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男
年齡:55 歲
技術職稱:正高級工藝美術師
榮譽職稱: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 省級傳承人
從藝品類:繭綢織染技藝,手織絲綢.山東綢
從藝年限:36年
單位及職務:濰坊海孚絲綢有限公司 董事長
所屬地區:奎文區
師承:王星五
徒弟:孫藝菲、孫洪華、張圣強、張玉川、孫興東。
瀏覽次數:12370
孫海東,男,1967年7月出生,正高級工藝美術師、山東省輕工行業首席技師、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山東省和濰坊市兩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繭綢織染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濰坊民間藝術大師、《手織山東綢》行業標準起草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絲綢》理事、山東輕工職業學院客座教授、濰坊工藝美術專業技術人員中級職務評審委員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協會高級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高級會員、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濰坊非遺保護協會秘書長、濰坊海孚絲綢有限公司董事長。
他1983年考入山東絲綢紡織職業學院(原山東省絲綢工業學校)染化工程系絲綢印染專業。1986年畢業后,分配到了山東省濰坊市絲綢公司擔任生產計劃科副科長,勤奮好學、扎實肯干,其業務水平和管理水平迅速的提高,被提拔為生產計劃科科長,1997年7月投資組建成立了濰坊華特佳絲綢有限公司,1999年擔任山東省濰坊市絲綢進出口公司總經理,主持濰坊地區出口絲綢生產計劃工作,由于工作出眾,生產出口數量一直穩據山東絲綢的排頭地位。同時,聯手歐美日絲綢高端品牌采購商,生產、提供高質量產品,實現了工貿商的多贏,深受省市各級領導的好評。
2002年,孫海東來到了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進行了進修和深造。2003年,在市場和社會的大環境下,企業改制,孫海東又組建了濰坊海孚絲綢有限公司等企業。經過不斷努力,從專注于生產山東綢產品,發展到紡織品多元化生產、進出口貿易的綜合業務。面對行業危機,在競爭激烈的生產、營商環境下,采取差異化經營戰略,提供可靠、靈活的生產力,滿足了客戶不同的需求,建立了良好的廠商信譽,獲得了國內外業界的認同。
在1997年投資80萬元和2004年追加投資200萬元,創新提升繭綢技藝,取得巨大的經濟效益的同時。近年來,注重建立傳承發展繭綢技藝機制,一是主持修訂了《手織山東綢》行業標準,促使傳統的和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山東綢建立邁向標準化、專業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生產發展機制。二是完善傳承人、專家和學者互動互帶的人才建設機制,成立了山東省繭綢織染研發中心,在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三篇,開展科研、教學、生產三結合模式,經審報使繭綢織染技藝成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三是經過努力,基本建立起了傳統技藝與不斷發展、創新的動態、持續技藝的傳承機制,由于業績突出,榮獲了“十二五”山東省工藝美術行業技藝文化傳承優秀獎。四是通過打造,初步建立起了品牌效應與歷史傳承相結合,以文化帶動產業的發展機制。錄制了《走遍中國》之《追尋東夷族的足跡》節目,光揚傳統文化,帶動了上下游產業的發展。
2014年以來,作品榮獲“魯繡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現代創意獎金獎、“人立陶琉”杯山東工藝美術創意獎金獎、“人立陶琉”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山東省首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工藝美術類)預選賽“入圍獎”、中國工藝美術協會“2016深圳金鳳凰”工藝品創新設計獎銀獎、中國工藝美術協會2016“青藝杯”工藝美術創新設計大賽金獎、2016年第三屆民間工藝美術“鄉土獎”銀獎、2016年9月通過2016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杰出手工藝品徽章認證(東亞)評審、2016年10月榮獲世界手工藝理事會、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第十七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手工藝術精品博覽會2016“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山東綢(shantung pongee)是指利用手工工具織造、練整并具有自然的疙瘩花紋和珍珠光澤的柞絲漿綢。因其風格粗獷,富麗,質地堅實,手感松軟豐滿,吸濕保暖而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譽。
山東綢除被人們選做華貴衣料、繡花靠墊和高級裝飾之用外,還由于具有耐酸堿、耐高溫、耐紫外線輻射、絕緣、強力高等物化性能,而被廣泛用于化學、冶金、電力和國防等工業部門。
由于其生產過程中采用無張力的特殊木機和天然助劑松式印染加工,絲線保持圓柱體,成品綢面呈現特有紋路和光澤,極具東方藝術品特色和綠色環保性能,產品旺銷美國、法國、瑞士、南韓、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傳統的山東綢是指手工織造的柞絲綢,又稱繭綢,英文拼寫為Shantung,Pongee或Shantung Pongee,織物有天然的疙瘩花紋,風格粗獷而豪放,活潑而自然,帶有珍珠般的光澤,堅牢耐用,穿著舒適,在海內外享有極高的聲譽。濰坊海孚絲綢有限公司是國內唯一兼有傳統手織木機和現代電力織機、專業生產各類山東綢的工業企業。
根據生產所用原料的不同,山東綢按重量和風格大致分為三類:
(1)捻線山東綢使用手工捻線(柞繭煮練后,剝成絮絨狀,上錘打線),平紋織成的捻線綢。這種傳統的古老的織物,經細緯粗,綢面形成不規則排列的疙瘩和似斷似續的粗細線條,厚重粗纊、冬暖夏涼,別具風格。宜做男女服裝和裝飾用品。
(2)土絲山東綢采用土紡絲(以柞繭大挽手為原料,用紡車紡制而成的土絲,條份較粗,色呈珍珠光澤)、灰絲(柞繭經過草木灰濃汁等堿性藥物解舒處理的干繅絲,絲色灰褐黯淡)為原料,品種以重綢(平方米克重110以上)為主,如粗纊豪放,珠光寶氣,活潑自然的大條綢;緯粗厚實,柔軟滑挺,吸濕保暖的寧海綢等。這類山東綢特別適宜做男西服和女外套,裙子以及冬季襯衣。
(3)水絲山東綢應用藥水絲(柞繭經過氧化物解舒處理的干繅絲,絲色淡黃)、水繅絲(柞繭經過氧化物解舒處理后,不脫水,在水繅機上加工而成的長絲,色白,光澤明亮,強力高,抱合好)為原料,品種為輕綢(平方米克重110及以下)。具有代表性的產品是,適用于印染加工,綢面具有散布性突出條紋、質地輕薄細致、呈現珠光寶色的南山府綢和水絲綢。宜做男襯衣和女外衣。
隨著生產設備的發展和化學纖維在生產中的廣泛應用,山東綢的概念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山東綢已不僅僅是指用柞絲手工織成的織物,而是泛指所有具有山東綢風格的織物,且不管是是用什么設備和纖維織成的。
昌邑是全國著名的“絲綢之鄉”、“華僑之鄉”、“中國印染名城”盛譽四海的絲綢重鎮。紡織業是昌邑市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行業,柳疃絲綢世界聞名,早在清初便聲譽四海,現在擁有全國性紡織原料及產品批發市場,大江南北織造業客商常年云集昌邑。昌邑具有年織造12.8億米,印染13億米,紡紗24萬錠,繅絲700噸的生產能力,是江北最大的紡織絲綢加工基地。
個人藝術簡介 2017.3.20
從藝三十一年來,秉承“一品入魂”的工匠精神,潛心錘煉一技之長,精益求精,授徒傳藝百余人,使得瀕臨失傳的繭綢織染技藝得以傳承和發展。1997年投資80萬元,授徒傳承發展繭綢織染技藝,獲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2004年投資200萬元,授徒創新提升繭綢織染技藝,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傳統的手織繭綢產品成為政務禮品和高端客戶的定制產品。2014年12月繭綢織染技藝被濰坊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16年3月繭綢織染技藝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16年9月在2016年中國文化館年會文化藝術博覽會暨銀川“一帶一路”特色文化產品博覽會非遺展上,繭綢織染技藝榮獲優秀非遺項目獎。
在絕藝恢復發展過程中,完善了傳承人、專家和學者互動互帶的人才建設機制,在中小學校開辦了興趣班,在職業院校設立了選修課,2016年7月擔任濰坊聾啞學校非遺工藝項目傳承教學外聘教師,2015年5月擔任山東輕工職業學院客座教授,2016年9月擔任山東省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導師,開展生產、教學、科研三結合的傳承模式。建立了傳統技藝與不斷發展、創新的動態、持續技藝的傳承機制,2016年1月榮獲“十二五”山東省工藝美術行業技藝文化傳承優秀獎,2016年6月榮獲國家級濰水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模范傳承人榮譽稱號。成立了山東省繭綢織染研發中心,致力于傳統繭綢文化的傳承和復興,通過不斷融入現代生活,煥發傳統技藝新的生機和活力。2016年開發的系列創新性強、具有顯著市場效益的代表性產品,榮獲省級金獎三項,國家級金獎兩項、國家級銀獎兩項,入圍2016年山東省首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工藝美術類),通過2016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杰出手工藝品徽章認證(東亞)評審。建立了品牌效應與歷史傳承相結合,以文化創意引領帶動產業的發展機制。錄制了中央電視臺《走遍中國》之《追尋東夷族的足跡》、濰坊電視臺《繭綢織造技藝:守望傳統,創新發展》專題節目,傳播繭綢技藝,光揚傳統文化,帶動了上下游產業的發展。
孫海東,高級工藝美術師,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繭綢織染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長期從事傳統繭綢的風格、結構及工藝技術研究,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經驗,作品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杯”金獎,通過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杰出手工藝品徽章認證,成為國務政務禮品。
深耕繭綢產業三十余年,與國內外藝術家、設計師、工匠和非遺傳承人的共同研修、相互傳習,提升了審美范式和學術交流能力,完成了系列研究課題,在CSCD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數篇,制定了山東省行業標準《手織山東綢》,主編了國家文化創新工程項目、國家大型文獻《中國工藝美術大全
? 山東省卷 ? 染織篇》。
在絕藝的挖掘恢復和保護傳承過程中,完善了與專家、學者互動互帶的人才建設機制,創立了生產、科研、教學三結合的傳承模式,培養和造就了數十名繭綢專業技術人才,為傳承繭綢文化、振興傳統工藝做出了突出貢獻。榮獲“十二五”山東省工藝美術行業技藝文化傳承優秀獎、2016年中國文化館年會?文化藝術博覽會暨銀川“一帶一路”特色文化產品博覽會中國優秀非遺項目獎和組織獎。2017.8
2013年8月被濰坊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濰坊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濰坊市輕工行業辦公室、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授予“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
2014年4月由濰坊市輕工行業辦公室、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等部門授予“濰坊市工藝美術手織山東綢界領軍人物” 榮譽稱號。
2014年10月被山東省輕工集體企業聯社、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山東省工藝美術學會授予第四屆“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
2015年5月被山東輕工職業學院聘為客座教授。
2015年10月擔任濰坊工藝美術專業技術人員中級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
2016年1月由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授予高級工藝美術師專業技術職稱。
2016年5月被濰坊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授予“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繭綢織造技藝的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榮譽稱號;
2016年5月被濰坊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授予“濰水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2015年度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模范傳承人”榮譽稱號;
2016年擔任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絲綢》理事。
2016年7月被濰坊聾啞學校聘為非遺工藝項目傳承教學外聘教師。
2016年9月被山東省教育廳聘為山東省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導師。
2016年10月被山東省輕工紡織工會委員會、山東省輕工集體企業聯社授予“全省輕工聯社系統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18年3月被授予2017年度山東省輕工行業“首席技師”榮譽稱號。
2018年5月在2018年全市工美非遺文化系列活動中,被市輕工行辦、濰坊傳媒網、濰坊工藝美術協會評為“非遺濰坊·經典工美”實用人才。
2018年5月濰坊海孚絲綢有限公司你單位,“繭綢織染技藝”項目,在2018年全市工美非遺文化系列活動中,被評為“最受觀眾喜愛的十佳項目”。
2018年6月擔任濰坊非遺保護協會秘書長。
2018年6月加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
2018年10月被山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評為“山東省民間手工藝制作大師”。
2018年10月被山東省文化廳授予第五批省級非遺繭綢織染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2019年9月被中共濰市委宣傳部授予第三批“濰坊民間藝術大師”。
2020年2月由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授予正高級工藝美術師專業技術職稱。
一、獎項
1.市級
2014年4月榮獲第七屆中國(濰坊)風箏產品博覽會暨第二屆濰坊工藝美術節金獎;
2015年4月榮獲第八屆中國(濰坊)風箏產品博覽會暨第三屆濰坊工藝美術節金獎;
2016年4月榮獲第九屆中國(濰坊)風箏產品博覽會暨第四屆濰坊工藝美術節金獎。
2017年4月手織繭綢《和》在第五屆濰坊工藝美術節暨風箏博覽會獲得金獎。
2018年4月,被第十一屆中國(濰坊)文化藝術展示交易會評選為“觀眾最喜愛的民間藝術家”。
2018年10月,被山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山東省民間手工藝制作大師”榮譽稱號。
2.省級
2014年10月榮獲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第六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魯繡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現代創意獎金獎;
2016年5月榮獲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第八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人立陶琉”杯山東省工藝美術創意獎金獎;
2016年5月榮獲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第八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人立陶琉”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2016年11月榮獲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第四屆中國?博興編織工藝品博覽會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2017年5月手織繭綢《和》第九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榮獲“神龍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2017年5月手織繭綢《頌》第九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榮獲“神龍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2017年5月作品榮獲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第九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神龍杯”山東省工藝美術創意獎金獎。
2017年5月作品榮獲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第九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神龍杯”山東省工藝美術設計創新獎金獎。
2017年9月學術論文《濰坊地區柞繭綢發展歷史與現狀》榮獲山東省文化廳“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優秀科研成果評選”三等獎。
2018年1月作品榮獲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首屆“女媧杯”齊文化工藝美術作品創意設計大賽金獎。
2018年5月作品榮獲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第十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梁子黑陶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2018年5月,作品榮獲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第十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繭綢植物染色創新金獎。
3.國家級
2016年4月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協會“2016深圳?金鳳凰”工藝品創新設計獎銀獎;
2016年6月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協會2016“青藝杯”工藝美術創新設計大賽金獎;
2016年8月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學會2016年第三屆民間工藝美術“鄉土獎”銀獎;
2016年9月通過2016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杰出手工藝品徽章認證(東亞)評審;
2016年10月榮獲世界手工藝理事會、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第十七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手工藝術精品博覽會2016“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2017年9月,學術會議論文《濰坊繭綢織染技藝探究》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學會論文“鄉土獎”優秀獎。
2018年9月,作品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第七屆民間工藝美術“鄉土獎”金獎。
二、論著
1.《手織山東綢》,山東省行業標準,2000年5月。
2.《傳統的山東綢》,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絲綢》(ISSN1001-7003,CN33-1122/TS)2002年第2期(總第454期),歷史文化,第48-49頁。
3.《濰坊地區柞繭綢傳統生產技藝探究》,CSCD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絲綢》(ISSN1001-7003,CN33-1122/TS),第52卷(總第619期)2015年第12期,研究與技術,第26-30頁。
4.《濰坊地區柞繭綢發展歷史與現狀》,CSCD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絲綢》(ISSN1001-7003,CN33-1122/TS),第53卷(總第625期),2016年第5期,改革與管理,第71-75頁。
5.《葉厚宜蠶,境有千機》,中國工藝美術行業綜合刊物《中國工藝美術》,總第67期,2016年第2期,理論研究,第58-61頁。
6.《中國工藝美術全集?山東省卷》第三篇《染織篇》。
7.《山東柞繭綢的非遺傳承與保護研究》列入2017年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
8.《濰坊繭綢織染技藝探究》發表在2017年9月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第32屆年會上。
9.2017年參與編寫《濰坊市志?工藝美術》。
10.《繭綢織染技藝》發表在2018年6月第六屆中國技術史與技術遺產論壇(The 6th Forum on History and Heritage of Technology in China)上。
三、采訪報道
1.2008年4月,中央電視臺錄制《走遍中國》之《追尋東夷族的足跡》。
2.2014年11月,《大眾日報》報道《濰坊絲綢:絲絲入扣的“奢侈品”》。
3.2016年6月,《濰坊日報》報道《撥開濰坊繭綢的面紗》。
4.2016年12月,濰坊電視臺專題錄制《繭綢織造技藝:守望傳統,創新發展》。
非遺進商場--濰坊萬達站展示活動2018.4.15
手織絲綢整個工藝流程圖
1桑蠶喂養 1柞蠶喂養 2柞蠶繭 2桑蠶繭
3藥水絲 3水絲 3大條絲 3染色絲
4造絲 4晾絲 5刷機 5擰穗
5牽機 6柳子 6穗子 6團子
6篗子 7木機 7木梭 7織機
7竹筘 8綢包 8晾綢
8碼綢 8曬綢
參展
山東綢
手織絲巾
海孚
創新
絲巾
2018-07-23 17:06
山東省非遺代表傳承人孫海東先生正在為學生們現場演示繭綢織造技藝
濰坊傳媒網訊(記者 孟超)為促進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提高青少年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和傳承,2018年7月23日,濰坊中學十余名學生與老師走進省級非遺項目山東綢生產基地,參觀學習,見識百年手工藝。本次活動由濰坊傳媒網、市輕工行辦、濰坊中學、非遺濰坊、濰坊海孚絲綢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孫海東先生正在為學生們現場講解繭綢的制作過程
活動邀請我市省級非遺傳承人、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濰坊非遺保護協會秘書長孫海東先生與濰坊中學十余名師生開展互動交流。孫海東先生對山東綢的歷史淵源進行了講解,還讓學生們參觀了生產車間,并現場展示繭綢織造技藝,讓學生們大開眼界。通過參觀實物作品、聽取講解、參與非遺項目體驗,讓學生們加深對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認識,感受非遺的魅力,促進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孫海東先生正在為學生們講解山東綢繭綢的歷史
孫海東先生正在為學生們現場講解繭綢的制作過程
“其實現在的3D打印技術和蠶吐絲的原理同出一轍,蠶吐出很細的絲,一層一層把自己包裹起來,就形成了一個“立體”的繭。3D打印的基本原理都是根據要打印的物體形狀,通過一層層地堆積而成?!睘榱朔奖阃瑢W理解蠶繭的形成,輕工行辦的邵科長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
“非遺進校園”實際上是帶領在校學生走進非遺生產基地,讓孩子們零距離接觸非遺,充分體驗“看得到、摸得著”的直觀效果,在這當中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而且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深度了解歷史,為活態傳承播下興趣的種子。
濰坊有兩家單位入選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
濰坊傳媒網訊 日前,山東省文化廳公示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名單,全省共有37家單位入選。其中,濰坊有兩家單位入選。分別是濰坊海孚絲綢有限公司(繭綢織染技藝)和青州市隆盛糕點廠(隆盛糕點制作技藝)。
2017年11月29日 山東省文化廳發布
《關于公示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推薦名單的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和《關于推進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的意見》,2017年年初,省文化廳部署開展了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申報工作。經推薦申報、形式審查、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等程序,濟南騰達紡織品有限公司(濟南鉤繡)等37個單位被推薦為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推薦名單向社會公示。
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推薦名單
1.濟南騰達紡織品有限公司(濟南鉤繡)
2.山東宏濟堂阿膠有限公司(宏濟堂傳統阿膠制作技藝)
3.濟南夢緣木魚石有限公司(木魚石雕刻制作技藝)
4.即發集團有限公司(春寶發制品傳統制作工藝)
5.青島國華工藝品有限公司(即墨花邊傳統手工技藝)
6.淄博市淄川振華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淄博琉璃燒制技藝)
7.淄博高新(田氏)骨傷醫院(田氏正骨療法)
8.山東謝氏琴業有限公司(傳統古琴制作技藝)
9.棗莊市大成青銅藝術有限公司(嶧縣傳統青銅器技藝)
10.棗莊市書源筆業有限公司(陰平毛筆制作技藝)
11.山東齊文筆業傳承發展有限公司(廣饒齊筆制作技藝)
12.萊州市惜石齋雕刻藝術中心(掖縣滑石雕刻)
13.煙臺福山大面餐飲有限公司(福山大面制作技藝)
14.煙臺金永服飾有限公司(棒槌花邊技藝)
15.濰坊海孚絲綢有限公司(繭綢織染技藝)
16.青州市隆盛糕點廠(隆盛糕點制作技藝)
17.曲阜市徐弓坊工藝品廠(徐弓坊弓箭制作技藝)
18.嘉祥春秋源魯錦制品廠(魯西南民間織錦技藝)
19.山東大安建業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泰山玉習俗)
20.寧陽縣文化館(寧陽斗蟋)
21.榮成泰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膠東餃子食俗)
22.恒茂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膠東回水咸魚干傳統制作技藝)
23.日照黑陶邢藝術廠(日照黑陶燒制技藝)
24.山東萊蕪泰順齋食品有限公司(萊蕪口鎮南腸傳統制作技藝)
25.山東山歌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傳統糊香食用油制作技藝)
26.萊蕪陳樓糖瓜文化產業園(糖瓜制作技藝)
27.臨沭宗榮手工藝品有限公司(莫氏絨繡)
28.臨沭晴朗工藝品有限公司(臨沭柳編)
29.莒南縣德君陶藝廠(薛家窯泥陶燒制技藝)
30.寧津縣王家園子清真食品釀造有限公司(王家園子醋傳統釀造技藝)
31.德州市德城區木人堂木藝有限公司(木刻刀筆書畫)
32.山東藏龍井阿膠有限公司(陽谷古阿邑達仁堂張氏阿膠糕制作技藝)
33.陽谷縣狀元紅文化家具有限公司(陽谷木雕)
34.沾化徐澤三正骨醫院(徐氏中醫正骨)
35.成武文潤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刻瓷)
36.黃河窯陶瓷博物館有限公司(黃泥古陶制作技藝)
37.山東省曹縣云龍木雕工藝有限公司(曹縣木雕)
撥開濰坊繭綢的面紗
2016年06月17日
孫海東正在認真地進行織機。
□本報記者 薛靜文/圖
“野蠶成繭,被于山阜,人收其利焉?!眱汕Ф嗄昵?在《后漢書·光武帝紀》中,就有了對柞蠶的記載。與家養蠶不同,柞蠶是野蠶。而濰坊繭綢,就是以野生的柞蠶繭蠶絲為原料織造的絲綢。
濰坊南部泰沂山區氣候溫潤,自然資源豐富,具備得天獨厚的柞樹種植基礎和柞蠶放養條件。明末清初,隨著柞蠶放養技術的進步以及柞蠶效仿桑蠶軖絲、織綢的成功,濰坊地區逐漸成為我國繭綢業生產的中心,產品出口海內外,并以濰坊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形成了山東、遼寧、河南、貴州四大產區。
作為一項傳統產業,繭綢千百年來提供給了人們精美、舒適的服飾,并在文化、技術、制度等方面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今,我們依然能在濰坊找到繭綢技藝的堅守者,他們傳承了濰坊繭綢制作的精湛技藝,同時,也將這份寶貴的歷史遺傳延續了下來。
自然風格與樸素氣息
孫海東,山東工藝美術大師,也是濰坊繭綢的傳承人。在他的工作室里,記者見到了一塊塊紋理不同、色彩斑斕的繭綢圍巾和各種布料,其中一塊布料呈現天然的姜黃色,摸上去有些疙瘩花紋,手感與麻布略相似?!斑@就是采用最傳統的手工制法織出來的繭綢,沒經過任何處理?!睂O海東指著旁邊幾塊顏色比較鮮艷的布料說,“這幾塊經過了染色、后整理等程序,所以摸上去要光滑很多?!?/p>
據了解,目前濰坊繭綢主要包括二寬綢、疙瘩綢等品種,不僅用于制造衣物,更因為繭綢具有耐酸堿、耐高溫、耐紫外線輻射、絕緣性能良好等性能,所以也被用于化學、冶金、電力等領域。
圍巾、絲巾是最常見的繭綢產品。孫海東拿出一塊手織絲巾,他告訴記者,這塊手織絲巾在第六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了“魯繡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現代創意金獎。記者看到,這塊絲巾綢面具有繭綢獨特的疙瘩紋理,既有手工制品粗獷的自然風格,又帶著樸素的簡約氣息,手感絲滑,具有十分濃郁的民族特色。
手工繁復,產量很低
如今,繭綢主要是用于制作圍巾等配飾,一些高端時裝也會拿來做成衣,但數量極少。而且在國內的市場上,即便是圍巾絲巾這樣的繭綢制品,也并不常見?!拔覀冧N售成匹的布料比較多,基本上都出口外銷了,法國、印度、日本、韓國是主要的外銷方向?!闭劦绞袌?孫海東說,不是不想擴大產品鏈,實在是因為產量太低。
“繭綢只能手工制作,全憑工人的一雙巧手,用最傳統的木織機,一點點的織出來。幾十臺機器,一天也就織個五米六米,一年最多也就三萬米?!币虼?繭綢也被稱作指尖上的藝術。而繭綢生產工藝流程非常復雜,對每道工序的細膩程度和要求都非常高,傳統的手工技藝造就了繭綢產品的質地、手感、光澤和風格,這是現代技術所無法替代的。
記者了解到,繭綢從收蠶繭到制作成產品要經過繅絲、絡絲、搖緯、整經、染色、織綢、后整理幾十道工序,首先把繅好的絲進行順色調配,然后藥絲,之后在漿絲盆里過土粉漿料,再加豆漿使纖維收縮成形,最后置于晾絲桿上頓絲、分條,自然晾干。這樣頓好的絲條,按所織產品的工藝規格要求制成經線、緯線,然后再繒機織綢,煉綢。傳統的煉綢方法先用純堿、肥皂煮煉,之后用清水洗綢、脫水、晾干,最后進行潤綢、平綢工序,自然晾干之后漂煉成品?!斑@個過程其實很枯燥,都是些簡單重復的動作,需要極大的耐心?!钡舱怯捎趯Ψ睆褪止ぶ谱鞯膱猿?才織就了繭綢難以復制的魅力。
非遺的傳承,是人的傳承
濰坊繭綢歷史源遠流長,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份寶貴遺產,2014年,繭綢織造技藝被列入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身為傳承人,孫海東比任何人都關注繭綢的保護與繼承。如何在堅守傳統的基礎下創新發展?如何在工業化模式中保證原汁原味?如何實現產業鏈的進一步整合?
“要做的事情太多?!?0年前,孫海東進入絲綢行業,從此扎根于此。為了保護和傳承繭綢技藝,他開設了工廠,拓展銷售渠道,擴大產品線……“說到底,非遺的傳承,其實就是人的傳承?!痹趯O海東眼中,合格的傳承人最應該具備的品質是耐心和悟性。因此,他帶出來的徒弟,不僅需要精通每個工藝流程,掌握生產中的關鍵技藝,更重要的是對繭綢的發展歷史、文化內涵、人文情懷有著深刻的認識和自己獨特的見解?!爸挥凶约捍驈男牡紫矚g,才會有熱情去投入到繭綢工作中,不僅要提高知識技能,更要加強文化自覺?!睂O海東說。
此外,孫海東還積極與其他非遺文化如刺繡、木板年畫聯系,整合資源,制作特色繭綢產品;積極推進“繭綢進校園”活動,讓更多的孩子認識繭綢;與歷史村莊聯手,打造富有鄉村意味的“傳統記憶”。
濰坊絲綢:絲絲入扣的“奢侈品”
2014-11-21 本報記者 宋昊陽 本報通訊員 劉家麟 來源: 大眾日報
11月16日,孫海東展示他的獲獎作品手絹絲巾。
“壯志西行追古蹤,孤煙大漠夕陽中。駝鈴古道絲綢路,胡馬猶聞唐漢風”。詩詞中描繪的是絲路駝鈴陣陣、商賈相望于道的繁忙景象之美。絲綢,在中國歷史上作為貴族階級榮耀的象征,絲綢之路也是中國古代商業繁榮的重要標識。而在濰坊,有一位藝人孫海東,他把絲綢作為自己一生的事業,將工藝傳承作為使命,幾十年如一日,悉心研究。
11月12日下午,記者在孫海東的作品展覽室里看到,一塊塊色彩斑斕、做工細致的絲綢絲巾整齊地擺列其中。孫海東拿出了他的獲獎作品:一塊手織絲巾?!斑@塊手織絲巾在第六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魯繡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現代創意金獎?!睂O海東說。
記者看到,這塊絲巾綢面呈現特有的疙瘩花紋,粗獷豪放中不失活潑自然,具備東方藝術品特色。觸摸絲巾,不僅手感絲滑,而且紋路清晰?!霸谝郧?這稱得上是奢侈品?!睂O海東說。
孫海東于2013年8月被授予“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2014年10月被授予“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拔夷赣H是從事養蠶行業的,我從小就對這項工藝感興趣,也比較喜歡,在學校里學的也是這個專業,從山東省絲綢工業學校畢業后,我就從事這項工藝的研究?!睂O海東說。
“大約在1997年前后,我有很多同行因為市場不景氣都選擇其他行業了,大家覺得這項工藝沒有前途,看不到任何希望?!睂O海東說,從業近30年來,他一直堅守著自己的職業,從未放棄研究,最終迎來了轉機。2004年,孫海東組建了濰坊海孚絲綢有限公司,投資200萬元,發展木機100臺?!霸诒Wo傳承的基礎上,我們公司注重傳統工藝和現代技藝相結合,相繼研織出大條綢、海孚綢、料綢、色織絲巾等系列技藝創新產品,以獨特的質地、身骨、手感、光澤和產品風格,維持著特定的消費市場,受到國內外高端客戶的歡迎?!睂O海東說道。
雖然絲綢看似樸實無奇,但制作過程卻十分復雜?!爸谱鞒山z綢成品一般要經過繅絲、絡絲、搖緯、整經、染色、織綢、后整理等工序,首先把繅好的絲進行順色調配,然后藥絲,之后在漿絲盆里過土粉漿料,形成‘牛尾巴’條,再加豆漿使纖維收縮成形,最后置于晾絲桿上頓絲、分條,自然晾干?!睂O海東說,將頓好的絲條,按所織產品的工藝規格要求絡絲、并絲后,在牽床上退卷拉成柳子即為經線;在擰穗車上擰為穗子或螻蛄,即為緯線。
記者了解到,經緯絲線制作完畢后即可繒機織綢,然后再煉綢。傳統的煉綢方法是先用純堿、肥皂煮煉,俗稱“炸綢”。之后用清水洗綢、脫水、晾干,最后進行潤綢、平綢工序,自然晾干即得漂煉成品?!敖z綢的制作過程十分枯燥乏味,都是些簡單重復的動作,但需要極大的耐心,有時候我一天要在廠里工作十幾個小時?!睂O海東說,絲綢制作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制作的每一件成品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談到絲綢的繼承與發展,孫海東認為,要堅守先人留下的這門手藝,認真鉆研,在繼承傳統絲綢工藝的基礎上要創新,對下一代加大培養力度。記者了解到,孫海東目前已有10多名徒弟,他在選拔人才時把耐心、悟性看得尤為重要?!拔覀儜撘约妓嚍楸U?以市場為導向,積極走產業化發展道路,使瀕臨失傳的繭綢織造技藝得以傳承和創新,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的保護和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睂O海東說。
濰坊海孚絲綢有限公司(Weifang High Fashion Silk Co.,Ltd.)位于世界風箏都、傳統的紡織名城、山東綢(shantung pongee)的原產地——山東省濰坊市。
濰坊海孚絲綢有限公司重組于2004年。經過不斷努力,公司從專注于生產山東綢產品,發展成為紡織品、工藝品、服飾品多元化的生產、貿易企業。
業務范圍包括:面料設計,手織、機織的梭織面料生產,高級服飾、工藝品生產,紡織原料、半成品、制成品進出口貿易。
濰坊海孚絲綢有限公司一直提供可靠、靈活的生產力,滿足客戶不同的需求,建立了良好的廠商信譽,獲得了業界的高度認可。
在當前競爭激烈的生產、營商環境下,濰坊海孚絲綢有限公司有信心、有能力為客戶生產提供品質卓越的產品、運送準時的服務和最具競爭力的價格。
山東輕工職業學院濰坊校友會成立
2015-6-30 來源:中國高校之窗
6月27日,山東輕工職業學院濰坊校友會成立大會在濰坊泛海大酒店隆重舉行。學院領導張玉惕、梁菊紅出席大會。學院校友會負責人、部分教師代表、濰坊地區60
余位校友參加大會。濟南、青島、淄博地區部分校友代表到會祝賀。大會由85級校友、昌邑市佳和化學有限公司經理范照娣,86級校友、昌邑市三高紡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史效孟主持。
梁菊紅副院長宣讀山東輕工職業學院濰坊校友會組織機構和組成人員建議名單并提交大會表決,大會通過了建議名單,濰坊海孚絲綢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海東當選濰坊校友會會長。張玉惕副院長向濰坊校友會授牌,山東輕工職業學院濰坊校友會正式成立。
孫海東在大會上講話。他講到,感謝學院領導對濰坊校友的關心和支持,對于當選會長深感責任重大,是學院和廣大校友對自己的信任、鼓勵和鞭策,自己一定不負眾望,履職盡責,團結帶領各位校友,加強溝通聯系,積極開展活動,為校友會爭光,為學院添彩。
張玉惕在大會上致辭。他說到,各位校友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取得了優異成績,為學院贏得了榮譽。感謝各位校友一直以來對學院的關心、支持和幫助。
他對濰坊校友會的各位校友提出殷切期望,要以濰坊校友會的成立為契機,加強團結,增進交流,相互幫助,協同發展,要把校友會辦成交流的平臺、增進友誼的平臺、合作的平臺、共同發展的平臺。母校是校友們永遠的“家”,母校始終關注、關心各位校友的發展,母校真誠期待各位校友事業成功的佳音,希望各位校友?;丶铱纯?,共憶美好的青春歲月,再敘同學情、師生情、母校情。
威海校友會會長畢旭東向大會發來賀信,對濰坊校友會的成立表示祝賀,希望兩地校友會保持密切聯系,加強了解、增進感情,服務校友,為母校添彩。
成立大會上,學院老師、校友代表還即興表演了精彩節目。(陳永濱)
2017-02-15 攝影 宿曉燕 林海雪園
蠶織傳承人
木質機
(三)蠶綢制作工藝——濰坊海浮絲綢有限公司
十笏園濰坊工藝美術研究所展廳
蠶綢制作過程
柞蠶野生放養
擴絲
織綢
練染
手織
整理
配絲、藥絲、漂絲、絡絲
牽機刷機
橫跨農業和手工業兩大門類
從專注于蠶綢產品
發展為紡織品、工藝品、服飾品多元化的貿易企業。