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男
年齡:65 歲
技術職稱:
榮譽職稱:民間傳承人 市級傳承人
從藝品類:葫蘆雕刻
從藝年限:18年
單位及職務:福祿堂葫蘆烙畫工作室 (交通銀行濰坊分行職工)
所屬地區:奎文區
師承:
徒弟:
瀏覽次數:6923
葛懋新,男,漢族,1957年5月出生,濰城人,交通銀行濰坊分行職工。從事葫蘆烙畫藝術十幾年?,F為濰坊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首批濰坊市民間藝術大師、山東省民間藝術大師、山東省民間手工藝制作大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濰坊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濰坊市奎文區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并榮獲“泰山文藝獎”和第三屆中國藝人節“最受歡迎的民間藝術家”、山東省齊魯文化之星等稱號?,F在齊魯古玩城設立了“福祿堂葫蘆烙畫工作室”。
自幼隨祖父學習葫蘆烙畫,憑著他自己扎實的美術、書法功底和多年的烙畫實踐,獨創出了他自己的烙畫技法,對葫蘆烙畫藝術師從古法刻意求新,其作品主題鮮明、刻畫細膩、底蘊深厚、生動感人,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烙畫藝術風格。其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大展并獲獎。2007年8月參加中國第十屆藝術展,2009年8《鬧天宮》、《三月三》分獲第二屆山東國際大眾藝術節齊魯民間藝術博交會金獎和“泰山文藝獎”,2010年《封侯圖》獲第三屆山東國際大眾藝術節首屆山東手工藝制作大賽一等獎。隨團到過德國、香港多個城市參加文化交流活動,作品曾被德國、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際友人及國內人士收藏。山東齊魯電視臺、濰坊電視臺、齊魯晚報周刊、齊魯鄉情雜志、濰坊日報、濰坊晚報等新聞媒體作過多次報道。
葛懋新1972年-1980年濰坊市財稅局,1981年-1984年中共濰坊市濰城區紀檢委,1984年-1989年中共濰坊市濰城區委宣傳部,1989年至今交通銀行濰坊分行。
2007年10月18日被評為山東省民間手工藝制作大師。
2009年10月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最愛歡迎的民間藝術家”稱號。
2012年3月首批山東省齊魯文化之星。
2013年1月市委市政府頒發的首屆濰坊市民間藝術大師。
2013年4月被山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評為山東省民間手工藝制作大師。
2019年7月濰坊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遺產項目葫蘆烙畫代表性傳承人。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濰坊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濰坊市奎文區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
2007年8月參加中國第十屆藝術展。
2007年7月隨山東代表團赴德國慕尼黑參加山東文化周活動,并現場進行葫蘆烙畫藝術表演,得到廣泛贊譽。其作品《雄獅圖》,由山東省政府領導贈與德國巴伐利亞州州長。并有十余件作品,被德國巴伐利亞州政府收藏。
2007年隨山東省政府代表團赴香港參加孔子文化周活動,其作品《錦繡前程》被全國政協常委、工商聯副主席、大紫荊勛章獲得者,曾憲梓先生收藏。
2008年5月、10月先后赴德國萊比錫、曼海姆、漢堡、杜賽爾多夫等城市參加中國民間藝術節進行烙畫表演,其作品深受德國朋友贊賞。
2009年8月葫蘆烙圖作品《三月三》榮獲山東省委省政府頒發的“泰山文藝獎”三等獎。
2009年8月葫蘆烙圖作品《鬧天宮》獲第二屆山東國際大眾藝術節齊魯民間藝術博交會金獎。
2009年10月和2011年10月先后應邀參加“中國藝術節”并獲獎。
2010年 月《封侯圖》獲第三屆山東國際大眾藝術節首屆山東手工藝制作大賽一等獎。
2012年5月工筆畫作品《百福圖》入選中國金融美術家協會第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作品被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際友人及省市領導和社會名流收藏。山東齊魯電視臺、濰坊電視臺、齊魯晚報周刊、齊魯鄉情雜志、濰坊日報、濰坊晚報、城市信報等對其葫蘆烙畫藝術進行多次報道和介紹。
2014.3.4
首屆濰坊市工藝美術節2013.4.24
富貴大吉圖 葫蘆器型碩大飽滿,燙畫精湛 高40公分 2012.9.2
百子圖
嫦娥 富貴兔
關公擒將圖 觀音
龍1 龍2
彌勒佛 牡丹
虎1 虎2
狗 雞
雞與猴 孔子像
牛1 牛2
貔貅 鐵拐李
壽星 生肖
山水 微型葫蘆
文殊菩薩 西施
羊1 羊2
魚 鐘馗
豬 竹林七賢圖
烙花茶罐系列
來源:濰坊日報 2013-03-01 12:14
葛懋新正在創作
葛懋新的作品
兒時玩耍的“蟈蟈葫蘆”,曾在葛懋新幼小的心靈深處烙下深深的印記。歲月飛逝,數十年后,心中的葫蘆情結終于以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形式,得以美麗綻放。
1957年出生的濰坊民間藝術大師葛懋新,他的葫蘆烙畫題材豐富,風格多樣,善用紋絡的明暗和顏色的深淺,巧妙地展現作品的層次,具有頗高的藝術水平和審美價值。
葫蘆情結——深深烙印由來已久
小時候,葛懋新的父輩會做一些“蟈蟈葫蘆”,拳頭大小,刻上紋絡,用來養蟋蟀。葛懋新經常拿在手里把玩,放至耳邊聽聲。
十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葛懋新看到有戶人家院子里的葫蘆藤上結滿了葫蘆,甚是惹人喜愛,他不禁想起了當年的“蟈蟈葫蘆”,于是,他開始嘗試在葫蘆上雕刻。由于葛懋新從小喜歡畫畫,有著很好的繪畫基礎,所以在葫蘆上“作畫”便有了先天優勢,刻出來的葫蘆有模有樣,很受家人喜歡。意猶未盡的他,又去集市買了些葫蘆,還在院子里種了幾棵,逐漸走上了這條傳統藝術之路。
隨著葫蘆刻畫技藝的日臻成熟,葛懋新又開始研究技術要求更高、藝術效果更好的烙畫。對于葫蘆烙畫來說,葫蘆好比畫紙,是作品好壞的第一要素。聊城是全國三大葫蘆產地之一,為了找到更多更好的葫蘆,葛懋新每年都會去四五次,親自到農村挑葫蘆。后來,葛懋新烙的葫蘆越來越多,就開了一家店,因葫蘆諧音“福祿”,故取名“福祿堂”。就這樣,無心插柳柳成陰,葛懋新的葫蘆烙畫漸成氣候。
烙畫菜鳥——嬗變民間藝術大師
在葫蘆上烙畫和在紙上繪畫有著天壤之別,剛開始,葛懋新掌握不好火候和力度,用電烙鐵一烙,葫蘆就糊了。直到他學會了用變壓器控制烙鐵溫度,才逐漸摸到了門道。在滿屋葫蘆的房間里,在一次次的廢寢忘食中,葛懋新的技藝突飛猛進。
在葛懋新的作品中,難度最大、最費時的要數“疙瘩葫蘆”,也叫“金蟾葫蘆”?!案泶窈J”表面長滿了雜亂無章的疙瘩,要想將這些疙瘩連貫成一幅完整的藝術作品,絕非易事。葛懋新邊構思邊創作,有時候,實在找不到靈感,只能先擱下,可是心里始終放不下,一有空還是琢磨。功夫不負有心人,大半年過去了,四十多個古代童子形象終于躍然葫蘆之上,每個童子形態各異、生動逼真、惟妙惟肖。
如今,葛懋新的葫蘆烙畫技藝已經爐火純青,他的烙畫與葫蘆自然形狀完美融合、渾然天成,讓人感覺“葫蘆就是為畫長的”?!白蠚鈻|來”將老子騎牛出關時的神態刻畫得活靈活現;“鐘馗捉鬼”則采用粗線條和堅實的筆調,描繪出人物粗獷豪邁的外貌性格特點;“侍女圖”通過柔和、纖細的筆法,表現了女子的溫婉柔情和嬌羞之態;“山水景色”大量運用中國古代水墨畫的繪畫技巧,一幅若隱若現的寫意風景,仿佛把人帶到了那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年代。中國傳統書畫的水墨、線描等技法,講究有明有暗,有深有淺,有粗有細,有重有輕,力求表現悠遠清揚的神韻,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精心構思——打造民間藝術經典
從事葫蘆烙畫十余年,葛懋新一共做了上千個葫蘆烙畫,并榮獲山東省民間手工藝制作大師、濰坊民間藝術大師等稱號,多個作品獲得省市重要藝術獎項。榮譽再多,褒獎再大,葛懋新始終堅持著自己的理念,“無論是送,還是賣,我都絕不繁衍了事,一定要盡可能的完美,經得起考驗?!?br/> 也許是對藝術的要求過于嚴苛,葛懋新到現在還沒找到合適的傳承人?!皩W習烙畫不容易,既要有繪畫基礎和書法功底,又要有理解能力,有思想,有毅力。不過,我相信早晚能找到有緣人,將濰坊的葫蘆烙畫藝術傳承下去?!?br/> 現在,葛懋新又有了一個新的計劃,他打算將風箏、剪紙、核雕、泥老虎等濰坊傳統民間藝術都烙在葫蘆上,做成一個系列。在他的腦海中,一個個精美絕倫的烙畫葫蘆已經清晰可見:葫蘆下邊的肚子,用寫實的筆法,真實再現民間藝人用傳統方法制作工藝品的場景;上面的肚子,用艷麗的色彩,充分展現濰坊民間藝術作品的獨特風采。整個系列作品擺在一起,儼然成了濰坊民間藝術的大薈萃。
以烙鐵為“筆”創作葫蘆“玉兔迎春”
來源:西安晚報
以烙鐵為“筆”創作葫蘆“玉兔迎春”2011.1.24
今年正值農歷兔年,山東省濰坊市民間藝人葛懋新以烙鐵為“筆”,在大小不一的葫蘆上創作了一組形態各異、惟妙惟肖的迎春“玉兔”圖,慶祝新春。
葛懋新在修飾葫蘆烙畫“玉兔迎春”
據悉,葫蘆烙畫是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諧音“福祿”,早在清朝康熙年間,“葫藝”興盛。葛懋新是地地道道的濰坊人,自幼與葫蘆結緣。
2010年,葛懋新創作的葫蘆烙畫《三月三》曾榮獲第二屆山東省“泰山文藝獎”,該作品是在一個高50厘米的葫蘆上用電烙鐵制作烙畫,刻畫了陽春三月8個少女在戶外放風箏的情景,人物神態生動逼真、惟妙惟肖??粗粋€個小葫蘆在他手里,被賦予新的生命力,讓人驚嘆不已。
葫蘆上的執著烙印
“疙瘩葫蘆”也能如此之美。
每一個葫蘆上都有一個執著的烙印。
文/本報記者 王琳片/本報記者吳凡
沒有執著的信念和追求完美的態度,永遠不可能變得優秀。在葫蘆上烙畫,讓人追求完美,讓人收獲執著。說起葫蘆烙畫,53歲的葛懋新眼中閃爍著光芒。
用電烙燒出的畫
見到葛懋新,是在他的葫蘆烙畫店里。雖然門頭不大,但也裝修得優雅別致:進門左手旁的茶幾上擺著一套茶藝茶具,旁邊的電腦放著悠揚的“煙花三月”,店內環繞的架子上擺著大大小小的作品,墻上掛著的、地上堆著的都是尚未雕琢的干葫蘆。
“剛開始的那段時間,烙筆掌握不住熱度,經常一筆下去,葫蘆就糊了?!崩雍粋€再來一個,上百個葫蘆浪費了,葛懋新的技術卻幾乎沒有進展。后來他發現了當中“秘訣”:要想更好的控制溫度,烙筆是要接上變壓器的。
花二百多元買上變壓器,與烙筆連好后,興致沖沖的葛懋新剛把兩個筆頭接起來,準備“大展拳腳”,變壓器卻突然冒起了黑煙,不一會就燒壞了。難道是變壓器質量有問題?葛懋新直到燒壞了第四個變壓器,才琢磨出其中的“原理”:這種大的變壓器應該配粗筆頭,而自己用的是細筆頭,只能連接小的變壓器。
“每年秋天至少四次到聊城去淘葫蘆?!庇捎诜N葫蘆的都是莊戶人家,葛懋新通常要倒三、四車才能到達所去的村莊。葫蘆的品相決定價格,少則幾元,多則幾千元。還有很多葫蘆是從新疆淘的,不僅個頭大,而且形狀奇特,所以價格更貴些。
為畫而生的葫蘆
“在圖畫的創作上要多轉幾個彎,找到這個葫蘆最合適的圖案”。葛懋新一手拿著已經完成的葫蘆烙作品,另一只手在上面比劃著,“最后達到的效果必須是,這個葫蘆就是為了這幅畫而生的”。
“另外烙的技巧也是千變萬化的,顏色深淺不同,所具有的表現力就不同?!鄙顪\不一的烙痕顏色越豐富,最后呈現出來的立體感就越好?!安贿^現在再深的顏色也不是‘糊’出來的,而是利用碳化”。
2007年風箏會文博會上,葛懋新的作品獲得金獎的同時,也引起了濰坊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文紅光的注意。后來,山東省委宣傳部來濰坊挑選出色的民間藝術到德國慕尼黑參加“山東文化周”活動,葛懋新成為文紅光推薦的藝人之一?!拔业摹郦{圖’還由山東省領導贈送給了德國巴伐利亞州州長?!?/p>
“有時候烙得我想吐,經常頭腦中一片空白?!备痦碌淖髌吩蕉?,接下來的創新難度就越大,就常在構思時出現“卡殼”的情況?!耙蚕脒^放棄,想把葫蘆一放不干了!”
“但靜下心來想想,這時候放棄,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費了么?再咬牙堅持堅持,就要做那個為畫而生的葫蘆?!?/p>
葫蘆烙上畫堅韌
一次偶然的機會,葛懋新接觸到了“金蟬葫蘆”,也叫“疙瘩葫蘆”,說白了就是葫蘆的表面不是光滑的,而是長滿奇形怪狀的“小瘤子”,他想就著這些“小瘤子”,在上面勾勒出與它們形狀極其相符的圖案。
在沒有規律的“瘤子”上找出規律,將雜亂無章的凸起,連貫成一幅象征意義明確的美術作品,似乎有點異想天開?!爸灰挥袝r間,就會拿出來琢磨,想象它們的形態創作成什么更合適?!备痦抡f,就連睡覺、吃飯時,他也會忍不出掏出來看看,與家人交談時,也總是不知不覺地將話題往葫蘆上扯。無論看到什么圖形,總是往自己的“葫蘆瘤”上擺一擺,看看是否合適,著實有些“走火入魔”了。
如今,他已經完成了兩個這樣的“金蟬葫蘆”,曾經有人愿意出幾萬元的高價買下來,他也沒舍得賣?!昂J取其諧音為‘福祿’,有‘鎮宅、避邪、納祿、求祥’之說,在人們的心目中代表著吉祥、多子多福?!备痦抡f,自己送給親朋好友的葫蘆烙畫至少也有500多個了,還有很多在店里被客人買走了,看著自己的作品能給別人帶來美好的希望,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白隼赢?,要有追求完美的執著,人生也該如烙畫一般,充滿堅韌?!?/p>
葫蘆藝人葛懋新
濰坊新聞網9月18日訊 2009年9月9日,記者在奎文區齊魯文化城見到了葫蘆藝人葛懋新,他正在葫蘆上創作風箏體裁的作品。今年8月,他創作的葫蘆烙畫《三月三》榮獲第二屆山東省“泰山文藝獎”。作品《三月三》是葛懋新在一個高50公分的葫蘆上用電烙鐵制作的烙畫,刻劃了陽春三月8個少女在戶外放風箏的情景,人物神態生動逼真、惟妙惟肖。
葫蘆烙畫是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諧音“福祿”,早在清朝康熙年間,“葫藝”興盛。葛懋新是地地道道的濰坊人,自幼與葫蘆結緣??粗粋€個小葫蘆在他手里,被賦予新的生命力,讓人驚嘆不已。 李艷紅 攝
齊魯民間藝術博覽會開幕 千件藝術精品參展
2009-08-29 13:57:01 來源:新華網山東頻道
新華網山東頻道8月29日電 為加強對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保護工作的力度,山東省委宣傳部、省文聯主辦的“2009齊魯民間藝術博覽會”今天在山東省體育館開幕。
這次博覽會也是“第二屆山東國際大眾藝術節”的重要活動之一。此次博覽會由山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省收藏家協會、省花卉盆景奇石藝術家協會聯合承辦,共展出來自全省各地的民間工藝品、收藏品、奇石、盆景等五十多個種類、千余件民間藝術精品。開幕式上,有關方面領導還向李翠敏等“2009年山東省十大民間藝術大師”頒發了獎杯和證書。
泰山奇石收藏家趙光星在展覽會上
泰山奇石《拳擊運動員》
日照邢葆東陶藝工作室制作的笑佛
濰坊楊家埠年畫藝人楊福源的年畫作品
來自濰坊的山東省民間手工藝大師葛懋新的葫蘆烙畫
青島畫家高杰的泥塑作品夸張,質樸,渾厚。
葛懋新的工作室內擺滿了琳瑯滿目的烙畫葫蘆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4月13日,葛懋新的工作室內擺滿了琳瑯滿目的烙畫葫蘆。為籌備文展會,他制作了百子鬧春、濰州三月三等系列葫蘆作品,文展會期間,將向八方賓朋展示傳統民間藝術的無窮魅力。記者李艷紅攝
妙 筆 生 花
,來自山東濰坊的葛懋新在會上展示葫蘆烙畫藝術。當日,2007中國藝術博覽會暨首屆送拍作品展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開幕。本屆藝博會共有各藝術門類近萬件作品參展。王建華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