獷而不呆板,夸張變形而不失真,粗獷中見清秀,稚拙中藏精巧,具有濃重的金石風味,把巨龍的氣勢刻畫得淋漓盡致,奔放灑脫。
由于風格獨特,構思新穎,每年春節期間,齊秀花的作品在省內外節日市場上備受歡迎,她每天都在忙碌中收獲著幸福和快樂。 (記者 劉揚)
高密剪紙傳人齊秀花剪紙40余年,被評為“山東省十大民間藝術大師”
日期:2012-07-31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齊秀花為赴韓國交流而創作的《八仙圖》之一。
高密剪紙是中國剪紙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在這座花園里,有一個名字必須提到,她就是在高密家喻戶曉的齊秀花。她從8歲開始跟姥姥學剪紙,21歲辦個人剪紙展覽并走上中央美院的講臺給大學生講課,34歲剪紙《金牛奮蹄》上了生肖郵票,35歲第一次出國參展,再到49歲時作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之一到澳門“秀”手藝。今年49歲的農村婦女齊秀花,因為剪紙走出一段多彩人生。
生肖作品曾上郵票發行
7月28日,記者來到齊秀花老師家,只見齊老師正在專心地剪紙。談起她與高密剪紙的淵源,齊秀花告訴記者,1981年18歲的她在當時的縣文化館正式開始學習剪紙,1984年在縣文化館展出自己的作品。當時,畫家呂勝中正回鄉探親,觀摩展覽時一眼看中了她的剪紙。在呂勝中的熱心幫助下,她帶著作品來到北京,到中央美術學院展出并講了22天的課,授課結束后,她的100多幅作品被中央美院留做民間美術系的教材。再后來,郵政部從美院教材上看到《金牛奮蹄》這幅作品,機緣巧合就搬上了1997年生肖郵票。
齊老師屢獲殊榮,人生多姿多彩。先是《金牛奮蹄》當選1997年生肖郵票,2004年創作《金陵十二釵》在國際民博會中榮獲優秀獎,2005年被評為“高密市勞動模范”,2006年被評為“濰坊市十大文化建設杰出人物”。2007年被命名為山東省首批“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2009年被評為“山東省十大民間藝術大師”。
40多年沒放下過剪刀
當問起齊老師為什么會如此成功時49歲的齊秀花表示,高密會剪紙的人很多,她從8歲開始跟姥姥學習剪紙,40多年了一直沒撂下。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很多人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放棄了。而齊秀花卻一如既往、堅持不懈,沒有被困難打倒?!澳菚r家里窮,初中都沒上完,后來聽收音機,就是《走出盆地》,里面有一個叫‘艾兒’的女孩,她也家境不好,但通過自己的努力先當兵,后從醫,對我觸動很大。于是就下定決心,絕不半途而廢?!饼R秀花表示。
齊秀花順手拿出兩張紙,一邊說,一邊剪起來。剪刀在她手中自由馳騁,不一會兒就剪好了兩只栩栩如生的花蝴蝶?!按蛭业谝谎劭吹嚼牙鸭艏?,就迷上了它,那時家里還有地,就是再忙只要一得空,我就拿起剪刀開始剪紙?!?/span>
剪紙風格貫通南北
1994年,高密被評為“全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而齊秀花也于2007年被山東省文化廳評選為山東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提及高密剪紙的特色,齊秀花告訴記者,高密剪紙題材廣泛,花草蟲魚、飛禽走獸和人物皆可入剪。所剪事物,大多取材于民間傳說、神話故事和戲曲故事,象征性強,造型樸實夸張,粗獷中見清秀,拙樸中藏精巧,反映獨到的民族審美觀。
高密剪紙最早作為膠東剪紙的一個派系,已經初步具備了細膩的風格。漢朝以后特別是明朝初年,由于時代的變遷,戰爭的頻繁,大批移民從山西、河南、河北、江南等地會集高密。這些移民大多是一個村、一戶人家或親戚幾個由官方遷移而來,這些人中不乏能工巧匠,工于剪紙的人不少。因此,河北剪紙的渾厚、山西剪紙的粗獷、江南剪紙的清秀細膩傳到了高密。通過互相交往、交流、借鑒、學習,各地的剪紙藝術逐步滲入到高密剪紙藝術之中 ,融南糅北,兼收并蓄,形成了高密剪紙的獨特藝術風格,與泥塑、撲灰年畫、茂腔一起并稱“高密四絕”。
農家院創作出高雅作品
高密剪紙何以在農村持久流行,而且內容如此豐富?對此,齊秀花告訴記者,藝術只有在最合適的土壤里才能綻放出最美的花兒,這與民間生活和傳統民俗息息相關。每逢重要節日,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婦都大顯身手。糊“?!弊譄?,貼窗花。在家具上、瓶瓶罐罐上、柜子箱子上、棚頂上都貼上各式各樣的剪紙。在男女婚嫁時,剪紙多數用于裝扮嫁妝,新房的棚頂中央也多數貼類似“龍鳳呈祥”的團花。少婦們會為新添的小寶寶做虎頭鞋、虎頭帽。陰雨連綿時,就剪個“掃晴娘”掛在屋檐下以祈早日放晴。久旱不雨,就剪個小紙龍送入水井,祈求龍王快些降雨。所以剪紙是老百姓所需要的,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只有這樣才能受到老百姓持久歡迎。
齊秀花扎根于高密這塊熱土,在豐饒的土壤里積極汲取藝術養分,創作出了一幅幅充滿鄉土氣息的剪紙作品。如《千牛圖》、《十二生肖》、《金牛奮蹄》、《童子牧?!?、《梁山一百單八將》、《八仙過?!?、《十二金釵》等一大批受人們喜愛的優秀作品。專家評價她的作品雅拙中藏清秀,粗獷中含精巧,在濃重的金石味中又自然地透露出一種別致的韻味。其剪紙作品已被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及國內諸多民間藝術愛好者所收藏。
文/圖 本報見習記者蔡小星
2012-12-20 06:11:48 來源: 齊魯晚報(濟南)
高密剪紙。齊秀花作品《紅高粱》。
撲灰年畫。呂蓁立作品《千祥百?!?。
聶家莊泥塑。聶希蔚作品《叫虎》。
徜徉于莫言文學作品的字里行間,濃郁的故鄉情結迎風撲面。莫言的故鄉高密地區,歷史悠久,人文積淀豐厚,其民風、習俗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與他的生活和文學創作水乳交融、血脈相連。
王瑋琦
近日,莫言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這樣解釋高密的民間文化藝術對他文學創作的影響:“我的故鄉和我的文學是密切相關的,因為都知道我們高密有“三賢四寶”,這些民間藝術、民間文化都伴隨著我成長。我從小耳濡目染,所以在我進行文學創作的時候,這些元素都不可避免地進入了我的小說,也影響甚至決定了我的作品?!?/span>
莫言所言“四寶”,即當今被國家文化部審定批準的高密市四項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撲灰年畫”、“高密剪紙”、“聶家莊泥塑”和民間傳統戲劇“茂腔”。筆者有幸多次前往高密,對高密的部分“非遺”項目進行過田野調查和傳人采訪,在此將了解和研究的高密“非遺四寶”作簡要介紹,以饗讀者。
“撲灰年畫”
“撲灰年畫”是僅存于高密地區的孤品畫種,源于500年前的明代末年。莫言在他的文學作品中多次提及“撲灰年畫”,從這一民間繪畫藝術中汲取了充足的靈感和養分。據傳最早的“撲灰年畫”出于“畫廟人”,將廟中壁畫躍然紙面,是畫匠們“畫廟”閑時之創新,更是生活所迫使然?!皳浠夷戤嫛敝凶罹叽硇缘念}材是“家堂”,即將傳統的家譜變換形式成就了一幅“大畫子”。出于繪畫高手的精品“家堂”是一件藝術品,畫幅周邊繪制了精美的人物和樓閣庭院,幅中特意留有空白,以書寫世代祖輩和逐年新增的直系家丁。平日“家堂”被卷起吊于屋梁高處,逢年三十午后,將其恭敬地垂下供家人祭祀。當代的“撲灰年畫”民間風味獨具、題材多樣,尤以年味十足的喜慶吉祥內容居多。
“撲灰年畫”看似是普通國畫,裝裱也多采用掛軸和鑲框,卻與國畫截然兩樣?!皳浠摇笔侵钙鸶宓姆椒?繪畫者用燒黑了的柳枝做筆,在畫紙上完成線條畫稿,隨后將數張空白畫紙逐一與其對貼“撲”顯印痕,當地人稱“過灰”。按印痕涂彩上墨,繪出多幅畫樣相同、精致典雅的年畫,即一稿多畫、節工省時。
“高密剪紙”
“高密剪紙”為當地傳統女紅典型品種。舊社會,廣大勞動婦女深受封建制度戕害,迫于社會輿論和陋習偏見,她們不能輕易拋頭露面。生活在高密地區的女子,十四五歲就該談婚論嫁了。因此,十二三歲的女孩子就終日躲在閨房中與女紅為伴,那時,高密地區的婦女幾乎沒有不會剪紙的。
農閑時節,鄉村院落里的大娘大嬸、姑娘媳婦們盤腿圍在炕桌旁,邊剪紙邊聊家常,姑娘們依偎在她們身邊學習剪紙。婆媳們在剪紙前不畫草稿,多年積累了經驗,剪紙的樣子都印在她們的腦子里了。原先,高密傳統剪紙屬生活飾品,如窗欞上的窗花、棚頂上的天棚花、新房炕沿邊的圍炕花、饅頭筐里的饅頭花,等等。剪紙紋樣千狀萬態,獨立杏花樹上的小鳥,游弋于荷花周圍的魚蟲,桃花枝旁飛舞的蝴蝶,端坐左右兩側的娃娃,表現農村生產和生活的“男女十忙”,諸如此類美不勝收。
上世紀80年代,莫言就曾與他的好友一起到井溝鎮,托付鎮干部到居住在河南村的剪紙藝人家中索求過剪紙作品,可見他鐘愛故鄉的剪紙藝術之情由來已久。
聶家莊泥塑
聶家莊泥塑始于明萬歷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在國內泥塑界名氣頗大,國內出版的泥塑類圖書凡涉及山東泥塑章節者均有論述,是山東民間泥塑藝術的代表。聶家莊泥塑作品以能叫會響著稱,是經典的鄉村傳統泥玩具。
“泥老虎”是聶家莊泥塑的象征,“叫虎”、“搖猴”、“吧嗒猴”為傳統老三件。還有“羅漢”、“八仙過?!?、“十二生肖”、“金陵十二釵”等品種幾十種。聶家莊泥塑極富民間美術性,彩繪以大紅大綠為基色,凸顯當地人們的審美情趣和率直秉性。每逢春節來臨,聶家莊的民間藝人們就將塑好陰干存放一年的泥玩具,一股腦地搬出來賣個精光。
莫言在他的長篇小說《蛙》中,不惜筆墨塑造了一位身懷泥塑絕技,捏成的泥娃形同真娃的“郝大手”的形象。作者還用簡練的文字,通俗地解釋了頗具專業性的泥塑術語“手塑”和“磕坯”的區別:“我們鄰縣也有做泥娃娃的,但他們的泥娃娃是用模子刻出來的,所有的娃娃都是一個模樣。郝大手的泥娃娃是用手捏出來的,他的泥娃娃,一個一個樣,絕不重復?!蹦嗨芩嚾耸炙芩降母叩?正是評價泥塑作品個性風格和衡量藝術價值之所在。據筆者的高密朋友透露,遠在20多年前,莫言就曾專程去聶家莊搜集他心儀的泥塑作品,多方跡象表明,莫言對故鄉泥塑藝術已有舐糠及米的探究。
茂腔
如果說聶家莊泥彩塑的大紅大綠是莫言文學作品中“高密東北鄉”的主色調,那么“茂腔”正是它的主旋律。茂腔屬地方戲“肘鼓子”系統,存世流傳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其“酸不溜丟”的唱腔和“扭股子”身段(與膠州秧歌中的三彎九動十八態相近)備受當地群眾追捧,尤其受婦女喜歡。茂腔唱腔起伏大,尾腔慣常有“哦嗬罕”甩腔,適合演唱大喜大悲的劇目。在高密,每逢過節、山會和農村大集等民間活動,都有茂腔劇團的演出,看茂腔戲已成為當地百姓不能錯過的娛樂內容。
設立在高密一中的“莫言文學館”中有一塊“東北鄉風情”展板,展出了莫言在當地農村趕大集,買油條,品嘗“爐包”,以及在集市上,手掐煙卷,悠閑自得地觀看茂腔戲的一組照片。莫言的短篇小說《茂腔和戲迷》,講述了“不登大雅之堂”的茂腔在高密鄉村被癡迷崇拜的或真實或演繹的故事,讀來令人忍俊不禁。
他的長篇小說《檀香刑》,則以茂腔戲曲韻文格式導出每章引文,“為突出民間氣息及比較純粹的中國風格”,全書“有意地使用了戲劇化的敘事手段,制造出了流暢、淺顯、夸張、華麗的敘事效果”。為避直意以“貓腔”代稱。
在另一部名著《豐乳肥臀》中,莫言更是把當地百姓等待看茂腔戲的心情描寫得淋漓盡致:“高密東北鄉的茂腔,俗稱‘拴老婆的橛子’,茂腔一唱,亂了三綱五常;茂腔一聽,忘了親爹親娘。于是隨著節拍,觀眾的腳在抖動,觀眾的嘴唇在翕動。我們的等待就像那弦上的箭,到了臨界發射的最后關頭……五、四、三、二、一,一聲高腔,在高腔的結尾又聲嘶力竭地翻卷上去,拔得高上加高,刺破了云天?!?/span>
除了“高密四寶”,經國家文化部、山東省和濰坊市文化主管部門審定批準的高密市各級別“非遺”保護項目還很多。高密的“非遺”保護工作之所以做得好,應歸功于多年以來當地有一批重視和保護民間文化,具有遠見卓識的文化干部,他們在“文革”后期不久,就清醒地意識到保護和傳承當地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同期涌現出如同莫言那樣癡迷加拼命搞文學創作的為數不少的文化工作者。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他們就在全市(當時的縣)范圍內,扎實地進行了部分民間藝術項目的普查工作,組織了年畫、剪紙、泥塑等專業人員培訓學習班,儲備了一批水平較高的民間文藝人才,為當今高密市的“非遺”保護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成為我省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最多的縣級單位之一奠定了基礎。由此,人們不難理解,在高密這片閃爍著祖國文化瑰寶的土地上,孕育出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并非偶然。本文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
齊秀花蛇年創作《百蛇富貴》(組圖)
2013年02月27日09:03
齊秀花和老公
《百 蛇富貴》正在創作中 。
《金牛奮蹄》 被選為1997年的郵票圖案 。
高密剪紙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高密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其作品也反映了當地淳樸的風土人情、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人民生活進步的真實寫照 。1994年,在高密被評為“全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之后,其剪紙已被日本、美國、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及國內諸多民間藝術愛好者所收藏。多年來高密涌現出一批剪紙的杰出代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今年51歲的齊秀花。
被評為“山東省鄉村之星”
2月25日上午,記者來到了位于密水區西三里齊秀花的家中,一進門就被掛在客廳的剪紙藝術作品所吸引,剪紙上的小牛極富動態,牛氣十足。據了解,那是齊秀花的成名作《金牛奮蹄》。她告訴記者,“創作這部作品的時候我才19歲,1997年很榮幸被評選作為郵票圖案發行,當時給了我很大的鼓勵,使我一直堅持?!?/span>
如今51歲的齊秀花已是相當有名氣的剪紙藝術大師,是濰坊市政協委員、省農民書畫研究會理事、濰坊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而且是省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2012年3月被評為“山東省鄉村之星”,整個山東省僅有兩人被選中。
整個家族都會剪紙
記者看到,桌子上放著一些正在創作的剪紙作品,形形色色的全是“蛇”,齊秀花說,“今年是蛇年,我想創作一套《百蛇富貴》的剪紙,在蛇年留下美好的回憶。我要創作出100種造型不同的蛇,等全部完工的時候叫你再來看看?!睋私?,齊秀花打算用這套《百蛇富貴》參加大賽,她高興地邊說邊開始剪了起來,她不僅將這門藝術作為一項事業,更多的是將剪紙作為樂趣。
如今齊秀花依然堅持在家創作,每天忙得不亦樂乎,除了搞自己的創作以外,偶爾也會接外面一些客戶的訂單,而家務則全部交給了她的老公任成金。今年52歲的任成金笑著告訴記者,“她主要是太愛剪紙了,而且每創作出來一幅新的作品我都會替她開心,有時候她會向我征求意見,看她那么累,家務我都包了!”看著幸福的兩口子,讓記者感動不已,據了解,齊秀花整個家族都會剪紙,她的妹妹齊秀芳對剪紙藝術也有著深厚的造詣,兩人的交流經常會擦出不少新創意。
姥姥是啟蒙老師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齊秀花是在9歲的時候開始接觸剪紙,而她的啟蒙老師則是姥姥。她告訴記者,“我小的時候每年秋忙過后,都會到姥姥家住上一段時間,那時候姥姥60多歲了,但看不出她動作遲緩,下剪依然果斷又準確,而且從未見過她畫剪紙草稿,從那個時候我就決定要把姥姥的這門藝術學會?!?/span>
在齊秀花的傳承下,高密剪紙走出國門,她應邀去了瑞士、日本等國家參展并傳授剪紙藝術技巧,將高密剪紙傳到了世界各地。據了解,她1998年在瑞士辦展、1999年受到瑞士國際郵政部特約邀請、2000年受邀到日本講課,而且分別到過清華大學、中央美院、山東大學等名校講課傳授這一民間藝術?! ∥?圖 記者 李奇 孫永健
齊秀花
一直聽聞高密有位剪紙“女狀元”齊秀花,近日在山東省美術館舉辦的“全省農民書畫家迎奧運書畫展”上,記者終于見到了這位頗負盛名的農民藝術家。
齊秀花帶來的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兩幅巨幅剪紙:《福娃迎奧運》和《梁山一百單八將》,作品中每個人物都活靈活現,具有美感。提到創作意圖,齊秀花說:“福娃是奧運吉祥物,梁山一百單八將是我們山東好漢的‘代表人物’,也希望奧運健兒們個個是好漢?!?/p>
啟蒙老師是姥姥
齊秀花遞給記者一份詳細的中英文個人簡介,“因為有不少外國人來看我的剪紙,所以也用了英文介紹?!饼R秀花介紹。這個地地道道的農家女,因為一手讓人驚艷的剪紙手藝,而廣為人知。
齊秀花的家鄉山東高密是我國著名的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在那里,很多農村婦女都會剪紙,一把剪刀一沓紅紙,剪出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剪出吉祥和喜慶,剪出莊戶人心中的美好生活。
“我小的時候就跟姥姥學剪紙,冬天沒有農活的時候,在炕上一剪就是一天。開頭剪一些花兒、草兒的,誰家嫁女娶媳婦,我也幫著剪幾張窗花、餑餑花,給人家添個喜慶吉利?!毙撵`手巧的齊秀花在姥姥的指導下,進步很快。1982年,她到縣文化館跟美術教師焦巖峰學習繪畫理論,知道了圖案的疏密關系,知道了如何襯托主要圖案等,這使她的剪紙藝術有了一次質的提高。她的作品無論是花鳥魚蟲,還是瓜果枝葉,都清新自然、質樸可愛,充滿濃濃的生活情趣。
一枚郵票改變命運
雖然剪紙水平不斷提高,但一度使齊秀花失望的是自己的作品在家鄉頗受冷遇,“大家都忙著干活,誰有閑心看這個啊,我都是剪好了送給別人,要的人還很少?!边@一切在一枚小小的郵票發行后得到了改變。
當時高密籍畫家呂勝中將齊秀花的剪紙作品推薦給了國家郵票印制局的工藝美術師呼振源。呼振源一看見齊秀花剪的牛就被吸引住了。他把其中的一幅《童子牧?!穲D案略作修改,易名為“金牛奮蹄”,搬上了1997年丁丑生肖郵票?!斑@下可火了?!闭f到這兒,齊秀花的臉上有掩飾不住的興奮,“很多人都來看我的作品,我的自信有了,也有更多的靈感來創作?!保保梗梗纺晗愀刍貧w祖國,又逢牛年,齊秀花調動了全部生活積累,在200多天里,剪出1997頭大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牛。1998年6月30日,在香港回歸一周年之際,齊秀花把她的《千牛圖》贈給了中國政協。
現在的齊秀花已經把剪紙當成了自己的事業,她的知音和客戶遍布全國各地,還有德國、瑞士等外國人士。齊秀花的愿望是能把農村的樸實生活用剪紙表現出來。她告訴記者,自己正在籌備開一個殘疾人剪紙培訓班,讓生活比較困難的人學一樣謀生的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